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自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药已覆盖广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但在基药进村及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不仅影响村医的利益,而且有碍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药品加成是长期以来村卫生室运行的基本规则,也是村医主要的收入来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药品销售零差率,也就是说村医再不能从药费中获得收入,这里的欠缺应由政府补助。但是补助的收缩性很大,与原先设想有不小的出入。按照补助标准,减去损耗,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卫健委不久前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好乡村医生待遇有关政策。通知明确,村医收入主要由省级定额补助、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一般诊疗费收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补助和中医药适宜技术诊疗收入5个部分组成,服务1000人口以上的每名合格村医,年收入应在5万元以上。我国有130多万名乡村医生,60多万所村卫生室。新医改以来,农村基层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地纷纷建起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医的生活、工作条件,村民的就医环境都有了很大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乡村一体化制度下村医的薪酬与待遇现状。方法:使用定性调查,同时结合文献和政策文件,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江苏省的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各有特色。宁夏村医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补助和公共卫生经费;江苏省则以业务收入为主。在宁夏,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考核后发放政府补贴与公共卫生经费;江苏省村医的收入统一上交给乡镇卫生院管理,经考核后按照统一比例返还。两省村医收入水平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大多数村医仍处于半农半医状态。两省村医都参加了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江苏省已解决村医的养老问题,而宁夏仍然没有解决。两省村医都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流出较多,流入不足,稳定性不高。讨论和建议:尽快明确村医身份,保障村医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法,提高村医收入;推进村医养老问题的解决,避免人才流失和村医空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建立乡村医生报酬支付机制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对福建、贵州、山西、河南4省7县试点乡镇村卫生室和村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村医收入在试点乡镇属中上水平,队伍相对稳定,不存在因报酬低而流失的问题,但报酬结构不合理,药品收入比重大,预防保健服务补偿不足,乡村集体补助极少。需采取必要的措施理顺报酬结构,研究合理支付村医报酬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结构的影响。方法:对山西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58家乡镇卫生院的收入状况与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投入的增加,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重从2009年的20.45%上升到2013年97.03%,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了18.4%;与此同时,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25.77%上升到2013年的54.16%,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基本药物制度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在进一步完善基层基本药物清单和基层财政补助政策的同时,完善医生薪酬和激励机制并改革不合理的医生劳务定价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医改方案提出,我国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差价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本文从财政补助、制度完善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对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算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补偿水平,提出完善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献研究和对湖北省江陵县6家村卫生室的现场调查。结果:全国各地补偿水平差异较大,中等补偿水平下,服务人口约2000人的村卫生室,其财政专项补助为8000元/室/年,公共卫生经费补助为8元/人,一般诊疗费收入为5元/人次。江陵县被调查村卫生室日常开支约35920元/年;如果按中等水平补偿,村卫生室的净收入为18344元/年。结论:对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制度补偿,要保证村卫生室的收支平衡以及村医的合理收入;同时应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口、省级和县级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补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院运行的影响,认为基层医院硬件水平在提升,但是对病人吸引力在下降;基本医疗服务绝对量增加,但是相对量下降,盈利能力下降;财政拨款增加,但是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先升后降;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难以实行绩效工资;药品收入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福利支出增长最快。分析原因,主要是基层对基本药物制度认识不到位,补助不到位且没有因地制宜,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用药目录差异较大,基层医院基本药物改革单兵突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东中西部地区,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江西、陕西和新疆4省(自治区),各地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09-2012年的各项收支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总收入及财政补助收入均有所上升,财政补助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同时药品收入占比下降。[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及其结构影响较大,补偿制度及激励考核措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A县乡村医生的身份、收入、工作状况、满意度和离职意愿。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A县17个乡镇57个村卫生室的68名乡村医生,收集相关定量资料;并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收集定性资料。结果村医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公共卫生工作服务量超过基本医疗服务工作量;2009年医改以来,工作量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20.00%左右,原因为公共卫生服务增加;村医收入中位数仅为1 800元,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的村医收入略高;2009年医改以来收入有所增加,幅度在18.00%左右,原因为政府补助增加和医疗服务收入增加;村医期望收入中位数为3 000元,与实际收入中位数差值为1 100元;村医对医疗、收入和工作等满意度较高,养老保险满意度较低,仅为26.50%;14.70%的村医有离职意愿,离职后首选务农等行业。结论 2009年医改以来,A县被调查村医收入依然很低,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但满意度较高;身份和养老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满意度低;部分村医有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1.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初期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各地村卫生室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补偿方式不合理、村医合理收入难保障、村医养老问题未解决、不规范医疗行为和村卫生室用药未满足需求.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合理确定补偿方式及补偿额度,保障村医合理待遇、建立有效绩效考核机制和调整基本药物种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200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套完整的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包括制定基本药物目录,组织生产、质量监管、定价、招标采购、配送销售、合理使用、监测和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98.8%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41.5%的村卫生室已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仅包含307个品种,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运行受到影响,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偿。建议动态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过程中注意价格与质量的平衡,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面,研究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问题,改进基本药物的科学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某市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改进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14个县(市、区)的部分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昆明市参合农民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技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收费、医生可信度、设备、所需药品的评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总体满意度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合农民选择村卫生室的影响因素是医生服务态度、医生可信度、离家路程、总的医疗服务质量、需要的药品和总体满意度,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因素是医技水平、就医方便程度、离家路程及等待的时间。结论昆明市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般。建议相关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乡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及管理,以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报酬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保健筹资与组织”研究30个贫困县的调查数据,对乡村医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0%的乡村医生家庭人均收入位于本村前18.27%,75%的乡村医生家庭人均收入位于本村前40.48%;略好于村干部和乡村教师家庭;虽稍差于个体医生家庭,但两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乡村医生家庭总收入中的56.99%来自于医疗卫生收入。乡村医生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时间占全部医疗卫生工作时间的21.38%,而其从中得到的报酬只占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报酬的14.05%。若将政府及村集体对乡村医生的补助视为对预防保健工作的补偿,使乡村医生在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上的“付出”与“所得”相匹配,则政府及村集体对乡村医生的补助应从目前的平均每人每月28.07元提高到41.48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评价,分析影响因素,为推进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建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甘肃省(西部)、湖北省(中部)、浙江省(东部)三省5个市(县)20个乡(镇)的2 769名乡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听说过"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的比例分别为23.69%、16.50%。受访者在村卫生室接受过"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比例为16.07%,认为当前村卫生室药物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占65.47%;认为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后看病费用未下降的占68.12%。根据Likert量表,村民对村卫生室药品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4.90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药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区因素、看病费用变化情况、药物满足村民治疗需求情况、药品品质、药品价格、药品效果、药品品种和村医服务态度。结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持正面评价,对村卫生室提供的药品服务整体上比较满意,但基本药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应进一步发挥村卫生室在基本药物制度宣传中的作用,提高农村居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同时,完善基本药物目录,满足农村居民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围绕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筹资困难问题,研究乡镇卫生院筹资测算技术方法,以服务决策、完善政策设计。方法:以S县乡镇卫生院筹资为个案,进行测算技术方法的研究。资料来源于2009年S县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库,并开展了关键人物访谈。结果:S县乡镇卫生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2317万元收入,为弥补这一损失,经测算,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分别需新增719万元和1598万元。为此,S县医疗服务数量若增长10%,则需将医疗服务价格提高40%。结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得到补偿后,整个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卫生筹资和经济补偿得到优化;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面临挑战。建议:建立政府补助为主导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多维度分析基层版基本药物流通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方法定量描述,定性分析。结果及结论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基层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较低;患者对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低;现有基本药物品种满足患者基本用药需求受到质疑;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一,补贴机制不到位;政府机构对基本药物的定位需明确。解决上述问题是保障基本药物基层版顺利流通,提高患者对基本药物可获得性,保证卫生公平,降低群众基本用药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新医改实施以来,作为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网底的村卫生室硬件房屋设备有所改善,村医队伍有所壮大,但村卫生室和村医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不明确,村医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较低,数量不足与年龄老化并存,待遇偏低和养老保障缺失,村卫生室设施不全和条件简陋。要筑牢这个网底,应明确村卫生室性质及功能定位,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落实财政各项补助政策,明确村医生定位与发展方向,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养老、工伤和医疗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的财政补偿情况,了解财政补偿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知情人访谈等研究方法收集湖北省7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收入资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占机构总收入的比例显著升高。但仍然存在财政投入水平不足、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通过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责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强对卫生投入的管理监督等途径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促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为合理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收入转变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东、中、西部三省6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总收入及药品收入数据,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调查机构的机构总收入均呈上升趋势;药品收入除西部地区略微增加外,东、中部地区药品收入均出现下降;药占比下降明显,其中,东部下降幅度最高(14.37%),中部其次(7.41%),西部最低(2.41%)。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扭转基层医疗机构药占比过高的问题,但需要建立多渠道的长效补偿机制,保障政府财政投入充足及时,才能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