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多脏器低氧损伤与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应用调查表对本院收治的3220例HACE与HAPE病例进行回顾,检出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其死亡病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资料等对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临床死亡原因及其特点。结果8.7%急性高原病患者并发MODS(281/3220),其中治愈3185例,死亡35例,病死率为1.1%,死亡患者的各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辅助检查阳性发生率分别为2.86%~65.71%、2.86%~100%、14.29%~100%,死亡患者的MODS发生率为100%。281例并发MODS的患者(死亡35例,治愈246例)中死亡组MODS数、心脏功能障碍、脑功能障碍及肾功能障碍方面均显著高于治愈组(P〈0.05)。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死亡与MODS数呈正相关(r=0.3473,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的死亡与低氧对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密切相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30例,存活组98例.死亡组空腹血糖、体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低蛋白血症和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情况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6±5.8)mmol/L比(9.8±6.2) mmol/L、(72.6±11.4) kg比(62.8±12.6) kg、(17.8±2.8)×109/L比(11.9±2.4)×109/L、0.392±0.084比0.446±0.078、90.0% (27/30)比42.9% (42/98)、70.0% (21/30)比41.8%(41/98)] (P<0.01或<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3.637,95% CI2.489~6.494,P<0.01)、白细胞计数(OR=5.655,95% CI 3.277~8.213,P<0.01)、低蛋白血症(OR=6.539,95% CI 4.243~9.361,P<0.05)和伴发MODS(OR=1.645,95% CI 1.288~4.626,P<0.01)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空腹血糖、低蛋白血症、伴发MODS及白细胞计数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为手足口病的诊治及病情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86例(手足口病组),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57例、重症型29例,选取门诊体检正常儿童50名为对照组,检测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手足口病组CRP、WBC分别为(13.53±4.78)mg/L、(13.12±3.38)×109/L,对照组分别为(3.75±1.16)mg/L、(6.13±1.95)×109/L,两组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检测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CRP阳性73例、WBC阳性53例,阳性率分别为84.88%、61.63%;普通型患儿治疗前CRP、WBC分别为(10.48±3.29)mg/L、(10.19±3.24)×109/L,治疗3d时为(4.28±1.21)mg/L、(6.59±2.02)×109/L,重症型治疗前分别为(15.13±4.96)mg/L、(14.48±4.47)×109/L,治疗3d时为(9.83±1.93)mg/L、(10.48±2.11)×109/L,CRP及WBC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d时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普通型患儿CRP、WBC定性分析阳性率分别为77.19%、52.63%,重症型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00.00%、79.3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CRP明显升高,随着病情加重CRP水平升高更为明显,病情控制后随之下降,手足口病患儿进行CRP检测对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病变组(49例)和无血管病变组(79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L-PLT),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血管病变组患者MPV、PDW和L-PLT较无血管病变组增高[(13.98±2.35) fl比(11.53±2.06)n、(15.87±2.18)n比(13.51±2.01) fl、(10.91±1.34)×109/L比(8.72±1.03)×109/L],PLT较无血管病变组降低[(115.2±10.5)×109/L比(129.6±8.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MPV、PDW、L-PLT、PLT与对照组[(10.41±1.95)n、(11.15±1.88)n、(6.21±0.98)×109/L、(176.5±7.2)×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连续肾替代治疗在外科严重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38例脓毒症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连续肾替代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0、12、24、48、72 h)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含量变化.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压(ABP)、每小时尿量变化、氧合指数情况.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72 h:(211.75±45.23)×109 vs(135.67±41.45)×109;0.43±0.05 vs 0.35±0.04;(48.60±4.76)g/L vs(41.17±4.64)g/L,P〈0.01],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72 h:(7.58±2.31)×109 vs(13.77±2.67)×109,P〈0.01],有创动脉压(ABP)、氧合指数P02/Fi02、每小时尿量变化高于对照组[72 h:(94.25±8.60)mmHg vs(84.22±7.37)mmHg;345.25±35.21 vs 304.22±38.74;(80.15±14.54)ml vs(62.72±12.33)ml,P〈0.01],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 h:249.55±99.60 vs 368.83±97.11;600.75±98.31 vs 718.94±92.00;665.35±138.44 vs 843.22±123.95,P〈0.01,P〈0.05).结论 连续肾替代治疗是治疗外科严重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苯对作业工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从高密市70家鞋厂中随机抽取179名抹胶工人为接毒组,抽取162名不接触胶粘剂的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再对2组工人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接毒组女工(5·61×109/L)低于接毒组男工(6·14×109/L)、对照组女工(6·11×109/L)和对照组男工(6·30×109/L);接毒组男工、对照组男工及对照组女工3组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对女工的毒性高于对男工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计算N/L,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MI组WBC、N、N/L明显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WBC、N、N/L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与U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L明显低于SAP组(P〈0.01)。结论血N/L对于辅助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重症减压病过程中兔血液细胞计数的变化,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动物各项指标的异同,分析重症减压病的致死机制。方法取14只新西兰白兔,使其在0.55 MPa下停留35 min,然后再继续加压,升至0.7 MPa时停留35 min,于4 min内匀速减压出舱。检测加压前、高压停留中、减压后兔血液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存活动物与死亡动物上述各指标变化的特点。结果经历匀速快速减压后,有8只兔在30 min内死亡,存活的6只兔经观察24 h后未遗留任何减压病症状。兔WBC总数加压前为(9.76±2.23)×109/L,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降至(8.15±2.20)×109/L,而减压后,则增加至(13.14±4.75)×109/L。PLT数于0.55 MPa下停留30 min后较加压前无明显变化,减压后,由加压前的(584.36±142.34)×109/L降至(380.43±162.42)×109/L。加压前,死亡组动物血液WBC总数为(11.13±2.37)×109/L,明显高于存活组动物(8.87±2.11)×109/L,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减压后死亡组动物PLT减少了(273±63)×109/L,存活组的动物PLT减少了(148±63)×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下停留可造成兔血液中白细胞数下降,而快速匀速减压则引起WBC升高和PLT下降。死亡组动物加压前WBC总数及减压过程PLT减少量均大于存活组动物。提示,白细胞和血小板参与重症减压病致死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白细胞计数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入选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性AMI患者117例.检测入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生物标记物,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情况.依据入院白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白细胞正常组(白细胞计数≤10×109/L,60例)和白细胞升高组(白细胞计数>10×109/L,57例).比较两组间各生物标记物以及心室重构指标的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预测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后近期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白细胞升高组患者入院NT-proBNP、hs-CRP及cTnI峰值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组[(2408.83±3173.39)pg/L比(713.11±636.82) pg/L、(39.64±59.51) mg/L比(11.23±14.14) mg/L、(107.76±107.71) pg/L比(62.23±87.79) pg/L,P< 0.05].入院白细胞计数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 0.01),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1).有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入院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左心室室壁瘤患者[( 12.59±5.22)×109/L比(9.27 ±2.60)×109/L,P=0.001].入院白细胞计数≥10.5×109/L是A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95% CI:2.69~187.83,P<0.01),其诊断A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69.7%.结论 入院白细胞计数可能具有预测和协助诊断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近期左心室重构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白细胞(WBc)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连续行急诊PCI的13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cTnI水平分为cTnI阴性组(cTnI<0.4μg/L)和cTnI阳性组(cTnI≥0.4μg/L);同时根据WBC计数分为WBC计数<10 × 10~9/L组和WBC计数≥10×10~9/L组.患者病情稳定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1)与cTnI阴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比较,cTnI阳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53.86±4.54)mm比(52.06±4.43)mm;(54.06 ±4.57)mm比(51.89±4.3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51.96±9.13)%比(57.48±7.71)%;(51.95±9.29)%比(58.05±7.65)%](P<0.01);cTnI阳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心律失常的比率均高于cTnI阴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P<0.05或<0.01).(2)cTnI阳性且WBC计数≥10×10~9/L几组LVEDd明显大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54.73±4.56)mm比(51.47±4.19)mm]、LVEF明显小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50.15±9.01)%比(59.22 ±6.69)%](P<0.01);cTnI阳性且WBC计数≥10×10~9/L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比率均高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P<0.05或<0.01),差异较单独以cTnI或WBC计数分组时更大.结论 入院时cTnI阳性、WBC计数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的近期预后明显相关,两者联合存在时相关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1.
段文英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81-1483
目的分析研究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6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62例确诊为早产儿败血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感染途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例确诊未患败血症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胎膜早破及胎心晚期减速是早产儿患败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败血症感染途径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WBC)〉20×109/L或〈5×109/L,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C反应蛋白(CRP)〉8 mg/L,可作为早期诊断败血症的辅助指标并具有一定特异性。丙种球蛋白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结论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早期诊断早产儿败血症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使用抗生素加丙种球蛋白,是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腺病毒肺炎儿童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差异变化,为腺病毒肺炎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腺病毒肺炎的患儿87例,将其分为3型肺炎组(38例)和7型肺炎组(37例),轻症肺炎组(57例)和重症肺炎组(30例),分析比较组间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浓度。结果 7型肺炎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3型肺炎组[分别为(8.9±4.4)×109/L、(13.4±6.3)×109/L,P<0.01],而降钙素原浓度显著高于3型肺炎组[分别为3.37(0.38,4.03)、0.18(0.11,0.75)ng/mL,P<0.01]。重症肺炎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浓度都高于轻症肺炎组[分别为50.3(14.1,63.2)、26.4(3.0,34.0)mg/L;分别为3.99(0.92,5.04)、0.28(0.11,0.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浓度的升高与重症腺病毒肺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腺病毒肺炎病情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时各炎症指标及螺旋CT影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确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6例和未感染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炎症指标及螺旋CT影像。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为(5.27±0.52)×109/L、(157.31±25.30)mg/L、(5.11±0.62)μg/L、(59.26±25.61)%均高于未感染组(P均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Ranson评分低于未感染组,而APACHEⅡ评分高于未感染组(P均0.001);感染组患者螺旋CT检查出现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脂肪层模糊不清及周围渗出增多,可见单个或多个区域胰液潴留,且出现片状坏死及气泡征的患者均多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时WBC、HCT、PCT等感染指标会升高,且螺旋CT检查可见胰腺体积增大伴胰腺脂肪层模糊不清及周围渗出,多区域组织坏死、胰液潴留及出现气泡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创伤指数≥17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10分、除外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及在急诊科死亡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5例(观察组),在救治的同时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及TNF-α、IL-6、PAF,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LT减少,APTT及PT明显延长,D-D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4.91±30.70)×109/L比(191.52±23.31)×109/L、(69.44±15.52)s比(22.47±9.41)s、(30.37±8.22)s比(9.57±4.53)s、(1 934.92±708.49) U/L比(105.78±44.53) U/L] (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NF-α、IL-6和PAF升高[(39.93±18.88) μg/L比(1.28±0.59)μg/L、(417.61±73.66) μg/L比(63.93±41.49) μg/L、(16 359.91±4 321.92) ng/L比(3 823.45±529.7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LT与TNF-α、IL-6和PAF呈负相关(r=-0.929 2,-0.944 5,-0.932 4,P<0.01),APTT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10 2,0.932 7,0.9786,P< 0.01),PT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34 1,0.9554,0.9786,P<0.01),D-D与TNF-α、IL-6和PAF呈正相关(r=0.9421、0.9438、0.9418,P<0.01).结论 TNF-α、IL-6、PAF参与了重症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急诊救治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应对TNF-α、IL-6、PAF进行早期干预,减轻应激反应、炎性反应,或许可能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防止或减轻凝血功能障碍,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收治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采取积极的诊断与治疗措施.[结果]所有确诊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均有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下温度≥37.5℃)、咽痛、流涕、肌内酸痛(100%);体温≥39℃并持续3 d以上16例;咳嗽、咳痰19例,头痛、头昏11例;胸闷、气促10例;水样便腹泻或呕吐5例;神志淡漠或烦躁7例;肺部湿性哕音5例.20例继发肺炎或支气管炎,其中2例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1例.所有患者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阳性;WBC正常11例,WBC减少(<5.0×109/L)7例,WBC增高(>10.0×109/L)5例;淋巴细胞(L)正常(0.8~5.0×109L)17例,L减低(<0.8×109/L)5例;胸部CT斑片状浸润影19例,肺纹理增粗、紊乱3例;ECG正常16例;T波改变、ST-T压低7例.所有患者治疗时间7~15 d,平均时间(7.6±2.3)d.所有病例体温正常大于3 d,流感样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降低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WBC、CRP及血糖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7例和重症病例组33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症病例组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阳性率分别为33.3%、93.9%、87.9%,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4%、37.0%、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病例组外周血WBC、CRP及血糖水平分别为(10.46±3.52)×109/L、(6.83±3.95)mg/L、(9.85±3.04)mmol/L,均高于普通病例组的(7.16±2.34)×109/L、(3.07±2.28)mg/L、(6.37±1.3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外周血WBC、CRP及血糖的检查是早期诊断重症手足口患儿的有效方法,在临床诊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细胞体积(V)、电导率(C)、激光散射(S)参数的变化。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 LH750血球仪分别检测98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40例对照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及其VCS参数: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NDW)、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率(MN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MNS),将98例患者根据微生物鉴定结果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结果感染组患者WBC(12.33±5.39)×109/L、ANC(10.04±5.17)×109/L及其VCS(MNV:157±18,NDW:24.38±4.18,MNC:136±12,MNS:137±11)参数与非感染组〔WBC:(8.71±4.22)×109/L,ANC:(6.79±4.50)×109/L,MNV:151±13,NDW:20.47±3.29,MNC:140±11,MNS:141±12〕、对照组〔WBC:(5.87±3.68)×109/L,ANC:(3.89±2.64)×109/L,MNV:144±8,NDW:18.61±1.39,MNC:144±8,MNS:14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感染组患者WBC、ANC及其MNV、NDW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学意义;感染组患者经治疗后,细菌再培养阴性组VCS参数MNV(151±15,145±11)、NDW(22.48±3.65,19.31±3.29)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NV、NDW参数在感染诊断中要明显优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结论中性粒细胞VCS参数是反应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因“牙周炎”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予“替硝唑贴片安慰剂+口服甲硝唑布洛芬胶囊”治疗,观察组60例予“替硝唑口腔贴片+口服甲硝唑布洛芬胶囊”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白细胞计数间的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白细胞计数分别为(0.8±0.2)mm、(4.2±0.5)mm、(11.5±2.3)(×109个/L),观察组中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白细胞计数分别为(0.3±0.1)mm、(2.8±0.4)mm、(8.4±1.9)(×109个/L);两组治疗后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白细胞计数间的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8.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率间的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GLU)联合检测对手足口病患儿诊治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东莞康华医院儿内科收治96例早期手足口病患儿,检测WBC、hs-CRP和GLU,并与6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WBC(13.01±2.69)×109个、hs-CRP(11.95±2.16) mg/L和GLU(6.82±0.91)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1±2.51) ×109个、(1.62±0.71) mg/L、(4.36±1.24)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524、35.817、14.253,均P<0.05);治疗3d后,观察组患儿的WBC、hs-CRP和GLU水平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16.021、21.593、9.972,均P<0.0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组WBC、hs-CRP和GLU水平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患儿组(x2值分别为16.726、16.826、15.552,均P<0.05),且两组均为hs-CRP阳性率最高.结论 WBC、hs-CRP、GLU联合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晚恶性肿瘤化疗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1、3、5、7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20±0.49)×109/L、(3.55±0.57)×109/L、(4.94 ±0.36)×109/L、(5.79±0.44)×109/L,而对照组分别为(1.97±0.26)×109/L、(2.30 ±0.46)×109/L、(3.02 ±0.37)×109/L、(3.68 ±0.25)×109/L;且治疗组治疗后第1、3、5、7天白细胞减少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恢复正常的平均天数为4.13d,而对照组为6.04d.结论 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恢复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