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目前,牙科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DCU)已成为口腔科日常诊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DCU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系统,提供口腔科各种诊疗服务过程中所需的物质(如气、水和电)和设备[1]。牙科手机、超声洁治器、三用枪头等均是DCU常用附属设备,上述设备均需要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供水。若水路被污染,会将病原体带入患者口腔,并通过手机、三用枪等的喷雾作用污染空气及周围环境,可导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平板接种法监测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某院DUWLs系统50份水样标本,分别采用平板接种法和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规定的倾注平板法进行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倾注培养法和平板接种法检测DUWLs中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50,P>0.05);检测菌落数的合格率分别为58.00%和52.0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结论平板接种法与国标倾注平板法检测DUWLs系统中的菌落总数无差异。平板接种法操作简单,易于细菌的初步鉴定,日常水质监测中可替代国标倾注平板法。
[中图分类号]R181.3+2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院感染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普遍注意,口腔科疾病的诊疗操作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卫生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颁布实施后,各级口腔机构及医务工作者加强了感染控制工作。但也存在着潜在的感染因素,如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感染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是口腔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s,DCUs)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口腔诊疗提供水源保障[1]。但研究发现其常存在严重污染[2-4],污染原因主要包括防回吸装置失效、供水水源污染、管道中生物膜定植等。DUWLs中的细菌可随着水流进入患者口腔内,也可形成气溶胶污染诊室环境[5],导致患者及医护人员发生医源性感染,是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感染控制重点之一。对此,目前国内外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鉴定牙科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UWLs)中污染微生物,通过优势菌对不同消毒剂的抗性评价现行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某三甲专科口腔医院DUWL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菌落计数法对使用中的DUWLs进行微生物培养计数,采用质谱分析仪分离鉴定优势菌,通过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试验(MBC)评价优势菌对不同消毒剂的抗性,通过悬液定量杀菌法比较产黏液分枝杆菌与标准菌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的抗力。结果 24台DUWLs的48个水标本菌落检出率100.00%,平均菌落数为(2.25±1.43)×105 CFU/mL,并分离出9种污染微生物,优势菌为产黏液分枝杆菌(35.72%),其次为真菌(21.43%)。分离的产黏液分枝杆菌对醋酸氯己定、次氯酸钠、过氧乙酸、过氧化氢4种常用消毒剂的MIC分别为1.5、500、5、100 mg/L,MBC分别为3、500、10、200 mg/L,对次氯酸钠的抗力接近标准菌株;0.5%醋酸氯己定在30 min内无法有效杀灭分离的产黏液分枝杆菌和标准菌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0.1%次氯酸钠、3%过氧化氢及0.1%过氧乙酸在30 min内均可有效杀灭分离的产黏液分枝杆菌和标准菌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结论 对含氯消毒剂抗力更强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已取代铜绿假单胞菌与军团菌成为本研究所选医院DUWLs中优势菌群,DUWLs的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消毒剂种类、浓度,以及有效的作用时间和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6.
口腔专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原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口腔专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的原因。方法分别采集综合治疗台不同时段牙钻手机喷水进行检测。结果使用牙钻手机治疗前,综合治疗台供水系统中自来水菌落数为(245.83±18.63)CFU/mL,明显高于蒸馏水菌落数(165.56±13.33)CFU/mL(f=11.66,P〈0.01)。使用牙钻手机为患者治疗后不及时空转30s,手机喷水菌落数分别高于使用牙钻手机治疗前和治疗后经空转手机30s后的喷水菌落数(均P〈0.01);完成治疗后不及时空转牙钻手机并直接放置于操作台面过夜,手机喷水菌落数严重超标。结论加强对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清洗消毒管理,提高医生规范操作意识,可以减少口腔专科诊疗中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水路无菌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的供水方式及是否排空水路内水分过夜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第一阶段试验将6台综合治疗台随机分成2组,分为外储水罐供水组及市政供水组;第二阶段试验将6台综合治疗台都切换成使用外储水罐,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排空水路过夜组和未排空水路过夜组;分别比较两个阶段两组消毒前及消毒后1周内不同时间的细菌数量。结果第一阶段消毒前DUWLs细菌污染最严重的为机头水,平均菌落数为4 117CFU/mL,合格率为15.38%。消毒前各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DUWLs细菌数量严重超标(均3 000CFU/mL)。不同供水途径DUWLs消毒后细菌数量比较,除消毒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7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毒后第2天,市政供水组细菌含量开始超标;消毒后第3天,外置储水罐供水组细菌含量开始超标。是否排空水路过夜DUWLs消毒后细菌数量比较,除消毒后第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毒后第4天,未排空水路过夜组细菌含量超标。消毒后第7天,排空水路过夜组细菌含量100CFU/mL。结论使用外置储水罐,每日更换无菌蒸馏水及每日排空水路保持干燥过夜,可有效降低DUWLs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8.
沈国勇 《医疗装备》2007,20(8):61-61
苏州公理福牙科综合治疗台由于使用方便,维修简便,故障率低,本院一直在使用。现就该机的一些故障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污染现状,探讨DUWLs污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7年6月22日—2018年2月23日北京某口腔医院门诊各科室不同品牌的口腔综合治疗台(DCU)进行水样采集、细菌培养及计数,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DCU品牌、使用年限以及诊疗科室、取样部位DUWLs水样菌落数的差异。结果 共采集DCU水样464份,DUWLs水样菌落中位数为2.6×103(17~5.2×105)CFU/mL。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使用年限、不同诊疗专业以及不同品牌的DUWLs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CU的不同出水端水样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CU使用年限、DCU品牌、诊疗专业均对DUWLs菌落数的变化有影响(P<0.001),且DCU品牌与诊疗专业、DCU品牌与使用年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01)。结论 目前DUWLs污染严重,并且受DCU使用年限、品牌以及诊疗专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绍鑫  王磊  秦晓东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278-1280
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由水、电、气供给系统与各种口腔诊疗器械组成,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冷却与冲洗用水,是口腔诊疗必备的基本装置。对其水路污染的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能否有效进行消毒管理是关系到口腔治疗中医院交叉感染控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文章对美国的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管理技术规范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梳理,为国内医务人员和牙科治疗台设备生产厂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设计和消毒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路消毒效果,为其用水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口腔科6台新安装的牙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道,于消毒前和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进行采样,作细菌学监测。结果消毒前冲洗水含菌量为2 520~9 000 CFU/mL,平均6 347 CFU/mL;手机喷水含菌量为4 530~10 000 CFU/mL,平均7 164 CFU/mL;两者合格率均为0.00%。消毒后冲洗水含菌量为0~570 CFU/mL,平均84 CFU/mL,合格率94.00%;手机喷水管道含菌量为0~208 CFU/mL,平均71 CFU/mL,合格率98.00%。冲洗水、手机喷水合格率,消毒前与消毒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x~2分别为88.68、96.08,均P0.01)。结论采用含氯消毒剂对口腔科综合治疗台用水管路进行消毒,能有效改善其用水管路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2.
Bacterial biofilm in dental unit waterlines (DUWs) is a widespread problem, and poses a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risk of infection to dental staff and patients, particularly those who are medically compromised or immunocompromised.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dental chair unit output water in the Dublin Dental Hospit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two hydrogen peroxide-based disinfectants in reducing bacterial loads to < or =200 cfu/mL as recommended by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The chemical quality of dental chair unit input and output water was well within the limits recommended for potable water. Water supplied to the units yielded an average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cell density of 184 cfu/mL. However, the corresponding density in output water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the average cell density in water from the three-in-one air/water syringes and cup fillers in 12 chairs was 8200 and 4300 cfu/mL, respectively. Dental unit water obtained from 18 separate reservoir-supplied units in general practices in the Dublin area yielded an average of 66000 cfu/mL. The bacterial species found were predominantly environmental organisms, which were also present at low levels in the input water. Some of the species identified (e.g., Burkholderia cepacia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are known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The capacity of two disinfectants, Sterilex Ultra and Sanosil, to reduce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to safe levels was compared. In a controlled study, once weekly overnight (15 h) disinfection using either agent reduced the bacterial density to below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recommended level of 200 cfu/mL. However, once disinfection ceased the bacterial loads increased to unacceptably high levels within three weeks.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disinfectants markedly reduced biofilm in the DUWs, but the biofilm rapidly became extensive again when once weekly disinfection ceased. While both disinfectants were equally effective in lowering the bacterial counts to acceptable levels, Sterilex Ultra was associated with clogging of DUWs in some dental chair units after repeated usage, suggesting that Sanosil is a more suitable agent for routine use.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中。但是近年来大量内镜相关感染不断被报道,其中也不乏暴发事件;由内镜相关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新的公共健康威胁,已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内镜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对内镜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就内镜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其效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内镜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借鉴。内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诊疗设备,直接接触患者体腔和黏膜,并且其材料和形状特殊、结构复杂,不耐高温高压,用后清洗消毒难度大,故易发生内镜相关感染,从2000年开始已出现多次因内镜污染而造成的病原菌感染暴发流行,见表1。病原菌有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及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部分内镜甚至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CRE)[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2]等;检出的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2 3],给内镜的消毒灭菌带来新的考验。内镜室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4],以及来自患者的多种致病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HBV、HCV、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故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雷长红 《职业与健康》2013,(24):3348-3350
空气的卫生质量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空气中的颗粒、微生物气溶胶、臭氧、氮氧化物等会成为呼吸道的刺激物、毒物以及致敏原的载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了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减少微生物污染带来的危害,要从根本上治理空气污染。作者将从空气微生物污染现状、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重耐药菌防控的有效性、生物膜的有效清除、水源性传播病原体的鉴定与防控、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的持续有效性等都对医院感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 也可以传递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在降低多重耐药菌和清除生物膜中所展示出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使其具有成为医院感染防控新方法的潜力。本综述总结噬菌体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相关研究, 包括在对抗多重耐药菌、清除生物膜方面的优势, 以及在医院感染病例识别、环境清洁消毒、水源性传播防控和医院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介入治疗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对多种心脏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疗作用明显,具有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优势.随着介入医疗器械精细程度的不断提高,应用的种类持续增多,放射线的结合运用,使介入导管室的相关感染风险增加,因此导管室的防控感染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介入导管室发生感染的风险因素较多,如管理制度欠缺、空气环境以及无菌物品配...  相似文献   

17.
18.
宋丹 《中国校医》2020,34(8):633-636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我国诺如病毒暴发事件呈上升趋势。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呈现感染剂量低、体外长时间存活、不同基因型传播特点不同等传播特征。有效识别暴发、做好病人管理、落实清洁消毒措施、管控食源性及水源性疫情等是诺如病毒防控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