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外护士锐器伤发生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 ,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 。国外许多研究显示 ,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为此 ,2 0 0 0年在日本召开的以“护士职业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亚洲工作论坛中就特别提出要重视预防护士工作过程中的锐器伤。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很少[2 - 4] ,为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文就国外锐器伤的发生与防治现状作一综述。1 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特征与危险因素1 1 锐器伤的危害目前已证实 2 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穿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是人类免疫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护士对其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环节的认识,降低其职业性伤害的发生率。方法对医院临床86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调查2009年1月-2010年4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7.91%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种类主要是玻璃,占73.17%,其次是注射器针头、带翼针头,分别占11.93%、10.55%,护士主要发生在掰安瓿、治疗后拔针、针头覆帽等环节,分别占80.74%、5.04%、3.44%;有89.55%护士发生锐器伤是未戴手套,有28.36%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序的医疗锐器伤,其中包括针刺伤,安瓶损伤,其他锐器伤等;临床护士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操作行为不规范,对安全教育重视不足,造成职业感染危害,严重威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了解对安全教育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伤害。有报道证实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国外52%,国内63.4%~64.5%。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因素,而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度地方性流行区,艾滋病流行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因此预防职业性锐器伤尤为重要。锐器伤主要包括针刺伤、玻璃碎片划伤、刀刺伤等,临床一线护士每天操作时由于接触了大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锐利器械、玻璃制品等,  相似文献   

5.
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为强化以人为本,增强护士对锐器损伤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增强自身防护意识,笔者针对两所医院病区50名护士进行锐器伤相关因素的认识调查与分析,讨论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汕头市护士锐器伤的动态和现状,为制订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汕头市7家(含市级、区级和镇级)医院的护士进行锐器伤调查并进行流行特征的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护士1 314人,1 039人有过锐器伤经历,占总数的79.07%。最近一个月内发生锐器伤749次,锐器伤月发生率为0.57次/人.月,其中市级、区级、镇级医院月发生率分别为0.64次/人.月(299/468)、0.57次/人.月(253/443)和0.49次/人.月(197/403),3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49次锐器伤中有48.46%(363次)是在操作后整理用物时发生的,治疗室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地点(占40.1%),其次是急诊室(占27.8%)。锐器伤主要发生于加班及快下班时,占57.2%,更换陌生工作环境也占了24.3%。在不同操作行为所致锐器伤中,将使用过的针头回套所致锐器伤最多,占21.89%,其次是整理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占15.10%。结论汕头市护士锐器伤发生较为普遍,但可通过在职教育和行为干预来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锐器伤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江苏省肿瘤医院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锐器伤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有36.96%的护士有过锐器伤;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工作年限是发生锐器伤的保护因素,而高学历、打开玻璃安瓿不用纱布及对标准防护不太了解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标准防护的了解情况、打开玻璃安瓿及清洗器械的操作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工作中操作的一些失误或不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院各科护士对锐器伤的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93名护理人员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74.2%的护士被锐器伤,其中受伤2次以上者占76%.93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共受伤173次.结论 护理人员缺少锐器伤相关知识的认知,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正规化,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加强全面性防护意识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临床护士职业安全,采用问卷式调查对某综合性医院368名护理人员一年内发生的锐器伤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状况及自身防护情况并探讨其对策,以提高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好地发挥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实习护士进行锐器伤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93人(94.9%),占实习护士总数的82.3%。锐器伤发生率96.8%,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发生率8.9%。伤害时的操作以掰安瓿居首位(96.8%),30.1%实习护士有"回套针帽"的习惯,75.6%有"用手分离针头"的习惯。发生锐器伤后,91.0%采取了"消毒伤口"措施,但在明确为病原污染的锐器伤者中,无人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和血清学跟踪随访。受伤后每次都报告的实习护士占44.4%。16.7%的实习护士认为锐器伤不可避免,80.0%希望学习有关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结论实习护士锐器伤害形势严峻,学校及医院应加强其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其职业防护认知水平,掌握安全的操作技能及正确的防范措施,以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手外伤发生、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年4月1日至9月30日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的所有职业性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共2658例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占骨科急诊的17.3%(2658/15 323),占手外伤患者的50.8%(2658/5233),平均年龄为(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衢州地区居民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衢州市1 730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结果 衢州市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0.17%(695/1 730),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Z=15.88,P<0.0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44.77%,高于女性的37.41%(x2=9.15,P<0.05);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43.22%,郊区高血压患病率为46.32%,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84,P<0.05).本次调查中,血脂异常率为3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慢性病家族史和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其危险因素(OR=1.279、1.849,P均<0.05),而身体锻炼是其保护因素(OR=0.604,P<0.01).糖尿病患病率为4.86%,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率为8.09%,且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x2=13.65、26.47,P均<0.05).1 730例调查对象中,吸烟率为17.98%,其中男性为47.38%,女性为0.28%,不同性别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x2=610.67,P<0.01).这次调查发现,超重率为30.46%,肥胖率为8.61%;城区居民超重率为25.14%,郊区居民超重率为29.35%,农村居民超重率为36.93%,不同区域的超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8,P<0.05);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99、3.56、1.61,P均>0.05).结论 衢州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IFG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饮食结构不甚合理,因此应加强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的宣传教育,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同时及早做血压、血脂、血糖筛查,以期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抽样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根据2002年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题为《新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暴力威胁卫生服务》的公报中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调查的4062名医院工作人员中1年内有2619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暴力的发生率为64.48%,其中心理暴力为49.12%,身体暴力为15.36%。男性更容易遭受多次暴力,且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30~39岁年龄组医院工作人员是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医生、护士。(含助理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职业人群;白班是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高峰时问,病房是多发地点。患者(或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患者自认病情无好转和诊疗费用太高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亲属和患者本人是主要的肇事者。结论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严重,实施以医院为主导和改善医患关系的综合干预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5岁居民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9 600户家庭,对抽中家庭的≥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别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群体OA的分布和居民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15岁居民23 994人,OA总自报患病率为2.5% (604/23 994);≥65岁居民OA自报患病率为6.7% (223/3 336);男女OA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6%(189/11 783)和3.4%(414/12 1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女性、离退休人员、蔬菜摄入量≥300 g/d、饮食口味偏重、长期饮用山泉水、患有高血脂以及向心性肥胖是居民患O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地区≥15岁人群总体自报患病率较低,应加强各社区高危人群筛查.适度的体力活动、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和防治高血脂是预防控制骨关节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713例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71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准确填写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中毒713例,男女比例1.4:1,主要发生于20-39岁年龄组,占54.4%,最多的是农民,占36.6%。排在首位为农药中毒,占45.2%(其中有机磷杀虫药占37.6%),自杀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占36.6%。口服为主要途径,占65.6%。中毒在7-9月高发,占37.6%;中毒致死率为4.9%,百草枯中毒致死率最高为72.2%。结论:我院急性中毒7-9月高发,男性高于女性,主要发生在20-39岁,农民居多;主要为农药中毒,自杀是常见的原因,口服为主要途径,百草枯中毒致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杨玉  黄慧  杨利  谢理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713-4716
目的:探讨性早熟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卫生保健、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性早熟及南昌地区4所小学诊断为性早熟儿童共600人,对其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生活方式、饮食等多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关系是否和睦、母亲初潮年龄、居住区域、家庭中使用塑料制品、喜爱看言情类电视剧、小说等、服用营养滋补品、喜食动物性食品或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洋快餐、经常食用饮料等含防腐剂、色素食品等因素与儿童性早熟有相关性(P<0.1)。结论: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某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探讨HI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某县戒毒所和社区征集满足条件的吸毒者,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访谈,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注射吸毒人群269人,HIV感染率为26.0%(70/269)。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所在地为县城(相对于其他乡镇)(OR=4.08,95%CI:1.65~10.08)、注射总次数≥1000次组(OR=7.45,95%CI:2.62~21.16)或注射总次数100~999次(OR=3.03,95%CI:1.04~8.86),在戒毒所内有共用针具行为(OR=8.32,95%CI:2.77~24.98)或仅有戒毒所外共用针具行为(OR=5.54,95%CI:1.97~15.60)。结论 目前该县注射吸毒人群HIV流行处于较高水平,需加强共用针具危险性的宣传教育,加强打击毒品隐蔽进入戒毒所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中山市鼻咽癌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中山市鼻咽癌的发病危险因素,为深入开展鼻咽癌病因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的100例鼻咽癌新发病例,同时按1∶3匹配收集(同性别、年龄±5岁)300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与鼻咽癌发病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项暴露因素与鼻咽癌密切相关:鼻咽癌家族史、EB病毒感染、居所附近空气污染、职业接触有害物质、幼年时厨房与卧室分开、吸烟、饮茶,其OR值分别为:4.03、1.44、2.14、1.76、0.46、1.96、0.53.此外,经常锻炼、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农村地区居民患鼻咽癌新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山市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除EB病毒感染、鼻咽癌家族史外,空气污染、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吸烟、饮酒等也会显著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而健康行为如长期锻炼、经常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饮茶等会降低鼻咽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北京市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的尼古丁依赖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多阶段等比例随机抽样在北京市开展居民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应用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样本有1 280人,其中男性有1 176人,占91.9%;吸烟人群中尼古丁轻度依赖、中度依赖和重度依赖者分别占53.5%、33.3%和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与轻度尼古丁依赖患者相比,年龄越大(OR=3.643,95%CI:1.467~9.045)、经常在室内工作场所吸烟(OR=2.539,95%CI:1.553~4.149)、经常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OR=2.621,95%CI:1.581~4.346)、经常在家庭内吸烟(OR=3.304,95%CI:1.782~6.126)是重度尼古丁依赖的危险因素。高学历(OR=0.172,95%CI:0.062~0.480)、职业(OR=0.314,95%CI:0.138~0.714)、不经常饮酒(OR=0.567,95%CI:0.434~0.742)、每日吸烟量小(OR=0.056,95%CI:0.034~0.093)是尼古丁重度依赖的保护因素。结论 从人口统计学信息的角度,针对吸烟人群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加强公共场所的控烟政策监管及家庭成员对其劝阻与关怀;加强烟草危害宣教的同时,鼓励人们从减少吸烟量和戒酒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不断增加,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影响糖尿病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国外研究显示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关于社会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致。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小样本横断面研究,仍需更多纵向研究来证实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