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 7年Ashbaugh等首次报道了成人急性呼吸窘迫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inadult) ,为了和新生儿或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infantil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IRDS)相区别 ,被命名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随着失控炎症反应的引发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I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上以生后或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青紫,伴有呼气性呻吟,鼻翼扇动及三凹症,呼吸音低,有细小湿罗音为特征。多见于早产儿、剖宫产儿、产母患有糖尿病或妊高症的新生儿。为此本病的预防对降低围产儿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永梅 《健康大视野》2006,14(8):106-106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是减少窒息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过去研究证实,地塞米松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婴儿有短期效果,但对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却缺乏有关研究。目前发现IRDS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可改善肺状况,减少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刘文静  高翔 《工企医刊》2006,19(2):12-14
目的:为了早期发现新生儿肺出血和做好新生儿肺出血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患儿病死率。方法:早期评估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识别早期新生儿肺出血表现,为医生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做好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 保持正压适当,气道应湿化、温化,防止感染,做好原发病的治疗和护理,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护理。结果:34例患儿治愈23例, 死亡11例,病死率32.3%,低于国内报道的83.3%。结论:综合护理中强调早期观察和护理,早期应用呼吸机的重要性,这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救治起积极作用,大大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该病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其他疾病难以鉴别,因此,也是近期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重点。2017年国际性多中心多学科协助组首次制定了适合新生儿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蒙特勒标准),该标准的发布积极推动了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疗工作。本文就符合蒙特勒标准的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近期研究进展作进一步综述。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一种危重急症,病死率高,及时的抢救和合理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我院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而呼吸衰竭则是早产儿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最为广泛的实用技术之一,由于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我科自1996年成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以来,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儿童医疗中心住院新生儿207例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 [方法]调查本院2000年1月1~2007年7月31日死亡新生儿的病历资料,描述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以及各期新生儿的主要死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1月1日~2007年7月31日共收治住院新生儿5 459例,其中死亡207例,平均病死率为3.79%.每年新生儿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医治无效死亡的新生儿多数为早期新生儿,尤其在出生3 d内.主要死因按死亡年龄分析,出生3 d内死亡者以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足月儿重度窒息最多;此后至晚期新生儿期以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各种合并症以及严重的消化道和心血管畸形者居多;新生儿期以后死亡者主要是各种继发感染病例. [结论]总之,NICU医生应尽早诊别出危重新生儿,按各种疾病的高度危险期积极救治,以降低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郭静 《现代保健》2009,(23):9-10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确诊为ARDS的足月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注射液15mg静脉滴注,2次/d,共5~7d。比较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2周时NBNA指标、2d胸部X线好转率、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比率。结果呼吸窘迫缓解时间治疗组(3.0±1.0)d,对照组(6.0±1.4)d;发生并发症治疗组6例(37.5%),对照组10例(71.4%);病死患儿治疗组2例(12.5%),对照组4例(28.6%);2d时胸部X线好转治疗组10例(62.5%),对照组5例(35.7%);2周时NBNA指标治疗组(38.14±3.4),对照组(35.47±2.16);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25%,对照组81.82%。两组呼吸窘迫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2d时胸部X线好转率、2周时NBNA指标、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ARDS可缩短呼吸窘迫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新生儿期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过去认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仅发生于早产儿,90年代后,人们发现足月新生儿也可发生,尤其是没有试产的选择性剖宫产儿,而且有相似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点,人们将其命名为ARDS.  相似文献   

12.
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窒息并呼吸衰竭(呼衰)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们新生儿监护室中,窒息并呼衰死亡数占总死亡数35%以上。自开展气管插管、机械呼吸等抢救措施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停留在50%左右。为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们对1987年10月至1994年9月7年间收治的113例窒息并呼衰患儿的临床与预后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李炜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0):615-615
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我院新生儿科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获得较好效果,现就早期临床诊断及应用人工呼吸机抢救指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新生儿科危重症护理小组成立前后各2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病死率和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立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明显低/少于常规护理组(重症专职护理小组成立前)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明显减少和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提高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改善新生儿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需积极抢救,精心护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新生儿窒息(HIE)144例,通过积极采取干预治疗和全方位护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了窒息患儿脑组织损伤所致的伤残、智力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84例均经鼻气管内插管,其中1例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逐步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当吸氧浓度(FiO2)﹤0.4、呼吸频率(RR)10次/min、血气结果正常、一般情况较好、自主呼吸有力时,则可撤机拔管。结果治愈53例(62.4%),死亡1例(1.2%),自动放弃31例(36.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邵新娜 《中国校医》2017,(5):326-327
目的对固尔苏(PS)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102例新生儿患者为护理对象,依据出生时间平均分为PS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51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基础辅助治疗,PS治疗组在基础辅助治疗基础上使用PS治疗,经6 h的不同方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常规生理指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的Apgar评分、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治疗组相比,PS治疗组患儿Apgar评分、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并发症、用氧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效果明显,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新生儿出生后呼吸困难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付爱莲  王翠英 《现代保健》2009,(29):117-118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凡能降低胎儿或新生儿血氧浓度的任何因素都可引起窒息。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是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与孕产期保健及产科新生儿处理有密切关系。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14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找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及时进行抢救和护理,推广新法复苏,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的护理经验.方法: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经过一般护理、症状护理,良好地监测了动脉血气分析,合理地使用了呼吸机辅助几乎吸,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22例使用间歇指令通气(I MV),6例经高频振荡通气(HFOV),12例经辅助正压通气(PPAV)治疗,除2例因为停止治疗而死亡外,其余疗效满意.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症监护应进行良好的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监测好动脉而合理地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20.
张薇薇 《医疗装备》2023,(17):116-118
目的 探讨筛孔雾化器在无创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行无创辅助通气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式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筛孔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雾化吸入期间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药液残留量、雾化吸入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撤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雾化吸入期间的呼吸频率、药液残留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雾化吸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筛孔雾化器在无创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降低药液残留率,缩短雾化吸入时间,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