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3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57只/(h·灯),主要蚊种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2.022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蟑螂密度为1.647只/张,主要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140%,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鼠、蝇密度呈单峰型,蚊、蟑螂密度呈双峰型。结论 2013年南京市病媒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需建立病媒生物防治体系,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5年南京市主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的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重要病媒生物(蚊、蝇、蟑螂、鼠)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夹夜法。结果 2015年南京市蚊密度为0.82只/h,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蝇密度为1.20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棕尾别麻蝇和丝光绿蝇;蟑螂密度为1.40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鼠密度为0.055%,种类为褐家鼠和黄胸鼠;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蝇密度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蟑螂密度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7月和9月。结论2015年南京市蚊、蝇、蟑螂和鼠密度相比2014年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明陆地港常见医学媒介生物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鼠类采用鼠笼法,蚊类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蝇类采用捕蝇笼诱捕法,蜚蠊采用粘蟑法,对捕获的媒介生物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捕获鼠类2种48只,年均鼠密度1.4%,褐家鼠为优势种(77.1%);捕获成蚊4种63只,年均成蚊密度为2.6只/灯·h,致倦库蚊为优势种(65.1%);捕获苍蝇13种356只,年均苍蝇密度为4.9只/笼,以棕尾别麻蝇为优势种(33.4%);捕获蜚蠊3种83只,年均蜚蠊密度为0.07只/张,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78.3%)。结论该调查较全面掌握了三明陆地港鼠、蚊、蝇和蜚蠊的自然本底情况,为医学媒介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宝山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媒介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诱饵用生花生米);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蜚蠊监测采用粘蟑纸粘捕法。结果 2006-2008年共布放鼠夹25898夹次,有效夹24237夹次,捕鼠77只,鼠密度为0.32%;捕获蚊虫5345只,蚊密度为9.28只/人工小时;共布放诱蝇笼540个,捕获蝇类932只,平均蝇密度为1.73只/笼;布放并回收粘蟑纸6480张,其中阳性448张,捕获蜚蠊3316只,平均密度为0.51只/张,平均侵害率为6.91%,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褐家鼠、小家鼠、淡色库蚊、丝光绿蝇、家蝇以及德国小蠊是宝山区防制的主要对象,要降低其密度,应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其季节消长特点,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如皋口岸主要医学媒介生物的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夹夜法、笼诱法、诱蚊灯诱捕法和盒式诱捕法,对如皋口岸内的鼠形动物、蝇类、蚊类和蜚蠊4种生物病媒进行密度监测。结果如皋口岸的鼠形动物以黄胸鼠为主,其次为黑线姬鼠;蚊类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其次为淡色库蚊;蝇类以丝光绿蝇为主,其次为大头金蝇;蜚蠊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结论通过监测基本掌握了如皋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的种群构成、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提高了如皋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防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江阴市2006年"四害"密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订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日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盒诱捕法.结果:江阴市全年鼠密度为0.92%,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3.31只/人工小时,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11.62只/笼,以绿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45只/盒,主要为美洲大蠊.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嘉定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诱饵用生花生米);蚊类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蜚蠊监测采用粘蟑纸粘捕法.结果 2009~2011 年共布放鼠夹25 920 夹次,有效夹23 763 夹次,捕鼠158 只,鼠密度为0.66%;捕获蚊虫7 324 只,蚊密度为6.78 只/灯;共布放诱蝇笼540 个,捕获蝇类460 只,平均蝇密度为0.85 只/笼;布放并回收粘蟑纸6 480 张,其中阳性301 张,捕获蜚蠊479 只,平均密度为0.07 只/张,平均侵害率为4.65%,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 褐家鼠、小家鼠、淡色库蚊、大头金蝇、家蝇以及德国小蠊是嘉定区防制的主要对象,要降低其密度,应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其季节消长特点,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2-2006年鼠、蚊、蝇和蜚蠊等媒介生物的发生动态,并探讨其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鼠和蜚蠊密度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蟑纸(盒)法,全年监测;成蚊及蝇密度监测分别采用人工小时法和笼诱法,于4-11月进行;家蝇和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采用点滴法,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幼虫抗药性测定采用浸液法或区分剂量法,褐家鼠抗药性测定采用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法。结果近5年江苏省蚊、蝇和蜚蠊密度总体均呈上升态势,其中蚊密度2006年最高,达15.20只/人工小时,较2005年上升180%以上;蝇密度2005年最高,达25.12只/笼;蜚蠊密度逐年升高,2006年达1.20只/张;鼠密度波动在1%左右,2006年最低,为0.60%,黄胸鼠构成比逐年上升;德国小蠊构成比越来越高,2006年占90%以上;外来物种古铜黑蝇入侵;南京主城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大量发生;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对敌敌畏、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及时了解当地种群动态的变化,使防治与本地区媒介生物发生、发展和抗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福建省病媒生物(蚊、蝇、蟑、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消长变化,提高对病媒生物的防控水平.方法 依据《福建省病媒生物(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及抗性监测方案(试行)》执行.结果 4个成蚊监测点平均密度指数为0.56只/h,致倦库蚊仍是城区的优势蚊种;5个蚊幼监测点以5月阳性率最高.蝇类6个监测点平均密度指数19.7只/笼,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是优势种群.蟑螂4个点蟑纸屋阳性率17.9%,平均密度指数1.7只/个,德国小蠊是优势种群.5个鼠类点鼠密度平均3.1%,3月较低(2.4%),5月较高(3.8%).结论 全年病媒生物的密度呈动态变化,密度指数较往年呈下降趋势.应加大对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的重视和经费下拨,加强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嘉定区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及其消长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诱饵用生花生米);蚊类监测采用灯诱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蜚蠊监测采用粘蟑纸粘捕法。结果 2009~2011年共布放鼠夹25 920夹次,有效夹23 763夹次,捕鼠158只,鼠密度为0.66%;捕获蚊虫7 324只,蚊密度为6.78只/灯;共布放诱蝇笼540个,捕获蝇类460只,平均蝇密度为0.85只/笼;布放并回收粘蟑纸6 480张,其中阳性301张,捕获蜚蠊479只,平均密度为0.07只/张,平均侵害率为4.65%,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褐家鼠、小家鼠、淡色库蚊、大头金蝇、家蝇以及德国小蠊是嘉定区防制的主要对象,要降低其密度,应根据它们的孳生、栖息习性及其季节消长特点,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清远市区"四害"密度消长及种群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蚊、蝇、蟑螂、鼠季节消长规律及种群构成,为制定防制对策,控制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密度监测用诱蚊笼法,蝇密度监测用诱蝇笼法,蟑螂密度监测用粘捕法,鼠密度监测用粉迹法。结果蚊、蝇密度高峰在第二季度,蟑螂密度高峰在第三季度,鼠密度全年平稳,无密度高峰;市区蚊以致倦库蚊为主,蝇以大头金蝇、家蝇为优势种群,蟑螂以美洲大蠊、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鼠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结论清远市区“四害”密度较高,防制应提倡综合治理方针策略与加强市民的公共卫生意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2006-2008年黑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3个监测点2006-2008年鼠、蚊、蝇和蜚蠊等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为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和蜚蠊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蟑纸法,全年监测;成蚊和蝇类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5-10月监测。结果2006-2008年鼠密度分别为2.02%、2.17%和2.36%,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成蚊密度3年分别为18.03、7.36和2.58只﹙/灯·h),牲畜棚密度最高,以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3年分别为24.90、14.91和8.69只﹙/笼·d),农贸市场密度最高,以蝇科和丽蝇科蝇种为优势种;德国小蠊密度3年分别为3.05、3.71和1.91只/张,侵害率分别为23.35%、26.05%和23.75%,均以农贸市场最高。结论通过3年监测掌握了黑龙江省监测点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密度动态,监测工作应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首都机场口岸鼠、蚊、蝇、蜚蠊4类医学媒介生物,掌握其种类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口岸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调查采用鼠夹(笼)法及粘鼠板法,蚊类采用CO2诱蚊灯收集法,蝇类采用诱蝇笼诱捕法,蜚蠊采用粘捕法,对捕获的鼠类、成蚊、蝇类和蜚蠊进行分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0只,经鉴定隶属于1目1种2属2种,其中小家鼠17只、褐家鼠3只,平均鼠密度为0.28%;捕获成蚊11 457只,经鉴定隶属于1科2亚科3属5种,以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主,年均蚊密度为39.78只/灯·h;捕获成蝇2 993只,经鉴定隶属于4科16属33种,以麻蝇、大头金蝇为主,平均蝇密度为14.25只/笼·d;捕获蜚蠊51只,经鉴定隶属于2科2属2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平均蜚蠊密度为0.02只/张·d。结论本次调查较全面的掌握了首都机场医学媒介生物情况,为积极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 763只,平均蚊密度为2.62只/(灯·小时),主要为致倦库蚊(占90.61%)和三带喙库蚊(占6.66%);捕获蝇类186只,平均蝇密度为1.02只/笼,主要为家蝇(占33.75%)、丝光绿蝇(占17.5%)、市蝇(占13.75%)、铜绿蝇(占12.5%)和大头金蝇(占10.00%);捕获蟑螂类9 955只,平均密度为4.83只/张,均为德国小蠊;捕获鼠类64只,平均鼠密度为1.66%,主要为褐家鼠(占95.65%)和小家鼠(占4.35%).结论 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褐家鼠为优势种;4月为蚊类活动高峰期;蝇类在5~10月,呈现4个活动高峰,以8月最高;蟑螂在5、7月呈现2个活动高峰,以7月最高;鼠类受春秋季灭鼠影响,季节性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日照口岸媒介生物本底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调查采用夹夜法;蝇类采用蝇笼诱捕法:蚊类采用紫外线灯诱捕法;蜚蠊采用粘蟑纸粘捕法。结果捕获鼠类102只,隶属2目2科4种,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年平均鼠密度为1.01%。鼠体平均染蚤率为23.53%,蚤指数0.24;捕蝇13291只,隶属5科29种,格氏丽蝇、丝光绿蝇为优势种群,蝇类平均密度为92.3只/笼;捕蚊465只,隶属1科3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捕蜚蠊279只,均为德国小蠊,阳性侵害率平均为9.72%。结论鼠密度呈降低的趋势,说明近几年的防制措施得力,鼠体染蚤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盐田口岸啮齿动物、蚊类、蝇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密度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媒介生物防控要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比分析盐田口岸2007年与2012年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数据.结果 2012年鼠密度、蚊密度低于2007年,2012年的蝇类密度高于2007年,蜚蠊密度无变化.种群构成方面,各种医学媒介生物无变化,鼠类优势种群为褐家鼠、黄胸鼠;蚊类优势种群为致倦库蚊;蝇类优势种群为大头金蝇;蜚蠊优势种群为美洲大蠊.季节消长方面,鼠类均不明显;蚊类高峰期均出现在3月至10月期间,2007年有明显的高峰期;蝇类2007年密度高峰期出现在5月,而2012年密度高峰期出现在3月;蜚蠊高峰期均出现在5月.结论 盐田口岸啮齿动物、蚊类、蝇类的密度指标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要求,盐田口岸的媒介生物防控措施得力、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Ratoma镇主要病媒生物的发生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采用诱蚊灯法、诱蚊诱卵器法和路径法进行蚊密度监测,采用笼诱法和目测法进行蝇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采用粘蟑纸法进行蟑螂密度监测。结果全年仅在雨季捕获到雌性成蚊15只(其中库蚊10只),成蚊密度为0.31只/(灯·h)。全年蝇密度平均为225.49只/(笼·d),7月雨季为峰值,密度为1035只/(笼·d),蝇种构成主要为丝光绿蝇、麻蝇和家蝇,构成比依次为65.49%、27.33%和7.14%。共捕鼠14只,其中褐家鼠8只、小家鼠6只,鼠密度为0.58只/夹,旱季、雨季均有捕获。蟑螂侵害率为3%,全年均有阳性报告,以美洲大蠊和褐斑大蠊为主。结论几内亚Ratoma镇某医院周边,鼠类和蝇类对公共卫生危害严重,蟑螂和蚊虫危害相对较小,这与当地近年来政府对疟疾与媒介蚊虫防控有关,提示持续开展病媒生物相关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病媒生物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路桥区四害密度监测分析与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路桥区“四害”种群、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夜夹法监测鼠密度;用人工小时法监测蚊类;用诱蝇笼诱捕和粘蝇带粘捕法监测蝇类;蟑螂屋诱捕法监测蟑螂。[结果]全年鼠密度为0.83%,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1.54只/人工小时,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0.82只/笼,以家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0.04只/盒,主要为德国小蠊。[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对蚊、蝇的防制应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合肥市病媒生物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肥市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夜夹法;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诱法;蟑螂监测采用蟑螂屋诱捕法。结果全年鼠密度为0.44%,褐家鼠为优势鼠种;蚊密度为28.89只/人工小时,库蚊为优势蚊种;蝇密度为1.99只/个,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蟑螂密度为1.71只/张,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结论对鼠、蟑螂的防制应采取加强卫生宣传以及治理环境和化学药物并重的综合治理方针;对蚊、蝇的防制应主要采取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长垣县2016年的病媒生物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病媒生物的防控措施,为日后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2016年长垣县各区域实施蚊、鼠、蝇、蟑等病媒生物的动态监测结果、基本情况、病媒生物侵害情况、工作人员收集病媒生物种类、数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在实际防控工作中通过夹夜法计算鼠密度、通过粘捕法计算蟑密度、通过笼诱法计算蝇密度以及通过灯诱法计算蚊密度。并与2015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016年长垣县病媒生物调查结果显示共有3属3种蚊类,密度为6.3只/(灯·h),其活动高峰期在每年的7-9月,淡色库蚊以占总捕捉数量的62.12%成为优势蚊种,多活动于牲畜棚圈中;3属4种蝇类,密度为0.68只/笼,其活动高峰期在每年的8-9月,棕尾别麻蝇以占总捕捉数量的44.15%成为优势蝇种,多活动于绿化带附近;2属4种鼠类,密度为0.66%,其活动高峰期为全年,黄胸鼠以占总捕捉数量的63.21%成为优势鼠种,多活动于居民区;2属3种蟑类,密度为0.045只/张,其活动高峰期在每年的8-9月,德国小蠊蟑以占总捕捉数量的90.24%成为优势蟑种,多活动于农贸市场内及周边。2016年病媒生物总数量相比2015年有显著下降。蝇类、蟑类数量有所下降(P<0.05),蚊类数量有所下降(P>0.05),鼠类数量上涨(P>0.05)。结论2016年长垣县经过防控措施的实施使得县区内的病媒生物密度有显著下降,尤其是蝇、蚊类密度相比标准依旧较高,虽然蟑类、蚊类、蝇类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蟑类侵害范围有增大趋势,因此依旧需要加大防控力度,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减少病媒生物对长垣县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