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两份问卷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日常生活能力、慢性病患病情况、经济收入、居住环境、生活满意度和家庭关系等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维护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重视慢性病患者、低收入、居住条件差等情况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改善家庭关系,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太白巷矿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养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对1 066名矿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SF-36量表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SF-36得分在性别间无差异,在年龄组间有差异。年龄、文化、慢性病、居住形式、职业对SF-36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重视情感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测量并对该群体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总得分平均为78.48±15.35;性别、年龄、职业、日常生活功能、收入状况、慢性病患病、家庭关系等10个因素能影响其生命质量总分及维度评分。结论:应针对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孙艳梅  杨学传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44-3146,315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2个社区中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所用调查表为SF-36生命质量量表。结果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在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慢性病、年龄、婚姻状况及性别。结论慢性病、年龄、婚姻状况及性别是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老年人慢性病防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抽取的4个社区共1370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23.00±3.89)、(20.39±3.37)、(9.69±1.87)、(25.99±4.00)和(85.85±11.24)分;自身生活质量总体主观感受和自身健康状况总体主观感受得分分别为(3.56±0.75)和(3.22±0.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生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月收入、年龄和性别;老年人心理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慢性病和年龄;老年人社会关系领域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年龄和原工作单位性质;老年人环境领域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和年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年龄、慢性病和婚姻状况.结论 银川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性别、月收入、慢性病和原工作单位性质.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长沙市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39名60~91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职业、常见慢性病、月收入等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年龄、居住方式、婚姻状态、月收入和患慢性病情况不同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西省城乡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对487名山西省城乡老年人进行生命质量测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统计方法,对该群体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除情感维度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医疗保障、慢性病、居住地、居住方式、吸烟、饮酒、睡眠和婚姻状况。结论:山西省城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好于农村老年人;政府部门应针对山西省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现状制定具体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移居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以SF-36量表对广东省9个市的257名移居老年人和149名非移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移居老年人生活质量除去生命活力(VT)外,其余7个维度得分较非移居老年人低.移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生理健康(PCS)为性别、年龄、健康行为和睡眠;心理健康(MCS)为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和慢性疾病.结论:移居老年人生活质量受人口社会学特征影响,提高移居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加快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全社会对于移居老年人的关注度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黎族地区5个市县城乡60岁~老年人2 208人;采用生存质量(SF-36)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测量,用多变量方差分析、χ2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黎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3.35%,男性47.43%,低于女性的59.33%.城市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e)、躯体疼痛(8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度健康(MH)维度评分均高于农村老年人(P<0.000 1),而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慢性病、体育锻炼、子女的生活状况、年龄、经济收入.患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无慢性病者.年龄越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子女生活状况越好、月人均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得分越高.结论 海南省黎族地区城市老年人生存质量优于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体育锻炼、慢性病、子女的生活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7月抽取池州市农村939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一般情况问卷和生命质量(SF-36量表)调查,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维度得分与年龄、性别、年收入、吸烟、饮酒、疾病状况、婚姻状况的关系。 结果 池州市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平均生命质量得分为(67.51±16.83)分。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年收入是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这三个维度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无慢性病者、不吸烟者、不喝酒者生命质量评分较高,有慢性病者、>70岁者的八个维度评分均低于无慢性病者、≤70岁者,且这八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年龄(P=0.001)、性别(P=0.008)、年收入(P=0.001)、饮酒(P=0.002)、慢性病(P=0.003)、婚姻(P=0.004)。 结论 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一般,年龄、性别、年收入、饮酒、慢性病、婚姻是影响池州市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辽宁省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沈阳市东陵区和沈北新区抽取的514名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状况进行面访调查。结果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总平均分为(632.2±131.9)分,生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10.7±78.9)分,心理健康因子平均分为(321.5±65.1)分;不同特征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得分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情况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不吸烟居民(t=-2.057,P=0.0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慢性病和有债务负担的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较低;年龄越大,农村留守居民的生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低。年人均收入越高,农村留守居民生理健康因子、心理健康因子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农村留守居民心理健康因子得分越高。结论沈阳市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较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患慢性病和债务负担是沈阳农村留守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市花都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及自编调查问卷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取得的广州市花都区480例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各评分:生理功能(78.32±13.80)分、生理职能(67.33±32.85)分、躯体疼痛(20.63±18.17)分、总体健康(62.50±7.95)分、活力(68.36±15.29)分、社会功能(71.42±14.81)分、情感职能(76.28±38.87)分,生存质量总分(456.83±120.7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精神状况、运动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的组之间,生存质量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精神状况、运动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是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婚姻、精神状态、运动、不良生活方式、慢性病、医疗保险情况、对高血压的态度是影响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咸宁市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 SF-36生命质量量表对咸宁市296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咸宁市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数量较多、未婚/离异/丧偶和高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低于疾病数量较少、已婚和低龄老年人(P <0.05);经济收入较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高于经济收入较低者(P <0.05)。结论咸宁市老年人生命质量较低,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生命质量,尤其需要关注慢性疾病较多、高龄、低收入和无配偶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马鞍山市城乡老人生活质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马鞍山市区及当涂县某乡镇作为本次研究现场,年龄≥60岁且无言语交流障碍者作为调查对象。现场调查采用一对一访谈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结果 城乡老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抑郁状况、社会支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其4个领域得分均低于城市老人,城乡老人生活质量受到性别、年龄、慢性病、抑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P<0.05),但是在影响因素种类和影响程度上有所差别。结论 城乡老人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城乡老人不同特点进行干预以便有效地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医改”10年后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四川省14个市(州)常住人口21 047名,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口6 647人纳入分析,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为64.9%,其中城市65.2%,农村64.6%。患病率居于前5位的疾病是高血压(30.43%)、慢性阻塞性肺病(9.18%)、糖尿病(8.91%)、椎间盘疾病(7.04%)、脑血管病(6.21%)。同时患1、2、≥3种慢性病患病率分别是35.5%、18.0%、11.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城:OR = 1.315,P = 0.001;乡:OR = 1.319,P = 0.001)、年龄(城:OR = 1.629,P<0.001;乡:OR = 1.327,P = 0.002)、教育程度(乡:OR = 1.458,P<0.001;OR = 1.567,P<0.001)、职业状况(城:OR = 1.335,P = 0.002;乡:OR = 1.328,P = 0.001)、社会活动(城:OR = 0.754,P = 0.005)、失能情况(城:OR = 3.353,P<0.001;乡:OR = 2.226,P<0.001)、家庭医生签约(城:OR = 0.682,P<0.001;OR = 0.703,P = 0.007)、经济状况(城:OR = 1.597,P<0.001;乡:OR = 1.943,P<0.001)、BMI指数(城:OR = 1.592,P<0.001;乡:OR = 1.602,P<0.001)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建议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因地制宜开展老年人口健康保障措施,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个县抽取符合要求的1 260名留守老年人,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功能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为10.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2.851, 95% CI:2.233~3.642)、少数民族(OR=1.486, 95% CI:1.029~2.174)、患慢性病(OR=1.246, 95% CI:1.047~1.482)、与家人关系差(OR=1.835, 95% CI:1.397~2.409)等因素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收入高(OR=0.657, 95% CI:0.494~0.876)、文化程度高(OR=0.723, 95% CI:0.559~0.935)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高,少数民族留守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等预防性措施,延缓或减少其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或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60岁空巢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现状及空巢相关社会因素,为制定健康老龄化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浙江省部分地区城乡≥60岁老年人4995名.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空巢社会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比较空巢和非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结果 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非空巢老年人相比较,空巢老年人年龄多集中在70~79岁(P=0.0417),文化程度高(P<0.0001),以及居住于农村(P<0.0001)和低收入者(P=0.0178,P=0.0049)趋向于空巢的概率较大.空巢老年人较非空巢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P=0.0070,P=0.0035),情绪状态较好(P=0.0371).多元线性回归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个人年收入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和情绪评分等因素后,结果 显示空巢老年人在生理领域中的躯体疼痛(P=0.0032)维度,心理领域的情感所致功能限制(P=0.0033)维度以及心理领域(P=0.0342)的得分较非空巢老年人低.结论 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低于非空巢者,尤其体现在心理功能方面.空巢老年人具有高文化程度、低收入以及居住于农村等特征,是实施健康老龄化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