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并预测疟疾在中国未来的发病趋势。[方法]采用灰色(1∶1)模型、自回归模型、ARIMA模型对1984—2006年中国疟疾的发病率资料进行数据拟合及未来几年发病率预测。[结果]3种预测模型对疟疾发病率的拟合均良好。1984—2006年疟疾发病率总体呈急速下降趋势,但自2001年,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上升。经预测2008、2010及2012年疟疾的发病率分别为5.70/10万、7.40/10万和10.11/10万。[结论]3种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疟疾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我国以往的防疟措施正确有效,目前疟疾发病率出现低水平波动并小幅度上升的新特点,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1989-2009年疟疾变化趋势分析及未来发病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1989-2009年我国疟疾流行变化趋势,探讨统计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21年全国疟疾疫情报告,分析疟疾流行及变化规律;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疟疾发病率进行拟合及预测。结果 1989-2009年间疟疾的流行情况为,1989年发病率为12.56/10万,之后发病率呈急速下降趋势,1994年略有波动,小幅度回升,后持续下降。2001-2006年持续上升,2006年达到高峰,2007年后呈现持续迅速下降的趋势。ARIMA模型拟合结果较理想,其很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序列,统计预测表明2010-2012年疟疾的发病率分别为1.19/10万、1.31/10万、1.43/10万。结论运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疟疾发病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该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宜昌市1951-2006年疟疾发病趋势进行分析,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适当的模型,对疟疾的发病进行预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1951-2006年疟疾发病情况,应用SAS8.2软件建立适当的时间序列模型,对2007-2011年疟疾病发率进行预测.结果宜昌市1951-2006年疟疾报告发病率介于0.18/10万~2 629.94/10万之间,波动较大.结论宜昌市2001-2006年疟疾总体发病比较平稳,呈下降趋势,但仍应继续做好监测预警工作,控制疟疾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徐州市疟疾监测资料、疫情报告及控制措施等资料,分析疟疾流行特点,评价防治效果。[结果]2001~2010年全市共发病1 241例,年发病率为0.59/10万~1.36/10万;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与本地人口血检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占总发病数的92.51%;8~9月中旬为全年蚊媒密度高峰。[结论]疟疾发病较稳定,应继续开展监测,尤其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忠县1950~2011年疟疾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忠县疟疾年均发病率,1950~1958年为2122.54/10万,1959~1962年为103.57/10万,1963~1975年为28.54/10万,1976~2002年为4.64/10万;1979~2002年各年发病率均低于10/10万,输入性病例占69.35%;2003~2011年1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疟疾的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相结合但各有侧重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于1981年达到基本消除标准,2005年达到消除标准。[结论]忠县疟疾防治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烟台市疟疾防治综合措施的实施效果,以便推动今后的疟防工作。[方法]对1951~2008年烟台市疟疾疫情报告、监测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烟台市疟疾发病率由1971年的170.41/10万降至1984年的0.43/10万。1985年全市以县为单位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的20多年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10万以下,无内源性病例,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结论]烟台市疟疾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显著,达到了控制和基本消灭疟疾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05~2007年湖北省水痘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水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2005~2007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报告水痘16 477例,年发病率分别为1.66/10万、8.26/10万、19.05/10万.病人中,4~14岁占73.30%;秋冬季发病的占52.93%.[结论]2006~2007年湖北省水痘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墨江县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最终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方法]对墨江县2001-2007年的疟疾发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墨江县2001~2007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人484例,按照累积人口2465916人计算,年均发病率为19.03/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最多是2001年,全县350312人,发病172例,发病率为49.1/10万;发病最少是2007年,全县356098人,发病15例,发病率为4.21/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县18个乡镇均有发病,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龙坝乡82.25/10万,最低是龙潭乡,发病率为2.2/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媒介以微小按蚊为主。2001-2007年合计常住人口四热病人血检76787人次,阳性率为0.45%,流动人口血检2316人次,阳性率为12.44%。[结论]墨江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至2004年已达到部颁提出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疟疾流行明显得到遏制,当地疫情稳定,防制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国乙脑流行趋势,探讨GM(1,1)统计模型在疾病发病预测中的应用,为预防和控制乙脑疫情提供准确和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我国1990~2009年乙脑发病率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1990~2009年全国乙脑发病率实际值和预测值吻合程度较好,拟合精度为Ⅰ级。预测2010~2012年乙脑发病率分别为0.25/10万、0.23/10万、0.20/10万。[结论]运用GM(1,1)模型对乙脑发病进行预测是可行的,该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凤山县疟疾流行状况,制定并实施防治方案,最终达到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对凤山县1951~2005年疟疾发病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凤山县9个乡镇均为疟疾流行区,年均发病率1951~1970年为1 91.42/10万,1993~2005年为5.47/10万; 1972年消灭内源性恶性疟,1989年常住居民发病率降至4.10/10万,1992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2.86/10万),1998年后未检出内源性疟疾.传播媒介以中华按蚊和微小按蚊为主.1980~2005年合计血检常住人口发热病人214 836人次,阳性率为0.35%;1995~2005年血检流动人口5 396人次,阳性率为1.06%.1999~2005年疟疾抗体检测定点居民3 714人,阳性率为0.13%.[结论]疟疾疫情逐步下降,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相似文献   

11.
郝阳 《现代医院》2014,14(9):108-109
以医院院庆为契机,建设医院院史陈列室。对提升医院文化内涵,记录历史进程,加深员工爱岗敬业意识,扩大对外宣传力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医院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2.
13.
生命质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生命质量量表是生命质量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工具 ,该文对量表研制、检验评价、临床应用等作了概述 ,并探讨了此领域存在的不足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组合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探讨制定病种定额付费的方法。[方法]利用非参数的回归树,就某医院2005年出院病人的26种病例组合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住院天、入院情况、预后、抢救次、职业、年龄及性别是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住院天。[结论]回归树与DRGs系统建模思想一致,可以作为建立病种定额付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外套管固定带采用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床位单双号将我科行气管切开术后6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观察组将布带套上血浆管后再作为气管外套管的固定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害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皮肤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损害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延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套有血浆管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地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操作简便,耗材低廉,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Unemployment and under employment are topics that the average health officer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No one will deny the significance of unemployment when considered solely from the public health point of view. Men and women who are out of work or who are only working part time necessarily are unable to buy proper food and shelter which are so essential for their physical well being. Mr. McCrudden, in this paper, tells in an interesting manner how a number of unemployed men were given work through the Health Department of the City of Philadelphia. Not only did they benefit themselves but the work they did was a direct benefit to the entire community. This is a subject that health officials generally might well give more attention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