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同行在功能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3—6月,选取上海市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功能社区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257名调查对象中,仅有38.12%的调查对象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13.23%的调查对象已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最希望获得的健康科普知识和健康养生服务均是颈肩腰腿痛调理,需求最高的健康评估是中医体质辨识,电话/微信咨询是功能社区人群最喜欢的健康咨询服务形式,功能社区人群更喜欢驻点式医疗服务形式。结论:基于消费者意愿与行为差距的相关理论,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驻点式服务,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增加微信咨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诊疗服务,能够满足功能社区人群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从而提升了功能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赵春青 《健康》2014,(3):1-1
<正>《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指出:着力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职能,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到2015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服务家庭签订协议并通过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深入居民家庭的访视,主动了解这个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医生服务是2014年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团队服务形式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协调、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不仅可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而且,通过上门服务,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受到高龄老年人、行动不便患者和家属的欢迎。笔者通过对已签约家庭医生的65岁及以上老年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生式服务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的背景下成为医疗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形式。济南市顺应群众健康需求,全面推进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些政策性、机制性矛盾与问题相继凸显。本文就济南市推进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进行剖析,着重从实践方面分析实施效果,研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做好社区健康管理及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起正式在下属的全科服务团队实施"家庭医生+护士"的医护合作模式下开展整合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及健康干预。护士都经过前期统一培训、选拔后到各全科服务团队协助家庭医生开展工作。作为"医生助手",除了完成医疗本职工作外,很大程度上还参与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的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疾病谱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以医院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等行为干预模式对慢性病患者的疾病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乡镇和农村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更是不同于城市社区,要依托乡镇卫生院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包括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内容。目前,客观存在家庭医生特别是全科医生的数量不足、签约服务质量不高和居民获得感不强,部分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性政策还不到位,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与居民的较高预期存在差距等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希望通过加强全科医生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综合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宣传力度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提高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和续签率,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健康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在2012—2014年探索了家庭医生管健康管费用工作。通过开展家庭医生"一三五"服务模式,推出"三扩大二落实"举措,积极打造优秀的健康管理团队,巧用"借"之诀,提高"五个率",开展基线调查,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经过3年的实践,中心家庭医生服务知晓率、有效服务利用率逐年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和控制率逐年提高,患者医疗费用合理管控。建议:提高偏远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待遇,进一步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通过家庭医生将基本医疗等各项服务下沉到社区,让居民能够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形成有序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从健康到康复的全科医疗服务。【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居委会,确定试点家庭,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落实签约服务,细化工作流程,提供优质的签约服务,探索"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工作。【结果】以家庭为单位的"1+1+1"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可提升家庭医生诊疗和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分级诊疗,方便病人就医。同时,也可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活动参与率、就医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家庭医生双签约服务试点工作,规范了家庭医生团队的医疗服务工作,推进了分级诊疗,加强了健康管理,有利于提升全人群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失智老人对医疗康复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现状,为优化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和探索有效的社区照护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案,选取2017年3—10月在宁波市某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138名失智老人及其照护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9%的失智老人做过康复治疗,主要康复机构为市级公立医院;家庭医生上门开展服务的比例为34.3%,而95.5%的老人希望家庭医生能够定期上门开展服务。结论失智老人康复服务利用率较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利用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推动社区康复能力建设,推行家庭医生式医疗服务,是提高社区失智老人照护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需求现状,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城区2 861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中医药服务,健康咨询,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和康复训练,对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前5位需求与全体调查人群基本一致.82.4%的居民赞同患病后首先由全科医生进行诊治,94.9%的居民愿意继续与全科医生团队保持签约关系.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接受度高,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遵循按需服务的工作原则,推出更满足居民需求的签约服务内容.同时继续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