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HBsAg和HBeAg阳性的儿童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生儿中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是我国控制乙型肝炎(乙肝)传播的主要策略,对于乙肝防治起到极大作用。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我们对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53名儿童进行了检测,观察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抗体水平变化,并对已感染儿童追查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而接种乙肝疫苗则是预防乙肝病毒(HBV)感染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为了解浙江省平湖市免疫儿童中HBsAg携带现况及抗-HBs水平,本研究选择最易引起HBV感染的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为HBsAg阳性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县入托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掌握HBsAg阳性母亲所生子女HBsAg携带状况,笔者对当地1999~2002年城区入托前儿童共2746人及其母亲携带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15%.慢性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宫内感染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重要原因[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有资料表明[3],HBsAg单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约40%在半岁内出现HBsAg阳性,而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HBsAg阳性率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实行母婴HBV阻断,确保儿童健康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大、小三阳孕妇及其所生婴儿实行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以观察其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拱忠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12-112,114
目的对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乙肝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接生的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179例,且全部完成了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对其乙肝免疫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追踪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果本组新生儿中HBsAg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1.68%,且母亲大三阳者新生儿阳性率较小三阳者高(P<0.05);HBsAb阳性率为41.90%;母乳喂养93例,无HBsAg阳性新生儿。结论在儿童时期接种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HBV的垂直传播,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荣成市卫生防疫站于1998-2001年连续4a对1-5周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5岁以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81.2%-85.7%,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2.46%-3.12%,未呈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母亲HBsAg阳性儿童接种乙肝疫苗阻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HBsAg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检测标志物。为了解铜鼓县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为今后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06年4—6月份对铜鼓县城33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HBsAg检测,对101名HBsAg阳性学生检测了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学龄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SA)法,对2006~2010年间3615名1~6岁新入托(园)的学龄前儿童的乙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3615名学龄前儿童中HBsAg阳性20名,阳性率为0.5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男童阳性多于女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HBsAg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结论及时规范的为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避免HBsAg阳性母亲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是防止儿童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建菊  杨松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33-1734
目的: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情况,为新生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生理性黄疸7天消退65例,占63·11%;8~10天内消退29例,占28·16%;11~15天内消退8例,占7·77%;最长时间为18天消退1例,占0·97%。结论: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不影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10.
王金云 《工企医刊》2001,14(2):33-33
众所周知,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物。HBeAg是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水平高低及传染性强弱的标志物,由于HBsAg滴度与HBeAg的关系很少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对HBsAg滴度与HBeAg阳性之间的关系,阐明单以HBsAg标志来推算乙肝传播危险性大小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饮食行业从业人员1000人,其中男700人,女300人,年龄21岁~68岁。 1.2 检测方法每人静脉采血3ml,无菌分离血清待检。先检测HBsAg(RPHA),阳性者再检测HBeAg。按说明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