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胆囊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已达到7%~10%左右.据统计,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2.
话说胆结石     
陈跃 《健康博览》2009,(11):24-25
为什么胆囊会出现结石 胆囊结石的发病机理包括几个要素:首先是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处于过饱和状态:其次,溶质(胆固醇、钙等)从溶液(胆汁)中形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聚集、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黏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使胆结石易于形成。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下面介绍一些关于胆囊结石的基本知识。●胆囊结石是不是石头?它的成分是什么?胆结石不是石头。胆结石的化学成分是胆固醇和胆红素,这两者本是胆汁中的化学组成成分,由于比例失衡,结晶析出,最终形成了结石。●胆结石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总管结石。●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胆囊贮存肝脏生成的胆汁,胆管将胆汁送至小肠,帮助消化脂肪,如果胆汁的化学成分之间失去平衡,胆汁就会由清逐渐变浊,容易沉淀,最终形成胆泥和结石。  相似文献   

4.
胆石症是常见的胆系病症 ,约占其发病率的 6 0 % ,按结石的所在部位则分为胆囊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以及复合结石 ,按结石的化学成份 ,通常分为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胆石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1.胆汁郁积 :静坐习惯 ,肥胖、妊娠、胆道梗阻或胆道口(奥狄氏 )括约肌功能失调情况 ,可使胆囊肌肉张力减低 ,排空延缓而致胆汁郁积 ,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 ,水份重吸收增加 ,胆汁过度浓缩。其中胆盐成份的化学刺激可使粘膜发炎而改变吸收功能 ,滞留时 ,胆汁硷度增高 ,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因之降低 ,凡此皆…  相似文献   

5.
文辉清  时鑫 《现代保健》2013,(20):152-155
胆囊平滑肌的病理改变和胆囊黏膜、胆囊排空阻力、胆汁成分等的改变一样,在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甚至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生时,胆囊平滑肌的改变出现得更早。探究早期出现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指导临床上早期干预。近年的临床实践中,出现了胆道镜方法早期干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保留胆囊、取出胆囊内病灶的新思维和新方式,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术后复发。虽然新近文献显示,这种新方法的复发率比以前没有采用胆道镜的胆囊切开取石要低,最低的5年复发率只有5.39%,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胆汁中分泌型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游离电解质浓度的分析,探讨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游离钠离子和游离钙离子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组)和18例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对照组)胆汁中黏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游离钠离子与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胆囊结石组黏蛋白浓度、IgG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胆囊结石组游离钠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结石组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黏蛋白浓度与游离钙离子浓度、IgG浓度呈正相关,游离钠离子浓度与黏蛋白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胆固醇结石形成与细菌感染产生的感染相关蛋白密切相关,其中分泌型黏蛋白、免疫球蛋白IgG等感染相关蛋白在胆石形成中通过与某些离子或其他分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而起重要作用。低张钠离子能加强钙离子与黏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促使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正胆囊结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4%~10%,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还将不断上升。然而,很多人对胆囊结石的危害并不了解,没能引起患者的重视,以至于耽误病情,令人惋惜。胆囊结石的危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有时是因为结石在体位的转动或进食油腻性食物,引起胆囊收缩,迫使结石梗阻胆囊管所诱发,患者出现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等,可致休克而危及生命。阻塞性黄疸结石有时可自行或在药物治疗时进入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胆汁中分泌型黏蛋白、免疫球蛋白和游离电解质浓度的分析,探讨黏蛋白、免疫球蛋白、游离钠离子和游离钙离子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结石组)和18例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对照组)胆汁中黏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游离钠离子与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胆囊结石组黏蛋白浓度、IgG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胆囊结石组游离钠离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胆囊结石组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黏蛋白浓度与游离钙离子浓度、IgG浓度呈正相关,游离钠离子浓度与黏蛋白浓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胆固醇结石形成与细菌感染产生的感染相关蛋白密切相关,其中分泌型黏蛋白、免疫球蛋白IgG等感染相关蛋白在胆石形成中通过与某些离子或其他分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而起重要作用.低张钠离子能加强钙离子与黏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促使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9.
志远 《药物与人》2011,(5):34-35
不少人都知道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发生结石的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已高达4%~7%。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还将不断上升,成为了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常不吃早餐,胆囊容易生结石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是位45岁的中年女性,不久前体检时发现胆囊内有结石,但胆囊已萎缩。医生动员我手术切除胆囊,可是我平时并不疼痛。请问胆囊已萎缩还要手术吗?四川江晓梅江晓梅读者:根据来信所述,你可能患了萎缩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石性胆囊炎。由于胆囊慢性炎症的反复发作,胆囊壁逐渐产生炎性增生纤维化,形成疤痕,最后胆囊壁被硬化的纤维组织取而代之,胆囊因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而变得萎缩。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唯一正确方法。许多患者对切除胆囊存在疑虑,总以为自己身上的“零件”,能保留不是更好吗?是零件总是有用的,干吗要切掉呢?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胆囊对人体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有储存、排泄和浓缩等作用。一旦胆囊内形成了结石,常可导致胆囊颈部梗塞,引起胆汁排出障碍,进而发生胆汁淤积,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而发生胆囊炎。发生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充血水肿,纤维素性渗出,严重时会发生化脓性感染,胆囊壁血管受压,引起胆囊缺血、坏死,以至穿孔。  相似文献   

12.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发生结石而引起的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胆石症主要由胆汁淤积、胆道内细菌感染和胆汁成分改变等因素引起。胆石种类按其构成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按其胆道系统内发生的部位不同又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发生原因目前虽有多种解释,但尚不能说明各种临床现象,其中胆系感染、胆汁淤积、胆汁成分改变是引发结石的重要因素。结石与饮食亦有一定关系,蛋白质、脂肪和糖,其中任何一种偏多,其胆囊结石和胆固醇结石的发病率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13.
女性胆固醇结石发病率较男性高,其差异随年龄而变化,50岁以下的女性胆囊结石发病率几乎是男性的4倍,50岁以上者仅为男性的两倍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女性胆囊结石的发生与妊娠和口服避孕药物(OC)有关。本文将有关资料作一综述。一、妊娠在胆囊成石中的作用Riegel等(1935)发现,妊娠妇女胆汁成分发生变化,Potter(1936)发现妊娠妇女胆囊增大,胆囊造影提示妊娠晚期胆囊排空和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了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其相关蛋白(PTHrP)、钙离子和胆汁中钙离子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可能机制,为胆囊胆固醇结石防治提供理论根据和临床参考。方法:随机选择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同院随机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5例,同期同院非胆囊结石患者(息肉组)30例。PTH采用ELISA检测,PTHrP采用RIA试剂盒(DSL-8100),血清中Ca^2+和胆汁中Ca^2+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胆囊结石利用叶氏化学分析。结果:胆石组血清Ca2+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其血清PTH比正常组PTH明显降低,PTHrP相应比正常组PTHrP明显增高(P〈0.05)。胆石组胆汁Ca^2+比息肉组胆汁中Ca^2+明显增高(P〈0.05)。结论:其各种浓度变化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存在相互影响,从而影响了胆汁代谢的异常,胆囊收缩功能的异常和胆汁中的成核因子三个基本环节发生共同致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宇 《健康必读》2005,(4):33-33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好发于女性患者,年龄40-60岁多见。急性胆囊炎95%是由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而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黄疸等,B超能够发现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内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有日趋增长的倾向。大多数患者无症状(60%~80%),称为“静止”的结石,一旦出现症状,最常见的是胆绞痛。结石在胆囊内及移位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继发性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肠道瘘等。  相似文献   

17.
苟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55-1555
胆囊结石是常见疾病,在西方的发病率高达15-20%,在我国的发病率为7-10%,很多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40岁以上的患者因明显症状和并发症行胆囊切除术,相关研究表明,胆汁淤积、细菌感染、胆汁化学成分改变是造成胆囊结石的最重要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结果共同导致了胆囊结石的发生.鉴于近年来我国胆囊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本文旨在探讨诱发胆囊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了探明胆囊结石的因素,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经过大量的整理工作,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胆囊结石(gallstone disease ,GD)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消化道疾病。胆囊结石的主要原因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以及胆汁淤积。因此,很多影响胆固醇浓度的因素都可能与结石的形成有关。除此之外,女性激素分泌异常、妊娠、糖尿病、肝硬化、长期肠外营养、溶血性贫血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胆囊结石。更有相关研究表明,人群地域和种族差异对该病的发生同样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上述因素不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胆囊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长期全肠外营养可造成胆汁瘀积,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胆汁瘀积的原因是由于口服食物减少,肠激素分泌减少,胆囊排空不良。结石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胆汁成分改变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前瞻性地比较了短期输注20%全长链甘油三酯(LCT)和20%Lipofundin (MCT/LCT,50%:50%)对胆汁成分和胆石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的胆道系统就像冬天里中国北方的一棵枝权繁多的大树,树干就像人的肝总管和胆总管,向上逐渐变细的树枝像肝内越来越细、越分越多的胆管。胆囊就像一个挂在树干上的水葫芦,由胆囊管连接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系统的各个部位,还可以在胆道内随着胆汁的流动而移动。我们把胆囊内的结石称为胆囊结石,胆管内的结石称为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