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绵阳市2005年麻疹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总结控制工作中的经验。[方法]根据绵阳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2005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描述绵阳市麻疹流行近况;流行病学分析麻疹的流行因素,包括人群免疫状况、感染方式、传染源管理、麻疹疫苗(MV)保护效力,对免疫干预预防措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05年共发生麻疹348例,发病率为6.73/10万,较2004年上升7.74倍;发生暴发疫情7起154例;72.41%的病例﹤15岁;86.21%的病例发生在3~6月份和9月份;72.13%的病例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指标达到监测方案要求。[结论]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是供方未及时对流动儿童提供第1针MV免疫服务的重要原因;不在学校接种MV,后期又无督促机制,严重影响MV第2针接种率。麻疹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与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有关,控制麻疹暴发的重点在学校,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是减少麻疹发病和控制麻疹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感染麻疹的主要因素为医院暴露、与病例接触、未接种MV。传染源管理目前存在薄弱环节。按卫生部新免疫程序针对6岁以上儿童不开展MV接种,绵阳市可通过对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确保所有儿童完成全程接种。针对≥15岁成人麻疹的控制,尚需现场证据证明其有效和可行性。减少暴露机会、控制传染源等措施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麻疹预防控制,降低麻疹发病率。方法:针对镇江市目标人群开展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实际强化接种61767人,强化接种率为96.66%;学龄前儿童、在校学生、单位成人报告强化接种率均〉95%;流动儿童总估算强化接种率为87.33%;8月龄~4岁流动儿童强化接种率为97.11%。结论:此次MV强化免疫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余水兰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8):13-14,16
目的 总结分析百色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数据,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百色市所有8月龄~14岁儿童(包括流动儿童),无论既往有无接种史或患病史,均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通过收集整理全市MV强化免疫报表数据和现场评估等情况,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强化免疫摸底应种儿童数为699 354人,报告接种人数669 411人,报告接种率为95.72%;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2.09/10万;强化免疫后全市尚无麻疹病例报告.结论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可迅速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麻疹的暴发或流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经验,加速麻疹控制,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方法收集资阳市MV强化免疫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MV强化免疫共计接种8月龄.14岁目标儿童663992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结论本次MV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麻疹发病与麻疹疫苗接种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甘肃省部份地区发生麻疹爆发或流行的原因,分析麻疹减毒活疫苗(MV)效力与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个县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调查病例和对照各358人,病例中<7岁儿童占27.65%,7~14岁占66.48%,平均年龄8.62岁。病例组MV接种率36.87%,对照组MV接种率89.94%;接种MV后≥5年发病者占68.94%,7~9岁发病儿童距接种MV≥5年的占74.47%。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计算,接种MV与麻疹发病的比值比95%可信区间为0.028~0.079,MV效力95%可信区间为92.1%~97.2%。结论甘肃省部份地区发生麻疹爆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是MV接种率过低,存在免疫空白。提高MV接种率,缩短MV 2针接种间隔时间,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可有效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6.
运城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快速评估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快速评估运城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方法MV强化免疫完成后,市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县(市、区)接种率进行调查和快速评估。结果全市目标儿童835066人,接种MV811548人,接种率为97.18%。全市快速调查目标儿童1561人,接种MV1544人,接种率为98.91%,各县和各年龄组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结论运城市MV强化免疫是一次全面、彻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云南省麻疹高发的原因,制定控制麻疹对策.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冷链运转对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效价的影响,云南本土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MV免疫效果评价.结果 MV跟踪监测、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平均效价≥3.0 lg CCID50/ml.不同爆发现场采样标本分离出的21株麻疹病毒,基因型别鉴定为H1型.免疫前麻疹抗体阴性儿童85人和74人,分别接种不同剂量(0.2ml、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8.24%、97.30%(x2=4.656,P<0.05).检测3815人份1~20岁人群血标本,麻疹IgG抗体阳性率96.02%,几何平均滴度(GMT)1:843,血清抗体≥1:800的占71.85%,该人群MV初免接种率75.05%,复种接种率46.53%.结论 云南省现有冷链系统规范运转,能保障MV效价不降低;所分离出的麻疹病毒是中国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别;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是MV有效接种率低于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所要求的95%指标,因此提高MV有效接种率并适时开展MV补充免疫,是目前云南省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南山区1990~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为进一步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麻疹流行情况 ,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90~ 2 0 0 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麻疹发病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 ,占 81.9%;发病季节高峰在 3~ 6月 ,每隔 5~ 6年流行一次 ;1996~ 2 0 0 1年麻疹发病年龄主要是 <5岁儿童 ( 2 8.3 %)和 15~ 30岁成人 ( 42 .6 %)。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未免疫和未复种麻疹疫苗 (MV)人群的积聚。因此 ,加强MV初免和复种工作 ,提高接种质量、麻疹监测和流动人口的免疫覆盖率 ,开展对特定人群的免疫 ,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泉州市2006~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06~2008年泉州市发病较高的为晋江、石狮、鲤城、丰泽、南安等5个县(市、区),占全市总病例数的86.82%;病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77.75%,8月龄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比例从2004年5.81%上升到2008年15.67%,流动人口的病例占总发病数的57.01%;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仅占10.76%;本地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全市7岁以下流动儿童麻疹疫苗第一针接种率为78.89%,第二针接种率仅为46.50%。麻疹疫苗免疫干预后发病明显下降。结论人口流动频繁、疫苗接种率低、免疫空白人群积累是麻疹发病升高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所有儿童完成麻疹疫苗免疫是泉州市麻疹防控的主要措施,重点要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市8月龄~4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MV)初免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儿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抽样方法,调查温州市1 167名流动儿童和监护人的人口学特征、MV疫苗预防接种情况、监护人知识、态度、预防接种服务及利用情况,分析MV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结果]MV初免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3%、69.2%,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长的工作时间、胎次、预防接种的信息来源、是否了解预防接种、有无必要接种、接种前主动告知医师孩子的健康状况、持有预防接种卡、证为流动儿童MV及时接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温州市流动儿童MV初免及时接种率较低,监护人及时免疫意识和免疫服务有待加强,并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MV初免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 首先拟定上海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并从组织上保证该措施的实施。半年后,对上海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结果] 82.0%的外来流动儿童能够出示预防接种证,72.4%的外来流动儿童接受了“四苗”初免,“四苗”按时接种率64.5%~69.3%,85.6%的外来流动儿童家长接受过计划免疫宣传教育,他们的计免基础知识答对率达69.0%,且与其子女的接种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宣教的最适形式依次为广播电视、分发宣传材料和防保人员的个别宣教。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丹阳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建  丁彧  杭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45-2746
[目的]了解丹阳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麻疹控制经验。[方法]对丹阳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和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12.4/10万,为20年内历史最高水平。本地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上成人为主,占71.4%(30/42),流动人口中麻疹发病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8.2%(30/34),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每5~10年对50岁以下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麻疹主动监测、做好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应急接种工作,是今后控制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玉溪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后续强化免疫效果,总结经验,为控制并加快消除麻疹工作进程制定针对性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每县抽取城区和2个乡镇各30名目标儿童进行现场接种率快速评估。结果全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9.66%,不同年龄段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9.36%以上;不同居住形式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在97.78%以上,0剂次免疫史该县及外地的儿童均集中分布于8月龄~2岁年龄组。结论玉溪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发现并适时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是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流动人口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北京市近10年来本市户籍人群麻疹发病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但随着流动人口不断增多,流动人口麻疹发病日益突出,并常以暴发的形式出现。其发病对象以学龄前儿童和建筑民工为主,发病主要原因是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加强麻疹监测,提高流动儿童常规免疫覆盖率,开展特定人群强化免疫,增强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是预测和控制暴发、降低该人群发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凤双  肖雷  吴殚  冯冉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73-2676
目的分析1998—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资料对1998-2009年顺义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顺义区近12年来麻疹共发病446例,发病率为5.67/10万,发病情况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后麻疹发病出现明显升高,2005、2006年发病率分别为18.60/10万和15.07/10万;发病高峰为3~5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30岁组,1岁以内本市和流动儿童发病基本相同,15岁以上组流动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高发职业是散居儿童和民工。结论顺义区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是流动人口,发病年龄主要是1岁以内和20岁以上年龄组,控制1岁以内人群发病主要是提高8月龄麻风疫苗免疫的及时率,同时提高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或在育龄妇女婚检或孕前接种麻风腮疫苗。对于控制20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集中强化免疫和提高麻疹病例监测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16.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的问世和推广使用,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近年来,在麻疹病毒变异、儿童漏种增多以及免疫失败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较好地区,麻疹疫情反复波动;发病季节后移,周期不明显;发病年龄高峰移向1岁以下婴幼儿以及15岁以上的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今后,加强麻疹基因型监测,为新型麻疹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适时的开展免疫强化工作和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可适当调整免疫程序,降低低年龄组和15岁以上人群麻疹的发病率;建立和完善麻疹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减少麻疹非典型例的误疹;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麻疹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麻疹新发儿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说明对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EPI)的必要性,并提出如何解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麻疹新发病例中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麻疹发病率与麻疹疫苗接种率进行比较。结果:流动儿童在水磨沟区总人口中占很小比例,但在麻疹新发儿童病例中却占很大比例。经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低于常住儿童,是造成麻疹等儿童易感传染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等儿童易感的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强化免疫前后2年麻疹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州区2010年10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通州区2009、2010、2011和2012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77例、157例、9例和3例;2011~2012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比2009~2010年下降了95.34%;麻疹发病仍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份;地区分布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主,强化免疫后各地区发病率下降均达到了88.02%以上;麻疹发病多为流动人口,主要由8月龄儿童病例和15岁的成人病例组成,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年龄双向移位现象更为明显。结论通州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短期效果显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根据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成人、麻疹常规免疫前儿童和流动人口成为防控麻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郑州市2000~2002年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郑州市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相同和不同的发病特点 ,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对郑州市 2 0 0 0~ 2 0 0 2年经实验室确诊的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逐个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 ,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郑州市确诊病例的 44 82 % ,特别是市区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整个市区确诊病例的 61 5 7% ,当地和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比例都不高 ,分别占 2 5 %和 13 % ,免疫史不详的病例两者都较高 ;1~ 7岁为本地和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主要年龄组 ,且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占其构成比为 74 3 1% ,当地麻疹病例无免疫史的病例占其构成比为 3 5 44 %。两者发病季节高峰无明显差异 ,但当地麻疹发病高峰提前于流动人口麻疹发病 1个月。结论 今后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 ,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使其接种率和 1岁以内麻疹疫苗的及时接种率都有大幅增长 ,认真做好麻疹病例的个案调查工作 ,尽量减少免疫史不详的病例 ,以便于对麻疹病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如何降低 <8岁龄麻疹在当地和流动儿童中发病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现阶段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评价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的现状。方法 按照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的要求。对3个项目县2003—2005年的5039名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流动儿童共5039名,其中满周岁2431名,平均建证率为91.9%,卡介苗接种率为71.5%,脊髓灰质炎糖丸接种率为73.0%。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70.3%。麻疹疫苗接种率为63.8%,四苗全程接种率为53.2%;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4.4%,五苗全程接种率为45.1%。未种原因中以缺乏预防接种信息为主。占54.2%。结论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针对流动儿童宣传动员工作效果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