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描述湖北省城乡居民膳食矿物质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的食物记录数据及"称重法"记录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分析居民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全省960名住户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居民每标准人日钾平均摄入量为1471.7mg,钠5354.6mg,钙396mg,镁258.8mg,铁20.8mg,锰5.8mg,锌10.4mg,铜1.9mg,磷855.5mg,硒34.6μg。结论湖北省城乡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的固有缺欠(如高盐、低钾、低钙)未得到根本改变,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别明显,城乡差别缩小,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尤其在城市地区正向不利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摄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膳食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的食物数据、家庭食物称重法记录的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和家庭人均年收入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标准人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脂肪供能比、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以及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均收入增加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和膳食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学生膳食摄入营养状况,为改善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顺义区一所小学,整群抽取所有6~9岁小学生302人,填写3天膳食摄入问卷进行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小学生膳食每日平均能量摄入量为1252.6kcal,蛋白质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为44.4g;钙、磷、铁和锌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80g、680g、12.3g和6.6g;钙、磷比例为0.4∶1;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烟酸、硫胺素和核黄素的每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59.2μg、41.5mg、8.6mg、85.7μg、8.2mg、0.4mg和0.6mg;除了铁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2g)外,能量和上述其他营养素均低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结论顺义区6~9岁小学生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而三大供能营养素的比例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及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利用黑龙江省统计局2001~2010年黑龙江省城市和农村年人均食物消费资料,通过膳食计算和统计分析,研究这十年间食物与营养消费状况、各种营养素摄入状况、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找出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城市居民动物性食品、蔬菜摄入较合理,蛋白质质量较好,谷类、水果类食物摄入偏低,乳品类食物摄入更低。视黄醇摄入量严重不足,硫胺素、核黄素、钙、铁、锌摄入量占RNI百分比偏低;农村居民粮食类食物摄入偏高,其他食物摄入量都偏低,食物能量分布主要来自粮食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粮食类,蛋白质质量有待于提高。视黄醇摄入量也是严重不足,核黄素、钙、铁、锌摄入量占RNI百分比偏低。结论黑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中存在着膳食不平衡,一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城市居民近5年脂肪摄入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主要膳食维生素的摄入状况。方法本文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18岁及以上居民,调查总人数为64038人。不同人群平均维生素摄入量及摄入充足率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结果中国居民膳食来源的维生素摄入量为:视黄醇当量441.9μg,视黄醇活性当量为291.5μg;维生素E为35.7 mg,其中α维生素E为8.5 mg;硫胺素为0.9 mg;核黄素为0.8 mg;烟酸为14.3 mg,烟酸当量为21.0 mg;抗坏血酸为80.1 mg;叶酸摄入量为180.9μg。我国居民总体膳食维生素充足率为32%,烟酸的充足率最高为79.3%,叶酸的充足率最低仅为9.0%。结论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摄入不足问题普遍存在,至少有2/3的人群存在膳食维生素摄入不足。应通过营养教育、营养强化等干预措施以提高膳食维生素的摄入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描述2002—2012年中国居民能量及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对2岁及以上居民的能量、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等摄入状况变化进行分析。采用家庭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调味品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和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标准人日能量营养素摄入量。结果同2002年相比,2010—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从2251 kcal下降到2172 kcal;蛋白质摄入整体水平与2002年基本持平;脂肪摄入量为79.9 g,增加了3.6 g,城市高于农村,农村摄入量上升,城乡差距缩小。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锌、钠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推荐量,且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2—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能量摄入稳定,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有所改善,但脂肪摄入量增加,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仍普遍存在,城乡差别明显,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膳食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营养     
1990年4月,调查了南京市4个区、80户308名居民的膳食膜式,发现除铁和视黄醇外,热能和其它营养素的摄入量都较我国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低。热能低于2400kcal,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及钙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商丘市1 300名住校中学生膳食调查及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学生膳食及营养状况,指导学生科学用餐。方法采用膳食记录法连续调查5 d的膳食,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中等劳动强度的建议量为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结果学生大多数营养素摄入充足,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来源比例偏低,钙、锌摄入普遍不足。女生热能及视黄醇摄入不足;男生维生素C摄入不足,热能营养素来源比不合理,碳水化合物供热偏高。结论膳食结构不够合理,对学生及膳食管理人员应加强营养知识教育,应按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要求合理安排膳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黄浦区居民近15年的膳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9月至11月抽取上海市黄浦区372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并与1992年、2002年和2005年的营养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为92.9g,较1992年上升10.5g。能量的每日摄入量为9167.1kJ,较1992年降低1351.5kJ。85.8%的居民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推荐摄入量(RNI)的80%;70.7%的居民能量每日摄入量≥RNI的80%。79.8%的居民胆固醇每日摄入量超过300mg;90.9%的居民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不到25g。脂肪供能比为35.1%,较1992年提高4.9%。70.7%居民的视黄醇、66.2%居民的硫胺素、76.0%居民的核黄素及70.4%居民的抗坏血酸的每日摄入量均未达到RNI。钙的每日摄入量为639.2mg,较1992年上升92.9mg;但仅24.9%的居民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摄入量(AI)。84.1%居民的铁摄入量达到AI;70.2%居民的硒摄入量达到RNI,均较1992年上升。[结论]与1992年相比,基本营养素摄入状况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营养素缺乏或过剩问题,有必要加强科学化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部分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生膳食营养状况。方法:膳食调查,一日热量消耗和营养状况检查,结果:体育学院有50%以上学生每天下午要进行运动训练,男女学生膳食构成中劳素搭配较为合理,但水产类,乳类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素占热量来源比例,碳水化合物偏低,脂肪偏高,早餐占总热量比例偏低,男生蛋白质,钙、铁、锌、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是(DRLs)标准,但视黄醇当量,抗坏血酸摄入偏低,女生热量,钙、视黄醇当量,硫胺素和抗坏血酸摄入量不足,其余营养素摄入量达到DRLs标准。营养状况检查男女学生基本正常。结论:从运动员营养角度来看,需要调整三餐热量分配,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上,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何丽  赵文华  张馨  由悦  陈君石 《卫生研究》2004,33(6):694-697
目的 了解我国南北方居民一年内营养素摄入量的变化 ,判定营养素摄入是否具有季节性差异。方法 采用 2 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法对中国典型的北方农村和南方城乡三地合计约 30 0名健康成年居民进行膳食调查 ,一年内共调查 6次 ,两月一次 ,每次连续调查 3天。根据食物摄入量的调查结果 ,计算出每人每天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 三地居民平均每天的能量、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摄入量是充足的。我国典型南北方居民能量以及三大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摄入量的季节性差异较小 ;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烟酸以及锌的季节性变化也不大 ;视黄醇当量、抗坏血酸、钾和钙的摄入量则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我国南北方三地一年多次的膳食调查结果分析 ,农村地区若避开 1月份的农闲季节和 7月份的农忙季节 ,其它月份进行的营养调查结果可以代表调查对象平常的膳食摄入情况 ;城市地区在一年的任何月份进行营养调查 ,对结果的影响都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状况及1982~2002年摄入量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膳食调查包括23470户,共68965人。结果全国平均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469.2μg,摄入量达到RNI的居民占14.5%,达到60%RNI的占33.1%,不足20%RNI的居民占23.2%。6类地区中3类农村仅有9.7%的居民摄入量达到RNI。随着收入水平从低到高,视黄醇当量的摄入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2~2002年,居民视黄醇当量的平均摄入水平没有太大改善。结论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总体摄入水平仍较低。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城乡居民膳食组成及营养素的总膳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总膳食研究方法对成都市城乡代表人群的膳食组成和16种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铁、锌、镁、钾、钠、铜、锰、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普遍高于农村,其中,以猪肉为代表的肉类消费仍分别占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61.9%和87.6%;城乡代表性膳食组成仍以粮谷类和蔬菜等植物性为主;全市平均及城市多数食物消费水平已超过或接近推荐的2000年膳食目标,但农村与目标差距较大。全市平均及分城乡摄入的热量分别达到RDA的106.9%、102.1%和111.8%;蛋白质分别达到RDA的96.7%、104.7%和91,2%;铁、铜、锰、钴、钠的摄入量较充足,已分别达到我国RDA和WHO提出的ESADDI;但也存在全市平均及分城乡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锌、钾均摄入不足以及城市脂肪摄入过高,农村蛋白质质量较差等值得重视的问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居民的营养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2000-2007年无锡市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杰  诸芸  陈晓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797-1799
目的了解无锡市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无锡市统计局2000--2007年农村居民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和人口资料,分析食物消费状况、各种营养素的摄人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结果无锡市农村居民谷类、动物性食物摄人较合理,蔬菜、水果、奶类、豆类食物摄人偏低,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钙摄人量占推荐摄人量(RNIs)或适宜摄人量(AIs)百分比偏低。结论无锡市农村居民膳食不均衡,部分微量元素摄人不足。应加强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促进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方法利用青岛市首次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对72个调查点2160户居民进行家庭膳食调查(城市720户,农村1440户),以个人72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获取膳食信息。结果青岛市居民平均每人日摄入能量9.6810,蛋白质68.3g,脂肪90.8g,维生素C摄入充足;硫胺素和核黄素偏低;钙530.2mg,占推荐膳食供给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wance,RDA)的66.3%。膳食能量的47.3%来自谷类,蛋白质的43.5%来自谷类。脂肪提供总能量的35.3%,动物脂肪占膳食脂肪的35.0%。结论青岛市居民平均已摄入了足够的食物,改善居民的膳食模式应以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部分地区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人营养和健康状况。[方法]采用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上海地区资料,对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每人每天粮谷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水产类、奶类及其制品、干豆类、豆制品、食用油、盐的摄入量分别为381.36 g、394.86 g、133.24 g、140.49 g、146.65 g、114.04 g、1.75 g、28.93 g、50.17g和9.78 g,每人每天能量摄入量为2762 kcal,蛋白质、脂肪、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的摄入量分别为101.58 g、105.21 g、794.69μg、1.23 mg、1.29 mg、100.02 mg、742.35 mg、30.76 mg;来自脂肪的能量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优质蛋白质的比例超过1/3。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和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5.09%、35.33%、5.17%和17.43%;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分别为57.31%、68.13%、62.32%;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4.19%,其中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和血胆固醇边缘升高率分别为7.23%、15.21%、7.46%、6.97%;糖尿病患病率为14.17%,空腹血糖受损率为2.18%。[结论]老年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存,营养相关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32个调查点中选取23470户进行膳食调查,共调查68962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询问法调查居民所有摄入食物,及用“称重法”调查家庭调味品消费量。结果 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为402g(城市居民366g、农村居民416g),蔬菜为276g(城市居民252g、农村居民286g),水果为45g(城市居民69g、农村居民36g),畜禽肉类为79g(城市居民105g、农村居民69g),水产品类为30g(城市居民45g、农村居民24g),蛋类24g(城市居民33g、农村居民20g),奶类及其制品为27g(城市居民66g、农村居民11g),豆类及其制品为16g,食用油摄入量为42g(城市居民44g、农村居民41g),食盐为12g(城市居民11g、农村居民12g),酱油为9g(城市居民11g、农村居民8g)。结论 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质量有所提高,其中动物性、奶类食物及油脂类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但膳食中奶类、豆类摄入量仍然很低。城市居民膳食中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膳食结构趋向“高能量密度”,部分人群的膳食已经偏离了平衡膳食的要求。当前中国的营养改善工作应从营养状况的双重负担的特点出发,同时解决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002年与2007年江苏省居民膳食维生素A摄入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2002年和2007年江苏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AS8.0统计软件。结果2007年江苏省居民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766.9μg,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相比2002年有明显的升高,RNI达标人群的比例由16.1%上升为39.0%。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地区差异依然存在,与居民经济收入成正相关。苏北城市与农村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分别低于苏南城市与农村;城市各年龄组女性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同龄组男性。与2002年相比,2007年视黄醇当量摄入的蔬菜水果来源有所增加,动物性食物来源有所下降。结论江苏省居民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摄入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仍需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城市女性以及苏北地区摄入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qualitative meal-classification used as a dietary evaluation tool reflects eating frequency and key nutrients in the diet, and whether it could be used to monitor the dietary quality in elderly outpatients. The qualitative meal-classification tool used was based on eight food categories combined into four types of meals: Complete, Incomplete, Less Balanced and Vegetarian Meals, and three types of snacks: High-, Mixed- and Low-Quality Snacks. Methods: Dietary intake was assessed during 7 consecutive days by use of an estimated food record in nine elderly women with leg ulcers. Mean 7-day dietary intakes of energy, macronutrients, beta-carotene, retinol, vitamin E, ascorbic acid, calcium, iron, zinc and dietary fibre were calculated. Each eating event was class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od-bas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frequency of the four types of meals and three types of snacks, their energy content and nutrient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otal intake were subsequently analysed. Results: Meal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energy, vitamin and mineral content than were snacks. Complete Meals were the major source for beta-carotene and ascorbic acid. Intakes from Low-Quality Snacks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energy, fat and sucrose. Conclusion: The qualitative meal-classification tool was found to be simple to use and useful for reflecting meal order and the nutritional rol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meals and snacks in the diet. This method is recommended for dietary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