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个中等收入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分类;免费医疗6国,社会保险(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18国,医疗保险与家属津贴3国,医疗保险24国。本文对后者的筹资比例进行研究,并与中国江苏省5市职工个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的筹资比例作了分析比较,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比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和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生收入水平。方法:按照医疗卫生体制中筹资机制的不同,本研究将36个OECD国家分为全民福利国家、社会保险国家和多元筹资国家三类。在此分类基础上,进行国际、国内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收入比较。结果:国际比较发现,多元筹资国家医生的收入水平最高,福利国家居中,而社会保险国家最低,这说明社会保险国家由于政府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干预程度较强,医生的收入水平没有反映医生的真实人力资本价值;国内、国际比较发现,按照医疗卫生筹资来源中国属于多元筹资类国家,但公立医院医生工资水平远低于OECD国家中多元筹资类国家,这反映出中国的公立医院医生工资收入整体偏低,薪酬制度没有体现医生的真实价值。结论:需要改革我国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提高医生合法收入,使得医生的收入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缩小国际差距,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国医疗水平进步,居民寿命增长。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约有26 400万人口的年龄≥60岁,占总人口的18.70%,其中约19 064万人的年龄>65岁,占总人口的13.50%。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如何展开老年人群的健康照护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居家护理服务质量是长期护理保险(LTCI)管理监督的重要内容,开展LTCI服务质量评价,是完善政策制度的需要,同时也可衡量护理机构的护理服务能力水平,提高同行业的竞争力,提升老年人主观满意度。现如今,我国在LTCI这一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目前,不同社区、不同机构在该方面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尚未形成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LTCI制度都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居家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尚不成熟。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针对LTCI居家服务展开研究,围绕国内外现状,针对这一服务从其概念、开展情况、实施建议等方面展开综述,以为我国LTCI居家护理服务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出台部门、失能评估标准、筹资机制、护理服务方式和待遇支付5个方面,选取全国28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对其政策进行比较。建议我国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国家医保局在长期护理保险推行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并完善失能评估标准。各试点应逐步拓宽长期护理参保覆盖面,强调单位和个人的筹资责任,因地制宜丰富长期护理服务方式,开展失能失智预防工作,以及建立合理的长期护理待遇支付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一经公布,业内即称之为是除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以外的"第六险",原因有3个:一是主管部门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二是该保险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遵循社会保险的筹资方式和待遇给付方式;三是该保险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一样,是个人特别是老龄化之后必需的服务保障。15个试点起步探索2016年试点启动后,除少数几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围绕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筹资困难问题,研究乡镇卫生院筹资测算技术方法,以服务决策、完善政策设计。方法:以S县乡镇卫生院筹资为个案,进行测算技术方法的研究。资料来源于2009年S县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库,并开展了关键人物访谈。结果:S县乡镇卫生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2317万元收入,为弥补这一损失,经测算,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分别需新增719万元和1598万元。为此,S县医疗服务数量若增长10%,则需将医疗服务价格提高40%。结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得到补偿后,整个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卫生筹资和经济补偿得到优化;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面临挑战。建议:建立政府补助为主导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7.
分析波罗的海三国1992年到2004年间卫生政策的演变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总体目标是相似的,在初级卫生保健、医疗行业改革和医疗资金筹措方面的政策内容是互相参照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卫生政策都朝着西欧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并行前进,都是锚定全科医生服务建立初级保健系统和降低医院定位。三个国家关键的卫生政策和结果特征有的趋同有的趋异,但都朝着欧盟15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2020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确立了未来10年我国医疗建设重点。《意见》从医疗体系建设、可持续筹资机制、医保支付、基金监管、药价、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明确了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方向,并提供了付诸行动的路线图。总体改革框架是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健全待遇保障、筹资运行、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四个机制。完善医药服务供给和医疗保障服务两个支撑。  相似文献   

9.
重构医疗保险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短期之内城镇“三网合一”,新农合独立运行,当城镇化率达到70%~80%时,自然实现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新农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尚未实现应保尽保,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低,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基本制度。建议确定新农合的社会保险性质,实施强制性属地参保原则;实行财政按收入比例、个人按家庭人均纯收入比例的筹资机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减少,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自然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实行按统一目录报销,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我国的基本医保制度建设进入了新时期。从医院的管理角度,该怎样面对医保政策变化,又如何根据新的政策趋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推动"三医联动"?更加关注医疗价格和成本新时期下,基本医保的筹资、支付方式、基金管理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面对新形势,医院管理要更加关注医疗收费的管理。在国家医保局成立前,医疗收入更多地受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对医疗价格指定的影响。今后,国家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