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中/中专女生非情愿性经历发生情况,为预防青少年性暴力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2002年5月对某中学和某中专女生健康相关问题调查数据,分析其16岁后非情愿性经历情况。结果在被调查的290名女生中,13.8%报告在16岁以后有过非情愿的非身体接触性经历(7.6%)或/和身体接触性经历(9.3%)。与没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比较,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16岁以后发生非情愿性经历的比例明显偏高。结论女生16岁以后非情愿性经历问题值得关注。要重视社区和学校的性暴力预防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某高等职业学院女生儿童期性虐待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学院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对成年女生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性虐待问题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高等职业学校701名女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及其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1%)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至少1次1种或多种性虐待,其中98人(13.98%)回答经历过至少1次1种性虐待,57人(8.13%)回答经历过多种性虐待;以其经历过的最严重的性虐待进行统计,有75人(10.70%)被非身体接触性性虐待,有80人(11.41%)被身体接触性性虐待,其中包括26人(3.71%)被试图性交和8人(1.14%)被强行性交。16岁以前有117人(16.69%)曾经历过性虐待。与没有性虐待经历的女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行为症状因子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女童性虐待问题,儿童期性虐待经历是导致成年后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565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9月对一所普通高校565名大学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565名大学生中,有20.0%(32/160)的女生和14.3%(58/405)的男生报告16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名(11.3%)女生和31名(7.7%)男生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儿童期性虐待经历首次发生年龄59.4%的女生、51.7%的男生发生在11岁及以下。与没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抑郁情绪量表得分高;健康状况自我感觉评价得分低;症状自评简表中的躯体症状、敌意、强迫症状和焦虑得分高;有过性交行为及在调查的近一年里考虑过自杀、饮酒醉过的比例高。结论 儿童性虐待问题在中国并非少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相关。亟待开展儿童期性虐待的预防工作及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4.
大专女生儿童期性虐待358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了解儿童期性虐待(childhood sexual abuse,CSA)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对某大专院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的358名女生就有关CSA经历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358名女生中,有73人(20.4%)报告在16岁前曾经历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6人(1.7%)经历过被试图性交,2人(0.6%)经历过被强行性交.50.7%的儿童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在11岁及以下.儿童16岁前其父亲是否酗酒及16岁前儿童与什么亲人住在一起与CSA的发生有关.与无CSA经历的女生相比,有CSA经历的女生症状自评得分及其中的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SA在我国女童中可能并非少见,CSA经历是影响受害者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701名女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成年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危险因素及施虐者特征。方法用自编性虐待问题及家庭环境问卷,对某学院701名成年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家庭情况及施虐者特征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701名女生中有155人(22.1l%)回答18岁以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和/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26人(3.71%)经历被试图性交或肛交,8人(1.14%)经历被强行性交或肛交。有117人(16.69%)16岁以前曾经历过性虐待。施虐者大多数为男性(99.4%);只有少数(3.2%)的施虐者采用了暴力手段;非身体接触性虐待主要由陌生人所为(78.7%),而71.3%的身体接触性虐待是由熟人所为,其中老师占12.5%,邻居占17.5%,亲戚占21.3%。父、母亲经常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有不良嗜好、体弱多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及生活在重组家庭是儿童性虐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父亲文化程度高是保护因素。结论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被调查的女生中并非少见,且家庭环境在儿童性虐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某中学高中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43,自引:13,他引:30  
目的 了解高中女生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为卫生及教育部门制定预防儿童期性虐待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于2000年12月对某高中学校985名女生就有关儿童期受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985名女生中,有251人(25.5%)16岁前曾经历过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其中18人经历过被试图性交,5人经历过被强行性交。儿童期性虐待首次发生年龄58%在13岁及以前。性交行为的发生率在有儿童期性虐待经历的女生中(2.6%)高于没有性虐待经历的女生(0.4%),差异有显性(x^2=6.48,P=0.011)。在不同的父母化程度间,儿童期性虐待发生率差异未发现有显性。结论 儿童期性虐待问题在我国女童中可能并非少见,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并重视在小学生中开展预防性虐待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儿童家庭虐待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自填式问卷对7 475名儿童就家庭虐待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7 475名儿童中,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发生率分别为59.41%、31.51%、17.94%,女生情感虐待分量表得分及发生率高于男生(t=4.755,H=24.410),男生躯体虐待、性虐待分量表得分及发生率均高于女生(t=8.356,H=82.211;t=8.784,H=52.4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居住环境、父母亲饮酒频率是儿童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共同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州市儿童虐待问题并不少见,儿童虐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虐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家庭环境在儿童期虐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童年期性虐待及其与不良心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童年期不同类型性虐待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类型性虐待经历对大学生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使用自填式问卷,对某医科大学1 386名大学生以自愿、无记名方式调查其小学及以下阶段8项性虐待经历,同时使用相应的量表调查当前大学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和自尊等。结果大学生童年期非接触性性虐待发生率为20.5%,接触性性虐待发生率为7.6%。童年期各类性虐待的发生频率在不同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焦虑、消极应对得分均随着不同类型性虐待每年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自尊量表得分的趋势则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儿童性虐待在我国并非少见,对青少年心理行为以及生活均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以期为幼儿期行为及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以宜昌市某幼儿园全体 4~ 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童 5 1名 ,女童 43名 ,共 94名。采用 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版为测量工具 ,以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总分超过全国常模分者被定为有行为问题。并自拟少儿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表 ,分析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有关因素。2 结果分析2 .1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  94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2 5 .5 3% ,其中男童 19.6 1% ,女童 32 .5 6 % ,男女儿童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国6省市2508名大学生儿童期性虐待经历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大学生中儿童期性虐待发生情况,探讨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对北京、河北、山西、江苏、陕西、安徽6省市6所普通高校中2508名大学生(女生1360人,男生1148人)童年期性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回顾性调查.结果 2508名大学生中,有24.8%的女生和17.6%的男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1项或1项以上的性虐待,其中包括非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20.0%,男生14.6%)和包括触摸在内的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女生14.1%,男生7.8%).儿童期性虐待经历与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是农村还是非农村、父母亲文化程度等没有明显的关联.与没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比较,有童年期性虐待经历的学生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均分偏高.结论 童年期性虐待经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