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贵州省两起亚希褶黑菇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结果,为做好贵州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分析贵州省2013年发生的两起毒蕈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毒蕈样本形态学鉴定和临床救治资料。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蘑菇形态学鉴定,及临床特征分析、判断,两起事件均为自采误食亚希褶黑菇所致毒蕈中毒事件。结论: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是毒蕈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防控毒蕈类食物中毒的主要措施是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2012年两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毒经过、临床症状、野蘑菇形态学鉴定为依据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两起均由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加强食用野生蘑菇知识的普及,提醒群众不要盲目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017年6月发生的一起农村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为毒蘑菇中毒防控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确定食物中毒原因,明确毒蘑菇种类。结果该户8人均有野生蘑菇食用史,其中2人同时饮酒,8人全部发病,以胃肠炎表现为首发症状,死亡5人,病死率62.5%。经辨认所食蘑菇分别为窝柄黄乳菇、毛柄白毒伞和毒红菇。结论事件为一起典型的误食毒蘑菇所致食物中毒事件。误采、误食毒蘑菇是野生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野生蘑菇食用知识宣教,规范就诊流程,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贵州省榕江县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明确中毒原因,为贵州省毒蘑菇中毒防控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临床资料,对可疑野生蘑菇标本开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起事件共发病5人,罹患率为100.0%,病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视物模糊、呼之不应等神经症状并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可疑野生蘑菇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古巴裸盖菇(Psilocybe cubensis)。结论此次中毒事件为村民误采误食古巴裸盖菇所引起,提示要加强毒蘑菇中毒的宣传教育,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珠海市某海岛建筑工地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病例临床资料、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的3人均误有食毒蘑菇史,未食者不发病。病者对症治疗后72h内均痊愈出院。再次采集与病者食用相同的野生蘑菇,经形态学鉴定为铅绿褶菇。结论 误食铅绿褶菇中毒在珠海市为首次报道,应加强毒蘑菇中毒的预警预测,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毒蘑菇宣传教育要有针对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藏林芝市外来务工人员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中毒的事件,为预防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中毒事件中共同食用蘑菇家庭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此次事件共8人中毒,罹患率72.7%(8/11),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将患者家庭剩余未加工的菌类进行形态鉴别,其中一种为豹斑毒鹅膏菌。结合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判定是一起误食豹斑毒鹅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食品安全宣传,重点要对林芝市常年易发生中毒事件的毒蘑菇进行图片展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一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确定毒菌类型。方法对2014年6月15日贵州省沿河县2例因腹痛腹泻及多器官衰竭入院治疗患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分析临床救治资料,对可疑野生菌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毒素检测,确定毒菌种属。结果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患者描述地点采集到可疑野生菌,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序列鉴定,结合中毒者的临床症状,判定为淡红鹅膏菌,其子实体中α-鹅膏毒肽(α-amanitin)含量达到4.13 mg/g干子实体。此类中毒事件在贵州省尚属首次报告。结论该事件是一起村民误食淡红鹅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提示今后应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7日,珲春市哈达门乡河邦屯参场的外来打工的三家人一起采集野生蘑菇后,各自回家加工食用。共进食11人,中毒7人,其中死亡3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及蘑菇形态辨认,确认为误食白毒伞引起的植物性食物中毒。1 事件经过2007年8月17日14∶00和17∶00王××等11人食用自家采的新鲜蘑菇(黄蘑菇、松蘑菇、白蘑菇)后,于8月18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涪陵区明家乡天宝寺村二社发生一起家庭食物中毒导致2人死亡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蕈类形态学鉴定结果,确认为误食毒蕈造成的食物中毒。一、流行病学调查1.事件经过2004年6月26日10时,家长在当地山林采回野生蕈;13时一家4人共同进食“野蕈煮咸菜汤、熟炒四季豆、米饭”,食蕈量5-10g、30-40g各2  相似文献   

10.
莫素娟 《职业与健康》2009,25(9):943-943
2007年5月28日,柳州市柳江县某林场的7名农民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及蕈类形态学鉴定,确定为误食褐鳞环柄菇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一起进食曼陀罗花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分析其原因,探索防范的方法。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事件,对可疑食物中含有的毒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这是一起误食曼陀罗花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应加强对曼陀罗的辨识,规范毒性中药的使用;开展植物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进食原因和引起中毒的植物,有利保护群众。  相似文献   

12.
刘钢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640-640
2006年8月20日,凌源市卫生防疫站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疑似食物中毒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毒蕈形态学分析确认,为一起误食白毒伞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都匀市归兰水族乡6名留守儿童发生食物中毒的原因,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剩余样品进行植物形态学鉴定。结果依据GB 14938-194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WS/T 6-1996《桐油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样品的鉴定结果,判定是一起因误食桐子仁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必须加强学生饮食卫生和安全知识的指导教育,相关部门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针对留守儿童(学生)的管理政策,加大对农村食物中毒预防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宜昌市某居民小区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其毒蘑菇进行鉴定。方法 对中毒事件有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采集可疑野生蘑菇开展形态学鉴定和基因测序。结果 此次事件中毒病例共2例,有共同野生蘑菇进餐史,潜伏期9~10 h,罹患率2/2;病例发病初期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反应,后出现不可逆性肝损害,经医治无效先后死亡;野生蘑菇经湖南师范大学鉴定为肉褐鳞环柄菇(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结论 此次事件是一起误食肉褐鳞环柄菇导致的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2例中毒者均死亡;应加强预防毒蘑菇宣教、病例监测和诊疗以及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11日,湖北省利川市某工厂发生一起6人中毒、3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毒蘑菇形态学特征分析,该起事件被确认为是一起由误食毒蘑菇秋盔孢伞引起的食物中毒。1中毒经过患者6人,分别为某工厂职工黄某,黄某妻曾某,黄某次女,蒲某,蒲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中毒事故的调查,找出引起毒蘑菇中毒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中毒的主要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描述性分析对村民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进行讨论。结果村民对野生毒蘑菇的识别能力不强,凭经验采食野生蘑菇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以及形态学鉴定结果 ,可以确诊为一起村民误食以假褐云斑伞为主的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宁波市镇海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警示公众,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方法对事件涉及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人口学信息、可疑进食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等资料。采集2例病例的呕吐物、1例病例的全血标本进行毒素检测,现场采摘部分野生蘑菇进行鉴定和毒素检测。结果本次事件共5例病例,均有共同的野生蘑菇进食史,罹患率为100.00%;其中3例重症,1例轻症,1例死亡(3岁儿童)。病例潜伏期最短8 h,最长23 h,中位数为14 h;临床表现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出现尿、粪便隐血阳性,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肝肾功能损害症状。蘑菇样品中检出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病例血液标本中检出α-鹅膏毒肽,为0.16 ng/mL。野生蘑菇经鉴定为欧氏鹅膏。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因食用野生欧氏鹅膏菇导致的肝肾损害型食源性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梅州市某公司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查找致病因子。方法开展病例搜索、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调查进食的剂量-反应关系,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此事件共发病15例,罹患率15.0%(15/100),发病平均潜伏期140 min(50 min~230 min),呈点源暴发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100.0%)、腹泻(53.0%)和腹痛(6.7%)等;15例有共同进食野生蘑菇史,未进食蘑菇者不发病;进食蘑菇量多或空腹进食者症状较重,进食蘑菇量少者症状较轻;剩余蘑菇经形态学鉴定为大青褶伞(铅青褶伞、铅绿褶菇);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一起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致病食物为大青褶伞。结论预防野生蕈类食物中毒最关键的措施,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群众充分认识毒蘑菇中毒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并建议在其产地的山区林区等入口处设置警示牌。  相似文献   

19.
姚国兴 《职业与健康》2007,23(11):917-918
2006年9月7日晚,无锡某公司多名员工发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以及蕈种鉴定,证实为误食野生毒蘑菇——大青褶伞所致。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总结,旨在加强餐饮业市场亚硝酸盐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对误食中毒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中毒食物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在7种可疑食品中,馍馍中亚硝酸盐含量为760mg/kg,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中毒的病人经及时救治全部恢复健康。结论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检查,加大《食品卫生法》的宣传力度,加深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鉴别,减少因误食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