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提出控制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与对策.方法 采用事故后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湛江市2003-2012年间发生的10起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湛江市2003-2012年发生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10起,28人中毒,死亡8人,死亡率28.57%.事故主要发生在船舶、水产和采矿等行业.引起职业中毒的毒物品种主要是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和有机溶剂.中毒原因主要是缺乏监管制度、无有效的防护用品、缺乏职业病防护知识教育等.结论 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制度、落实职责、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综合控制措施,消除或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防止职业中毒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试论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标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我国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近半数以上的中毒事故发生在密闭空问作业,因此,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标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综述了国外密闭空间作业防护标准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标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门雁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31-1432
通过对鞍山地区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种类和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情况,找出密闭空间作业场所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其防护、控制方法及措施。旨在规范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防护,消除和控制该地区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隐患,防止各类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对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等的分析,调查1起密闭空间检修作业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事故。该事故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系因未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未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操作而导致的。应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作业规范等进行生产活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密闭空间作业所致窒息性气体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对密闭空间作业窒息性气体职业中毒4个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密闭空间作业不仅具有种类多、作业环境危险因素和作业管理危险因素多、作业危险性大的特点,而且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氮气是危害生命的主要气体.提示,密闭空间作业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作业,其危害辨识是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的关键,而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或规范对预防、控制和降低密闭空间作业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密闭空间发生职业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探讨密闭空间作业时预防职业性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结果事故现场1名作业工人硫化氢中度中毒。结论预防密闭空间职业性硫化氢中毒,需从增强企业业主职业病防治意识,加强作业工人职业卫生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演练;密闭容器检修时应先通风,并检测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作业工人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上岗作业,有陪护人员监护;监督部门经常性进行监督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探讨密闭空间职业中毒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对策。1993—2008年期间无锡市共发生密闭空间职业中毒22起,共造成69人中毒,其中死亡24人,平均每起事故中毒死亡人数为1.09人。事故主要发生在市政建设、船舶修造、冶金工业等行业,其中市政建设行业密闭空间中毒事故全部发生在夏季。毒物品种主要是硫化氢、有机溶剂、窒息性气体。落实责任主体,强化用人单位危害认知与教育训练,加强职业安全卫生日常监管,完善密闭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乃主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某企业密闭空间发生职业性氨气中毒事故的调查,探讨密闭空间作业时预防职业性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的方法.[结果]事故现场z名作业工人,1名死亡,1人重度中毒.[结论]预防密闭空问职业性氨气中毒,需增强企业业主职业病防治意识,提高作业工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明中毒事件发生经过及发生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方法应用统一的中毒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调查,收集患者吐泻物、共同食物进行检验;实地考察中毒现场环境,并在现场进行模拟中毒试验,使用直读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有毒气体浓度。结果住户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不规范,事故现场通风严重不足;现场模拟试验中,中毒现场环境空气中测出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我国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7倍以上;患者吐泻物、共同食物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确认该事件是1起因住户缺乏安全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常识,在相对密闭居室内安装并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导致大量一氧化碳污染室内空气引发的急性家庭聚集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一起急性环氧丙烷中毒事故的现场卫生学调查,探讨中毒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方法按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并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现场调查储罐曾用于储存环氧丙烷,事故现场采集的空气样品经气相色谱分析储罐顶端入口处和储罐底部环氧丙烷浓度分别为126-260 mg/m^3和1 316-1 450 mg/m^3,超限倍数达290倍,结合临床表现确认为环氧丙烷急性中毒。结论本次环氧丙烷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企业员工在密闭空间作业未按《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的要求操作所引起的,提示密闭空间作业的职业危害防护应引起企业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