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概念在儿童青少年中探讨与饮食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在饮食相关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贵州省一个市区和2个县级地区的中小学校共9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139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与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健康的相关行为和不利健康的相关行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相关性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和建构模型进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儿童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行为平均得分均不高。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认知和有利行为之间、自我效能感和有利行为之间、有利行为与不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0.248、0.228和-0.102(P0.01)。独立中介效应检验中,自我效能感在与饮食相关的认知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2%。带入结构方程模型中检验,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更为明显(β=0.39,P0.01)。结论在儿童青少年实际饮食行为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增加认知改变行为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肥胖相关行为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对行为阶段的影响,为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方法]以2300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中文版中学生肥胖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体育锻炼、久坐行为、高脂饮食及果蔬摄入的自我效能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以及行为阶段上的差异。[结果]男生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久坐不动、高脂饮食与果蔬摄入的自我效能感低于女生(P0.05);高中生的久坐不动与果蔬摄入自我效能感高于初中生(P0.05),体育锻炼与高脂饮食自我效能感低于初中生(P0.05)。随着自我效能提高,行为阶段往高阶段发展(P0.05)。[结论]自我效能在不同行为阶段上的得分有差异,且随着行为阶段的前移,自我效能上升,提示可以通过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肥胖相关行为,从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应激中介变量与高校民族预科生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行为问题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对347位高校民族预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与高校民族预科生行为问题各项得分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客观支持3项均进入各回归方程,能分别解释学习问题、社会适应、健康情绪、恋爱与性问题变异的42.5%、34.5%、36.2%、30.7%。结论应激中介变量与高校民族预科生行为问题相关,高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及获取较多客观支持利于减少高校民族预科生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蔡小霞  李夏婷  刘慧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64-2965,2967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评定问卷对160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期妇女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与国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P﹤0.01)。孕妇自我保健管理总分为(63.74±11.49)分。其中,得分指标最高的是自我防护行为,其次为日常生活行为和遵医行为,胎儿监护行为得分指标最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妊娠期妇女的自我效能感有待加强,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糖尿病健康信念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自我障碍感、行为效果认知等,其中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体自我管理行为的核心因素[1]。自我效能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l[2]在1977年提出的,包括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3]。在健康行为领域中,自我  相似文献   

6.
熊敏  朱莉琪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276-1278
目的 了解贵州省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健康饮食行为现状,为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及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和健康饮食行为调查表对贵州省9所学校1 3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非住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贵州省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2.08 ±0.72)和(2.00±0.61)分,≤12和>12周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得分分别为(2.08 ±0.63)和(2.01 ±0.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得分分别为(2.67 ±0.90)和(2.05 ±0.92)分,男生和女生得分分别为(2.26 ±0.94)和(2.45±0.99)分,≤12和>12周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得分分别为(2.29 ±0.93)和(2.52 ±0.87)分,小学、初中及高中生得分分别为(2.33 ±0.95)、(2.28 ±0.92)和(2.53 ±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贵州省儿童青少年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饮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202,P <0.001).结论 贵州省省会和县级以下地区中小学生与饮食相关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健康饮食行为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和干预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形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正确评价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自编人口学问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5名高考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自测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1除自测社会健康外,高考学生的自测生理、心理健康和健康量表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2将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分为高效能感组、中间组和低效能感组,不同效能感组在自测生理健康(F=7.092,P0.01)、自测心理健康(F=10.914,P0.01)、自测社会健康(F=7.632,P0.01)和健康总分(F=14.283,P0.01)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高考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测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自我效能感对高考生自测健康的解释率高达15%。[结论]高考学生的自测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加强关注;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地预测高考生自测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青少年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适应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特质自我控制量表、长处和困难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初一至高三年级共1 047名中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自我控制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2,0.40,-0.48,0.22,P值均<0.01);自我控制除了直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效应值为0.108)、负向预测困难问题(效应值为-0.186)外,还会间接通过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发挥作用(效应值介于-0.014~0.069).结论 情绪调节效能感在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人格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人际信任量表(IT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对某医学院253名医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并抽取225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P分、N分均高于非医学类大学生;高、低自我效能感的医学大学生在人际信任和P分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N分、人际信任呈显著的正相关,与E分呈显著的负相关.以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作多元逐步回归,N分、人际信任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人际信任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有助于促进医学专业大学生保持适度的自我敬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对照组予以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并评估其健康行为,统计两组预后。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为(2.85±0.47)分,健康行为评分为(93.57±14.2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2±0.46)分和(84.68±12.71)分(P<0.05),但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与干预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心动过速平均发作(1.7±0.75)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4)次(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自我效能感并培养其健康行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