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依  李贝 《现代预防医学》2020,(24):4488-4491
目的分析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老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分析。结果纠正变量间的内生性后,社会活动参与能够使流动老人自评健康向好的概率增加10.8%~10.9%(P<0.01),ADL受限的概率下降6.5%~7.4%(P<0.05),抑郁症状发生概率下降7.3%~9.4%(P<0.01)。结论重视社会活动参与对流动老人健康的促进作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家庭和个人应当重视流动老人社会活动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乡居民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我国城乡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参与率为6.5%,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会使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降低32.8%(P<0.05);纠正变量间内生性后,PSM结果显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系数为0.033(P<0.05)。结论: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能有效减少城乡居民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但居民商保整体参与率不足,且城乡差异明显,诊疗情况、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城乡居民灾难性医支出的重要因素(P<0.001)。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对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提供补贴,并加快实现城乡之间疾病风险保障的均等性,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应制定出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最大限度减少灾难性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对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方法:运用OLS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数据分析。结果:OLS模型结果显示接受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使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合的指数提高1.1%(P<0.001);在用PSM方法纠正变量间的内生性之后,其结果显示接受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使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合指数提升1.2%(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显著影响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且不同群组之间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合程度的重要因素。社区应从公平性的角度去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将流动老年人口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提高流动老年人口的社会融入的程度,助力于积极老龄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为完善医疗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利用多来源数据,分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服务提供能力、收入与支出以及次均费用影响。结果开展了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增加,床位数、医务人员数以及设备数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未开展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等服务量明显增加,增幅大于对照组。改革组县级公立医院的次均住院、日均住院费用均略大于对照组。结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有效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但是在费用控制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对流感就诊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在疫苗保护效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成都市为研究现场,选取2017年9-12月间接种流感疫苗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接种组,采用PSM法选取观察对象作为对照组。匹配后比较两组人群疫苗接种后一年内的流感就诊情况,评价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流感疫苗接种组与未接种组各有1442例匹配成功。两组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基本健康状况等特征在匹配前有显著差异,匹配后两组协变量达到均衡。匹配后接种组和对照组流感就诊率分别为0.69%、2.84%,疫苗接种可减少之后一年内75.70%的流感就诊。结论 PSM可有效降低观察性研究组间的混杂偏倚,在疫苗接种效果评价中具有长远的应用价值。流感疫苗接种对降低≥60岁老年人流感就诊具有良好效果,今后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线上和线下应急救护师资复训满意度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学员培训满意度情况,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产生的均衡性数据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在816名学员中,线上和线下两组各有253人匹配成功,匹配后的506名学员对培训整体情况、培训课程和授课教师各个维度的满意度较高,满意度最低的是培训时长,为94.3%。线上和线下两组学员对培训整体非常满意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5,P>0.05)。在培训课程方面,内容符合需求、线上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线下的比例;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内容、授课技巧和时间掌控能力方面线上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线下的比例。结论应急救护师资对线上培训的满意度较高,线上培训可以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群组平行对照试验中横断面调查数据对干预效果评估的影响。方法 以某"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低档暗娼减少性病艾滋病感染干预研究"数据为例,应用PSM法对干预前后两次横断面调查的低档暗娼人群数据进行匹配,对匹配后样本开展结局变量χ2检验并拟合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s,GLMM),讨论PSM法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 以存在显著差别的关键特征变量作为匹配因素进行PSM后,样本量为537,干预前后的两个人群完全可比。GLMM分析结果表明,干预是梅毒感染率降低的主要因素。PSM后数据拟合模型获得的OR值为0.33,与原始数据得到的OR值(0.51)相比降低了0.18,而且前者获得的95%CI(0.16~0.70)比后者(0.27~0.96)更窄,更远离1,将干预措施降低梅毒感染风险的效果从49%提高到了67%。结论 PSM法用于系列横断面调查的群组对照干预试验,可以有效提高不同调查人群之间的可比性,降低人群差异对效果评估的影响,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南京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 MDR-TB)的影响因素,为降低MDR-TB的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6 649例MDR-TB可疑者进行筛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管理系统查询患者一般信息,通过电子病历和电话调查跟踪患者治疗管理情况。描述279例MDR-TB和6 370例非MDR-TB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1∶1匹配筛选出279例非MDR-TB。采用配对资料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MDR-TB的影响因素。  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史和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史是MDR-TB发生的危险因素(OR=2.39, 95% CI: 1.46~3.93, P < 0.001; OR=3.90, 95% CI: 2.45~6.21, P < 0.001),初治患者、规律服药是MDR-TB发生的保护因素(OR=1.55, 95% CI: 1.02~2.34, P=0.038; OR=2.63, 95% CI: 1.69~4.07, P < 0.001)。  结论  MDR-TB对患者自身、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极大,临床医疗机构和CDC要加强协作,提高患者的早期发现率和规范治疗管理率,从而控制MDR-TB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居民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对职业收入的影响,为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5年数据(CGSS2015),对3 251名居民进行分析,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究居民的健康职业收入效应。结果:居民健康状况显著影响职业收入,且存在性别差异。OLS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良好能使年职业收入上升12.3%(P<0.001);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其年职业工资收入上升7.1%(P<0.05)。PSM分析结果显示对应于不同的匹配方式,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者,其年职业收入平均上升11.8%~12.1%;身体健康状况对职业收入的影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性别方面,OLS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使其年职业收入上升13.5%(P<0.01),高于男性的11.8%(P<0.05);PSM回归结果显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能使其职业年收入上升13.5%~14.1%,而男性为12.1%。结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其职业收入,女性的职业收入更易受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应关注居民心理健康,推动建立健全我国心理咨询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职业场所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管理,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父亲相关因素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基于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于2014-2016年在河南省4家医院募集AL患儿及对照。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组间协变量,标准化差异法验证匹配效果。匹配后数据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关联分析,计算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PARP),并作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病例、对照各407例。经PSM共匹配出270对病例及对照,匹配后16个协变量的标准化差异值均小于0.1。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亲孕前6个月农药暴露(OR调整=1.93,95%CI:1.23~3.05)、染发(OR调整=2.31,95%CI:1.04~5.12)与儿童AL相关联,其调整PARP分别为11.42%、4.62%。其中前一个关联在男性、确诊年龄<5岁、居住地农村、有父亲孕前烟草暴露史的儿童亚人群中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父亲孕前6个月暴露于农药、染发能增加儿童AL的易感性,应在孕前保健中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本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阶层定位效应。方法:运用2016年CLDS数据,采用核匹配、半径匹配、k近邻匹配三种倾向匹配得分匹配策略,以完成反事实估计。结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能够使其定位分别提高6.514%、6.656%、6.910%。结论:应加快推进医保基金全国统筹工作、扩大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培养专业的医保经办人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比较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焦虑、抑郁、孤独感、自尊、自信、家庭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与幸福感关系中抚养人身份的作用。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社会适应数据库(收集于2009年)。采用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区县6~15岁儿童,共计23 499名。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对双亲与单亲家庭孩子进行匹配,得到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各1203名,对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倾向得分匹配后抚养人为非父母的条件下,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孩子在抑郁(4.46±3.234 vs.5.29±3.808,P<0.001,d=-0.237)、自尊(27.15±4.303 vs.26.05±4.838,P<0.001,d=0.241)以及家庭生活满意度(3.23±0.570 vs.3.02±0.699,P<0.001,d=0.333)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双亲家庭的孩子,抚养人身份在抑郁、家庭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0.229和-0.239,P<0.05)。简单斜率检验表明,以抑郁为自变量,幸福感为因变量时,非父母组对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高于父母组(父母组:简单斜率=-0.393,t=-28.98,P<0.001;非父母组:简单斜率=-0.321,t=-13.68,P<0.001)。以家庭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幸福感为因变量时,父母组对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高于非父母组(父母组:简单斜率=1.474,t=15.78,P<0.001;非父母组:简单斜率=1.024,t=7.03,P<0.001)。结论双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单亲家庭孩子,非父母抚养的双亲与单亲孩子心理健康差距比父母抚养的更大,并且抚养人身份为父母的双亲家庭孩子,其家庭生活满意度、抑郁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陈静纯  袁春锋  谈芳  赖思宏  李旭  周驰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347-3351+3366
目的 基于杭州市县域医共体政策背景,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 在杭州市内采用立意抽样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和较差的两个地区,每个地区随机选取两家医共体,每家医共体选取1家牵头医院及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测定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签约与未签约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是否签约对居民医疗健康服务获得感的影响。结果 465位居民的安全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最高为(4.20±0.52)分,价廉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最低为(3.55±0.99)分;签约居民的总体获得感、方便、有效和安全获得感类别条目均分分别比未签约居民高0.18、0.20、0.22和0.16分(均P<0.05);签约家庭医生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安全获得感(β=0.128, 95%CI:0.085~0.521,P=0.007)和总体获得感(β=0.110,95%CI:0.315~4.159,P=0.023);此外,居民的年龄、学历、月收入、医保类型以及对医生的信任也可影响其获得感。结论 居民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对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提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2017年医保年度的涉及恶性肿瘤病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与双重差分法对相关医疗管理指标及病种结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期间,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费用复合增长率(CAGR)为17.44%,本地医保住院人数、住院人次、人均住院次数高于其他患者;次均费用、次均耗材费净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次均药品费用下降,个人负担费用增加;分值分段中>100的人次占比最大,为54.17%,0~100分值段CAGR最高,占77.52%,居中的300~400分值段呈负增长(CAGR-9.40%);涉及恶性肿瘤的病例结算病种700种中仅104个病种按恶性肿瘤病种结算,其中97种人次占比低于1%;本地医保全部病种结算费用为该病种平均值的75.87%.结论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控制恶性肿瘤相关疾病住院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影响有限;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加强了定点医院诊疗行为的选择性,存在诱导住院、分解住院、改变诊断排序的可能性;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病种分值计算方法应进一步优化,建议借鉴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办法测算的标准费用作为分值计算依据,减少病种数量,并为推行DRGs收付费做好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长期照护保险对失能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居住方式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 基于2014年7月至2021年6月成都市申请长期照护保险的城镇居民住院记录中的出院诊断记录,以得到长期照护险覆盖者为干预组,未覆盖者为对照组,使用双重差分法分析长期照护保险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率的变化,并采用分层分析探索不同居住方式的效应修饰作用。结果 长期照护保险的覆盖显著降低了老年人每月跌倒发生率[干预者平均处理效应(ATT)=-1.21%(95%CI:-1.82%~-0.60%)],且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TT=-1.26%(95%CI:-1.93%~-0.59%)]。长期照护保险对与配偶/亲属居住[ATT=-0.92%(95%CI:-1.47%~-0.37%)]以及居住在养老机构/医院[ATT=-2.10%(95%CI:-3.81%~-0.40%)]的老年人有显著影响,在独居人群中效应不显著。结论 长期照护保险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对失能老年人有积极影响,与家人居住或在养老机构/医院居住对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实施效果有效应修饰作用,后期应关注重点人群,扩大长期照护保险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研究倾向得分区间匹配法在非随机对照试验中用于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能力,并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倾向得分卡钳匹配进行比较。方法通过Monte Carlo模拟分析倾向得分区间匹配法处理二分类资料的能力,并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方法以及倾向得分卡钳匹配法进行比较,通过I类错误、检验效能、标准化差异以及匹配比例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倾向得分区间匹配法与logistic回归法以及倾向得分卡钳匹配法的检验效能、I类错误、标准化差异和匹配比例四个评价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观察性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倾向得分区间匹配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得到真实的处理效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对心血管病种患者实施效果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广东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DIP政策实施前后收治的64 970份心血管病种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分析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广州医保、其他医保)对相关医疗指标的影响。结果 按病种分值付费政策实施后,广州医保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从49 060.62元下降到46 984.24元(t=-6.924,P<0.001),自负金额减少2 104.67元(t=-10.654,P<0.001),住院天数下降0.40天(t=-8.824,P<0.001),三个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医保支付方式患者的这三个指标在两个时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费用结构中有明显变化幅度的分别是综合医疗服务费(t=53.403,P<0.001)、诊断费(t=50.198,P<0.001)、治疗费(t=22.804,P<0.001)、西药费(t=-12.488,P<0.001)、血浆和血浆制品费(t=-7.93,P<0.001)、耗材费(t=-17.901,P<0.001)以及其他费用(t=-115.076,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耗材费,同比减少5.53%。以“风险级别”为分层标准对人均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进行双重差分法分层分析,政策效果仅发生在人均住院天数中“中低风险级别”和“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两组病例。结论 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有利于增强医院自主管理意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水平,优化费用结构,但仍需加强控制重点费用类别,并未能充分体现医疗服务价值和达到促进分级诊疗目的,需提高支付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年、2015年、2018年CHARLS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双重差分法(DID)识别策略,估计长期护理保险对13个试点城市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及健康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会显著减少试点城市中老年人住院次数,增加其门诊人次及费用,对其住院费用、自评健康、精神抑郁程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结合模式有效衔接对减轻参保中老年人群医疗负担、减少“社会性住院”和改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伤害死亡对杭州市15~60岁劳动力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整理分析1996-2005年杭州市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及人口数年报表。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和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来描述伤害死亡在杭州市城乡劳动力人群中的流行特点及疾病负担。结果杭州市1996-2005年劳动力人群伤害的平均标化死亡率城市为19.46/10万,农村为51.74/10万。劳动力人群伤害死亡占同人群总死亡数的比例城市为18.59%,农村为30.38%。劳动力主要伤害死因顺位为交通伤害、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溺,其中交通伤害所占的比例城乡均接近50%,自杀接近20%。杭州市1996-2005年劳动力人口伤害的PYLL为290827人年,WYPLL为9860人年,分别占全人群伤害死亡YPLL和WYPLL的77.97%和89.68%。结论伤害是劳动力人群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尤其是交通伤害和自杀。伤害是造成劳动力人群健康损失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防制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被动吸烟与骨关节炎疾病患病间的相关性,进而为骨关节炎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2个县区16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吸烟情况分为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均衡2组间的协变量,减少组间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评估匹配前后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性。结果主动吸烟组与被动吸烟组各有827例匹配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2组骨关节炎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倾向评分匹配后,组间协变量年龄、性别、BMI、通风情况、饮酒情况等均达到均衡可比,被动吸烟组骨关节炎患病率仍高于主动吸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被动吸烟对OA发展的影响并不亚于主动吸烟,但尚不能确定被动吸烟人群的OA患病风险一定高于主动吸烟人群,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应重视吸烟的危害,加强对主动吸烟的干预,保护被动吸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