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1995-2015年北京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诊断后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995-2015年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12 874例HIV/AIDS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12 874例HIV/AIDS中,303例(2.4%)死于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接受抗病毒治疗9 346例(72.6%)。平均生存时间为226.5个月(95% CI:223.0~230.1),1、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6.4%、93.2%、91.9%。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死亡风险较高的因素包括诊断时为艾滋病患者(比HIV感染者,HR=1.439,95% CI:1.041~1.989);异性传播(比同性传播,HR=1.646,95% CI:1.184~2.289);现有或曾有配偶(比未婚,HR=2.186,95% CI:1.510~3.164);诊断时年龄≥ 60岁(比≤ 30岁,HR=6.608,95% CI:3.546~12.316);诊断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350个/μl(比≥ 350个/μl,HR=8.711,95% CI:5.757~13.181);未抗病毒治疗(比抗病毒治疗,HR=18.223,95% CI:13.317~24.937)。结论 1995-2015年北京市HIV/AIDS诊断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26.5个月。诊断为HIV感染、同性传播、未婚、≤ 30岁、首次CD4 ≥ 350个/μl、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生存时间较长。相反,诊断为AIDS、异性传播、现有或曾有配偶、年龄≥ 60岁、CD4<350个/μl、未抗病毒治疗的死亡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生存时间与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1997-2018年甘肃省疫情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6 813例HIV/AIDS中,715例(10.5%)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平均生存时间为195.9(95%CI:189.7~202.2)个月,12、60、120和180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5%、86.1%、79.9%和73.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方面,诊断时的年龄≥ 51岁组是≤ 25岁组的1.906倍(95%CI:1.353~2.685);其他传播途径病例是同性性传播病例的1.593倍(95%CI:1.226~2.069);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的病例是通过出入境、婚/孕前检测及新兵体检发现病例的5.113倍(95%CI:2.083~12.547);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的病例是HIV感染病例的4.012倍(95%CI:3.401~4.732);未检测CD4+T淋巴细胞(CD4)的病例是首次CD4值≥ 350个/μl病例的5.446倍(95%CI:3.835~7.73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是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例的12.019倍(95%CI:9.861~14.648)。结论 1997-2018年甘肃省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超过16年。诊断时年龄≥ 51岁、通过入院就诊、受血/血制品及术前检测发现、诊断时病程阶段为艾滋病、未检测CD4、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死亡风险更高。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CD4检测率及治疗率,延长HIV/AIDS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国2010年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例(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随访定时数据库,筛选出2010年新报告HIV/AIDS并整理出随访结局数据,以寿命表法计算其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拟合不同状态下的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40 335例HIV/AIDS中,11 975例因艾滋病及相关疾病死亡;截至观察终点时,中位生存时间为63.1(95%CI:63.0~63.2)个月,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和69.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死亡的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5~34、35~44、45~54和≥55岁组因艾滋病死亡的风险分别是15~24岁组的1.41倍(95%CI:1.29~1.54)、1.90倍(95%CI:1.74~2.07)、2.24倍(95%CI:2.04~2.46)和2.81倍(95%CI:2.57~3.08);HIV/AIDS首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CD4)值≥500个/μl是CD4值<200个/μl 的0.12倍(95%CI:0.11~0.13);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是未接受治疗者的0.11倍(95%CI:0.10~0.12)。结论 确诊时年龄、确诊时CD4值水平、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是HIV/AIDS生存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及早进行艾滋病检测、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延长HIV/AIDS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HIV/AIDS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为研究对象,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958例注射吸毒HIV/AIDS纳入分析,全死因的死亡比例为44.01%(1 742/3 958),总死亡率为7.80/100人年,生存时间M=8.08年;抗病毒治疗(ART)组死亡率为3.57/100人年,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组死亡率为4.08/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死亡与性别、民族、确认HIV阳性时年龄、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ART和MMT有关;女性的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82倍(95% CI:0.69~0.98);少数民族的死亡风险是汉族的1.39倍(95% CI:1.21~1.60);确认HIV阳性时年龄≥50岁的死亡风险是<20岁的2.44倍(95% CI:1.07~5.56);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50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是CD4<200个/μl组的0.27倍(95% CI:0.22~0.32);未参加AR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2.83倍(95% CI:2.45~3.26);未参加MM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1.35倍(95% CI:1.15~1.59)。结论 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中,男性、确认HIV阳性时年龄较大者、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较低、未参加ART和MMT的病例,死亡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Kaplan-Meier(K-M)法及累积发生函数(CIF)估算2003-2015年山东省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发生率、部分分布比例风险回归模型(F-G模型)分析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竞争风险存在时,K-M法计算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高于CIF。CIF估算5 593例治疗HIV/AIDS随访1、3、5、10年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08%、4.21%、5.37%和7.5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HR=0.40,95% CI:0.24~0.65)HIV/AIDS的艾滋病相关死亡发生危险较低,现住址在鲁西地区(HR=1.33,95% CI:1.01~1.89)、医疗机构检测发现(HR=1.39,95% CI:1.06~1.80)、治疗基线方案含NVP(HR=1.36,95% CI:1.03~1.88)、治疗基线临床症状Ⅲ/Ⅳ期(HR=2.61,95% CI:1.94~3.53)、诊断1年后接受随访(HR=2.02,95% CI:1.30~3.15)、诊断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 200个/μl(HR=3.41,95% CI:2.59~4.59)、治疗基线CD4 ≤ 350个/μl(HR=5.48,95% CI:2.32~12.72)的HIV/AIDS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高。结论 竞争风险存在时,K-M法高估艾滋病相关死亡累积发生率,优选竞争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早诊断、及时随访、早治疗可降低HIV/AIDS艾滋病相关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柳州市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8-2018年柳州市报告的≥15岁HIV/AIDS,用寿命表法计算各年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平均生存时间,对影响艾滋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4 856例HIV/AIDS,平均生存时间为98.74(95% CI:97.73~99.75)个月,第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7.0%,72.0%,68.0%、6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确证感染时年龄、职业、感染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结果和抗病毒治疗均是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41岁中老年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民工的HIV/AIDS的死亡风险较高,早发现、提高首次CD4检测率、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降低HIV/AIDS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天津市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2004-2014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天津市报告的全部HIV/AIDS,运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时间及各年生存率,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 775例HIV/AIDS病例1年、3年、5年、10年、1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88%、86%、79%和79%;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HIV感染者(χ2=107.622,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感染途径、病例来源、抗病毒治疗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均是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 早发现和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提高生存时间,应加强HIV/AIDS早发现和早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台州市2006-2019年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情况、基线贫血与免疫学失败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和Cox回归分析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基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 904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8(P25P75:12~53)个月。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177例(占6.1%),失败率为2.17人/100人年,第1、3、5和10年免疫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49%、6.94%、7.30%和8.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基线贫血的影响因素中,≥66岁组是18~25岁组的4.17倍(95% CI:1.68~10.33)、男性是女性的0.67倍(95% CI:0.50~0.89)、CD4<200个/μl是CD4≥350个/μl的4.35倍(95% CI:2.81~6.72)、基线白细胞计数<4.0×109/L是4.0×109/L~9.9×109/L的1.73倍(95% CI:1.31~2.29)、基线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300×109/L分别是100×109/L~299×109/L的2.02倍(95% CI:1.36~3.01)和4.45倍(95% CI:3.05~6.50)、WHO临床Ⅲ/Ⅳ期是Ⅰ/Ⅱ期的2.15倍(95% CI:1.61~2.87)、异性性传播是同性性传播的2.03倍(95% CI:1.42~2.9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中,基线贫血是无贫血的1.77倍(95% CI:1.20~2.60)、WHO临床Ⅲ/Ⅳ期是Ⅰ/Ⅱ期的1.66倍(95% CI:1.10~2.48)、随访状态为退出和死亡分别是在治的3.18倍(95% CI:1.96~5.19)和4.61倍(95% CI:2.98~7.13)。结论 台州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受贫血、临床分期、随访状态等因素影响。应加强HIV/AIDS基线贫血监测,及时纠正老年贫血等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州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中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1991-2013年广州市疫情资料,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HIV/AIDS病例中,报病时病程阶段为AIDS(HR=2.717,95%CI:2.039~3.621)、由医疗机构诊疗发现(HR=1.516,95%CI:1.159~1.981)、未接受过CD4+T淋巴细胞检测(HR=4.866,95%CI:3.674~6.444)、符合治疗标准未治疗(HR=12.213,95%CI:8.467~17.616)、报病时年龄40岁以上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更高。另外,不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病例发生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风险也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HR=1.936,95%CI:1.145~3.272)。结论 及早发现HIV/AIDS病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IV/AIDS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确诊AIDS后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河南省相关数据库,筛选出2008-2015年间确诊为AIDS且≥15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纳入25 525例研究对象,观察期内病死率为24.9%,其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为14.4%。治疗比例从2008年的72.1%上升到2015年的92.8%,同期病死率从21.2%下降到4.1%,其中接受HAART者从9.2%下降到2.6%。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AIDS时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个/μl的患者死亡风险大(aHR=2.45);接受HAART的患者死亡风险低(aHR=0.13)。在接受HAART患者中,有复方磺胺甲恶唑(TMP-SMZ)服用史的患者死亡风险低(aHR=0.76);确诊AIDS时CD4计数50~个/μl组和<50个/μl组死亡风险高(aHR值分别为1.26和1.97);基线CD4计数50~个/μl、<50个/μl组死亡风险高(aHR值分别为1.44和1.84)。结论 抗病毒治疗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加强HIV/AIDS的CD4检测,尽早纳入HAART,同时及时开展TMP-SMZ预防治疗,是减少患者AIDS相关疾病死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生存分析和生存曲线:生存分析是一系列数据分析统计过程的总称,其研究的结局变量为某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一类随机变量。医学研究中,生存分析常用于死亡、疾病的发生、复发和痊愈的研究陋。。生存曲线是生存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图形可以更形象地展示研究对象的生存信息,并能进行生存曲线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临床随访资料,利用生存树方法进行预后分组,进一步完善预后分析的内容。方法 从生存树建立的主要过程——树的生长、剪枝以及子树的选择来介绍生存树方法,并对一乳腺增生症复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生存树方法显示:疗效、疗程以及增生程度作为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用来预后分组,得到5个预后子群,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3月、21.4月、17.3月、11.0月、7.3月。结论 应用生存树方法进行预后分析,不但可以得到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预后子群(预后分组)。同时可以获得顶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按PV值分组估计Cox模型生存率的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利用Cox模型估计患者生存率应该按PV值分组进行了剖析。可以证明,按PV分组估计生存率具有理论依据。实例分析进一步阐明了按PV分组估计生存率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肺癌病人 5年生存率及影响肺癌病人 5年生存的因素。 [方法 ]对 1993~ 1996年到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治疗的 86例肺癌患者进行为期 5年的随访观察 ,对 10个可能影响肺癌生存的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使用寿命表分析肺癌病人的 5年生存率。 [结果 ]肿瘤偏大或虽不大但累及的周围组织、结构较多 ,有远端淋巴转移是影响肺癌病人 5年生存的危险因素 ;对癌肿采取手术治疗、化疗 ,首发症状距就诊时间长是其保护因素 ;肺癌病人的 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6 77%、49 78%、3 3 5 7%、2 1 3 6%和 14 2 4% ,中位生存时间为 2 3 9月。 [结论 ]肿瘤的大小、治疗手段、淋巴转移和首发症状距就诊时间与肺癌的病人 5年生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介绍生存分析中区间删失数据的特点及含区间删失数据生存函数估计的非参数方法,并介绍其在SAS9.2中的程序实现.方法 采用非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法对Beadle等研究2种疗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形体美容效果研究的区间删失数据进行生存函数估计,并利用SAS中的宏程序%EMICM实现其计算.结果 非参数极大似然估计法有效的计算出了2组疗法患者每个个体的生存概率、死亡概率、累积生存概率以及生存率的标准误,绘制出了2组疗法患者的生存曲线.结论 区间删失数据是临床实践中较常见的一类数据,区间删失数据生存函数估计的非参数方法 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其计算相对右删失数据过程复杂,缺乏相应的软件实现,本文提供的SAS宏程序可以有效的实现计算,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徐汇区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队列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病及生存情况,为今后的筛查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1--2004年新发的652名原发性肝癌患者队列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发病年龄分布,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构成呈双峰分布,第1个发病高峰在45—50岁,第2个发病高峰在70~75岁。652名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9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较未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降低(RR=O.3155,95%C1为0.2432-0.4093),手术患者5a累积生存率为40.90%,未手术患者5a累积生存率仅3.95%。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筛查和干预工作重点应放在高危人群发病年龄高峰之前,早发现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量实施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情况,为医生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和鼻咽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资料,采用SPSS 15.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随访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4600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其中生存1740例,因本病死亡2819例,因其他原因死亡12例,中途失访24例,完全失访5例,随访应答率99.89%,数据删失率38.65%.1年生存率为93.47%,3年生存率为76.50%,5年生存率为62.69%,10年生存率为44.26%,15年生存率为38.88%,中位生存期为88.56个月(7.38年),最长生存期328.94个月(27.41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医保情况、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首次治疗方法、不同放疗进展情况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首次治疗方法鼻咽癌病例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预后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职业、临床分期、首次治疗方法. 结论 湖南省某三甲医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1、3、5年生存率相对于该院1987-1991年鼻咽癌住院病例1、3、5年生存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该院1992-2005年鼻咽癌住院病例生存率同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相比,已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级医院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探讨高通量透析(HFHD)和低通量透析(LFHD)对MH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稳定血液透析病人60例,先进行低通量透析,每周3次,共3年,然后生存的患者再进行高通量透析3年。观察低通量透析治疗后及高通量透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甲状旁腺素、β2-MG、心胸比例的变化。结果HFHD与LFHD治疗对血肌酐、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清除无明显差异;HFHD对甲状旁腺素、β2-MC清除明显高于LFHD;对血压、心胸比例的改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HFHD与LFHD治疗对生存率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更有效的清除大中分子毒素,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不低于低通量透析;可改善营养状况,使血压稳定,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1999-2011年广西岑溪市HIV/AIDS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99-2011年岑溪市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收集生存、诊疗、死亡信息,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08例HIV/AIDS的流行病学信息,研究对象累计观察947.96人年,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104例,死亡率10.97/100人年。1999-2008年10年间的死亡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研究对象报告确认HIV感染至观察截止时间的中位生存时间7.56年,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9.00年,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7.01年,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艾滋病临床分期特征是影响死亡的密切因素。结论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当地HAART覆盖率低,多数艾滋病感染者在发病后才开始HAART,今后应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力度,动员更多的HIV感染者及早接受HAART治疗。  相似文献   

20.
荣成市乡镇肿瘤患者的生存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以社区为单位观察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方法 随访观察获取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结果 不同肿瘤2年以上的生存期仅占7.29%,早期诊治的病人很少,还有7.16%的病人没有治疗。讨论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必须开展肿瘤的定期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