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市宝坻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天津市宝坻区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2004年天津市宝坻区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4.90/10万,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30.25%)、意外伤害(27.73%)、心脏病(19.33%)和脑血管疾病(13.03%);恶性肿瘤中以肺癌占首位(29.17%)、意外伤害中交通事故为主要原因(46.97%)。结论:结合本地区特点,继续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为该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按照妇幼保健三网监测要求,监测全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情况;调取2011—2015年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6.08/10万,各年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前五位致死性恶性肿瘤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交通事故和自杀是通州区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严重危害育龄妇女健康的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降低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同时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无锡市2004~2008年育龄妇女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无锡市育龄妇女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无锡市2004~2008年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4205例,5年平均死亡率为53.86/10万,5年间死亡率比较,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检验=26.32,P〈0.001)。死亡原因中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系统疾病、自杀、消化系统良性疾病。在恶性肿瘤死亡中,前5位分别为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肠癌。意外伤害死亡中,前3位的是交通事故、溺水、中毒。结论部门协作,多措施干预,重点降低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年均标化死亡率53.12/10万.恶性肿瘤死亡、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是威胁育龄妇女生命的主要死因.恶性肿瘤死亡者中以消化道恶性肿瘤为首位,肺癌及妇科恶性肿瘤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2位、第3位.育龄妇女意外死亡的比例较高,其中车祸、自杀、溺水等意外伤害已成为目前育龄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经济条件、生活条件较好、精神压力较小的地区育龄妇女合计年均标化死亡率低于其它地区.结论:南通市通州区育龄妇女死亡率呈现降低趋势,应注重针对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干预.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区2004~2007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率,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2007年合肥市区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7年4年间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3/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40.25%、20.90%、6.82%、5.30%和3.79%.乳腺癌、胃癌、肺癌、白血病、子宫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比的15.53%、13.41%、12.94%、10.59%、8.47%.交通事故、自杀分别占意外伤害死亡比的38.02%、26.62%.结论 妇幼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普查和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死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南通市育龄妇女死因构成,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育龄妇女死亡个案网络直报系统对2013至2014年南通市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至2014年南通市育龄妇女平均死亡率为60.56/10万,育龄妇女死亡人数及占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脑血管疾病.3种主要死因的年龄段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70,P=0.000.结论 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南通市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安全教育,促进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以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曹霞  吴春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70-4672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近3年全县育龄妇女死亡进行监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死因统计并分析。结果:如东县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1.27/10万,前6位育龄妇女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36.24%、33.85%、7.52%、6.84%、3.08%、3.08%。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脑癌、白血病死亡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的23.11%、16.04%、13.21%、9.91%、8.49%、8.02%。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防治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血管、肝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扬中市2010-2017年辖区内育龄妇女死亡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扬中市育龄妇女死亡信息,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7年扬中市育龄妇女粗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前4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胃癌、肺癌、子宫颈癌和肝癌;意外伤害主要是交通事故和溺水; 2010-2017年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意外伤害、脑血管疾病、乳腺癌和交通事故死亡专率明显下降(P<0. 05),心脏病、胃癌、肺癌、宫颈癌和肝癌的死亡专率无显著变化(P>0. 05)。结论做好育龄妇女心脏病、胃癌、肺癌、子宫颈癌、肝癌的综合防治是该市进一步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太原市杏花岭区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育龄妇女疾病防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各年份育龄妇女死亡人群的死亡原因分析,肿瘤、损伤、中毒及意外、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前5位主要死亡原因,但各年份死因顺位略有不同。2005~2010年育龄妇女死亡人群进行全死因分析,肿瘤、损伤、中毒及意外、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位居育龄妇女死亡人群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全死因构成的41.3%、19.7%、8.5%、7.7%和3.8%,合计81.0%。乳腺癌、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支气管和肺癌、胃癌和白血病是育龄妇女恶性肿瘤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17.4%、16.2%、15.4%、8.9%和7.7%,共占65.6%。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加害位居育龄妇女伤害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占33.1%、14.4%、11.9%、11.0%和4.2%,共占74.6%。结论:恶性肿瘤和伤害是影响太原市杏花岭区育龄妇女生命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应加大恶性肿瘤和伤害的防治,有效地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四方区育龄妇女的死亡情况,探讨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做好育龄妇女的保健工作。方法对1998--2007年四方区户口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554例,死亡率为71.88/10万。前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占48.19%)、意外死亡(占17.51%)、心脑血管疾病(占16.06%)。其中恶性肿瘤前3位是:肺癌、胃癌、乳腺癌。意外死亡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与自杀。随年龄的增长恶性肿瘤构成比升高,意外死亡的构成比则降低。结论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应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预防保健工作,进而有效地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年来中山市育龄妇女的主要死亡原因,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和策略。方法对中山市2008—2010年育龄妇女的死亡资料回顾性分析死因顺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市育龄妇女前二位的死因分别是因病死亡和意外死亡。因病死亡中,恶性肿瘤及神经、循环系统疾病分别位于前三位。意外死亡中,交通事故位居第一位,自杀和药物中毒位居第二、三位。在恶性肿瘤死亡的妇女中,肺癌和乳腺癌并列第一,结肠癌位于第三位。结论应加强育龄妇女健康教育和指导;注重育龄妇女的心理疏导;加强妇女病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730例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水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20-2521
目的:分析影响韶关市城区育龄妇女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韶关市城区常住人口1998~2006年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730例,恶性肿瘤(39.32%)与意外死亡(29.32%)是育龄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恶性肿瘤死因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消化系肿瘤、呼吸系肿瘤和乳腺癌,但居首位的单一疾病却是乳腺癌。交通事故和自杀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的育龄妇女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的构成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低恶性肿瘤和意外死亡的发生率,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关键。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对年龄偏大的育龄妇女,应普及自身防癌知识,尤其是乳腺的"自我检查",并加强对肿瘤的防治;对年龄偏小者以开展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为主,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女性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分布特征,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女性人口和死亡资料,利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年均(粗)死亡率为599.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2.27/10万,不同年份的死亡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呈线性下降趋势。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组死亡构成比为74.5%,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意外伤害。YPLL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脑血管病。乳腺癌为恶性肿瘤死因的第7位。其它生殖系统肿瘤均位于前10位之外。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及意外伤害是危害本地区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健康教育和伤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金华市近5年O~14岁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金华市2006—2010年O~1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0~14岁儿童年平均死亡率0.51‰,0岁组死亡率最高(5.94%。),10~14岁组最低(O.15‰),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围生因素、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是导致O~14岁儿童死亡的前3位原因,而意外伤害中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溺亡和机动车交通事故。结论:针对0~14岁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加强孕期检查和围生期保健工作的同时,应加强预防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伤害防范意识,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A市居民意外伤害的死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1990-1999年A市疾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9分类。结果A市居民意外伤害的年均死亡率为55.42/10万,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居于所有疾病死因的第4位。男性的意外伤害死亡高于女性。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死和意外跌落。不同年龄组人群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应针对意外伤害的死因谱、年龄、性别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全国部分地区育龄期妇女死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育龄妇女(年龄15~44周岁)的主要死亡原因,降低育龄期妇女死亡并提出干预措施,根据ICD-9的死因疾病分类,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国28个省75个监测点15~44岁育龄妇女主要死因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即孕产妇死亡),共占全部死亡的73.80%,损伤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为自杀、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为白血病、肝癌、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泰安市大汶河流域育龄妇女居民死亡状况的分析,了解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及其导致的寿命损失年数。方法:应用死亡专率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对大汶河主干流域育龄妇女2002~2004年人口死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育龄妇女死亡率为1.09‰,对照区为0.89‰,其标化死亡率两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3,P<0.01)。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病是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PYLL及PYLL率前6位死因与死亡构成前6位死因一致,但顺位不同。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外,其余主要死因研究区与对照区潜在寿命损失年数标化率(SPYL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传染病是导致育龄妇女"早死"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8.
王肃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03-3504,3507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死因构成,为制定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二七区2007~2009年居民死亡谱,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二七区2007~2009年平均死亡率为360.59/10万,标化率为382.98/10万。前3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居民全死因PYLL率为65.34‰,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的寿命损失以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结论影响二七区居民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今后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这3种疾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8年至2012年西安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病例特点,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方法 对2008年至2012年西安市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病例资料按ICD-10进行分类,并对意外伤害死亡病例性别分布、年龄组分布、死因顺位等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至2012年西安市儿童共有意外伤害死亡病例493例.男女性别比为2.29.西安市0~14岁儿童年均意外伤害死亡率为18.84/10万,男童意外伤害死亡率(24.50/10万)高于女童(12.3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6,P<0.01).学龄组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最高.年龄越大意外伤害死亡病例所占比例越多.西安市儿童前5位意外伤害死因分别是:交通事故(38.34%)、溺水(15.21%)、意外窒息(14.20%)、意外跌落(8.92%)、意外中毒(6.49%).不同年龄组患儿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不同,新生儿及婴儿组意外伤害主要死因是窒息;幼儿组主要死因是跌落、中毒,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主要死因是交通事故、溺水.结论 根据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病例各年龄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年循化县居民的死亡情况及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对我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循化县2012年报告粗死亡率为475.00/10万,报告全死因寿命69.4岁;居民死因前6位的疾病为心脏病、脑血管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意外死亡,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7.25%。结论心脑血管、消化道、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死亡为影响我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刻不容缓,应积极开展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和伤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