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5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另外35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DHS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54±12)min]、术中出血量[(76±34)ml]明显少于DHS组[分别为(78±15)min、(256±41)ml](P<0.01).PFNA组和DHS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7.1%(34/35)、80.0%(28/35),P<0.01].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术后感染病例.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优于DHS,其未来应用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01~2012.10间我科采用PFLC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30例,采用PFNA治疗34例,随访观察其愈合过程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1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失败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PFNA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优先选择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按Evans分型.所有患者均经胫骨结节骨牵引、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A.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2~5个月,平均(3.5±1.5)个月.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损坏、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髋内翻及其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3.3%(14/15).结论 使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周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并发症少.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适合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的临床经验,探讨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PFNA治疗25例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结果 25例患者经5-10个月随访,平均(6.5±3.7)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84%.结论 PFNA具有设计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陈德兴 《现代保健》2012,(6):130-13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本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62~85岁(平均74岁)。按股骨近端骨折AO分型:A1型5例,A2型15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手术时间1~1.5h,平均1.2h,术中出血100~400ml,平均180ml。术后随访4~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切割现象,骨折愈合时间为11~17周,平均14.6周,无髋内翻。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防旋转、骨量丢失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6.
曾博  熊春  张慧琳 《现代医院》2014,(12):30-32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倒置对老年复杂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来源于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集的老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应用LISS倒置组(21例)和PFNA组(20例)治疗,年龄602013年10月收集的老年患者41例,随机分为应用LISS倒置组(21例)和PFNA组(20例)治疗,年龄6082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痊愈出院,历时582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痊愈出院,历时518个月的随访,并且均无伤口感染、髋内翻及内固定切出等并发症。与LISS倒置组比较,PFNA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定期的随访记录骨折临床愈合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p<0.05),而PFNA组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FNA在治疗老年复杂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分别随机地进行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复查X线片,对PFNA及DHS内固定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手术后引流量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根据髋关节创伤后功能恢复评估疗效。结果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术实施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都要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临床疗效也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结论 PFNA术式设计更为合理,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小切口DHS固定治疗3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13例,女25例;年龄65~92岁,平均(76.6±10.8)岁。结果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5.2)个月,无1例切口血肿及感染、内固定失效及延迟愈合。切口长度平均为(5.5±1.2)cm,平均出血量为(46.5±6.5)ml,平均手术时间为(42.6±8.8)min。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66.1±7.3)d。结论小切口DHS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5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采用PFNA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18±10)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内固定断裂,切出,螺钉穿出后退钉的并发症,按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法评定优2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6%.结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早期活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PFNA治疗3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应用PFNA手术治疗39例,年龄为52~88岁,平均年龄为68.2岁,对手术持续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中出血量、PFNA螺旋叶片位置及颈干角、术后患髋功能进行了记录评估。结果 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1.5、3、6、9、12月),平均10.1月;骨折均愈合,37例成功闭合复位,2例切开复位;手术时间平均为7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8 ml;骨折复位良好37例,一般2例;螺旋叶片位于股骨头颈的中间位置为33例,颈干角平均为127.8°;30例达到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 w;术后患髋关节功能优良36例,可3例,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移位折断等。结论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提示PFNA适合合并症多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樊晓臣 《现代保健》2014,(26):13-16
目的:探讨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4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min(40-110min),平均出血量80mL(30~200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48个月,平均20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2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4周,骨折愈合时间10周。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PFNA结合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召军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05-1506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法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48例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骨折分型分为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2例,和行PFNA法内固定治疗的PFNA组7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PFNA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手术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法和PFNA法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相比PFNA法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采用LCP或PFNA治疗的60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LCP治疗28例(LCP组),PFNA治疗32例(PFNA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指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3~18(7.8±1.9)个月的随访.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8.3±1.8)cm]、手术时间[(46.4±14.3) min]、下床负重时间[(9.3±3.2)周]明显短于LCP组[(19.2±2.5)cm、(93.7±21.4) min、(16.1±2.4)周],术中出血量[(110.3±40.8)ml]、术后引流量[(52.8±24.7) ml]明显少于LCP组[(397.5±160.5)、(186.9±77.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优于LCP固定方式,在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改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5~20.5周(平均14.3周).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49例,良20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1%.结论 PFNA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评估应用普通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2009年使用普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例,EvansⅢ型7例,Ⅳ型5例,平均年龄82.7岁(78~89),术后随访8~32个月,平均19.4个月。Harris评分评价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术后2周内、3~6个月、1年拍患髋X线片,依据Cruen分区检查假体有无松动迹象。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0m i,出血量平均300 m l,10例术后5~10 d下床负重行走,2例3周后开始负重。Harris评分:优4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83.3%。12例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现象。结论应用双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BHR)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共96例,其中PFNA内固定术组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组8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情况。[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比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离床活动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P﹤0.01)。内固定组术后制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BHR组50例达到优级,20例达到良,优良率87.5%;PFNA组36例达到优级,20例达到良,优良率70%;术后1年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BHR组优良率高于于PFNA组(P﹤0.05)。[结论]BHR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7.
DHS与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DHS及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二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52例采用DHS(22例)或PFNA(30例)治疗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5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3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PFNA组相对于DHS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PF-NA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对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应用PFNA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宏  薛锋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74-4076,4078
[目的]探讨早期采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46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AO/ASIF分类:31.A.2和A.3只),年龄为48~88岁,平均年龄为68.4岁。均采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对手术的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的技术困难和并发症,骨折的复位,PFNA的螺旋叶片位置和术后颈干角进行了记录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0.3个月(8~12个月),有42例成功获得随访,其余4例于术后4个月内因死亡而失去随访。手术中有40例成功闭合复位,6例因闭合复位困难而辅以经皮撬拨复位。平均手术时间为63.4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6.5ml。骨折复位达到良好30例,尚可15例,较差1例。有39例PFNA螺旋叶片位股骨头颈的中间位置。术后颈干角平均为128.9°。17例患者针顶距TAD(tip apex distance)少于10mm,19例为10~20mm,10例大于20mm。有5例术中遇到技术困难。40例达到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2例为延迟愈合(24~28周)。随访中未发现有术后感染和螺旋叶片切出。[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使用PFNA治疗具有创伤小,技术简单,术中出血少,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等特点,其初步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9年6月收治的31例60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和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按Eva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A型8例,ⅢB型3例,Ⅳ型2例。结果本组31例病人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1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个月~8个月,平均时间为4.2个月。根据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进行评定法,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髋关节置换组91.8±6.1,PFNA治疗组96.3±8.1,两组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点突出,只要选择好适应证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