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产妇和非感染产妇的生产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率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VC组新生儿的鹅口疮发病率及尿布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对母婴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应积极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的孕妇200例,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未检出者为对照组,分娩时及产后3d评价妊娠的结局.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40%,发病率2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占80%.与对照组相比,VVC感染阳性组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发病率无明显增加,但增加早产的发生.结论:孕期VVC发病率高,与孕期无明显相关性,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孕期感染VVC对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汪利群  吴勇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31-183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定期产前检查的妊娠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完整的产检及生产资料,其中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者54例作为观察组,其余103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P<0.05);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阿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尿布皮炎及鹅口疮发生率分别为11.1%、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1.0%(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感染的发生,对母婴结局有不利影响,临床上应通过产检及早发现感染,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克霉唑与制霉菌素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3月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妊娠期妇女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给予克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V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的无效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5%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3% (P<0.05).结论 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栓,两种药物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阴道局部免疫特点,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 方法 选取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及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分为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妊娠VVC,50例)、单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组(单纯VVC,55例)、正常对照组(35例),经显微镜镜检初步筛选,留取阴道灌洗液,离心后分离上清液、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成分.用ELISA法测定IgE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免疫标志CD4、CD 8. 结果 IgE水平妊娠VVC组为(1.903±0.274)g/L,单纯VVC组为(2.032±0.289)g/L,正常对照组为(1.347±0.287)g/L,妊娠VVC组与单纯WC组和对照组比较,单纯VVC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VVC组CD 4+细胞数、CD 4/CD 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D 8+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参与妊娠期VVC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检的孕妇2350例,详细记录孕妇的一般情况,在孕中期及孕晚期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分娩时及产后3 d评价妊娠的结局。结果孕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5.6%,发病率与孕期无相关性。孕期VVC不增加胎膜早破、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P〉0.05)。但产褥感染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率均增加(P〈0.05)。结论孕期VVC发病率高,与孕期无明显相关性,存在垂直传播,对妊娠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外阴阴道引起的常见妇科炎症,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据报道,在美国发生率为39.00%[1].我国妊娠期VVC感染的阳性率为38.40%,发病率为18.11%[2].为了解孕妇妊娠晚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1012例该病病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367例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82-882,943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发病率及致病菌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到本院妇产科定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367例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35.42%,发病率16.6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9.35%,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多见(16.30%),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3.26%)。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正常人为高,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VVC最常见的致病菌,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机体的免疫异常及阴道环境的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阴道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GDM孕妇186例,为GDM组;正常孕妇25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阴道菌群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涂片Nugen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阴道pH值无明显差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率GDM组(35.8%)高于对照组(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乳杆菌检出率分别是91.1%和87.5%,细菌性阴道病(BV)发生率分别为18.9%和11.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GDM孕妇的整体菌群结构与正常孕妇无显著差别,VVC及BV的患病比例升高,对于GDM孕妇应密切关注其妊娠期变化,防止不良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8年5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及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分为RVVC组(41例)、VVC组(38例)、对照组(38例)。留取阴道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其IFN-γ及IL-4浓度。结果:①阴道灌洗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RV-VC组与VVC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VVC组明显高于V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阴道灌洗液中IL-4的表达水平RVVC组与VVC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与VVC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与复发有关。检测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可以反映患者阴道局部细胞免疫状况,可作为对RVVC治疗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