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61例、戊肝病例2 426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52/10万和2.24/10万。5个远郊县区(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人群甲肝平均发病率为0.57/10万,高于城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人群(0.44/10万);城区人群戊肝平均发病率为2.43/10万,高于远郊县区(2.11/10万)。甲肝发病呈全年散发,戊肝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70~79岁(1.20/10万)、50~59岁(0.99/10万)和60~69岁(0.97/1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戊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为60~69岁(5.34/10万)、70~79岁(5.09/10万)和50~59岁(4.35/10万),男性发病率(2.61/10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了解2012—2021年苏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甲肝) 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戊肝) 的流行特征, 为制定甲肝和戊肝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传染病监测系统”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报卡数据,对2012—2021年苏 州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2—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甲肝病例561例、戊肝病例2 426例,年均 发病率分别为0.52/10万和2.24/10万。5个远郊县区 (张家港市、太仓市、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 人群甲肝平均发病率 为0.57/10万,高于城区 (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 人群 (0.44/10万);城区人群戊肝平均发病率为 2.43/10万,高于远郊县区(2.11/10万)。甲肝发病呈全年散发,戊肝发病以冬春季为主。甲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分别 为70~79岁 (1.20/10万)、50~59岁 (0.99/10万) 和60~69岁 (0.97/10万),发病无性别差异;戊肝发病率最高的3个年龄组 分别为60~69岁(5.34/10万)、70~79岁(5.09/10万)和50~59岁(4.35/10万),男性发病率(2.61/10万)高于女性(1.90/10 万)。甲肝病例中以农民最多,占29.77%;戊肝病例中以家务及待业人员最多,占28.44%。结论:2012—2021年苏州市甲肝 和戊肝处于低流行水平,发病有地区差异,中老年人、农民和家务及待业者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分析泉州市戊型病毒性肝炎 (以下简称戊肝) 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戊肝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22年泉州市戊肝病例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2 年泉州市共报告戊肝病例1 11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0/10 万,病例均为散发,无聚集性疫情报告。戊肝发病时间以冬春季 为主,3月份发病人数最多。40~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 1.86∶1,职业以农民为主。结 论:2013—2022年泉州市戊肝发病率平稳变化,其中≥40岁中老年人群发病数最多。应积极采取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安全 监管,适时对重点人群实施戊肝疫苗接种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安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丙、戊等型肝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1年海安县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33.21/10万;戊型肝炎发病率(6.98/10万)高于甲、乙、丙型。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28∶1。结论海安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期而有序地在重点人群开展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疫情的发生。戊肝在病毒性肝炎构成中已占主要地位,应加强针对戊肝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章丘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为制订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章丘市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章丘市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人3667例,年均发病率为44.80/10万,除2011年有一突发高峰外,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简称甲肝)3~4月为发病高峰,戊型肝炎(简称戊肝)1~4月为发病高峰,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无季节性高峰。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0~59岁,累计发病率58.64/10万。主要职业分布在农民,占66.68%。结论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重点,加强重点人群乙型肝炎的筛查和随访,强化免疫预防管理,落实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福州市2007-201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2007-2011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影响福州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 2007-2011年福州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878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1.44/10万,以乙肝最多,占83.88%。甲肝、乙肝发病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丙肝、戊肝发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甲肝无明显的季节性,乙肝、丙肝、戊肝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为连江县、永泰县、仓山区,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09,P=0.00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67.203,P=0.001)。不同年龄组的乙、丙、戊型肝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743、15.052、18.582,P=0.000、0.020、0.005),乙肝为20~岁年龄组高发,丙肝为30~岁年龄组高发,戊肝为60~岁年龄组高发。发病以家务待业及农民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以乙肝防治为重点,在抓好新生儿、儿童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应继续扩大疫苗免疫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杭州西湖区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湖区1997—201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的戊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西湖区戊肝疫情近年有波浪式升高趋势,近3年年均发病率达8.22/10万,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12—4月为发病高峰,占50.71%,街道高于乡镇,男性多于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占60.40%,职业主要见于干部职员,其次为工人、离退人员。结论:应重视戊肝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大戊肝疫苗的研发和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8.
邵健 《职业与健康》2013,(24):3322-3323
目的了解常熟市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研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2年常熟市戊肝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2年常熟市共报告戊肝病例13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10万,病例呈散发状态,冬春季发病较多。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40.46%。结论常熟市戊肝的流行水平较低,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加强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管,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聊城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甲肝和戊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聊城市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集中度M值等。结果 2004~2017年聊城市共报告甲肝580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戊肝416例,年均发病率为0.51/10万。甲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甲肝和戊肝总体上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甲肝年均发病率城区(0.58/10万)低于郊县(0.75/10万)(P0.05),戊肝城区(0.63/10万)高于郊县(0.48/10万)(P0.05);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甲肝年均发病率男性(0.90/10万)高于女性(0.53/10万)(P0.01),戊肝年均发病率男性(0.76/10万)高于女性(0.26/10万)(P0.01)。职业分布上,甲肝和戊肝发病均以农民(病例数分别占69.66%、77.64%)为主。结论近14年来聊城市甲肝呈逐年下降趋势,戊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肝高发地区是郊县,戊肝高发地区是城区;男性、50岁以上人群是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三明市2001-2010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戊肝594例,年均发病率2.23/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城镇高于农村;不同县区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集中在35~59岁(64.5%);以农民、工人、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工居多(73.2%)。结论三明市戊肝有上升趋势,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疫苗的使用是防控戊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韦小瑜  田克诚  游旅  马青  刘英  唐光鹏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185-1186,1269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7-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和菌型分布,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07-2010年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菌痢疫情为资料,分析菌痢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并对146株菌痢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7-2010年贵州省共报告菌痢48 222例,平均发病率为31.92/10万,病死率为0.049%,总体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0~5岁组,发病率为151.76/10万,其次为65岁以上组,发病率为36.66/10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1;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46.04%,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分别占29.73%、11.0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黔东南州,发病率为49.06/10万,其次是黔南和黔西南;贵州省菌痢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发病高峰。菌型分布以宋内为主,其次是福氏志贺菌。菌株的多重耐药严重,84.93%的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结论菌痢是贵州省主要的传染病之一,2007-2010年贵州省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婴幼儿和农民为主,流行菌株以宋内和福氏志贺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1~2010年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422015例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3.28/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81年为1253.25/10万,1991年为234.23/10万,2001年为254.54/10万,2010年为28.51/10万。422015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细菌性痢疾占66.80%,甲肝占32.29%,伤寒和副伤寒占0.79%,霍乱占0.11%,阿米巴痢疾占0.01%,脊髓灰质炎只有9例;7~10月发病的占55.52%,其中细菌性痢疾7~10月发病的占69.30%,甲肝1~6月发病的占59.06%;男性、女性分别占57.80%、42.20%;0~4、5~14、15~34、35~54岁分别占14.63%、14.36%、42.48%、19.29%。1981~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肠道传染病城区与郊县(市)分别为341.80、172.35(P〈0.01);其中细菌性痢疾城区、郊县(市)分别为243.70、97.34(P〈0.01),甲肝城区、郊县(市)分别为95.02、73.44(P〈0.01)。[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探讨发病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对2007—2009年检出的55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闵行区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为5.43/10万~39.01/10万,年均发病率为19.0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发病高峰期为9月,月均发病率达4.09/10万。0~4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189.38/10万。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人群是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55株痢疾杆菌分型结果,福氏志贺菌36株,占65.45%,宋内志贺菌19株,占34.55%,福氏志贺菌以F2 a、F4 c和F1 a为主。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以及庆大霉素较敏感。[结论]闵行区近年来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应在夏秋季将0~4岁组婴幼儿、散居儿童、学生和工人作为细菌性痢疾重点防治的对象。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和庆大霉素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浙江省金华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流行特征,为制定细菌性痢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华市2007-2012年细菌性痢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金华市2007-2012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30.14/10万~7.89/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18.96/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6-10月份,占6年报告发病总数的61.03%。男女年均发病率居前两位的均是0岁和1~4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比为37.03%,男女性别比为1.33:1。分离的志贺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比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强力霉素的耐药率都在89%以上。结论金华市2007-2012年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和学生是防治重点人群。志贺菌属耐药与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志贺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洛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乙肝疫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疫情网络数据和专题调查资料对2004-2010年洛阳市的乙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73 078例,占洛阳市所有报告传染病的36.97%。年平均发病率为195.28/10万,发病年龄集中于15岁~55岁,占发病总数的84.58%;除20~和25~年龄组外,各年龄组发病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发病分布前3位的是农民(53.87%)、工人(11.65%)、学生(11.59%);高发县区主要为瀍河区(平均发病率415.59/10万)、吉利区(413.15/10万)和伊川县(220.41/10万)。病例分类中,急性乙肝6118例,占7.30%,慢性乙肝31326例,占37.43%,未分类乙肝46239例,占55.25%。结论2004-2010年洛阳市乙肝疫情处于高位波动状态,2004-2007年持续上升,从2007年到2010年逐渐下降,下降幅度低于上升幅度。对乙肝疫情上升贡献最大的是慢性乙肝和未分类乙肝病例,急性乙肝在7年报告中持续在较低报告水平,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乙肝的诊断分类水平,提高乙肝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2011年阜阳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细菌性痢疾发病数据,对阜阳市2009~2011年细菌性痢疾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阜阳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7 702例,年均发病率为32.17/10万,其中2011年发病率最高,达53.40/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0~9岁组儿童报告发病比例最高,其次为60岁及以上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为主。结论阜阳市2009~2011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泰安市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痢疾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泰安市2005~2013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上报的细菌性痢疾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泰安市共报告病例6 70例,年发病率为8.75/10万~18.63/10万。0~4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P〈0.01),发病数最高的是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工人。每年5~10月为发病高峰,5~10月发病占全年的76.04%,其余月发病只占23.96%(P〈0.01)。结论泰安市2005~2013年细菌性痢疾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夏秋季是高发季节,防控工作重点人群应同时关注农民和工人。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1951-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济南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细菌性痢疾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1951-2005年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和防治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50余年间共发病485 333例,人群分布分析病例数少于总发病,系因文革期间资料不完整所致.结果 50多年来,济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平均发病率为283.10/10万,各年代间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P<0.05).期间出现4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率均在1000/10万左右;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20岁~、30岁~3个年龄段;工人占30.31%,散居儿童占22.71%,农民占17.90%;发病集中于7-9月,占71.57%,8月为发病高峰;市区发病率最高为550.94/10万.结论 经过几代卫生疾病控制人员的努力,济南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已控制在较低发病水平.今后除继续做好城区的细菌性痢疾预防控制外,应进一步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防治管理工作;F2a菌型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2008~2013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城区2008~2013年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东城区共报告病例4130例,年均发病率为107.88/10万;和平里街道发病率最高,为142.85/10万;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节高发,5~10月病例数占全年报告病例总数的87.09%;年龄在0~5岁婴幼儿,15~35岁青壮年和85岁以上老年人分布较集中;经统计学检验,男性人群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P0.05);发病人数在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干部职员(25.10%),离退休人员(20.04%)和学生(11.75%);自2011年宋内氏菌属取代志贺氏菌属成为优势菌属。结论 2008~2013年东城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除2011年有所升高外,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预防为主,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该区优势菌属变化情况,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缩短患者病程,防止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泽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41-4942
目的 了解南宁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南宁市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为35.49/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发病,6月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率比为1.27∶1,5岁以下儿童组病例数构成比和发病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1.78%和281.36/10万.散居儿童病例数构成比最大,其次是农民和学生.结论 南宁市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工作应以儿童、农民、学生和流动人口为防制重点,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