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和低频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高温是否能增强低频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以豚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单独或复合暴露于低频噪声及高温后引起的听力阈移和毛细胞缺失率。结果表明,28℃或37℃暴露2小时不能引起听力阈移,但可增加低频噪声引起的暂时性听力阈移;暴露于同样的温度下4周,每周6天,每天2小时也不能引起听力阈移及增加低频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力阈移和毛细胞缺失。提示高温不能加重噪声性听力损失,可能与长时间暴露后,动物对热产生习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应激对金属制造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市某铁制品金属制造企业噪声(LEX,8h≥85dB(A))超标岗位作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V104IS无线个体噪声剂量计测定生产岗位噪声强度,问卷调查法获得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职业应激水平,纯音听力检查获得研究对象的听力水平,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NIHL与职业应激的关系。结果该企业共有4个车间、7个生产岗位噪声强度(LEX,8h)超标,噪声强度(LEX,8h)均值为(87.06±1.68)dB(A)。研究共获得281名研究对象,其中听力正常者169名,NIHL患者112名。NIHL患者的职业应激任务问卷(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人均总得分高于听力正常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L患者的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人均得分低于听力正常者(P<0.01),其中娱乐休闲、自我保健人均得分低于听力正常者(P<0.01)。二分类logistic...  相似文献   

3.
宋宏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72-4573
[目的]研究吸烟对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对1058名接触噪声作业的男工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吸烟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发生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在噪声作业早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吸烟可使噪声作业工人各频段听阈均值增高,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上升。听力损失以Ⅰ、Ⅱ级为主,多发生在高频段。[结论]必须重视吸烟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个人行为方式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为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腾讯问卷收集广州市某汽车生产厂职工的基本信息、个人行为方式等信息,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噪声强度检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 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行为方式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 控制噪声强度、年龄等混杂因素后,进食奶豆及其制品为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P = 0.002),即一周内进食奶豆及其制品3~5 d者、6~7 d者罹患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分别为不进食者的0.609倍、0.424倍(P = 0.035、0.001);吸烟>10支/d者罹患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为不吸烟者的1.63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1)。结论 提高进食奶豆及其制品频率、减少吸烟频率(<10支/d)可降低罹患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噪声和正己烷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和正己烷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范涛,宋百元,白尔伟,刘志庆,李威(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报道:对同时接触噪声和正已烷两种职业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调查,选择油脂厂浸油车间浸出工段44人为调查对象,称接触组,该组工人同时接触噪声和正已烷。用同车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某市铁路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全部噪声作业工人519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收集工人一般情况、个人习惯、既往史等资料,收集2012~2015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相关的因素有性别(OR=0.312,95%CI=0.161~0.606)、年龄(50~58岁:OR=15.008,95%CI=5.757~29.815,40~49岁:OR=7.137,95%CI=4.082~112.479;30~39岁:OR=3.440;95%CI=1.940~6.100)、传染病史(OR=2.066,95%CI=1.272~3.355)、现时身体质量指数(BMI)(OR=1.084,95%CI=1.014~1.159)、工作岗位噪声等效声级(LEX,8 h)(OR=1.028,95%CI=1.003~1.055)。 结论 噪声性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传染病史、现时BMI、等效声级。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吸烟及饮酒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大型机械厂的噪声暴露工人449例,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现场噪声暴露资料,并参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对研究对象进行听力检查,最后选择电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工人为病例组,<40 dB的工人为对照组。结果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听阈值逐渐增加,且经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累积吸烟量>10包·年的工人患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性是累积吸烟量<10包·年工人的1.89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未发现饮酒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相关。结论吸烟可能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之一,饮酒可能不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饮酒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饮酒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饮酒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联合作用.方法 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44名男性饮酒者为饮酒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40名男性不饮酒者为对照组,两组间除饮酒外,其他均均衡可比.按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 69-1996)要求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按GB7583-87要求,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Hz内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并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噪声暴露史、家族性耳聋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等.利用t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噪声和饮酒对听力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结果 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在4 000 Hz频段,饮酒组左、右耳听阈位移分别为(29.9±12.9)dB和(30.0±13.5)dB;6000Hz听闻位移为(26.9±11.8)dB和(27.3±15.3)dB,均高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1.7%,对照组为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饮酒量达32L及以上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不饮酒的2.632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 dB(A)及以上时,饮酒和职业噪声听力损失的RR值分别为3.353和4.643,饮酒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RR值(9.662)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 大量饮酒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饮酒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珠海市两家企业中同时接触甲苯和噪声人员78例为混合接触组,单纯接触噪声人员75例为噪声接触组,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办公室和后勤人员90例为对照组,进行现场甲苯浓度和噪声强度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组各作业点甲苯浓度、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在高频段(3.0 kHz、4.0 kHz、6.0 kHz)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频段听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噪声接触组的语频听力异常检出率(25.6%、22.7%)均高于对照组(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混合接触组的高频听力异常检出率(51.3%)均大于噪声组(24.0%)和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工龄≥ 5年者,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害有协同作用,应充分考虑联合接触因素的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0.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多产生于工矿企业的噪声污染,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第2位原因,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NIHL的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耳聋,发病原因与噪声强度、频率及噪声作用时间有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不可逆性疾病。作者基于噪声的特性全面论述了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诊断标准、特点和发病机制,以及噪声对机体的其他损害,并结合职业危害给出了针对性的防噪及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具有抗氧化和抗兴奋毒性功能的复合营养补充剂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花色豚鼠29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补充剂1组、补充剂2组、补充剂3组。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补充剂组灌胃法给药。暴露条件:白噪声110 d B SPL,每天暴露3 h,连续2天。噪声暴露后0、1、3、7 d,C-ABR检测听阈,Tb-ABR检测纯音听阈。结果噪声暴露后0、1、3、7 d豚鼠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给予复合营养补充剂的1、2、3组由噪声所致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3组中尤以补充剂3组的保护效果最佳(P0.05),其对噪声暴露所致暂时性听阈位移的保护效应可达19 d B。结论噪声暴露可导致听阈和纯音听阈异常升高,给予复合营养补充剂可改善由噪声引起的听阈异常,提示该营养补充剂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维生素C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是否具有预防作用。方法 40只雄性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其中3组接受噪声暴露,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维生素C(10.0,50.0mg/kg);另2组无噪声暴露,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维生素C(50.0mg/kg)。比较噪声暴露后各组豚鼠听觉脑干反应(ABR)的阈移,评价维生素C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预防作用。结果腹腔注射10.0,50.0mg/kg维生素C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对豚鼠引起的ABR阈值增高。结论 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苯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某制药厂噪声伴有低浓度苯车间工人103人,与单纯接触噪声工人169人、后勤人员69人进行听损检查,结果噪声伴有低浓度苯车间工人听损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接噪组及对照组,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还观察到,噪声伴有低浓度苯接触组与单纯接噪组比较,差异随工龄增加而增加,8年以上P<0.05,10年以上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场所除噪声外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对个体听力损失的影响,从环境因素出发寻找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南方某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暴露强度在75~120 dB范围内2400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同一噪声暴露组内噪声作业人员的左耳3000 Hz频段听阈位移情况,筛选出听阈位移最大的10%个体作为本研究的易感人群组,共202例;听阈位移最小的10%个体作为耐受人群组,共204例.并对两组人群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噪声作业人员中吸烟、饮酒、工作接触有机溶剂、接触重金属、接触高温、接触粉尘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仅工作过程中接触高温是NIHL的高危因素,噪声暴露中同时接触高温的NIHL危险度是单纯噪声暴露的1.804倍(95%CI:1.101~2.958).结论 噪声作业同时有高温暴露的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5.
职业人群听力损失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关于职业人群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增加,研究结论不尽相同。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描述了国内外职业人群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通过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总结了职业人群的听力损失可由作业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一些影响因素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损伤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玻璃厂和某报社印刷厂噪声作业岗位各选50名工人进行听力检查。结果表明,噪声强度相近时,存在高温作业环境的玻璃厂与不存在高温作业环境的印刷厂作业者听力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高温与噪声的联合作用能增加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噪声性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特点,如何运用声导抗有关参数,估计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程度,为噪声聋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我科最近采用声导抗仪配合听力计,选择测试不同程度噪声性听力损失125例(250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在对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监护体检时,根据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有自觉的听力损失或耳鸣的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聋,结合动态观察现场卫生学调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损失[1].选择其中125例不同程度听力损失250耳,同时作声导抗测试。受试者均为男性,年龄28-55岁,平均40岁…  相似文献   

18.
探讨高温和噪声联合作用是否加重噪声对听力的影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年龄在20岁以上,工龄在2年以上的职工291人(其中高温组94人,噪声组101人,高温噪声组96人),并以机关后勤人员73人为对照。调查询问个人信息、既往史及职业史,并进行现场高温、噪声监测,被调查者作听力测试。结果显示,噪声组的语言频率听阈值和高频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高温噪声组在语言听阈与高频听阈与单纯噪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温噪声作业工龄对听力的影响,无论是高频听阈还是语频听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次调查显示一定水平的噪声和低强度的高温的联合作用对听力的影响不明显,高温并未加重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听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噪声作业对听器官可产生以高频段听力损伤为主的改变,而接触手传振动亦可对听器官产生以低频段为主的改变。生产实践中噪声与振动往往同时存在,对听觉器官造成复合性损害。目前仅有少数材料报道了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某些生理机能的影响。为探讨噪声振动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觉器官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噪声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中国汉族人群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ONHL)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以广州市2 400名接触40 h等效声级(L_(EX,W))为75.0~120.0 dB(A)的汉族工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纯音测听结果和累积噪声暴露量,采用模型法确定易感组和耐受组人群(分别为201和202人),采集其周围静脉血抽提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法化学荧光等位基因鉴别试验检测SOD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噪声接触强度与SOD交互作用。结果校正性别和重金属、粉尘、高温接触等混杂因素后,携带rs2040724 AG或GG基因型的人群交互携带rs4880(CC+CT)基因型时,罹患ONHL的风险均高于交互携带rs2040724 AA与rs4880 TT基因型者(P0.05);携带rs10432782 GT或GG基因型的人群交互携带rs4880(CC+CT)基因型时,罹患ONHL的风险均高于交互携带rs10432782 TT与rs4880 TT基因型者(P0.05);L_(EX,W)≥85 dB(A)人群中,交互携带rs2040724 GG与rs4880位点携带(CC+CT)基因型的人群罹患ONHL的风险高于L_(EX,W)85 dB(A)、交互携带rs2040724 AA和rs4880 TT基因型者(P0.01);交互携带rs10432782 GT或GG与rs4880(CC+CT)基因型的人群罹患ONHL的风险高于L_(EX,W)85 dB(A)、交互携带rs10432782 TT与rs4880 TT基因型者(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噪声接触强度、SOD1(rs2040724、rs10432782)、SOD2(rs4880)三者在影响ONHL易感性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