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病因、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5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病原因,临床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为20~30岁的男性群体,发病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患者的主要骨折部位为下颌骨以及颧骨,超过半数患者在受伤2周后来院治疗;通过仔细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降低了残疾的概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损伤,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治疗过程需谨慎以免因治疗不当而造成颌面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及并发症骨折的诊治要点、临床特点、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骨折类型、损伤部位、并发症骨折、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有1例患者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8.46%。结论抢救生命是口腔颌面部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方法和急救经验。方法以我院口腔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96例病人的急救措施。结果 9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7例,占17.7%,单处发生骨折的有40例,占40.7%,多处骨折患者20例,占20.8%,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有9例,占9.4%。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救治,9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颌面部创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在首先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与多科协同处理创伤部位。  相似文献   

4.
笔者统计我院近十年来有记载的88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与治疗总结。  相似文献   

5.
颅颌面部严重创伤病人,病情复杂严重,可因休克、呼吸梗阻或误吸窒息直接危及生命,颅颌面部创伤常涉及多科伤情,需多科人员共同完成救治任务,其处理原则;首先防止窒息,纠正失血,注意面部功能及外形同时得到恢复,及时对颌面骨骨折复位固定,现介绍34例救治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创伤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我科收治的颌面部创伤主要为在校大学生运动创伤引起,约占各种创伤的60%~65%,多为开放性创伤,易造成面部畸形。影响美观,病人易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在进行外伤处理时往往只重视病情而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病人不能主动配合外伤手术。针对以上现象,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的效果及病人的康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少颌面损伤治疗时畸形的发生率,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方法对1987/2006-05收治的580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年龄、姓别、原因和骨折类型进行分类总结。结果男:女为4.27:1,2140岁组损伤发生率在所有年龄段中最高,在颌面部损伤中软组织损伤最多,骨折发生以下颌骨最多;发生损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占(41.55%)。结论颌面部极易受到损伤,且以青少年为主,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因此,颌面部损伤的诊断治疗对减少畸形的发生率,恢复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1998~2003年和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发生在某三甲医院的315例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医疗服务风险的原因和防控措施。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制度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制度缺乏监督流程的设计以及培训不到位是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手术科室、高年资医生、常见病诊疗、体检、放射、超声等科室是高风险、需重点加强管理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来源、致伤原因、损伤部位等进行临床回顾性总结.方法 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2010年的1 064例颌面部骨折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7:1,19~30 岁年龄段为最好发年龄,占39.5%,交通伤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44.0%,部位以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占44.1%,新鲜骨折为主,占78.2%.结论 颌面部骨折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交通伤最常见,青年组构成比最高,进一步完善交通法规及对青少年相关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阐述2004—2005年广东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样本代表性与数据质量,为资料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东省13个县(市、区)2004-2005年全部死亡人群进行回顾调查,依据人口学特征、拟舍优度检验、玛叶指数等对2004-2005年广东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样本(其中12个调查点数据)的代表性进行评价,从死因诊断依据、死亡率、死因编码质量等方面评价数据质量。结果本次调查覆盖全省12个市、县(区)共758.5472万人口,无论是年龄构成还是性别比、地域和社会经济等指标统计学检验,还是年龄构成的拟合优度检验,调查样本与2000年广东省人口普查户籍人口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取调查样本10—69岁和20~79岁2个年龄组样本,计算玛叶指数为3.59,说明调查样本人口数据无年龄偏好。本次调查地区共收集2004-2005年12个调查点死亡个案99919例,平均粗死亡率为658.6/10万,10个调查点粗死亡率符合质控要求,婴儿死亡率为6.7%。,全部死亡个案的死因最高诊断单位以县及以上医疗机构为主,达62.48%,死因最高诊断依据以临床+理化和临床诊断为主,合占85.93%;其中死于恶性肿瘤个案的诊断单位以县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比例最高,达89.33%,诊断依据以尸检、病理、手术和临床+理化等合计比例达83.76%。全部调查个案的编码总体准确率达96.07%,死因不明率为1.89%,死因不准确率为1.56%,死因错误率为0.48%。结论2004—2005年广东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样本代表性良好,调查结果可代表全省情况,调查过程质控严格,数据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指标均符合质控要求,数据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死因调查了解五峰县居民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实施方案,将收集到的2551份死因调查资料(2004~2005年)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居民死亡2551例,死亡率为6.18‰,(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58‰,女性死亡率为5.71‰)。死亡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1.6‰)、呼吸系统疾病(1.3‰)、恶性肿瘤(1.2‰)、循环系统疾病(1.2‰)、消化系统疾病(0.3‰)。结论五峰县居民死因:青年期以损伤和中毒占首位,中、老年期以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肝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宫颈癌占第二位、肺癌占第三位;宫颈癌为该县妇女的主要死因),其次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期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16例耳受累,10例鼻受累,9例喉、气管及支气管受累,8例眼受累,4例关节受累,1例心血管受累。1例死于呼吸道并发症,15例复发2次以上,最多复发达6次。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是少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和漏诊。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氨苯砜治疗或手术可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骶管阻滞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价值,并对骶管阻滞的技术操作及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探讨。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采用骶管阻滞(骶管组),于骶管腔注入(曲安奈德40mg、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1mg、2%利多卡因100mg,用0.9%氯化钠稀释为20~30m1),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并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硬膜外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骶管组为93.3%(112/120),硬膜外组为82.5%(9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骶管组、硬膜外组优良率分别为85.0%(102/120)、933%(112/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差率分别为15.0%(18/120)、6.7%(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能较快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和强迫体位。而骶管阻滞较硬膜外阻滞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急救中心一体化救治的意义及重要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的148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6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重残17例,轻残26例,痊愈72例。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往往伤情严重,变化快。此类患者必须由急救中心医师组织实施救治,边抢救边诊断。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及时纠正休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手术时机的选择,尤其是行多发伤一期手术,脏器功能的监测和保护,注意营养支持,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而且急诊ICU在多发伤救治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6例,其中5例酸中毒,5例血小板减少,5例体温明显变化,4例合并心、肺、肾基础疾病或糖尿病,5例手术及麻醉时间≥150min,5例发病距就诊时间≥72h,18例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死亡4例。年龄≥70岁,体温≥39℃或〈36℃,合并酸中毒,血小板计数≤6.0×10^12/L,合并心、肺、肾等基础疾病或糖尿病,麻醉及手术时间≥150min,发病距就诊时间≥72h患者病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体温明显异常、血小板明显减少、合并心、肺、肾等基础疾病或糖尿病、酸中毒、麻醉及手术时间过长、发病距就诊时间≥72h等是AOSC的死亡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征以及尼莫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 93例tSAH分成两组,单纯性tSAH 38例,复合性tSAH 55例。两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分别为9例、29例,评价两组间差别。对35例脑血管痉挛进行GCS评分,分析GCS评分与脑血管痉挛例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一般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对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结果 GCS为13~15、9~12、6~8、3~5的脑血管痉挛例数分别为2(2/18)、8(8/46)、16(16/19)、9(9/10)。18例单纯性tSAH尼莫地平治疗全部改善,20例单纯性tSAH一般治疗改善为12例,不变或加重为8例。34例复合性tSAH尼莫地平治疗中改善、不变或加重、死亡分别为22例、9例、3例。21例复合性tSAH一般治疗中改善、不变或加重、死亡分别为8例、6例、7例。结论 外伤后脑血管痉挛与GCS评分密切相关;尼莫地平治疗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眼内出血10例(33.3%);晶体源性12例(40.0%);房角挫伤8例(26.7%)。所有病例根据不同的眼外伤原因制定不同治疗方案,经手术和药物治疗后出院,定期随访3~9个月,其中眼内压处于正常水平为28例(93.3%);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80%以上为27例(90.0%)。结论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复杂,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1973-2005年我国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死亡构成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3次全国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1973-1975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2 513 949 310;1990-199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调查人年数为335 213 493;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调查人年数为142 660 482,分为0~、15~、60~岁3个年龄段.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使用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结果 1973-1975年、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调查中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4 913 521、284 811和47 16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95.45/10万、84.96/10万和33.06/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58.71/10万、70.76/10万和27.98/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城市、农村居民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1 752、35 409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4.69/10万、37.3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9.62/10万和32.12/10万;男、女性死亡数分别为26 176、20 98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35.87/10万、30.1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23/10万和26.65/10万;东、中、西部地区的死亡数分别为13 286、13 922和19 953例,粗死亡率分别为25.28/10万、27.97/10万和49.4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1.33/10万、28.10/10万和45.98/10万;死亡排位前3位的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为肺炎、结核病、病毒性肝炎,其死亡数分别为14 265、8537和5771例,粗死亡率分别为10.00/10万、5.98/10万和4.05/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88/10万,5.46/10万和3.74/10万.2004-2005年调查中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868 484例)的5.43%.较1973-1975年的27.87%(4 913 521/17 629 350)下降了80.52%.结论 我国传染病、母婴和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死亡率总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西部地区高于东、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胸外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00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5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胸外伤常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应力争在短时间内做较全面检查。对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所致浮动胸壁不作胸壁固定,治疗上以治疗肺挫伤为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