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防治胎盘早剥供依据。方法:将98例胎盘早剥患者依据胎盘早剥程度分为轻型组和重型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胎盘早剥重型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轻型组(P<0.05);重型组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轻型组(P<0.05)。结论: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冯云 《中国校医》2014,28(11):863-868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临床识别和处理能力,降低危害程度。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痫前期伴发胎盘早剥57例、原因不明胎盘早剥4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围产结局和产科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首发临床征象分析显示子痫前期组以超声异常为首发征象显著多于原因不明胎盘早剥组(P=0.030),重度早剥以腹痛为首发征象者显著多于轻度早剥(P=0.012)。子痫前期(P=0.003)、首发临床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08)是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出现首发临床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是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1)。子痫前期(P=0.017)、重度胎盘早剥(P=0.015)及临床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03)是胎死宫内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首发征象至临床处理时限(P=0.033)是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子痫前期是影响胎盘早剥病情程度的高风险因素。首发征象到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轻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产科和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程度以及母儿预后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以期改善母儿结局。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住院确诊的167例胎盘早剥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年龄、产次、外伤、脐带情况、是否催产等影响胎盘早剥程度及母儿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67例胎盘早剥孕妇中,胎盘早剥Ⅰ度91例(轻型组),Ⅱ度38例(中型组),Ⅲ度38例(重型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重型组孕妇产次、产时出血量、输血量、子宫胎盘卒中率、新生儿窒息、死胎率与中、轻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子宫胎盘卒中、休克及死胎是胎盘早剥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重视发生胎盘早剥的经产妇、休克及死胎孕妇,警惕重度胎盘早剥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严重程度与处理时限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早期识别能力、早期实施干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8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制定的《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第一版)》分为轻度早剥组(35例)和重度早剥组(13例),分析胎盘早剥严重程度不同与处理时限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发病诱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临床症状方面:重度早剥组腹痛、胎心异常、阴道流血症状与轻度早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背痛、子宫张力过高、血性羊水等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早剥组彩超检出率为65.71%(23/35),重度早剥组彩超检出率为92.30%(1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早剥组首发临床症状至处理时限为(487.5±51.9)min,重度早剥组首发临床症状至处理时限为(122.9±3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结局与早剥严重程度及处理时限的关系:重度早剥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早剥组(84.61%vs.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5,P<0.05);发生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胎盘卒中及新生儿死亡、窒息、死胎患者胎盘早剥处理时限明显长于无不良结局患者(P<0.05)。结论母婴妊娠结局与胎盘早剥严重程度及处理时限有关,早期有效的处理对于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蔡林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92-2494
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0例先兆流产患者(研究组)的围产结局,同时选择同期分娩的9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手取胎盘发生率以及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早产、死胎、新生儿死亡、小于胎龄儿、Apgar 5 min评分<7分及转入NICU的发生率。结果: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手取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子痫前期、胎盘早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早产、新生儿死亡、小于胎龄儿及转入NICU率高于对照组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死胎、Apgar5 min评分<7分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先兆流产会增加不良围产结局,应提高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产前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胎盘早剥影响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严重胎盘早剥145例,按照出生结局分为3组:正常新生儿组,新生儿窒息组,围生儿死亡组,比较和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围生儿死亡组孕妇首发征象到就诊时限显著长于正常新生儿组;②正常新生儿组诊断胎盘早剥到胎儿娩出时限明显短于围生儿死亡组;③围生儿死亡组孕龄中位数最小;④围生儿死亡组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最高(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胎盘早剥,首发征象到就诊时限、诊断到胎儿娩出时限、孕龄以及是否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是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临床处理时限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提高临床识别能力及处理技能,减少母儿不良结局。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91例胎盘早剥患者中,重度早剥19例,轻度早剥72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最常见的发病诱因(49.45%)。重度早剥组与轻度早剥组腹痛、胎心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频繁宫缩、血性羊水、阴道流血等胎盘早剥典型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发临床征象至处理时限方面,重度早剥组与轻度早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早剥及首发临床征象至处理时限方面,产后出血组、产后出血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与无产后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出血DIC组与产后出血无D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组与活产组、早期新生儿死亡组与存活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组与无窒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处理时限是影响胎盘早剥严重程度和围产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1年1~8月住院的74例胎盘早剥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中,重型胎盘早剥32例,轻型42例.主要高危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脐带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和外伤.妊娠期高血压重型组比轻型组高;阴道出血和腹痛重型较轻型显著;产妇产后出血、子宫卒中、DIC、平均失血量及剖宫产率重型较轻型高;重型胎盘早剥者死胎、死产、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轻型组高.结论 胎盘早剥对围产儿和母体生命有巨大威胁,尤其是重型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阻断轻型向重型发展,是降低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胎盘早剥7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玉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22-132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7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在重型组)相对于其他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样本病例中胎膜早破所诱发的胎盘早剥均为轻型;轻型患者25例有临床表现(64.10%),重型患者29例有临床表现(93.55%),轻型、重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中行剖宫产分娩46例(65.71%),经阴道分娩24例(34.29%);胎儿死亡1例;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8例,经积极治疗均获得痊愈。结论: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应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及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分析,做到早诊断、早处理,可减少母婴并发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乙肝病毒感染对妊娠及母婴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06月内我院收治的64例乙肝合并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取同期无乙肝的64例妊娠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及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围产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还会影响患者的围产结局、提高患者的围产不良情况发生率.为保证妊娠患者母婴健康,临床领域在遭遇乙肝合并妊娠患者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卢明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895-589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69例,其中并发子宫胎盘卒中12例作为卒中组,其余57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并发症情况以及母婴结局等信息。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51%,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占胎盘早剥病例的17.79%。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卒中组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和机械性因素发病诱因比例明显提高,术后DIC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且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的比例明显提高,重度胎盘早剥比例明显提高,轻度胎盘早剥比例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检查措施,提高子宫胎盘卒中的早期诊断,给予积极有效的应急治疗,对确保母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吕耀凤  姚丽娟  陈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14-4216
目的:比较不同终止妊娠时间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妊娠结局,为临床选择最佳终止妊娠时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9~2011年12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终止妊娠的孕周分为3组:A组39例(≤32周分娩),B组42例(32~33+6周分娩),C组41例(≥34周分娩),对3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胎儿生长受限和颅内出血在A、C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组胎死宫内和围生儿死亡率均为4.9%,较A、B组发生率低(P<0.05)。DIC、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子痫发作、低蛋白血症等方面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1%,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孕32周后分娩,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妊娠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对产妇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为研究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前贫血、剖宫产、失血性休克、子宫卒中、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等发生率31.67%、35.00%、15.00%、40.00%、36.67%、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43.33%、5.00%、3.33%、3.33%、0.00%(P<0.05);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窒息、早产、低体重儿、死亡等发生率31.67%、35.00%、15.00%、40.00%、36.67%、1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15.00%、1.67%、5.00%、8.33%、0.00%(P<0.05)。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临床工作中要积极防治可导致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9年2月郑州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7.92%(19/106)。在胎盘早剥的19例中有3例(15.7%)、未发生胎盘早剥的87例中有62例(71.26%)接受过正规产前检查,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合并症(FGR、低蛋白血症、脐血流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规律产前检查、血压波动幅度增加、合并GFR、低蛋白血症、脐血流异常等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做好产前检查,缓慢平稳降压是防治胎盘早剥的关键。对于合并FGR、低蛋白血症、脐血流异常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严密监测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5.
张常乐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49-4550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01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单胎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孕妇26例为观察组,同期重度子痫前期单胎妊娠年龄<35岁的初产孕妇10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及围生儿的最终结局。结果:观察组内科合并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儿出生率、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危害大,应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刘世凯  宋莉莉  陈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51-2753
目的:检测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及正常妊娠孕妇的血清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探讨其与胎盘早剥的关系,为胎盘早剥的预测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胎盘早剥组CA125和甲胎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胎盘生长因子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CA125、甲胎蛋白和胎盘生长因子水平对于预测胎盘早剥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60例,并根据入院孕周分为3组,A组为孕周28周(35例),B组为28周≤孕周32周(116例),C组为32周≤孕周34周(109例);根据治疗时间又分为4组,Ⅰ组为治疗时间48h(77例),Ⅱ组为48h≤治疗时间7天(71例),Ⅲ组为7天≤治疗时间14天(89例),Ⅳ组为治疗时间≥14天(23例)。比较不同孕周及不同期待治疗时间与各种母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最易发生肝肾功能受损、胎盘早剥等并发症。不同治疗时间各组孕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Ⅳ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Ⅱ、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C组(P0.05),而Ⅰ组发生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余3个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越容易发生母儿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危。在严密监护母胎情况下期待治疗7~14天可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闫莉  汪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4):515-518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PE)的发生时间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住院的116例S-PE患者,根据发病的时间分成两组,A组:≤孕32周,为早期S-PE 52例,B组:孕32+1~34周,为晚期S-PE 64例,回顾分析两组的临床经过、孕妇并发症和围产儿结局。结果:从发病到住院时间A组(12.6±17.6)天略短于B组(16.3±16.5)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并发症,肾病综合征(32.69%VS 6.25%);胎盘早剥(28.85%VS 7.81%);胎儿生长受限(FGR)(48.08%VS 23.44%);肝脏损伤(26.92%VS 12.50%),A组孕妇的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ELLP综合征(15.38%VS 4.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A组小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23.08%VS 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21.15%VS 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新生儿窒息高于B组(17.31%VS 7.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的发病时间越早,孕妇并发症越多,围产儿预后越差。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S-PE,积极期待治疗可以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中芳  李冰  陈敦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06-2909
目的:探讨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8周前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26例,轻度子痫前期26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以28周以后发生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相应的对照组。结果: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分别有69.2%、77.7%发展成重度子痫前期,3组严重并发症:子痫、心衰、肾功能衰竭、HELLP综合征、眼底出血。胎盘早剥的总发生率分别是26.9%,42.3%,50%,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5);胸腹水、低蛋白血症、24 h尿蛋白定量>5 g、血小板减少、血粘度增高的发生率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5)。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分别是15.4%,42.3%,53.3%,FGR总发生率为37.8%,与对照组比较,FGR的总发生率明显升高(P值<0.05),围产儿死亡率分别是23%,57.7%,83.3%,均比相应的对照组高(P值<0.01)。结论:发生在28周以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母儿结局不良,早期诊断和治疗,开展预测和预防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母儿结局,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完全性HELLP综合征18例,部分性HELLP综合征14例;Ⅰ型10例,Ⅱ型22例;比较各组的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完全性HELLP组及Ⅰ型HELLP组的血小板、肝酶、胆红素等指标均高于部分性HELLP组及Ⅱ型组,尤其是LDH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并发症包括DIC、急性左心衰、急性肾衰、胎盘早剥、重度贫血、产后出血、腹水、心包胸腔积液,完全性HELLP组与部分性组在产妇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产妇并发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完全性HELLP组围产儿死亡率38.9%,部分性组围产儿死亡率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50%及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性HELLP综合征及Ⅰ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病情较部分性及Ⅱ型更加严重,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