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4-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的1034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老年科检出率最高(44.00%),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18.28%);标本来源以痰液和支气管冲洗液为主,分别占66.83%和11.99%;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23.02%),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47.58%)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9.71%);2004-2008年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及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和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细菌室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 4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548株,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130株(23.7%),外科190株(34.7%),内科168株(30.7%),急诊科60株(10.9%);痰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最多见,占78.5%,其次为伤口分泌物,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在4年内逐年增加;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ICU分离菌株耐药率较普通病房明显增高,除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以ICU分离株最为明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7年1月-2009年12月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DADE公司的Mierosean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升高趋势,以痰标本分离最多,占总分离菌的85.80%,泛耐药菌株分离率分别为4.50%、6.14%、7.09%;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所有被监测药物中对352株鲍氏不动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约43.3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87.40%,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严重,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从某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18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进行,依据CLSI 2007-2008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70.6%,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7.9%和18.8%,并已出现泛耐药菌株,其分离率为5.5%。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临床最棘手的多药耐药菌,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与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变迁,为临床治疗及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与耐药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有逐年增多趋势,该菌科室分布以ICU为主,大多来自痰及咽拭子标本;2008-2010年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耐药率上升最明显的是头孢曲松,从57.55%上升至96.07%,至2010年鲍氏不动杆菌除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3种抗菌药物外,耐药率均>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逐年增多,应重视多药耐药菌的预防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科室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213例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K-B琼脂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鲍氏不动杆菌213株,其中来自痰液155株占72.7%;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占41.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80%),其它药物耐药率大都在50%~70%,且大部分标本都存在多重耐药的现象。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流行。  相似文献   

7.
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临床分布特征,为临床预防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ICU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分离的96株鲍氏不动杆菌按规程行药敏试验及结果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ICU的分离率逐年增加,其中82.3%的标本来源于下呼吸道;该菌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2.1%),其次是美罗培南(14.6%)、亚胺培南(17.7%)。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年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鉴定,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数据应用WHONET5.5及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88株,以痰中检出率最高,占79.3%;科室分布以ICU、呼吸科为主,分别占39.9%和12.2%;该菌对抗菌药物总耐药率以米诺环素最低,为14.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而ICU除米诺环素外,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8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集中分布于ICU,重视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多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州市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随州市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从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出15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折点判读结果。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达73.0%,居第1位;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6.9%。结论各级医院务必重视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0-2012年医院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按照K-B法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鲍氏不动杆菌1 119株,其中外科标本为最多占20.6%;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最低2012年分别为46.0%和58.1%;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2012年分别为62.5%和74.1%;不同临床科室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菌株耐药率最高,除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2.6%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其次为外科在49.8%90.9%,新生儿最低,除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达100.0%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65.0%;近3年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头孢吡肟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升高显著。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呈上升势头,亚胺培南对鲍氏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科室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2009年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性.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氏不动杆菌32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所有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性,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除对多黏菌素E全部敏感外,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2.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52.8%和49.1%;对左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分 别为45.3%和44.4%;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外科病房次之,内科病房耐药率最低;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占89.4%.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多数菌株往往呈多药耐药性;不同科室来源的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报告针对性地合理用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2月从患者不同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采用NCCLS标准K-B法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分析,了解其耐药变迁。结果177株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病区最多(47株,26.6%),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38株,21.5%);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痰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最高(78.1%);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率均〉60.0%,而且耐药率逐年增高;发现10株泛耐药菌株。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鲍氏不动杆菌5年感染监测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监测近5年来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近5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523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最多,与同期分离菌株相比,检出率从2000年3.9%依次上升至2004年11.1%,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增强,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裴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65-2567
目的监测与分析医院近年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调查和统计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07~2010年检出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逐年增加,最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71.29%;主要分布在ICU(33.33%)、神经外科(19.02%)、呼吸内科(10.84%)、骨科(9.00%)等;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分布在ICU,占43.82%,其次,是神经外科占19.48%;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多粘菌素(16.67%);其他依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43.10%);米诺环素(44.44%)。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合理用药,注意消毒隔离,控制耐药菌株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患者基础疾病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126株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自痰液、尿液、分泌物、脓液等。耐药率最低为头孢哌酮/舒巴坦(3.3%)、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12.7%)、亚胺培南(25.8%),耐药率最高为复方SMZ。结论: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6月~2005年4月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部位、患者基础疾病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184株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为痰液、尿液、咽拭子、脓液等;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亚胺培南,为2.2%,其次为阿米卡星(37.5%)和氨苄西林/舒巴坦(39.7%),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为83.2%。结论老年患者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纸片琼脂扩散试验对153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6月医院住院患者共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5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占88.89%,主要引起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达72.55%,对米诺环素敏感率为60.78%,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45.10%、37.25%和33.99%;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20.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最常见;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91株,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病房、干诊三病房和呼吸病房,均为26.4%,以痰液分离最多,为87.9%;哌来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2.8%、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34.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医院耐药菌株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多药耐药性。方法收集110株不重复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分析多药耐药谱。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为58.2%~83.8%,且MIC值多>512μg/ml;对多黏菌素B敏感率为100.0%,其余药物耐药率为43.6%~93.6%;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率高达97.8%,泛耐药率为10.9%。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耐氨基糖苷类鲍氏不动杆菌多为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d an outbreak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of a hospital in Rome, Italy. The outbreak involved 14 patients whose isolates were most frequently recovered from bronchoalveolar lavage. All isolates were multidrug-resistant and showed diminished suscept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s. A. baumannii strains with a similar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attern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identified a single clone from both the patients' and environmental isolat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 single source of infection, the eradication of the epidemic required a broad approach, including contact isolation and cohorting, aggressive environmental disinfection, and close monitoring of the ward staff's performance. Infected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ombined therapy. Although considered of low virulence, A. baumannii can be particularly aggressive and difficult to treat in ICU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