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古人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体内湿邪潜伏,可谓是现代人健康的头号大敌。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如果体内的湿与寒在一起的话就叫寒湿,而如果与风在一起的话就叫风湿,与热在一起就叫湿热。湿气一重,百病丛生,像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甚至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正有句古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甚至是恶性肿瘤等疾病,其实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身体湿气重,对于湿气对身体的影响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但是,具体湿气重会有什  相似文献   

3.
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意为发热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入侵骨髓。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真正的寒证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候是湿邪在作祟。湿性黏浊,如油入面。体内湿气重了,吃再多的药,打再多的针也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4.
<正>有句古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被中医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湿邪如不祛除,吃再多的补品都无济于事。笔者了解到,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压等疾病,其实都与湿邪入体有关。那么,身体是否有湿气,能自己加以判断吗?信号一:面色和舌苔有蛛丝马迹确认自己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是早上起来看看舌头的形态。如果你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或者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明显齿痕,那就基本可以确定脾湿。健康者的舌象一般较为红润,舌面的舌苔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5月份以来,天气闷热,雨下得颇为频繁,这种天气湿气不请自来。而夏天是脾胃病高发的季节。湿气如何"祸害"脾胃春夏之交,气温升高,脾胃病患者多有贪凉饮冷,导致寒湿入侵,或者暑湿蒸腾、感受湿热、乱于肠胃,导致胃肠功能失调,或呕吐,或胃胀,或泄泻,或大便黏滞不爽,严重者也伴有胃胀痛。这类人群往往舌头胖大或者舌上有厚苔,这样的舌象说明体内有湿气。人体湿气过重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孩子经常犯的急性胃肠炎。而湿邪从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如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则称为暑湿。  相似文献   

6.
正湿气是中医概念,风、寒、暑、湿、燥、火为六种外感致病邪气,中医统称为六淫,其中在长夏时节(即每年的7~8月份)多见湿邪致病。湿邪为阴邪,最容易渗透,阻滞气机,损伤人体阳气,还容易和其他邪气合并,比如湿遇寒则成为寒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成为风湿。其致病表现形式多样,且湿性黏滞,不仅化解所需的时间长,而且黏稠的湿邪会把身体包裹住,使各个脏腑在运行时都会遭遇阻力,使整个身体的生理功能下降。慢慢地身体就会出现一大堆问题。所以尽早发现体内的湿气,及时调理祛湿很重要。怎样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中医专家教你以下几招。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天气回暖,但是早晚风凉,再加上空气湿度大,寒湿袭体,很多人出现腰酸、腰疼、乏力甚至手脚麻痹。这就是所谓的腰"感冒"。从中医角度讲,腰"感冒"多与风、寒、湿相关,冬季和冬春交替时候出现得最多。其病机是腰部局部缺血,受凉之后更致血气运行不畅,引起复发或加重。这种症状的主要成因一般分为风邪为重、湿邪为重和寒邪为重三大类。风邪侵体,表现为痛无定处,忽而这里忽而那里,让人坐立不安;湿邪则主要表现为僵硬,患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夏季的到来,降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湿邪很容易乘虚而入,侵袭人体。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着,如油入面。"湿邪作为六淫邪气之一,有沉重感、附着感、黏滞、趋下的特性。如今,湿邪已成为绝大多数疑难杂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临床上,经常有患者自己判断体内有湿气了,但是喝了红豆薏米粥两三个月非但湿邪未祛,大便反而  相似文献   

9.
正诸多风湿病(以疼痛、肿胀、沉重、拘急、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在盛夏加重,原因是夏季虽然天气炎热,炎热多夹湿。热可致病,湿亦可致病;热可加重病情,湿亦可加重病情;湿热胶结为病最为难治。从中医角度认识风湿病,有的人体质偏于寒,有的人体质偏于热,体质偏于寒的人因盛夏而可演变为寒湿,体质偏于热的人因盛夏可演变为湿热。总之,在盛夏季节里辨识风湿病变不能仅仅局限于湿热,还必须辨识寒湿,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10.
正内湿是如何生成的内湿是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引发的内生湿邪积聚体内而成。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主要是由肺、脾、肾、三焦、膀胱之气化来共同完成的。如《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相似文献   

11.
正小满过后,我国南方地区便进入了梅雨节气,北方的雨水也逐渐多了起来,使空气中湿度逐渐增大,而且天气也慢慢热了起来。人们形象的说这是"桑拿天"。很多人在这个季节里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腰背酸痛、消化不良、皮肤瘙痒、困倦乏力。其实,这都是"湿邪"在作祟。在中医里面,湿属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六气随着季节变化,主导着气候变迁,形成四季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夏末话湿     
中医将致病因素分为两大类:即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等四时太过的气候。夏末秋初、暑气渐消,但若阴雨连绵则湿邪易为患。 湿邪既可侵犯皮肤、肌肉,又可侵犯经络脏腑。湿邪侵于肌表,可见恶寒发热,虽汗出而热不退,胸闷、头身酸痛。湿邪侵于经络,可见四肢筋骨酸痛,沉重麻木或者肿胀,中医称之为着痹。湿邪伤于肺,可见胸闷,呼吸不利,咳痰不爽。湿邪伤于脾胃,可见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胀便。湿邪还容易和其它致病因素结合在一起侵入人体。  相似文献   

13.
正清明节前后,长江以南如闽、粤、台、港等地都呈现了气温下降、阴雨绵绵的天气,这时人体要特别注意湿邪的侵袭,善用饮食及药方进行体内除湿。1.除湿内外同步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不适中或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引发的病症。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病程偏短,约一周内。天气或地区潮湿,人体正气不足受外来湿气侵袭产生的疾病,多在夏秋及梅雨季节发病。外感症状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湿邪""湿"字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有天上的雨水、雾气、露水;地上有河水、湖水、溪泉;还有突发的;等,都带着"湿"。这些自然界中的水,中医称它为"外湿"。人的生存离不开水。研究发现,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3天不喝水就可能出现重度脱水甚至死亡。但是,水过多也不行,尤其当人体抵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专家认为,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外界湿邪侵入人体所致,会引起恶寒发热、头涨脑重、肢体浮肿、身重疼痛等症状,多属肌表经络之病。内湿则是一种内在的病理产物,指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导致体内水液停滞而湿浊内生。会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尿少、面黄、浮肿、舌淡苔润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夏日里除了"暑邪"这个"罪魁祸首"外,还有"湿邪"这个"幕后杀手",即所谓的"湿热交加","暑必夹湿"。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所致。所以,夏季应学会防"湿邪"。  相似文献   

17.
正祖国医学将夏秋之交的季节称为长夏。长夏时节天热多雨,湿气最盛,"防湿护脾"是当季的养生关键词,我们应如何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警惕湿邪的"入侵"呢?湿邪危害大,你真的了解它吗?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邪侵袭人体后,会滞留在脏腑经络之间,引起头身困倦、四肢沉重、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其致病机理各有特点,并呈现出一定的时令性。唯独以湿邪最为恶劣,一年四季害人不休,而且随四时之气与其他病邪结合变易。在冬为寒湿,在春为风湿,在夏为暑湿,在秋为燥湿。湿叉无处不在,有在天之湿,雨雪露雾;有在地之湿,泥水湖沼。湿邪伤人,有自外而入者,或地气蒸腾,空气湿度大;或冒雪淋雨,涉水践露;或卧于阴凉潮湿之地,或坐于室外土地木椅,或大汗淋漓未及时更衣;等等,谓之外湿;有自内而得者,过食酒乳膏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中医门诊中,常遇到一些人认为自己的不适症状是由"湿气重"引起的,大部分人都按照坊间流传的办法,喝红豆薏仁水来祛湿,但有的人却喝"上火"了。一些关于"祛湿"的误区,希望通过下面正确的解释,引起大家的注意。误区一:湿气乃是现代人"百病之源"常有人根据网上的谣言"自我诊断",觉得自己身上湿气重,认为"湿邪"可引起身体沉重、疼痛,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而"内湿"则表现为脾胃不佳,口淡、食欲下降,胸腹部感到很闷,容易拉肚子,或者出现功能性胃肠炎。  相似文献   

20.
中医小知识     
正燥湿①"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腹胀、大便清稀,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②"苦寒燥湿":因中焦为湿热所阻,腹痛腹胀.大便稀薄而热臭,舌苔黄腻,用黄连、黄芩、枳壳、猪苓等。利湿是通利小便、使湿邪从下焦渗利而去的方法。凡阴虚津液亏损、遗精、滑精者慎用,如必须使用,应加滋阴药。利湿药中滑利降泄性较大的如生薏仁、瞿麦、冬葵子等,孕妇慎用。淸热利湿湿热下注,小腹胀急,小便浑赤,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