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剂量的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依血液滤过治疗剂量随机分为A组28例[60ml/(kg·h)]、B组28例[80ml/(kg·h)]、C组27例[100ml/(kg·h)],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10h患者血浆中TNF—α、IL-1、IL-8的水平,同时观察每个时间点的APACHEⅢ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APACHEII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其中TNF-α、IL-1、IL-8在治疗后2.4、6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8、10h,TNF-α、IL-1、IL-8水平均有轻度上升,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三组各时间点血浆TNF-α、IL-1、IL-8水平呈现随血液滤过治疗剂量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其中C组炎性介质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可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炎性介质水平和APACHEIn评分,随着高容量治疗的剂量增加血浆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45-94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 IL-10、 TNF-α、内毒素、 MAP、 NE、HR水平,采用生化仪检测乳酸和PO_2/FiO_2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8 d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和内毒素水平、血流动力学、乳酸和氧合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 IL-10、 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IL-6、 IL-10、 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MAP、 PO_2/FiO_2水平均明显升高, NE、 HR、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MAP、 NE、 HR、乳酸、 PO_2/Fi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MSC)干预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作用的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脓毒症对照组和干细胞治疗组。观察除正常组外的其余三组48h内大鼠的存活情况,手术后6h、12h、24h和48h每个时间点采集血液标本,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假手术组、脓毒症对照组以及干细胞治疗组大鼠24h和48h病理组织评分。结果干细胞治疗组在术后48h大鼠的存活率略高于脓毒症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h,脓毒症对照组的TNF-α水平开始升高,至48h有所下降,IL-6、IL-10含量水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幅度逐渐降低;假手术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IL-6、IL-10、TNF-α水平均低于脓毒症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对比,假手术组的血浆IL-6、IL-10、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干细胞治疗组,IL-10水平低于干细胞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h三组病理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对照组病理损伤评分高于干细胞治疗组(P<0.05),干细胞治疗组病理损伤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降低脓毒症大鼠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大鼠的免疫力,而对存活率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4(TLR4) mRNA表达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PHVHF组,20例/组,另选15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4、48和72 h,检测PBMC表面TLR4mRNA表达及血浆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患者TLR4 mR.NA表达及TNF-α、IL-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72h治疗后,PHVHF组血浆TNF-α、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从(492.2±100.8)ng/L、(253.3±47.7)ng/L下降至(303.6±49.2)ng/L、(84.2±18.8)ng/L(P<0.05),PBMC表面TLR4 mR-NA表达从1.47±0.10下降至1.28±0.21(P <0.01),且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也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VHF可抑制严重脓毒症过度的炎症反应,下调PBMC表面TLR4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82例SAP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时APACHEⅡ评分、心肺功能(HR、RR、氧合指数)、肾功能(Cr、BUN)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WBC、CRP)指标,并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72 h APACHEⅡ评分、HR、RR、Cr、BUN、血清WBC、CRP、IL-6、TNF-α均显著下降,氧合指数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容量血液滤过对SAP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肺、肾脏器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可作为临床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 β、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SAP合并ARDS患者22例,在明确诊断后行CVVH治疗,每天持续20~24 h.治疗前和治疗后1、4、6、9、12和20h取血测TNF-α、IL-1 β、IL-6的浓度.结果 22例患者存活17例,死亡5例.在CVVH治疗后1h,血浆TNF-α,IL-1 β、IL-6水平开始下降,至治疗后6~9h达到最低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上述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仍低于治疗前水平,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对SAP合并ARDS患者各种炎性介质的清除是有效的,治疗后6~9h达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生素D等指标与儿童重度肺部感染关系。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重度肺部感染儿童41例为重度组,普通感染儿童40例为普通组,体检儿童40例为健康组。观察重度组、普通组疑似感染时(T0)、感染24 h(T1)、感染48 h(T2)、感染72 h(T3)和感染控制后(T4)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维生素D、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指标(CD_4~+、CD_8~+)水平及健康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 T0,重度组、普通组儿童WBC、PCT、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组儿童(P<0.05)。T1、T2、T3、T4,WBC、PCT、IL-6、TNF-α和CD_8~+水平,重度组、普通组及脓毒症、重症脓毒症患儿先升高、后下降,重度组始终高于普通组,重症脓毒症患儿始终高于脓毒症患儿(P<0.05);维生素D、CD_4~+,重度组、普通组及脓毒症、重症脓毒症患儿均先下降、后升高,重度组始终低于普通组,重症脓毒症患儿低于脓毒症患儿(P<0.05)。Logistic显示IL-6、TNF-α水平是致儿童重度肺部感染因素,维生素D、CD_4~+/CD_8~+是保护性因素。维生素D、CD_4~+/CD_8~+与WBC、PCT呈负相关关系,IL-6、TNF-α与WBC、PCT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维生素D、IL-6、TNF-α、CD_4~+/CD_8~+水平与儿童重度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对其监测,利于把握病情、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妊娠期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诊治S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并发SA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和死亡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6、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6、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MODS发生率、MOF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并发SAP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CVVH对脓毒症患者HMGB-1、TNF-α、IL-6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庆  张磊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51-1852,1838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CVVH对脓毒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6例临床诊断脓毒症的患者共进行129例次CVVH治疗,收集治疗开始后0、4、8、24 h等时间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HMGB-1、TNF-α、IL-6的浓度,比较上述指标在各时间点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后HMGB-1水平虽有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VH可降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部分清除体内TNF-α、IL-6;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减少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完善其抗炎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U每日3次,观察乌司他丁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5d抽血检测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及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CBP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后,记录两组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细胞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脏器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理化指标[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并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IL-6、IL-8、TNF-α、CRP、ALT、SCr、BUN、SVRI、CI、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脏器功能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IL-6、IL-8、TNF-α、CRP、ALT、SCr、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I、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VRI、MA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儿SVR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儿采用早期CBP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减轻脏器功能损伤,加快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传统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介质及其介导的肺损伤作用. 方法: 将72只大鼠建立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未复苏组和45 mL/(kg·h)、30 mL/(kg·h)、15 mL/(kg·h)液体复苏组.于术后24、48和72 h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和肺组织.观察动脉血乳酸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肺湿/干重比、肺组织学和损伤评分. 结果: 未复苏组大鼠休克后2~12 h死亡,其余三组大鼠均存活.自30 min复苏开始,15 mL/(kg·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缓慢上升;而30 mL/(kg·h)组和45 mL/(kg·h)组迅速上升后又缓慢下降.45 mL/(kg·h)组大鼠24 h和72 h血浆TNF-α、24 h血乳酸值均高于30 mL/(kg·h)组和15 mL/(kg·h)组(P<0.05);15 mL/(kg·h)组大鼠48和72 h肺湿/干重比低于45 mL/(kg·h)和30 mL/(kg·h)组(P<0.05).肺损伤程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45 mL/(kg·h)组大鼠肺病理损伤较30 mL/(kg·h)组和15 mL/(kg·h)组严重(P<0.05). 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TNF-α的释放和酸中毒程度,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清TNF-α、IL-6与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2011年1~12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患者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与IL-8水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水平不断增高,是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寨卡病毒(ZIKV)感染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所导致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探讨ZIKV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建立ZIKV感染SH-SY5Y细胞模型,采用噻唑蓝(MTT)分析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悬浮芯片系统(Bio-Plex® 200)Luminex多重检测技术同时定量检测24、48、72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13、IL-18、IFN-γ、TNF-α、IL-12P70、GM-CSF的浓度。结果 病毒感染组24、48、72 h细胞存活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病毒感染组(24~72 h)分泌IL-1β、IL-5、IFN-γ、TNF-α、IL-12P70、GM-CSF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毒感染组(48 h)分泌的IL-1β、IL-12P70、GM-CSF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8 h),病毒感染组(72 h)分泌TNF-α高于对照组(72h)(P<0.05或P<0.01)。结论 ZIKV感染SH-SY5Y细胞后致其细胞存活率降低,并以时间依赖的方式分泌浓度水平相对较高的促炎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glucoside, C3G)对肥胖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3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高脂饮食组(n=22), 分别予以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5周。肥胖造模成功的17只大鼠再随机分为肥胖组(n=8)和C3G组(n=9)。C3G组予C3G 100 mg/(kg·d)灌胃, 其余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时准确称量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质量,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 FPG), 放免法测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 ELISA测血清脂联素及TNF-α、IL-6、MCP-1水平, 并计算内脏脂肪比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AI)。结果 肥胖组和C3G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比和血清TNF-α、IL-6、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而C3G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肥胖组(P均<0.05)。肥胖组和C3G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IAI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而C3G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肥胖组上述指标。结论 C3G能明显增加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其可能与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MCP-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AP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1例,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α,IL-6,IL-8的血清水平。对照组儿童则抽血一次查TNF-α,IL-6,IL-8的水平备对照。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TNF-α,IL-6,IL-8的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调节AP患儿的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基础治疗,25例)和干预组(基础治疗联合血液净化治疗,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预后。结果治疗3 d后,两组的CRP、PCT、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的CRP、PCT、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干预组的预后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血液净化可有效降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