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2例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下消化道出血以反复性、间歇性血便为主。(2)病程以2—3年者最多。(3)本组病例手术后100%出血停止,未再复发。结论 (1)小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出血期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及作好紧急手术探查准备。(2)术中结合应用内镜有助于诊断。(3)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血管畸形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由于该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和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 ,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本文总结了我院近年收治的 2 0例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的诊治情况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15岁 ,平均年龄 (5 0 .2± 12 .5 )岁。病史从 2d~ 7年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有呕血或 /和黑便。严重者血红蛋白仅 2 7g/L ,有明显的失血性休克表现。1.2 诊断方法和结果 内窥镜 (包括胃镜或结…  相似文献   

3.
31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症状 ,多数经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 ,但仍有少数病例常规检查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 ,从而造成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本文收集我院近 10年来 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 ,对其病因诊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31例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年龄 4 3 5岁 ;临床表现以反复间断消化道出血为主 ,出血时间 2d~ 13年 ;其中 6例因急性大出血未行检查而行急诊手术治疗 ,各种检查及结果见表 1、表 2。表 12 5例消化道出血检查方法及阳性率检查方式例数 (% )胃镜 (n =2 3) 3(1 3 % )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62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检查均顺利,无明显不适反应,对出血诊断阳性结果率为67.7%,其中血管畸形21例,小肠隆起型病变7例,新生物4例,寄生虫2例,溃疡4例,活动性出血1例,克罗恩病3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率,易耐受,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何子超 《现代保健》2008,(36):56-57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笔者共收集我院11例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结果证明: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美兰注射是目前肠血管畸形定性、定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重复畸形诊断较为困难,至今尚无明确的诊断手段,仍依靠病史、体检、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推断,术前能明确诊断者较少。我院自1990~2 0 0 3年共收治肠重复畸形18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所见,提出诊断要点和检查手段,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0例,女8例,年龄7d~10岁,其中7d 1例,2月1例,10岁1例,其余为1~4岁,平均2 4岁。以腹部肿块就诊6例,腹痛8例,消化道出血3例,其他手术意外发现1例。小肠重复16例,结肠重复1例,胃重复1例,十二指肠重复1例,合并麦克尔憩室2例,消化道穿孔2例,肠旋转不良1例,肠套叠1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有时来势凶险,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如何明确病因,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对及时手术治疗极为重要。我院自1996 - 2 0 0 3年对术前及术中未能明确诊断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1例患者,采用术中内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9~6 8岁,平均年龄4 6岁。全组患者均以大量鲜血便为主诉而入院。患者经止血、扩容、输血等治疗,血压仍不稳定,或经综合治疗止血后,住院期间再次出血,术前均行胃镜、肠镜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变,在无其他可行性方法检查情况下,采用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第三医院自 1986年 4月~ 1998年 4月间 ,采用改良 Sugiura术 (脾切除 +胃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胃底环扎术 )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34例中男 2 6例 ,女 8例 ,最小年龄 2 1岁 ,最大年龄 6 6岁 ,平均年龄 4 3岁 ,均有消化道出血史。全组 34例中 31例有明确乙型肝炎病史 ,3例有大量饮酒史。1.2 出血量  34例均有排暗红色或柏油样稀便 2~ 5次 ,2 4小时内呕血分别在 10 0 0~ 12 0 0 m l者 17例 ,12 0 0~14 0 0 ml者 11例 ,14 0 0~ 180 0 m l者 6例。1.3 肝脏功…  相似文献   

9.
贺杰  李丽君 《现代保健》2010,(4):183-184
为了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闽,下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息肉、癌的衍变过程,下消化道结肠镜检查的优越性,对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下消化道出血进行结肠镜检查共382例,均经肛门直肠检查除外肛周内外痔、肛裂等疾病,大便隐血阳性者均经上消化道胃镜检查排除上消化道病因引起,全组均经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50岁以上、50下进行分组观察,结果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包括癌、息肉、慢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肠道血管畸形、结肠憩室、原因不明等。分组观察表明息肉在大肠癌发生上有密切关糸,结肠镜检查确认率优于钡剂灌肠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0.
结肠血管扩张症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结肠血管扩张症被认为是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82年以来,使用日本Olympus厂生产的CF—IBW型纤维结肠镜诊断6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5~45岁,全部病例均有骤发或反复下消化道出血史,术前均做过一次以上结肠钡剂造影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便血伴休克     
病历摘要患者女,35岁。因柏油样便4天伴休克1天,以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入院。于1987年5月12日上午起床时突感腹部阵发性隐痛,随之解柏油样便一次,便后腹痛稍缓解。此后又连续3次解紫红色稀便,量约1500ml,并感头昏、心慌、乏力,在当地医院以消化道出血对症处理。治疗3天出血仍不停,伴休克而急转我院。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不发热。无肝病,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病史。无腹泻便秘史。  相似文献   

12.
目前部分介入治疗技术已应用于急救医学领域 ,并发挥着重要作用[1 ] 。现将我们应用介入方法治疗的 5 4例急性出血性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我院 1997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采用介入治疗技术救治 5 4例急性出血性病例 ,其中男 39例 ,女 15例 ;年龄 12~ 78岁 ,平均年龄 5 6 .5岁。出血部位 :肺 2 8例 ,消化道 6例 ,盆腔脏器 9例 ,鼻咽部 4例 ,其他部位 (肝、脾、四肢 ) 7例。发病原因 :肿瘤 14例 ,炎性疾患 (结核、支气管扩张、霉菌感染等 ) 12例 ,外伤 9例 ,医源性 (手术、产后出血等 ) 7例 ,其他 (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年内154例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过程。结果结肠镜诊断112例,肠系膜造影诊断3例,ECT诊断2例,胶囊内镜诊断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24例,结肠息肉18例,恶性肿瘤12例,痔疮5例,急性肠黏膜病变4例,血管畸形3例,其他18例,内镜下治疗36例,肠系膜动脉栓塞3例,外科手术5例。结论对下消化道出血早期应首选急诊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对于结肠镜检查阴性患者,根据出血速度,可选择ECT或选择性肠系膜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下消化道出血99mTc-RBC检测的定位价值.方法 72例拟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99mTc-RBC显像,并将定位结果参照手术、肠系膜血管造影术或肠镜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72例患者中99mTc-RBC显像阳性者61例,阳性率为84.7%,其中40例位于右下腹部(包括麦克尔憩室32例和结肠腺瘤8例),11例位于脐周(小肠重复畸形3例,结肠癌4例及回肠平滑肌肉瘤4例),10例位于上腹部(空肠黏膜下血管畸形3例、空肠血管瘤5例和慢性溃疡2例);40例明确出血灶的显像阳性病例,33例99mTc-RBC出血定位诊断与实际出血病灶基本符合,定位准确率为82.5%.99Tc-RBC显像阴性者11例,经手术及肠镜证实肠息肉8例,肠平滑肌瘤2例,麦克尔憩室1例.结论 99Tc-RBC检测具有无创、简单易行、快速可靠的特点,对临床下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病例共计124例,我们对其中64例应用立止血进行治疗.病例选择条件:有呕吐咖啡液体或出血,排柏油样大便或暗红色血便,无皮肤、脐部等其他部位的出血,查潜血实验呈阳性,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正常,排出咽下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消化道畸形等外科疾病.将这1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接受立止血64例为观察组,另外6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出生体重、开始出血的胎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本人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修期间,曾对该院1999,9~2003,8 502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灶者391例,占下消化道出血总数77.7%。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202例,女189例,年龄7~73岁,平均36.9岁,全部病例均有便血,其  相似文献   

17.
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是指经上、下消化道X线钡剂检查摄片、胃镜结肠镜检查仍无法明确其出血部位和 /或原因的一类疾病 ,约占消化道出血的 5 % ,其诊断颇为棘手 ,Waye[1] 认为隐源性消化道出血应尽早作空肠镜检查。我院消化科自 1998年 3月对 32例隐源性消化道出血进行检查 ,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系经内镜和 /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住院和外院转至门诊的患者 ,人均作过胃镜 2 3次 ,结肠镜 1 5次 ,最多一位患者经过 6次胃镜和 5次结肠镜检查。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 7岁。发病距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8.
吴爱平 《工企医刊》2001,14(4):79-79
静滴复方甘油致血尿,已日渐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本人回顾分析1997年5月~1999年12月所遇此类患者12例,期望同行对使用复方甘油患者,提高警惕,加强预见性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9岁~89岁,60岁以上10例,占83%。使用肾毒性药物4例。患者既往均有肾脏病史。  相似文献   

19.
董威 《中国保健》2009,(21):894-894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5~10岁,病史最长约2年,最短3个月,均经B超、X线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血尿、便常规、血沉、肝功、肾功等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胃肠道其他部位为低,约占胃肠道肿瘤的2%左右[1],而小肠肿瘤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报道就更少。由于对该部位病变缺乏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早期明确诊断困难较大,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出血的原因和部位,容易误诊以至延误治疗。我院于2000~2004年间共收治小肠肿瘤致消化道出血15例,手术13例,死亡1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78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间歇性血便,以黑便和暗红色血便为主,有1例呈鲜血样便,其中贫血10例,失血性休克6例,右下腹肿物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