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阳市城市居民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该市居民脑血管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该城市十万人群连续八年(1991-1998)的脑卒中监测,结果:总计发病53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5.84/10万,脑卒中发病率主要集中于4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年递增10岁,发病率则上升3-5倍(P<0.0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发病之比为1.8:1(P<0.05),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均居心脑血管病首位。结论:该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低于国内其它地区,超体重,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低血清高密度脂旦胆固醇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1999~2001年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区监测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索降低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利用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监测网络系统收集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登记报告及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上海市1999-2001年12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为154.84/10万(标化发病率为77.00/10万),市区和郊区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4.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75.88/10万)和133.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84.71/10万),3年来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市区下降较明显,而郊区略有上升,无论市区和郊区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脑卒中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35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几何级数啬 ,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79%。结论 3年来上海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上海市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殴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关。建议以点带面加强全市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郊区人群的脑卒中防治工作,并以6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人群脑卒中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对脑卒中进行登记,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发病登记资料。结果深圳市宝安区2003—2011年脑卒中新发病例22268例,其中男性发病13177例,女性发病9091例,性别比为1.45:1,常住人口脑卒中发病率为77.54/10万,男性为95.86/10万,女性为60.72/10万;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2.2±16.5)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7.0±17.0)岁,男性发病年龄比女性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62,P〈0.01);2003—2011年脑卒中标化率呈上升趋势(x^=1018.423,P〈0.01);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289918.1,P〈0.01),40岁以前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快速升高,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最高;宝安区脑卒中发病以缺血性为主,占68.38%。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近9年脑卒中发病呈上升趋势,男性及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
2005-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4个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死亡数据及2007年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个监测社区中,2005-2007年城区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80.26/10万,农村年平均发病率为185.28/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P<0.05).城区和农村的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最高.城区和农村地区的脑卒中患者在冠心病、高脂血症这2个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暴露上存在差异,城区暴露率更高(P<0.05).结论 城区居民的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高.有必要在城区和农村地区针对具有暴露危险因素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三城市社区人群开展干预9年脑卒中死亡率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在脑卒中高发城市北京、上海、长沙三个市区约 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研究 ,其中约半数设为对照人群。结果开展加强干预 9年 ,干预社区男性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 49.5% ,女性下降了 1 6.0 % ;男女合计年龄调整死亡率下降了 53.6%。同期对照社区男女死亡率也分别下降了 1 7.6%和 34.4%。干预社区 9年平均死亡率为 99.3/ 1 0万 ,对照社区为 1 1 6.1 / 1 0万 ,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在干预社区 50岁以上高龄组死亡专率逐年下降的同时 ,35~ 45岁组死亡率却显示出上升趋势。结论在人群中开展经常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同时采用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淄川区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淄川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制定该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淄川区1990~1999年期间的细菌性痢疾的传染病报告卡片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历年累计报告52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9.48/10万,年发病率波动在31.11/10万~131.35/10万之间,近5a来发病呈上升的趋势。发病高峰季节为6~9月份,其病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3.33%;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214.58/10万,其次是7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学龄儿童和农民的发病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结论 应抓好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对儿童看护人的健康教育,抓好饮水、饮食卫生,降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北京中关村地区人群1984—2000年16年间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探索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线索。方法采用北京MONICA监测方案及后续研究资料,按其统计方法,用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性别、年龄别在监测初、中、末期发病率变化。结果(1)中关村地区1984—2000年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男性378.16/10万大于女性209.95/10万(P<0.01)。(2)女性脑卒中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3)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251.33/10万大于出血性脑卒中年平均发病率41.47/10万(P<0.01)。(4)两型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1)。(5)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1984与1993年相比个别年龄组呈上升(P<0.05)。结论中关村地区脑卒中防治重点是中老年人群缺血性脑卒中,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变化是病因因素中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8.
4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 1991- 1999年四川省 4 0岁及以上人群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率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74 11例随访对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用SPSSV12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及描述性分析 ,在SASV8 2软件中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因素的筛选。 结果 1991- 1999年冠心病死亡 2 5人 ,脑卒中死亡 10 0人 ,冠心病累积死亡率 3 4‰ ,脑卒中累积死亡率13 5‰。冠心病按世界标准[1] 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13 4 / 10万 ,女性为 11 5 / 10万 ,脑卒中标化年死亡率男性为 6 1 0 / 10万 ,女性为 33 4 / 10万。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有 :地区、年龄 (按 10岁分组 )、就业情况、高血压家族史和血压水平 (5级 ) ,脑卒中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 (按 10岁分组 )、饮酒史、脑卒中既往史和血压水平 (5级 )。结论 四川省 4 0岁及其以上人群冠心病死亡率低于北京地区 ,脑卒中死亡率与国际相比属于较低水平。为减少冠心病、脑卒中死亡危险 ,应重点加强老年人群的血压监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江阴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慢性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中2012—2015年江阴市本地户籍居民脑卒中发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居民脑卒中年均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85.00/10万和383.2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男女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30岁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均随年度增加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度脑卒中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1)。缺血性卒中为主要发病类型,各年度间脑卒中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阴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发病类型为缺血性卒中,男性及>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1984~1999年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8,自引:8,他引:80  
目的:评估北京市城区1984-1999年16年间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强度。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的监测方案(monitoring of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简称WHO MONICA方案)中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的资料,逐年计算急性脑卒中事件发作粗率,年龄标化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粗率,年龄标化首发发病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年平均变化幅度,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状态。结果:(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作率和首发发病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男性年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为4.5%和4.1%,女性均为4.2%,(2)65-岁和70-74岁老年组发病率增加尤为明显;(3)1999年北京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较为10.3%,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结论:北京市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老年组增加更为明显,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群中脑卒中病人的绝对数增加,应加强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1.
我国35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情况和发病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我国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情况及患者发病年龄.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杏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现存脑卒中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及发病年龄的性别和地区差异等.结果 全国35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1111.5/10万,男性为1258.9/10万,高于女性(959.3/10万);城市居民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1544.8/10万,明显高于农村(758.1/10万);北方地区居民的脑卒中标化患病率(1479.3/10万)明显高于南方(719.6/10万);东、中、西部地区居民的脑卒中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469.0/10万、1085.4/10万和614.9/10万.据推算我国35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脑卒中患者562.7万例.现存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年龄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60岁.32.4%的患者发病在60岁~.发病年龄中位数男性(60岁)和女性(60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城市人群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61岁,晚于农村人群的58岁(χ~2=17.34,P<0.01),东部地区发病年龄中位数(61岁)晚于中部(59岁)和西部地区(57岁)(χ~2=12.92,P<0.01).结论 我国脑卒中患病存在性别及地区差异.现存脑卒中患者中,有1/2以上的患者脑卒中初次发病在60岁以前,即中青年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死亡趋势变化,为开展脑卒中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2012—2018年缺血性脑卒中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监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表示。  结果  2012年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72.78/10万、140.80/10万,2018年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86.63/10万、139.17/10万,APC分别为1.71%、0.8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均有P < 0.05)。农村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以年均6.29%的速度上升(t=2.83, P=0.037)。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17.89/10万、16.11/10万上升至2018年的39.03/10万、26.12/10万,分别以年均15.37%(t=6.68, P=0.001)与7.79%(t=5.43, P < 0.001)的速度上升。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均有P < 0.05)。农村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14.91%(t=8.72, P < 0.001)与12.86%(t=7.63,P=0.001)上升。  结论  重庆市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发病率相对稳定,死亡率上升,男性与农村是缺血性脑卒中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4-2005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人口资料和脑血管病死亡的资料均来自2004-2005年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疾病监测点,共凋查了142 660 482人年.根据调查收集的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数据计算年龄别、性别、疾病别粗死亡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标化死亡率的计算采用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将每5岁作为1个年龄组进行标化.结果 2004-2005年调查地区脑血管病死亡个案共计有194 932例,其中男性108 414例,女性86 518例;城市63 397例,农村131 535例.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0.1/10万.男性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48.6/10万,女性为124.1/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4.2/10万和98.2/10万.城市居民脑血管病粗死亡率为132.4/10万,农村为138.8/10万;标化率分别为107.3/10万和127.6/10万.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血管病的粗死亡率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35~岁人群为10.6/10万(1352/12 712 639),55~岁人群为177.6/10万(10 599/5 967 274),85岁以上组最高,为4051.4/10万(25 430/627 688).其中脑内出血死亡占比重最大,为98 324例,占脑血管病死亡的50.4%;脑梗死其次,为48 305例,占24.8%.脑卒中、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未分型卒中死亡个案分别为167 147、105 766、48 305、13 076例,粗死亡率为分别为117.2/10万、74.7/10万、33.9/10万和11.3/10万.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死亡造成的YPLL为535.5人年/10万.结论 2004-2005年我国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快速升高的趋势;脑内出血是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评估深圳市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深圳市居民脑卒中监测数据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分析脑卒中时间变化趋势。  结果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年均粗发病率为215.48/10万,APC为1.1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2.07, P=0.07)。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237.89/10万,高于女性的191.30/10万。0~<45岁年龄组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时发病率开始迅速上升。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75岁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APC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 P < 0.001)。  结论  2008―2018年深圳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较为稳定,但高年龄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关注老年人脑卒中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苏州市某区2008--2012年居民乳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依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2008--2012年肿瘤发病数据库及生命统计资料,对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2008年及2012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66.30/10万和69.35/10万,粗死亡率为12.17/10万和10.85/10万,各年份发病率及粗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别发病率整体呈多峰分布(主要为双峰),大部分年份的首峰出现在45~49岁组,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及粗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结论苏州市该区的女性乳腺癌发病及死亡情况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要及早采取科学的措施遏制该病。  相似文献   

16.
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队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前瞻性探讨军队男性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居住西安市22个军队干休所的1268名男性军队离退休干部。1987年基线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吸烟、饮酒、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终点指标为新发脑卒中、脑卒中死亡和总死亡。结果:随访至2001年6月,观察人年为15 546。新发脑卒中113例,调整发病率为727/10万人年;脑卒中死亡45例,调整死亡率为289/10万人年。调整了年龄、血脂、吸烟、饮酒、既往心脑血管病病史及家族史等主要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水平、BMI和既往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病史是影响该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军队男性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一般同龄人群,中老年人体重和血压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预防中老年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制定心血管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心脑血管病人群监测资料,对海安县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海安县≥65岁人口占总人口17%,心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占全死因的39.23%。心肌梗死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32.27/10万、15.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5);心肌梗死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24.60/10万、10.87/10万;脑卒中粗发病率、中标率分别为299.93/10万、133.45/10万;脑卒中粗死亡率、中标率分别为131.53/10万、48.11/10万。各型脑卒中,脑梗死发病率为226.31/10万,占76.87%。不同性别人群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结论提示海安县心血管病流行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加强一、二级预防,针对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4~2005年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水平及其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桂林市秀峰区、梧州市、苍梧县、合浦县、扶绥县、宾阳县、凌云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全国第二次死因回顾调查结果比较,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广西区居民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为3.03/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05/10万和6.21/10万;30岁前、30~59岁、60岁后的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分别占2.45%、69.40%和28.15%,在55岁组和80岁组出现两个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高峰;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较90年代初上升幅度为91.08%,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升至第4位.结论 2004~2005年乳腺癌死亡率与9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比较,广西乳腺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35~59岁年龄组的女性乳腺癌死亡者仍占多数,应结合广西居民乳腺癌的死亡特点,加大对其的早诊、早治工作力度,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对1991-200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广东地区1991-2000年平均发病率为53.06/10万。2000年发病率为47.38/10万,比1991年的71.93/10万下降了34.13%;乙型肝炎病毒例占2000年肝炎总病例的74.4%。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年龄高峰为20-35岁人群。3-5月为发病高峰季节。自1991年以来甲肝病例数逐年下降而乙肝病例数逐年上升,从1991至2000年乙肝构成比上升2.33倍,发病率上升53.35%。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降低了儿童肝炎发病率;但青壮年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建议在成人和青少年中尤其从事社会性和服务性职业人群中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