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建成,但是双向转诊制度并未实现正常运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三级、二级医院上转和下转率都非常低[1].国内外双向转诊制度表明,建立合理的双向转诊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2-3].合理的双向转诊环节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双向转诊实施中来自各相关方的阻力,医院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作为主要的执行者,他们对双向转诊的认识是构建和理顺双向转诊环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城市中心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的双向转诊模式,以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医疗费用的降低。方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初步掌握人群、家庭等肿瘤防治的特征,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社区肿瘤防治的双向转诊机制。结果通过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对社区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转诊和社区康复的处理能力。结论建立地区级医院肿瘤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肿瘤防治双向转诊机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山市三乡镇实行双向转诊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中山市三乡镇6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就诊的居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达90.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居民双向转诊知晓率较低,高达76.9%的居民“没听说过”双向转诊制度;84.9%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与上级医院(二级及以上医院)间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同时64.5%的居民赞成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分别有69.2%和42.3%的居民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双向转诊流程感到满意。居民的年龄、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首诊机构选择是影响双向转诊服务满意的主要因素。结论: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应加强其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大型医院应对双向转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双向转诊是开展社区医疗服务的了1个具体措施。由于多种原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开展,但要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实施双向转诊是必须的。双向转诊一旦普遍实施,会给医院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有必要提早准备,采取措施应对实施双向转诊给医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是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足实现“小病留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对贵州省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双向转诊情况进行了解,结合文献分析对双向转诊顺利开展的外部支持环境作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为贵州省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为病人的合理分流和医疗服务秩序的正常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本刊记者对开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进行了调查,所见所闻只能用“尴尬”一词来表达。  相似文献   

7.
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理顺市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建立市级医院和社区之间快捷的转诊制度和流程,完善患者资料的收集和转诊管理,落实治疗、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服务,强化双向转诊后的跟踪服务。结果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达到了医院与社区双赢的目的。结论市级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科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实施双向转诊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及其他方面主要是政策层面分析了实施双向转诊过程中的障碍,然后提出了建立医疗集团,调整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加强机构建设,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建立双向转诊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扩大宣传,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与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实施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双向转诊的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明 《泰山卫生》2009,33(1):13-15
目前实施双向转诊的难点在于:一是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趋利观念;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机构之间信息欠畅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能力尚不足;二是患方缺乏对医疗服务客观、正确的信息对服务信任度低;人们的就医观念存在趋高心理等。建议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各项制度,实现规范管理;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和认可度;政策层面上对社区机构的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双向转诊制度实施的现状 1997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场会议在济南召开后,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2001年,无锡等地进行了双向转诊制度的试点,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仅维持了2年,这一制度便提前终结了。日前,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双向转诊的意义还不能完全统一,没有真正认识到双向转诊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遇到疑难杂症主动转向大医院,而大医院遇到常见病、慢性病等主动转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1.
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以及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是目前解决卫生资源配置倒三角状态、卫生服务供给侧失衡和供需矛盾突出的突破口。文章针对黑龙江省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已出台的政策和政策运行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新型二级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体系,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体制。方法:前期研究构建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卫生服务理论、文献综述方法。结果:经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获得“双向转诊”主要主体和病人流动路径,分析“双向转诊”影响因素,揭示“双向转诊”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是新型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二级互动的关键部分,研究可为医院与社区整体互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南某三甲医院846例转诊病例情况,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云南省T医院2016-2019年846例转诊患者信息,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该院的上转患者远多于下转患者,转诊执行力不足,缺乏下转动力,转诊平台不完善,医保政策对转诊导向较弱。结论:推进医联体建设,强化下转动力,助力下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建立高效和统一的转诊平台,加强医保政策调节和导流作用,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将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新医改下的双向转诊新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现有体制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方法: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双向转诊实施情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提出完善双向转诊的基本思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的相关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结论:病人在首诊时应先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让全科医生发挥守门人作用以及双向转诊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双向转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从就医观念存在误区、社区医疗水平低、医疗机构之间利益驱动、制度保障缺失几个方面分析了双向转诊运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又提出了完善双向转诊的思路: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建立有限医疗保险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化管理、建立新型三级医疗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浅析国外双向转诊模式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丽丽  王健 《卫生软科学》2008,22(2):160-162
双向转诊是根据痈隋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疗机构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过程,其中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以下简称GP)是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控制环节。比较国外双向转诊模式的差异性,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其有益经验,对于发展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切实完善双向转诊制度,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大医院的门诊压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践和推广实用、合理的不孕不育诊治双向转诊体系,解决卫生系统中双向转诊体系建设问题。方法:建立不孕不育诊治规范流程;建立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运用电子化管理数据库系统;多次的学习班培训,为期3个月的进修;巡回讲座;专家出诊;设立绿色通道;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示范点。结果:2006—2008年8个门诊点不完全统计转诊患者573人次,转诊率8.8%(573/6 501)。2009年10个门诊点转诊患者447人次,转诊率2.88%(447/15 527)。2005—2010年9月通过绿色通道接受转诊患者648人次;专家出诊44次,接诊1 240人次;实际参加为期3个月进修培训人员133人次;学习班举行16次,参加人员1 223人;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点27家;参加数据库系统学习32家单位。结论:不孕症双向转诊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在江苏省内建立了不孕不育规范化诊治流程,建立了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对减少不孕症患者来回奔波、减少医疗开支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合理引导居民基层就医是落实社区首诊、推动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的关键。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以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医疗消费选择为视角,利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分群体回归检验法,分析城乡中老年群体基层就诊、住院的现实影响因素,探讨制约中老年群体基层就医的客观条件。研究发现,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就医行为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医疗机构特征、医疗支出、医疗保障等多维因素影响;结合实证分析与讨论,应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和加快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改革等措施引导城乡中老年群体的基层就医行为,进而推进我国"双诊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践和推广实用、合理的不孕不育诊治双向转诊体系,解决卫生系统中双向转诊体系建设问题。方法:建立不孕不育诊治规范流程;建立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运用电子化管理数据库系统;多次的学习班培训,为期3个月的进修;巡回讲座;专家出诊;设立绿色通道;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示范点。结果:2006—2008年8个门诊点不完全统计转诊患者573人次,转诊率8.8%(573/6 501)。2009年10个门诊点转诊患者447人次,转诊率2.88%(447/15 527)。2005—2010年9月通过绿色通道接受转诊患者648人次;专家出诊44次,接诊1 240人次;实际参加为期3个月进修培训人员133人次;学习班举行16次,参加人员1 223人;设立不孕不育门诊点27家;参加数据库系统学习32家单位。结论:不孕症双向转诊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经在江苏省内建立了不孕不育规范化诊治流程,建立了不孕不育病因初筛临床路径,对减少不孕症患者来回奔波、减少医疗开支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寻跨组织医疗服务的“院地”服务模式的实践特点和其关键成功因素,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跟踪调查华西医院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开展的“院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和方法,对华西-成华医联体 “N+1+N”联盟架构中转诊绿色通道、检验同质化、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支撑的多项服务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紧密型医联体的成效集中在基层医疗、上下联动、患者满意度、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能充分适应“大健康”战略要求,为深化医联体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更深层次效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