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濮阳市2000~2006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统一按要求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并逐级上报,每年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分析。结果:2000~2006年间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7年间发生的125例孕产妇死亡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占45.6%,羊水栓塞占18.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2.8%,妊娠合并心脏病占12.0%,肺栓塞占3.2%;孕产妇死亡与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情况、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等因素有关;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占50.4%,创造条例可避免死亡占32.8%,不可避免死亡占16.8%。结论:濮阳市孕产妇死亡率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产科建设与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完善高危孕产妇逐级转诊制度,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和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普及产科适宜技术,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和抢救能力,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及对贫困孕产妇的资金救助等,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株洲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来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30/10万,死亡原因前3位是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结论: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及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减少孕产妇死亡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市1987年至2002年7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作回顾性分析,并试图探讨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15年间共有76例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以直接产科原因为主占73.69%;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的43.42%。第二位是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接受保健措施不够、未接受过产前检查及未达到产前检查要求的分别占17.11%、42.11%。有52.63%的孕产妇死于家中和转诊途中。孕产妇死亡中,产后死亡多于产前,前者占76.32%。对此,提出下列措施:(1)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2)做好图产保健系统管理,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筛查,监测管理、推广适宜技术;(3)提高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产科质量,狠抓产科出血的防治;(4)认真做好《母婴保健法》的贯彻落实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呼吁全社会重视、支持妇幼保健工作,加强落实各项措施,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泰和县2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泰和县1988—2007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按每10年一个阶段分析死亡原因,进行对比。结果:第二阶段的孕产妇死亡率较第一阶段明显下降,第一阶段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是产科出血,其次是羊水栓塞,再就是妊娠高血压疾病,而妊娠合并症位居第4;第二阶段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仍然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跃居第2;妊娠合并症跃居第3;而羊水栓塞位居第11。结论:加强妇幼保健网的建设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缩宫素药物的应用,提高产科质量及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05年10月~2007年9月孕产妇死亡进行调查,探讨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孝感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通过对孝感市各县市区收集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孕幼卫生年报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孝感市近两年13例死亡的孕产妇均为低文化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健机构分娩11例,占84.62%,在家分娩2例,占15.38%;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11例,占84.62%,在转诊途中死亡2例,占15.38%;孕产妇死亡中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10例,占76.92%,其次为急性羊水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甲亢危象各1例,各占7.69%。13例死亡孕产妇按照十二格法评审:可以避免死亡9例,占69.2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例,占30.77%。结论:孝感市孕产妇死亡原因产科出血还是主要原因,提示孝感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工作是在防治产科出血上,但也要警惕防治间接产科原因引起的孕妇死亡;通过制定或完善各级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管理以及转诊制度,确保转诊绿色通道畅通,乡级医院也应该建立危重患者抢救小组,加强各级人员转诊意识以及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加强有关产后出血的救治技能的培训,早期干预,提前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湛江市1998年1月~2002年12月孕产妇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124例孕产妇死亡,平均死亡率为24.62/10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30~39岁年龄组、经产妇死亡所占比例较高;在家中死亡或转送途中或转送到医院后死亡所占比例较高;产前保健落实不到位,产前没有检查和产检次数不足5次的占91.93%.孕产妇死亡原因前6位分别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妊娠合并肝病.加强执法力度,取缔非法接生,提倡住院分娩,抓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产科质量,完善转诊制度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而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及改变群众生育观、尽可能杜绝超生、妥善解决计划外生育孕产妇保健管理以及对贫困孕产妇的适当扶持等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晓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5-3358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1~2007年72例孕产妇死亡状况、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根据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7年淮安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72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小结、死亡评审资料以及淮安市妇幼卫生年报及"三网"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平均死亡率29.2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产褥感染,其中产科出血占34.72%。计划外妊娠、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基层接产单位医疗技术水平等因素与孕产妇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应切实加强基层卫生院的产科建设,提高产科急诊的处理及转运能力;对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人员针对产科质量存在的问题加强培训,提高接产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483-3485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死亡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地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6年广东省茂名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茂名市孕产妇死亡率比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低,产科出血为首位死亡原因,妊娠合并内科病第二位,羊水栓塞为第三位。结论: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强化妇幼保健管理、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高危妊娠诊治水平及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闫红  王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2):39-41
目的探讨抚顺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动态分析方法,对1996~2003年33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结果8年活产数107 444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30.71/10万.前4年死亡率逐年下降,2000年以后死亡率无明显下降且有反弹趋势.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为孕产妇死亡主要死因.近两年,产科出血超越羊水栓塞居第1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近4年逐年上升.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整顿医疗市场,杜绝非法接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250例农村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89年元月—12月,河南省十二个县250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干预措施。十二个县总活产数166113人,孕产妇死亡250人,死亡率为150.5/10万。直接产科原因死亡185例(74%),非直接产科原因死亡65例(26%)。死亡顺位为:产科出血(51.2%)、妊高征(11.2%)、妊娠合并心脏病(10.8%)、产褥感染(8.8%)等;经产妇死亡(61.2%)明显高于初产妇(38.8%);未及时就医死于家中及途中者占14.8%;死亡孕产妇中有46.58%为旧法接生。为此提出如下干预措施:(1)加强宣传改变观念;(2)健全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3)提高乡、村级卫生人员素质;(4)边远地区建立活动血库;(5)提高农村住院分娩率,加强中心卫生院建设;(6)宣传计划生育,杜绝非计划内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湖南省孕产妇死亡动态变化趋势及死亡原因,为降低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43.74/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5.95/10万。产科出血为湖南省孕产妇首位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主的直接产科因素死亡的比例由81.25%下降到39.2%,间接产科因素由18.75%上升到60.8%。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城乡分布情况、孕产期保健情况、是否住院分娩和各级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结论 2004-2013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加强对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助产医务人员处理产科危急症的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2001-2009年婴儿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1-2009年四川省婴儿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收集的2001-2009年监测点儿童死亡资料,计算城乡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及婴儿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2009年四川省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分别为7.6‰和12.1‰,较2001年(18.6‰和25.5‰)分别下降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因构成,为制定重点疾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永定县2004~2005年居民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4~2005年永定县居民年均死亡率为560.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0.00/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呼吸系统病为142.56,恶性肿瘤为106.54,脑血管病为103.73,损伤和中毒为74.85,心脏病为57.65。[结论]死亡水平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大同市孕产妇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的死因构成及其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0年山西省大同市孕产妇死亡资料共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统计。结果:2007~2010年大同市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99/10万、16.08/10万、25.55/10万、0/10万,其中2010年没有死亡的孕产妇,4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4.59/10万,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的前4位分别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其他疾病、先心病。影响死亡的因素,以个人家庭及居民团体知识技能、资源不足,以及县乡两级医疗保健系统知识技能、资源、管理系统问题为主。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社会各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和产科服务质量,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武汉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武汉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10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5.91/10万,10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可避免死亡主要与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态度及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和管理等有关。结论:武汉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要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强化健康教育、推行孕产妇保健顾问制、切实落实农村孕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 分析上海市居民的死亡谱、死亡地点分布和死亡时间趋势等死亡特征。 [方法 ]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死亡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圆分布统计方法。 [结果 ] 上海市居民的死亡构成因年龄而不同 ,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损伤中毒 ,中年为肿瘤 ,老年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死亡时间呈集中趋势 ,死亡时间均趋向集中于冬季。不同疾病的死亡地点特征不同。随年龄增大 ,在家死亡比重上升。 [结论 ] 各种疾病死亡率在冬季较高 ,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7.
2005-2007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23.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1.26/10万,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合计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1.44%(2483/304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黄岛区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和变化特征,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长沙市10年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以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01-2010年长沙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46/10万,呈下降趋势(P<0.01),农村下降趋势较城市明显.城市、农村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52/10万与24.79/10万,城市显著低于农村(P<0.01).孕产妇死亡率随着住院分娩率的升高而下降.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第一位死因由产科出血变成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关措施干预.[方法]对2002~2005年封丘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5年封丘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4‰,婴儿死亡率19.54‰,新生儿死亡率16.9‰.各年间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因依次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路途死亡原因不明、先天性心脏病.[结论]提高产科质量,掌握新生儿复苏和新生儿喉镜插管等措施,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王惠英  王菁  姜梅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69-2771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死亡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完善妇幼卫生工作制度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苏州市1999~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个案进行分析。结果:6年来苏州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16.9/10万,并有所波动,在死亡的孕产妇中流动人口及未接受过孕产期保健的人员比例逐年上升,前3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及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孕产妇中产时及产后死亡占71.1%,家中分娩者占28.1%。结论:苏州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加强基层产科的建设,加强对孕产妇中流动人口的孕产期保健管理,杜绝非法接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