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施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探讨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方法在项目学校严格按照健康促进学校的六大方面要求进行创建活动,并有重点地开展肥胖干预,于干预前、后对学生、家长、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和肥胖率调查。结果实施干预活动2a后,项目学校学生正确知识、态度、行为持有率显著提高,与对照校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和肥胖干预工作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社区群体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干预对策,为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8所小学7~11岁肥胖学生40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4所学校的肥胖学生278人为干预组,另4所学校的127名肥胖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干预学校的学生进行2a的干预和追踪研究,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干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关于肥胖和合理营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率比对照学校高,肥胖儿童的BMI有下降趋势。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学校群体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有一定预防和控制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小学生麻疹相关知识和行为改变情况,为制定防制麻疹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慈溪市10个镇五年级学生956名,进行学校麻疹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依照浙江省统一的麻疹核心信息编写调查问卷,并在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麻疹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7.60%上升到干预后的72.23%,除“感染麻疹平均潜伏期”的认知外,干预前后基本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公立学校学生和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麻疹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49%及70.88%,预防麻疹行为的知晓率分别为84.41%及80.78%;干预后,学生预防麻疹措施行为形成率提高至82.72%,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4.67%,经常洗手率达80.86%.学生主动学习麻疹防治知识由干预前的73.12%上升至81.28%.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干预前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是防制麻疹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方法,为及早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扬州市2所学校。在1个学年期内,建立可操作性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级预防”、“知-信-行”3个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实践模式,实施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措施。结果干预后,儿童、家长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1);肥胖儿童BMI和血压都降低(P<0.01),饮食行为有所改普,社会心理功能、生理心理健康、生活环境、总体评价均高于干预前(P<0.01),生活质量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以家庭、学校和社区为平台,通过对肥胖儿童生活环境控制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汪娜  洪忻  王志勇  戚圣香  徐斐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14-1617
评估以学校为基础的肥胖综合干预方法的效果,为探索适合小学生肥胖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城区选择8所小学四年级全部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学校为单位完全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所小学,干预组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实施为期1年的肥胖现场综合干预.对照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和体育课外,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基线调查1 182人(干预组638人,对照组544人),干预后随访共1 129人(干预组616,对照组513人).结果 1年后,干预组身高、腰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6.5%,27.4%,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0.9%,2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施干预活动1年后,干预组学生肥胖相关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除“多吃蔬菜和水果对健康有好处”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干预工作对改善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相关知识的知晓产生一定效果,但肥胖控制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分析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为儿童肥胖干预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和辽宁省7个省市分别抽取6~8所小学,共抽取一到五年级学生33 865名为研究对象,分为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评价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肥胖的改善情况.结果 重点干预组BMI降低了0.11 kg/m2,普通干预组BMI升高了0.02 kg/m2,对照组BMI升高了0.04 kg/m2,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BM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均数差值分别为-0.16,-0.02 kg/m2,P值均<0.05).重点干预组超重肥胖检出率降低4.6百分点,降低值大于对照组(调整OR=0.905,95%CI=0.848~ 0.965,P=0.035).结论 肥胖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状况,探讨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多级抽样方法,在控烟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县一中全部在校学生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干预措施包括学校领导在全体师生会上宣布创建无烟学校活动、教师率先戒烟、开展讲座、同伴教育和"远离烟草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签字活动等.结果 基线调查1 645人,尝试吸烟率为30.46%(501/1 645),男生尝试吸烟率(58.50%)高于女生(3.12%)(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5.13分提高到9.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烟草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预防吸烟的态度和行为除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朋友递烟坚决不吸并劝朋友不吸2项外,其他5项干预后正向回答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3项预防吸烟的环境支持率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抵制烟草的能力,树立正向态度.  相似文献   

8.
了解体育运动干预对羌族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干预效果,为寻求改善羌族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四川茂县、汶川、理县986名羌族一年级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确定361名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184名)和对照组(177名).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的感觉统合训练,不进行其他体育运动.结果 羌族小学一年级学生中有36.61%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衡问题;实验后无失调的人数比例实验组(28.80%)和对照组(11.86%)均增加,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9,P<0.01).实验组学生实验后感觉统合能力各方面得分均高于实验前,也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运动干预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增强羌族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比单纯性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伤害干预活动的效果,为农村小学生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体健康促进模式开展创建工作,并重点进行伤害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335和527名学生预防伤害的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学生预防伤害知识及信念评价得分均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学生安全行为评价得分为43.6分,干预后提高到46.6分(P<0.01)。结论开展健康促进学校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预防伤害的健康促进与综合干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石河子大学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和效果,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对石河子大学2000级新生2437名进行为期2a的性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同伴教育、主题班会和咨询服务等),并在教育前后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教育,干预组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总的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48.32%上升到71.06%,提高了22.74个百分点。结论对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是可行的,且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学校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儿童时期是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学开始接受健康教育,使儿童及时获得相应的卫生知识,将为其成年后拥有健康的身心奠定基础。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标准》要求,笔者在丹东市2所乡村小学和1所城市普通小学进行了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以探讨学校健康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舟山市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舟山海岛推广“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对学生心理及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推广“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工作方法和调查表,分层随机抽取普高、职高和初中、小学4所学校,共5 060名学生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分别以问卷形式进行基线和终末调查,在项目实施中期和终末按“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标准进行评价验收。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大多数指标都表现为向积极方向转变(P值均<0.05)。心理社会环境7个能区中,有6个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终期验收时,4所学校均达到了WHO制定的“健康促进学校”项目铜奖标准。结论“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可以提升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质量,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广州市开展健康促进学校试点活动的效果,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考核标准,对广州市11所健康促进试点中小学校进行活动前后评价。结果健康促进学校行动使广州市学校卫生工作得到全面提升,6项主要考核内容得分在活动后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有一定提高,14项调查项目中有11项正确率在80%以上。结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和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有利于学生、有利于促进国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高校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排球社团、网球社团的210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测评。结果神经质高分者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活动后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排球社团后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网球社团后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而神经质低分者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对心理症状改善效果相对不明显。结论3个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新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指导大学新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社团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学校健康促进对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预防控制学生超重肥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三门峡市10所中学中随机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初中、高中各1所,再从被抽取的4所中学中,初、高中一二年级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组489人,对照组451人;干预后,干预...  相似文献   

16.
评估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4种不同方法对高中生健康素养干预的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学生健康素养提升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各选择4所学校,每所学校选择高中一年级的4个班,其中2个班作为干预组,另2个班作为对照组.4种干预方法分别为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传统面对面授课和传统宣传材料的健康素养干预,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分别在于预前和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效果.同时,在于预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专题小组访谈.结果 干预后每种干预方法在干预组健康素养提高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短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2.66,短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74,微信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4.98,微信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77;传统授课法前后均分差值为11.89,传统授课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3.83;传统宣传材料干预组前后均分差值为0.28,传统宣传材料对照组前后均分差值为-1.56.手机微信组(P=0.00)和传统面对面授课组(P=0.00)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而手机短信组(P=0.46)和传统材料干预组(P=0.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种方法的成本效果比较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机微信法、传统面对面授课法、手机短信法和传统发放宣传材料法.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应用微信进行健康干预具有较好的直接效果和较高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救安全干预近期及远期效果,为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伤害提供依据. [方法]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延边地区5所中小学校的2 352名学生伤害干预前、干预1周后及干预半年后的急救安全知识、急救安全及人身安全态度、健康增进行为及伤害发生状况变化进行评价.[结果]3个层次学生急救安全知识在干预1周后评价得分均高于干预半年后(F=64.30,P=0.000;F=465.02,P=0.000;F=914.37,P=0.000),初高中组学生干预半年后急救安全知识得分高于干预前;小学组对急救安全教育必要性的肯定应答率由干预前的48.7%上升为干预半年后的93.8%(X2=6.44,P<0.05);初中组学生在干预半年后的玩火行为减少(X2=6.59,P=0.010),查看食物有效期行为则好于干预前(X2=19.67,P=0.000);而高中组学生玩火行为减少(X2=35.73,P=0.000),饭前洗手行为上则好于干预前(X2=40.58,P=0.000).[结论]急救安全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小学生伤害、提高急救安全教育意识,对提高初高中学生急救安全态度、改善健康相关行为有积极作用;中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的开展需要持久化、特色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上网健康负效应干预的近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控制大学生上网健康负效应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评价干预的近期效果。方法抽取某高校二年级14个班学生806名,按专业分层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开展了8个月的干预活动,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研究的各项指标上,对照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明显改善(P〈0.05);上网率及网络成瘾的检出率分别由95.3%和9.4%降至91.7%和2.7%,经常通宵上网的人数比例由6.0%降至2.9%,上网期间休息和愿意改变不良上网行为的人数比例分别由24.9%和81.0%增至32.4%和86.8%,每周上网费用、上网时间、上网频率均有下降,生理、心理、社会负效应分和负效应总分亦降低。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改变大学生的不良上网行为和态度,能在近期有效降低上网带来的健康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以学校为基础的小学生肥胖运动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对小学生肥胖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儿童肥胖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海淀区5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学生1 077名,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措施是持续1 a、每天1~2次的"快乐10 min"活动以及健康知识宣教;干预前后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应用协方差分析和2χ检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运动知识得分变化值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校内主要活动时间的增加大于对照组,干预组学习日及周末静态活动时间的减少大于对照组(P<0.05)。女生干预组腰围增长低于对照组,调整均数差值为-0.88 cm(95%CI=-1.45~-0.31);男生干预组变瘦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运动干预能改善小学生的运动知识、态度和行为,对肥胖相关指标的增长有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魏雪辉  吴敏方 《中国校医》2021,35(7):524-526
目的 探索小学生肥胖家庭干预的有效性,为学生肥胖防控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选取2015学年检出的金山小学108名一二年级肥胖学生为干预组,以同期检出的海棠小学109名一二年级肥胖学生为对照组,给予干预组专题健康教育、膳食控制、增加运动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肥胖相关知识知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