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HBV宫内传播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按发生和未发生HBV宫内感染进行分组。用巢式PCR和选择性PCR法分别对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血清及外周血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 3 0 9%和 30 0 8% ,新生儿血清、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19 5 1%和 2 6 0 2 %。而且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1 4 7,P =0 2 3) ;新生儿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0 83,P =0 36 )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有关联 (χ2 =4 5 8,P =0 0 3) ,而与新生儿PBMCHBVDNA无关联 (χ2 =0 2 5 ,P =0 6 2 ) ;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新生儿PBMCHBVDNA显著相关 (χ2 =2 1 6 1,P =0 0 1) ,也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显著相关 (χ2 =12 86 ,P <0 0 1)。结论 :HBV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可通过血清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PBMC介导。PBMC介导的HBV宫内传播较隐匿 ,孕妇PBMCHBVDNA阳性也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母血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HBV感染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及半巢式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DNA,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用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 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新生儿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X~2=13.16,P<0.05,趋势X~2=12.42,P<0.05),而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无关(总X~2=2.41,P>0.05,趋势X~2=0.35,P>0.05);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胎细胞转运无关(总X~2=4.14,P>0.05,趋势X~2=0.001,P>0.05);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外周血PBMC HBV DNA阳性有关(X~2=10.26,P<0.05),而与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无关(X~2=0.49,P>0.05).结论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有关,分别是新生儿血清、PBMC HB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HBsAg阳性孕妇细胞转运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孕妇细胞是否可进入胎儿血循环,探索母-儿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关系。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fic PCR,AS-PCR)和半巢式PCR(hemi-nPCR)技术扩增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S-DNA,判定母.儿细胞转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一儿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结果 以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检测42对信息病例对中26例(61.90%。26/42)新生儿发生了母-儿细胞转运。母-儿细胞转运、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40(1.42~49.74),8.78(1.23~62.69)。结论 母-儿细胞转运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PBMC可能介导FI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凋亡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母-胎转运与HBs Ag阳性孕妇新生儿PBMC HBs Ag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筛选母儿信息病例对,用原位末端杂交法检测HBs Ag阳性孕妇足月胎盘凋亡指数,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新生儿PBMC涂片上的HBs Ag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新生儿PBMC中20例(23.26%)HBs Ag阳性,31例(36.05%)GST阳性,HBs Ag、GST共存者13例(15.12%);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凋亡指数与未发生转运组的胎盘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且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率高与PBMC转运相关(t=2.75,P=0.01);新生儿PBMC HBs Ag阳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与阴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4);PBMC转运与新生儿PBMC HBs Ag阳性有关(χ2=9.48,P=0.00),发生PBMC转运的新生儿发生PBMC HBs Ag阳性的危险性是未发生PBMC转运新生儿的4.95倍(OR=4.95,95%CI=1.70~14.39)。结论妊晚期胎盘细胞凋亡增加有利于PBMC母-胎转运,感染HBV的PBMC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进而导致新生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用STRPCR、As-PCR及hemi-n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胎儿DNA及母亲DNA,通过检测TH01、GSTM1、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以GSTM1、ACE基因多态性判定母亲源性或胎儿源性等位基因,42对信息病例中有26例新生儿发生了母.胎细胞转运(61.90%,26/42);40对信息病例中有32例发生了胎-母细胞转运(80.00%,32/40);10对母胎发生了双向转运。统计分析显示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有关联,胎.母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无关联,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无关。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二者未显示交互作用;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有关,两因素间亦未显示交互作用。结论母胎之间存在细胞转运,母-胎细胞转运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对HBV宫内感染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发生HBV宫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HBsAg阳性孕妇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分娩前HBIG注射史、家人HBV感染史、乙肝病毒标志物以及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的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资料。以新生儿是否发生HBV宫内感染将37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两组,HBV宫内感染组36例,非HBV宫内感染组343例,进而分析HBsAg阳性孕妇的一般情况、家人感染HBV史、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及HBIG注射史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HBV宫内感染组与非HBV宫内感染组的HBsAg阳性孕妇年龄、HBV复制状态、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HBsAg阳性孕妇文化程度、家人HBV感染史和HBIG注射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sAg阳性孕妇的年龄(OR=0.398,95%CI0.159~0.996)与HBeAg和HBV DNA双阳性(OR=2.539,95%CI 1.233~5.227)被引入回归方程。同时分析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含量分级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结果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3,P=0.004),且进行趋势卡方分析后,显示HBV DNA拷贝数在>106时,HBV宫内感染率明显上升。结论 HBsAg阳性孕妇年龄(>30岁)是HBsAg阳性孕妇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而血清HBeAg和HBV DNA均为阳性和HBVDNA拷贝数>106时,其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感染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003-2008年HBsAg阳性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注射情况并评价其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HBsAg阳性孕妇孕期HBIG注射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孕妇外周血HBsAg、HBeAg及新生儿出生24h内股静脉血HBsAg,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母亲外周血HBVDNA。以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判断为宫内感染。结果 2003-2008年孕期HBIG全程注射率从40.4%增长至64.8%,各年全程注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87,P=0.001);宫内感染率为8.0%~10.0%,各年宫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表明,孕期HBIG注射与宫内感染无关(χ2=0.024,P=0.877)。结论孕期注射HBIG不能阻断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掌握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探讨HBV相关抗体在胎儿体内产生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筛选出HBsAg阳性孕妇及引产胎儿153例 ,HBsAg阴性孕妇及胎儿65例 ,共218例。然后用多聚酶链技术对孕妇 -引产胎儿HBV宫内感染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HBVDNA宫内感染率为53.59 %(82/153) ,HBsAg阴性孕妇静脉血中6.15%(4/65)检出HBVDNA阳性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母亲血中HBsAg、HBeAg、抗 -HBc同时阳性其相应胎儿HBVDNA感染率为92.5%(74/80) ,46例抗 -HBs阳性的胎儿血有5例检出HBVDNA阳性。结论HBV宫内感染率较高 ,HBsAg阴性孕妇也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 ,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闫瑰娟  方明珠 《中国保健》2007,15(23):17-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了解HBsAg阳性母亲及其经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的婴幼儿HBV血清标志物(HBVM)变化、转归情况.方法对500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的定量检测,7个月龄随访观察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孕妇与其分娩新生儿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幼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为3.8%(19/500),婴幼儿出生时HBsAg和(或)HBeAg阳性率为12.2%(61/500);7个月龄随访时除3例出生于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幼儿HBsAg和HBeAg仍持续阳性外,其余均阴转.结论对HBsAg及HBV DNA阳性的孕妇产前给予多次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其新生儿生后24h实施主动和(或)被动免疫,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HBV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V母婴垂直传播特点.方法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单胎妊娠、HBV感染的562例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HBV宫内感染及产后婴幼儿HBV感染情况.结果 母亲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HBcAb阳性348例,宫内感染35例,宫内感染率10.06%;母亲乙肝标志物HBsAg、HBeAb、HBcAb阳性共214例,宫内感染5例,宫内感染率2.34%.对所有宫内感染病例40例随访,37例转阴,余未感染病例150例随访未发现HBV感染.孕妇乙肝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1.95,P=0.001<0.05);孕妇HBeAg阳性前S1抗原阳性和前S1抗原阴性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3.74,P<0.05);孕妇HBV-DNA病毒复制量大于106与小于106宫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χ2=4.29,P<0.05).结论 孕妇HBV病毒复制量高是导致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产后及时主被动免疫联合免疫治疗是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父婴、母婴传播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静  邵兴兰  尤世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5):806-806,813
目的: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宫内感染(父婴、母婴垂直传播)。方法: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自28周起每月肌注200IU的HBIG1剂(28W、32W、36W),产前共注射3剂。分娩时新生儿抽脐静脉血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8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的新生儿3例感染HBV,HBV宫内感染率为3.62%。母婴传播阻断率95.95%(71/74);父婴传播阻断率100.00(9/9)。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在孕28W、32W、36W分别注射HBIG200IU3剂。可有效预防胎儿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状态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荧光定量PCR法对产前孕妇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免疫学标志联合测定和HBVDNA载量检测 ;新生儿分娩后取脐动脉血检测HBVDNA载量。根据上述检测结果研究孕妇感染HBV的状态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和HBVDNA阳性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 6 .0 3% ,90 .4 8% ;HBeAg和HBVDNA阴性孕妇为 3.97% ,32 .5 4 % ;两组孕妇宫内感染率和HBV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孕妇血清中不同载量HBVDNA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率进行直线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为 0 .96 73,成正相关。结论 以HBVDNA的载量作为观察指标研究分析孕妇HBV感染状态与宫内垂直传播的关系较免疫学指标HBeAg更加直接可靠 ;孕妇血清HBVDNA载量多是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母亲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套式多聚酶链反应(nPCR)法分别检测41例HBsAg阳性、12例HBsAg阴性而其他标志物阳性和16例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HBsAg阳性产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阳性率为31.7%(13/4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率与血清HBeAg和HBVDNA的状态及水平无关(P>0.05);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率在母亲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均阳性组显著高于仅血清阳性组;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1例母亲血清HBVDNA阴性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其新生儿血清中检出HBVDNA。结论母亲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可能作为载体导致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孕妇血清与胎儿脐血HBV-DNA定量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母婴之间 HBV- DNA含量的关系 ,应用 Amplisensor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79例 HBV感染孕妇血清及胎儿脐血 HBV- DNA含量。结果 :2 6例 HBe Ag (+)和 5 3例 HBe Ag (- )孕妇其静脉血、脐血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 85 .0 %和 6 2 .3%、 35 .8% ,其含量 (对数值 )分别为 7.780± 0 .82 3、 5 .12 2± 0 .883和 5 .46 0±1.375、 3.96 1± 0 .912 (P均 <0 .0 0 5 ) ,其中 42例脐血 HBV- DNA阳性者其母血也呈阳性 ;孕妇血清与胎儿脐血 HBV-DNA的含量呈线形相关 (r=0 .2 70 ,P<0 .0 5 )。提示 :孕妇血清 HBV- DNA含量的高低反映 HBV垂直感染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对自孕28周起多次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HBsAg阴性孕妇40例(A组)及未注射的16例(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套式PCR检测母血HBsAg、HBVDNA及新生儿血HBsAg、抗-HBs、HBVDNA。结果A组40例新生儿中37例血清抗-HBs阳性,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新生儿血HBsAg、HBVDNA检出率明显低于B组。A组孕妇用药后血HBsAg滴度及HBVDNA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经母亲对胎儿行被动免疫可有效预防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HBs Ag、 HBe 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 ( HBV) 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 HBs Ag/ HBe Ag双阳性共 6 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 PBMC后 ,经抽提、纯化后的 DNA进入 PCR扩增反应 ,引物为 HBV C区基因序列。结果 :6 7例 HBs Ag及 HBe 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 35例 ( 5 2 .2 % )PBMC中 HBV DNA阳性 ,2 5例孕妇在血清及 PBMC中均发现 HBV DNA。6 7例新生儿有 2 2例感染 HBV DNA,感染率 32 .8% ,其中血清 HBV DNA阳性者 10例 ,PBMC HBV DNA阳性者 19例 ,二者均阳性者 7例。结论 :母亲 PBMC内 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 PBMC中 HBV DNA阳性 ,PBMC内的 HBV DNA可能是 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时 ,HBs Ag及HBe Ag阳性母亲若血清 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 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在宫内感染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FQ-PCR检测142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带血的HBV-DN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带血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16.2)高于HBsAg的阳性率(9.85),P<0.01;血清HBeAg阳性孕妇,其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41.0(16/39),高于HBeAg阴性孕妇组的阳性率6.80(7/103),P<0.01;新生儿脐带血的HBV-DNA阳性率随孕妇HBV-DNA含量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孕妇血清HBV-DNA高含量是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应用FQ-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是监测乙型肝炎发生宫内感染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肝病毒含量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HBV含量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外周血HBsAg、HBeAg;FQ-PCR对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166例新生儿中有28例发生HBV宫内感染(16.87%);在HBV宫内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孕妇HBVDNA暴露、各级病毒载量与HBV宫内感染趋势χ2检验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HBVDNA?156copies/ml为HBV宫内感染最佳临界预测值,它的敏感度为81.80%,特异度为72.10%,阳性预测值为37.10%,阴性预测值为95.19%。结论孕妇外周血HBVDNA阳性不仅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孕妇血中乙肝病毒含量的增高,其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孕妇血HBVDNA156copies/ml为HBV宫内感染最佳临界预测值,孕妇血清中HBVDNA水平对于预测新生儿HBV宫内感染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