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温与死亡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温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已众所周知,各种病理和疾病与温度的极值都有直接关系。大量研究表明,死亡具有季节性,天气的周期性变化是决定某些疾病季节性的基本因素,循环系和呼吸系病的死亡与温度变化的联系最强。  相似文献   

2.
奥克兰省每日心肌梗塞死亡数表明该病的死亡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布利斯班和蒙特利尔的类似研究推断最低死亡温度在摄氏21°~24°之间。但是论证并不充分,因为21°以上的资料不足,加上经常有很小的温度波动之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都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为降低敏感人群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逐日气象、大气污染物及全死因死亡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将≤第2.5个百分位数的气温定义为低温,≥第97.5个百分位数定义为高温.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指标与宁夏5市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宁夏5市的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及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不同温度指标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结果]宁夏各地区日平均气温的中位数为9.1~12.6℃。相对于日间温差,各地区日内温差的中位数更大,无论是高温天气(当天气温高于最小死亡温度)还是低温天气(当天气温低于最小死亡温度),中卫市的日内温差最大(高温天气:13.8℃;低温天气:13.5℃)。宁夏各地区日平均气温与非意外死亡之间呈现"V"或"J"型关系,极端低温(日平均气温的第1百分位数)增加银川市(RR:1.69;95%CI:1.31~2.19)、石嘴山市(RR:2.03;95%CI:1.04~3.93)及固原市(RR:2.16;95%CI:1.53~3.04)居民非意外死亡的风险。极端高温(日平均气温的第99百分位数)增加吴忠市(RR:2.49;95%CI,1.20~5.14)居民非意外死亡的风险。高温天气时,日内温差增加可增加银川市居民的死亡风险(RR:1.06;95%CI:1.01~1.11)。日间温差的变化对宁夏地区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日内温差及日间温差,日平均气温过高或过低对宁夏地区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气温对南京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因气温变化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方法 回顾性采集南京市2003-2009年病伤死因年报表中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居民死亡资料和对应年度气象资料,分析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月死亡人数的相关性,再以月死亡人数为因变量,各气象因子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月死亡人数均呈负相关,其中月死亡人数与月平均最高气温负关联性最强(r=-0.796,P<0.0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月死亡人数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死亡人数逐渐降低(β=-0.709,P<0.01).结论 气温越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越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温对城区居民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2004年广州市某城区居民死亡资料和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分析热日、冷日、平日3类天气情况下居民死亡及死因的变化。[结果]广州市某区2000-2004年合计死亡15802例。月死亡率为40.79/10万~89.46/10万(62.25/10万±9.22/10万);同期月平均气温为(13.6~30.5)℃(22.9±5.3)℃。观察期间,逐月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59,P〈O.01)。死亡率在冬季最冷月(1月)前后达最高峰.其他季节波动不大,在夏季最热月(8月)前后形成1个相对高峰。夏季最高气温在34℃以上时。随气温的升高死亡率显著增加;冬季最低气温在10℃以下时,死亡率显著增加。不同日均气温条件下,居民前5位死因中恶性肿瘤死亡数占全死因死亡数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年6月27日至7月3日持续高温,6月25日至7月9日的半月内居民3日平均死亡30.6例,是当年夏季3日平均死亡数(24.1例)的1.27倍。[结论]广州市城区气温变化对某区居民死亡有显著影响,居民死亡率在气温高或气温低时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孕产妇死亡与支持性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2001~2006年全国22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 000个"降消"项目县有关统计数据与孕产妇死亡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国"降消"项目县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和产前检查率呈上升趋势,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住院分娩、新法接生、产前检查均与孕产妇死亡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和产前检查对孕产妇死亡均有影响,可将这些指标作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支持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9.
广州市逐日死亡人数与气温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均气温对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广州市2003—2007年全人群逐日死亡人数的时间序列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人群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最适宜温度为参照,分别估计高温和低温情况下平均气温每上升或下降1℃的相对危险度。结果高温影响快速且持续一周,低温影响相对缓慢但持续时间长达14 d;低温对于全死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死因的滞后14 d累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12(95%CI:1.000~1.024)、1.025(1.006~1.043)、1.020(1.001~1.037);高温对于全死因、心血管疾病的滞后14 d累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19(1.004~1.047),1.035(1.004~1.068),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与其他病因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死亡率上升,但低温影响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气温与南京市某区居民每日死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季节趋势以及大气污染物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该区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气温与每日人群死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7-2008...  相似文献   

11.
气温热浪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北京市气温热浪(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 运用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北京市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期间热浪对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每日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人数的影响.选择死亡发生前第7天作为自身对照,分别计算不同长度的危险期OR值,以最高OR值及其对应的危险期来反映热浪过程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大小、滞后天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期间共发生5次热浪.第1次持续9 d,最高气温为38.8℃,平均湿度为46.7%,居民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脑血管疾病死亡和AMI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4(95%CI:1.128~1,697)、1.776(95%CI:1.456~2.167)和1.276(95%CI:0.905~1.799);第2次热浪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6.8℃,平均湿度为61.0%,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85(95%CI:0.678~2.826)、1.300(95%CI:0.726~2.329)和2.000(95%CI:0.684~5.851);第3次热浪持续7 d,最高气温为41.5℃,平均湿度为58.5%,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2.613(95%CI:2.116~3.228)、2.317(95%CI:1.875~2.863)和3.088(95%CI:2.098~4.546);第4次持续3 d,最高气温为39.6℃,平均湿度为31.9%,3种死因每日死亡的OR值分别为1.333(95%CI:0.724~2.457)、2.429(95%CI:1.007~5.856)和3.333(95%CI:0.917~12.112);第5次热浪持续4d,最高气温为37.4℃,平均湿度为42.0%,3种死因每日死亡OR值分别为2.333(95%CI:1.187~4.588)、1.727(95%CI:0.822~3.630)和1.800(95%CI:0.603~5.371).结论 (1)热浪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为2~4d,其中AMI死亡的滞后期较短,为0~2d;(2)热浪开始当天日最高气温较前一天升温的幅度越大,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影响的滞后期越短,死亡风险越大,对脑血管疾病死亡影响更大;(3)热浪期间日最高气温的波动可以增加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城市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的关系,分析纬度对气温与死亡风险关系的修饰作用。方法 收集国内有关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采用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再通过Meta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纬度对该关系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15个城市。气温每增加1℃,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2%(95%CI: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95%CI:2%一6%),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95%CI:1%~4%);气温每降低1℃,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4%(95%CI:2%~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95%CI:1%~7%),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2%(95%CI:0%~4%)。纬度0°~25°、26°~30°、3l°。39°、≥40°时气温每下降1℃,人群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5%(95%CI:-2.7%~15.6%)、5.8%(95%CI:2.4%~9.3%)、0.8%(95%CI:0.4%~1.2%)、0.5%(95%CI:-0.5%~1.5%);气温每上升1℃,人群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O.6%(95%CI:-0.3%~1.4%)、1.9%(95%CI:0.7%~3.1%)、2.0%(95%CI:1.0%~3.0%)、5.8%(95%CI:-3.2%~14.8%)。纬度每增高5°,高温时人群死亡风险增加0.3%(95%CI:0.1%~0.8%),低温时人群死亡风险减少0.8%(95%CI:0.5%~0.9%)。结论气温过高或过低均增加人群的死亡风险。中低纬度地区人群对冷的适应能力要比高纬度地区更为脆弱,而对热的适应能力则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估算中国不同气温带气温健康预警的阈值,为发展基于死亡风险的气温健康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县、区作为研究点的死亡与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和多变量Meta方法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划分气温预警阈值。结果  研究期间日平均气温16.0 ℃,日平均相对湿度73.0%,日均死亡人数为8.3例。不同气温带的气温-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总体上呈倒“J”型。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南亚热带冷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9.1~13.8 ℃、0.1~19.3 ℃、8.8~24.3 ℃以及9.9~25.3 ℃,中风险分别为1.8~9.1 ℃、-6.1~0.1 ℃、1.5~8.8 ℃以及4.8~9.9 ℃,高风险分别为<1.8 ℃、<-6.1 ℃、<1.5 ℃以及<4.8 ℃;热效应低风险气温范围分别为23.4~24.8 ℃、28.6~29.3 ℃、27.2~29.5 ℃以及28.2~28.6 ℃,中风险分别为24.8~26.1 ℃、29.3~30.1 ℃、29.5~31.0 ℃以及28.6~29.0 ℃,高风险分别为>26.1 ℃、>30.1 ℃、>31.0 ℃以及>29.0 ℃。所有气温带在高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均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而除了暖温带+北亚热带外,其他气温带在低温端的日均死亡人数随着风险等级增加而升高。结论  基于死亡风险可以确定气温预警的阈值并进行预警等级划分,预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建构的相关因素,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方法 2011年对幼儿教师进行《儿童在园适应调查问卷》调查,根据在园适应情况的调查,选取适应良好组与适应不良组儿童121名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在班级的50名幼儿教师进行学龄前儿童在园适应情况访谈,结合文献查阅,采用词语编码、因子分析法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结果 采用词语编码构建了43项反映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特质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23项反映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特质的指标。经过指标内容的合并与删减,构建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61项。结论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指标,为构建本土化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弹性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塘桥社区居民死亡数和天气温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公安部门的每月死亡数据资料和气象部门的温度资料,进行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分析。结果以死亡数作为因变量,把温度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分析后,从结果可以得出,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度高于直线回归的拟合度,建立曲线回归方程y=52.694-7.33Inx。结论关于气温和死亡的相关分析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纳入湿度、空气质量指数和其他环境相关因素作进一步分析。此外,在冬季尤其要注意保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构建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卫生经济》1995,14(4):38-40
本文作为《沈阳市综合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的基础研究报告之一,从对医院综合效益概念的具体界定入手,阐述了设计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从总体把握和内部联系两个方面对所选择的指标体系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和分析不同大气温度指标在定量评价气温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性方面的不同特点及优劣。方法收集北京市H区2004—2008年气象数据、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及同期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广义相加模型(GAM),通过平滑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其他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带来的混杂效应,利用GCV值的大小来判断模型拟合程度的优劣,分析比较不同温度指标(日均温,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当日温差,隔日温差)与全人群呼吸系统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半参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指标为日最高温(GCV=1.290);日最高温每升高1℃,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RR值为1.021(P0.05)。季节分层结果显示,夏季日最高温、日均温每升高1℃,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RR值分别为1.040和1.053;冬季日最高温、日均温、当日温差每升高1℃,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RR值分别为1.042、1.033和1.02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春、秋季尚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温度指标。春、夏季最优温度指标分别为日最低温(GCV=1.374)、日均温(GCV=1.516),秋、冬季最优温度指标均为日最高温(GCV分别为1.439和1.500)。结论日最高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相关性最强,是该类研究的优选指标。不同季节各温度指标的拟合优度不同,就北京市的气候特点而言,春、夏季分别优选日最低温、日均温,秋、冬季均优选日最高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湘潭市日均气温暴露对居民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湘潭市2015—2017年气象资料、空气污染资料和人群死亡资料,通过拟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不同日均气温水平对该市人群死亡的非线性效应和滞后累积效应。结果湘潭市每日平均气温与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呈非线性关系,存在低温冷效应和高温热效应。以平均气温中位数(19℃)作为参考值,居民非意外及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风险分别在24℃和25℃最低;非意外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低温(1℃)冷效应作用时间分别为lag4~lag8和lag4~lag7,均在lag4时RR值最高,RR(95%CI)分别为1.051(1.017~1.083)和1.058(1.018~1.099),之后呈下降趋势;非意外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高温(32℃)热效应作用时间均为lag0~lag1,lag0时RR值最高,RR(95%CI)分别1.176(1.065~1.298)和1.187(1.051~1.340)。累积冷效应在lag0~7时出现,在lag0~10达到最高;累积热效应出现在lag0至lag0~5,在lag0~2时效应值最高。结论高温和低温均能增加湘潭市居民的非意外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均存在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且冷效应的滞后时间和作用时间均长于热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沙县居民心脑血管病流行情况,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73-2006年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岁数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结果]1973-2006年沙县居民死亡率下降,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上升,年平均递升0.9%,减寿岁数从1973—1975年的2.57岁上升到2002-2006年的5.35岁,PYLL率1973—1975年为9.73‰,2002-2006年为6.56‰。[结论]心脑血管病是沙县居民的第1位死因,加强心脑血管病防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州市2011—2016年日均气温对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广州市2011—2016年全人群逐日死亡人数的时间序列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人群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广州市气温的P_(2.5)和P_(97.5)百分位数值估计极端气温的冷、热效应;以最适宜温度为参照,分别估计平均气温每上升或下降1℃的相对危险度。结果高温影响快速持续4 d;低温影响相对缓慢但持续时间长达两周;低温和高温对于全死因的滞后21 d累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13(95%CI:1.003~1.027),1.023(95%CI:1.006~1.050)。低温和高温对≥65岁组的人群,男性的累计效应有统计意义,低温对女性的滞后21 d累计相对危险度也有统计意义。结论高温和低温均造成人群死亡率上升,高温比低温的累计相对危险度高,但低温影响持续时间更长。老年人对低温和高温效应敏感,女性比男性对低温效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