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锐器伤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江苏省肿瘤医院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锐器伤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有36.96%的护士有过锐器伤;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工作年限是发生锐器伤的保护因素,而高学历、打开玻璃安瓿不用纱布及对标准防护不太了解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标准防护的了解情况、打开玻璃安瓿及清洗器械的操作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工作中操作的一些失误或不足。  相似文献   

2.
周佩绸 《现代医院》2007,7(Z1):185-186
目的 总结护理人员在院前救治中对锐器伤的防护,减少职业暴露.方法 通过分析475例院前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结果 发生锐器伤2例,发生率0.42%.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行为,及时正确丢弃可能造成医护人员伤害的锐器,是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检验科工作人员经常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工作中锐器伤害时有发生,是血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提高检验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识,降低其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现将其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总结如下。1职业感染危险因素1.1职业感染意识薄弱对血源性感染、锐器伤风险意识淡漠,感染及锐器伤后处理不规范,上报意识不强。1.2工作环境因素检验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患者及传染性的血液、体液、细菌等,多次使用注射器等锐器,增加了血液传播疾病和锐器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HBV危险因素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职业暴露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降低血液职业暴露的风险.方法 通过1352人医护人员的问卷调查,对问卷中的43个问题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结果 71人职业暴露HBV,56人有针刺伤或锐器伤史;针刺伤或锐器伤、血溅皮肤黏膜、工作年限长是职业感染HBV的危险因素;感染控制知识、防护意识、洗手、戴手套、戴护目镜是保护因素.结论 减少意外针刺伤或锐器伤、接种疫苗、使用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意识对医务工作人员减少职业HBV暴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护士对其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环节的认识,降低其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临床8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7.91%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种类主要是玻璃,占73.17%,其次是注射器针头、带翼针头,分别占11.93%、10.55%,护士主要发生在掰安瓿、治疗后拔针、针头覆帽等环节,分别占80.74%、5.04%、3.44%;有89.55%护士发生锐器伤是未戴手套,有28.36%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验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临床实验室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不断学引起锐器伤的主要因素及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实验室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临床实验室感染;锐器伤后,必要时由专业人员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实验室内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育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锐器伤所致的临床实验室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与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讨论降低锐器伤发生的对策.方法 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浙江某综合性医院434名临床医务人员2011年5月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2011年5月该院共有46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其中护士发生锐器伤人数最多,占71.74%,麻醉医师发生率最高,为62.50%,各类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工龄≤5、5~l0、>10年发生率分别为16.80%、7.41%、8.46%;经统计学检验,工龄≤5年与工龄5~10年、工龄≤5年与工龄>10年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及麻醉医师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工龄低、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对锐器伤危害认识不足、任务繁重为锐器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大防护投入、健全法律法规,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68例锐器伤和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懿  何绪屏 《现代医院》2007,7(11):112-114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调查本院职工2004年4月~2006年12月锐器伤和职业暴露状况。结果70%的锐器伤与职业暴露发生在护士,发生原因前三位是静脉输液结束拔针、注射、整理医疗废物。76.47%的锐器伤是注射针和输液头皮针所致。锐器伤暴露后均进行紧急和进一步处理,追踪半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应增强职工职业暴露防护意识,采取预防措施,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发生损伤和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探讨防护体系的应用.方法 应用开放式问卷调查2011年1-12月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频次、环节、防护处理等.结果 调查1314人,发生锐器伤1071人,锐器伤发生率为81.51%,护理人员及初级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90.32%、84.23%,高于其他组别;发生科室以普通病房最多,占36.29%,其次是手术室,占19.93%;锐器伤器具以头皮针及针头最高,占54.97%,其次是玻璃片,占16.64%;操作环节以拔针及拔针后处理最高,占55.20%,双手回套针帽占11.58%,不同器具及不同操作环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锐器伤后,挤压、冲洗、消毒3项应急处理措施均实施的占38.56%,以护理组最高,为44.29%;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率为48.30%,血源性病原体损伤后护理组上报率高于其他两组,总上报率为55.93%.结论 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导致的损害认识不到位,缺乏紧急处理知识,防护体系存在不健全现象,应建立锐器伤防护体系,积极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相关情况,探讨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口腔医学实习生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4月对该校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10个月实习期间,76.24%的实习生发生过锐器伤;共发生1 490次,人均约3.51次。造成锐器伤的器械依次是注射器针头、扩大针和根管挫;最易造成锐器伤的环节是口腔诊疗中;口腔外科门诊造成锐器伤次数最多。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防护知识缺乏、岗前无培训、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时心理紧张及精力不集中均是导致锐器伤发生次数增加的因素(β=1.02、0.77、0.56、0.31、0.74,P〈0.05)。[结论]口腔医学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建立健全口腔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