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围婚期、新婚期及早孕妇女的健康教育,减少先天性耳聋及后天药物性耳聋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对上海市第四聋校120名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引起后天性耳聋可能的因素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药物性致聋是聋哑儿童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全组的29.36%,并且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先天性聋哑遗传占了全组的12.85%,仍是聋哑儿童构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年的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已十分关注药物致聋的问题。结论通过医务人员及家长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聋哑儿童的发生率可以减少。  相似文献   

2.
我校现有聋哑学生共134人,通过向家长作调查询问共调查了133名学生的致聋原因。其结果是:先天性聋者4人,占3.0%,后天性聋者110人,占82.7%;原因不明者19人,占14.3%。在后天性聋的110人中,有104人在学龄期前因发热、肺炎、支气管炎、疖肿等病而注射过链霉素,占后天性聋的94.5%,占总调查人数的78.2%;其他原因的后天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聋哑患者约有1770万,居残疾人之首。耳聋分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在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性致聋发生率占40%。而在药物引起的耳聋者中,3岁前发病为50%,7岁前可达80%。其元凶是氨基糖甙类药物,如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与庆大霉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有些药会伤肝伤肾,其实,听力也常易被药物所伤。据统计,我国后天性耳聋中药物所致者占70%,幼儿由于药物性耳聋会导致聋哑,2007年春节晚会表演“千手观音”的演员丧失听力,大多由药物所致。但事实上,只要注意药物致聋问题,大部分患者可以免受其害。  相似文献   

5.
聋哑学生致聋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聋哑学生的致聋原因 ,采用询问和测试方法了解致聋原因和听力损失程度 ,结果表明 ,聋哑学生致聋原因以药物中毒为多 ,占 52 .1 5 % ,先天性因素占 1 2 .88% ;听力损失以重度为多  相似文献   

6.
南方 《健康人生》2003,(3):11-11
聋哑分为先天性聋哑和后天性聋哑。先天性聋哑是指出生时就是全聋,由于从小就听不到人们的声音,故必然是哑,多炎遗传性。后天性聋哑,是指出生时发音器官和听觉均正常,但由于感染或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了聋哑。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10月 ,对 6 7例听力残疾者 (聋哑、爆震性聋、外伤致聋 )进行听性脑干反应 (ABR)及 4 0Hz听觉相关电位 (AERP)测试 ,ABR测试有反应者占 37% ,4 0HzAERP测试有反应者占 85 %。为临床聋哑验配助听器及伤残鉴定提供听力损失程度的有效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听力残疾者 6 7例 (10 0耳 ) ,年龄 16~ 5 8岁 ,男 5 0例 ,女 17例 ,其中聋哑者 15例 (2 8耳 ) ,爆震性聋 (包括职业性噪声聋 ) 11例 (2 0耳 ) ,外伤致聋 (含伪聋 ) 4 1例 (5 2耳 ) ,均经耳科临床检查排除外耳及中耳疾病 ,声阻抗鼓…  相似文献   

8.
1 我国人口中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或聋哑者数以千万计。分析致聋原因,由耳毒性抗生素引起者比例较大,且逐年增长。上海新华医院对615名聋哑儿童进行了调查,其中50%是使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不当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药物性耳聋是指服用耳毒性药物后,引起听神经系统中毒性损害,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或平衡障碍,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目前还是难治之症。据统计,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达几万人之多,这不仅是个人及家庭的灾难,而且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资料表明:后天性聋哑人中因药物引起的占35.4%,而因感冒发热使用抗菌素药物致聋的占药物性聋的68.6%。可见药物使用不当,尤其是抗菌素的滥用造成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1992年1月对我县聋哑学校学生进行了致芹原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我县聋哑学校学生106人为调查对象.统一设计调查表.发给学生认真填写。结果:106名聋哑学生其数芹原因主要为:药物因素(82.08%)、先天性因素(8.49%)、遗传国家(3.77%)、近亲结桥(3.77%)、其它(1.89%)。在药物影响因素中,其药品主要力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而链霉素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在儿童出生后用药.占整个聋哑学生的65.09%,其次为同时应用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者占5.66%.出生后应用庆大霉素引起耳聋者占2.83%。母亲在怀孕…  相似文献   

11.
有资料表明,后天性聋哑人中因药物致聋的约占35.4%,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人达几万之多。可见药物使用不当,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重要原因。耳聋性药物有近百种,主要分为六大类: 1抗生素类目前已经证实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主要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托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托普霉素、洁霉素、红霉素。据有关资料统计,抗生素致聋的占药物性耳聋的68.6%。未足月婴儿对这些药物的毒性过度敏感。这些药物不仅全身应用有毒性,中耳局部使用时对内耳也有毒性。 2抗肿瘤药物主要有顺铂、卡铂、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12.
资料表明,后天聋哑人中因药物致聋的约占35.4%,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达数万人。迄今耳聋性药物有近百种,主要分为六大类: 抗生素类 目前已经证实具有耳毒性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托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托普霉素、洁霉素、红霉素。据有关资料统计,抗生素致聋者占药物性耳聋的68.6%。  相似文献   

13.
某些药物使用不当可以致聋,而且这种耳聋是不可逆的,至今没有有效治疗办法。在后天性耳聋中,有40%左右是因为使用致聋药物引起的。我国残疾人中,听力语言残疾在各类残疾中位居首位,全国目前有听力语言残疾者1770万,相当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人口,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月对天水市聋哑学校的全体聋哑学生进行了一次聋哑因素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天水市聋哑学校的 79名聋哑学生。根据可能的致聋因素 ,设计制定了调查表和填写说明 ,提出要求 ,由老师和家长协助学生认真填写。在校学生男生占 6 3 2 9% ,女性占 36 71% ,年龄范围 6~ 18岁。结果与分析  (1)听觉障碍 (失听 )出现时间 :先天性失听3例 ,占 3 8% ;出生 1~ 6个月发生失听 8例 ,占 10 13 % ;出生6个月至 1岁期间失听发病率较高 ,共 16例 ,占 2 0 2 5 % ;2岁期间为儿童发生失听的高峰期 ,共 39…  相似文献   

15.
报告以普通人群为对象,在四川省经整群随机抽样的42个调查点,126876人中,发现聋哑236例、先天性聋哑104例,患病率分别为1.86‰及0.82‰。先天性聋哑一、二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104.08‰及5.52‰,远高于群体患病率。近亲婚配及非近亲婚配子女患病率分别为8.21‰及0.71‰,有显著差异。先天性聋哑经遗传方式检验除6例疑AD遗传外,AR遗传为58、散发病例为40例。发病与双亲育龄有关,无显著胎次效应。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分析认为先天性聋亚除受遗传规律支配外、环境因素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程进 《健康生活》2010,(3):31-31
资料表明,后天聋哑人中因药物致聋的约占35.4%。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达数万人。迄今耳聋性药物有近百种,主要分为六大类:  相似文献   

17.
程进 《健康人生》2004,(5):34-34
资料表明,后天聋哑人中因药物致聋的约占35.4%,全国每年因药物致聋的达数万人。迄今耳聋性药物有近百种,主要分为六大类:  相似文献   

18.
正儿童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以及对声音的综合分析的各级神经中枢,先天性或后天性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其中先天性聋指的是在出生之前或出生时导致的耳聋,例如大部分的遗传性聋,以及母亲怀孕期间服用药物造成的患儿耳聋、出生时缺氧引起的耳聋等。后天性聋是出生后小儿遭受疾病或伤害后出现的耳聋。儿童听力障碍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学习,还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8月17日)报道(吴国隆文):警惕耳毒性抗生素中毒:据我国一些城市统计,成人感音性耳聋占耳聋患者的20%~30%,儿童高达50%以上,而引起耳聋的耳毒性药物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居首位。某些聋哑学校中,因用耳毒性抗生素而致聋者竟达70%左右。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抗生素中已证实至少有  相似文献   

20.
李东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67-6168,6171
目的 为了解本地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状况,给妇婴保健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 ~2011年期间某院分娩的出生缺陷儿,共计1206例,回顾分析出出生缺陷儿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对照分析不同区域未进行产前筛查者构成比.结果 产前筛查阳性者占33.4% (403/1206),产前诊断阳性者占28.8% (347/1206),未进行产前筛查者占9.8% (118/1206).中期畸形引产者占25.2% (304/1206).产前诊断缺陷前5位者依次为: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染色体异常及足内翻.缺陷前5位者合计295例,缺陷构成比为85.1%.前5位者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64例(53.1%),外耳廓畸形79例(11.5%),唇裂75例(10.9%),隐睾62例(9.1%),多指(趾)49例(7.2%).城镇未进行产前筛查者的构成比(1.4%)比农村的(15.4%)显著低(P<0.05).结论 为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中应加强对四肢及五官处微小结构的探查,不能只关注筛查价值,而忽略产前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