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计划免疫IEC策略关键信息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将正确的免疫接种知识与信息及时传递给当地群众,提高群众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计划免疫IEC关键信息的修改和制定。结果村民对计划免疫的知识了解甚少,传播主体之一的村干部对计划免疫关键信息基本能理解。在预试验过程中,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对6条关键信息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关键信息适合传播主体的传播也能为受众接受。结论关键信息的制定要以目标人群的需求为基础,注意信息的科学性、传播主体对关键信息的理解程度及接受性,同时便于传播主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区儿童计划免疫IEC策略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计划免疫信息、教育与传播(IEC)策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试点效果进行评估,为在贵州全省推广IEC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方法,于IEC策略干预前后,在试点实施地区及对照地区,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对当地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进行调查。实施和对照地区,干预前分别调查308人和283人,干预后分别调查291人和279人。结果干预前,目标人群有关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意向均处于较低水平;干预后,实施地区目标人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意向均有提高,提高的比例高于对照地区(P〈0.05)。在试点地区,被调查对象认可的IEC传播渠道依次是医生讲解、村干部讲解、播放计划免疫民歌VCD、宣传画、预防接种证插页。结论应在贵州全省进一步推广IEC策略,以人际传播为主,辅以多种大众传播媒介,从而达到提高预防接种率,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监护人对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了解预防接种信息传播的有效渠道和沟通方式,为制定儿童免疫信息沟通和促进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循化县240名0~6周岁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知孩子接种信息(χ2=6.64,P=0.040)和KAP得分(χ2=5.56,P=0.020)是儿童漏种/迟种的影响因素。获取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乡村医生,占93.75%。其次是宗教人士,占72.50%。监护人对从乡村医生、宗教界人士和村干部获得的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信任度较高。结论 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知识欠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监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乡村医生、宗教界人士、村干部和亲戚朋友适合作为儿童免疫信息的传播员。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居民免疫规划知识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为探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居民有效的免疫规划知识传播方式,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传播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随机抽取6个县,每个县按照经济水平将各乡分3层,每层选1个乡,每个乡随机选取若干个村。结果知道出生后24h内应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占13.6%,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后应建立预防接种证的占27.8%;0~7岁儿童至少需要服4粒糖丸疫苗、接种11针疫苗的知晓率为0。结论目标人群对免疫规划的核心信息知晓率较低。乡村医生是免疫规划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应建立严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评价儿童计划免疫信息、教育与传播(IEC)策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试点实施情况及效果,探讨IEC综合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为在贵州全省推广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分别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实施和对照县的儿童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县进行为期8个月的干预活动。干预后,问卷调查实施县291名、对照县279名儿童母亲,同时访谈实施县村干部、乡村医生及7岁以下儿童家长。结果 干预县被调查儿童母亲有关IEC关键信息知识、态度和行为意向得分显著高于对照县。干预县儿童母亲获知计划免疫知识主要来自IEC策略的传播主体和媒介,与对照县有明显差异。从工作开展情况看,宣传画的张贴最到位,此外带插页接种证的发放率较高;被访谈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对IEC策略持认同态度。结论 IEC策略是适合当地计划免疫工作的健康传播策略,在当地推广具有可行性,但应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计划免疫IEC策略制定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计划免疫的认知水平及计划免疫宣传教育的现状,为信息、教育与传播(infoma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IEC)策略的制定及传播材料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黔东南地区剑河和榕江县共8个村子作为调查地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计划免疫知、信、行问卷调查了189名7岁(含)以下儿童母亲,组织儿童主要看护人的小组讨论,对村长/支书及乡村医生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被调查地区群众对儿童预防接种基本持有正确的态度,但缺乏预防接种的基本知识,他们现有的浅显的预防接种信息大多来自医生和村干部;被调查地区计划免疫宣传教育很缺乏,但村民对计划免疫知识是渴求的,他们对医生或村干部的话充满信任,对宣传画、民歌/快板书等宣传形式十分喜爱,且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化,可阅读简单宣传语;电视和VCD机的家庭拥有比例分别为72.5%、34.4%。结论本次需求调查为制定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计划免疫IEC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儿童家长对免疫规划知识的认知情况、获取途径和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昆明市五华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2019年4月内某1周带领0~6岁儿童前来进行预防接种的350名家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对350名家长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其中,儿童母亲238人(占70.21%);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高中学历为主,共257人(占75.80%)。有97.94%的被调查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持肯定态度。儿童家长主要通过医生告知获取疫苗的相关知识(占73.35%);社区卫生服务站是家长带儿童接种疫苗的主要地点(占96.12%);有50.44%的家长在儿童发生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后选择找医生;接种点所处地理位置影响儿童按时接种疫苗的依从性。结论应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更多有效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教育途径,以扩大预防接种知识的人群覆盖范围。尤其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儿童家长更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知晓率,以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促进免疫规划程序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淄川区自1990年以来 ,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 ,推动了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1通过大量的信息传播 ,让社区人群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可提高接种率在进行儿童接种率调查时发现 ,许多儿童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信息。社区居民绝大多数在医院分娩 ,在其住院期间 ,健康儿童均已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同时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 ,对家长进行了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 ,使已接种的儿童都能够按计划免疫程序的规定完成以后的疫苗接种工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来流动人口的增加 ,流动人口中儿童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贵州农村试点实施的干预效果研究,探讨儿童计划免疫IEC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的推广此IEC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原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问卷调查2岁以下儿童母亲591例(实施和对照地区分别为308例和283例)和570例(实施和对照地区分别为291例和279例),另外还在干预后的实施地区,对65例7岁以下儿童家长、20例乡村医生和19例村干部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①IEC策略的干预效果主要体现在提高有关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行为意向、突变管理能力和社会支持上(P<0.01),净提高率分别为26.86%、9.88%、5.05%、31.14%和15.50%;②传播主体和目标人群对此IEC策略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接受和认可的态度,人际传播辅以多种传播材料的形式符合当地情况。结论:此IEC策略是有效的、可行的,建议进一步在贵州等西部省份推广此IEC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甘肃省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部分经济收入不同的地区开展相关调查,共调查130个村和居委会,1025名儿童,其中城镇儿童236人,农村儿童789人.结果显示四种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平均为85.37%,在城市和农村经济较好地区均>85%,而在农村最贫困地区则只有79.09%;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平均为38.34%,在城市及农村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明显差别,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高,城市为69.07%,农村平均为29.15%.影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地理地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入保率、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冷链运转次数、儿童出生地点(家中或医院)等.由此表明,甘肃省农村的最贫困地区计划免疫工作比较薄弱,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基础上,政府要增加对这些地区计划免疫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科学管理;加强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从全方位入手,才能改善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评价全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安全注射培训开展情况及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意见。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评价和测试比较的评估方法针对各级防保人员展开调查,以访谈、问卷调查、观察及考试测评等方式对培训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基本完成对乡村级的培训,人员培训覆盖率>80%,培训内容受到基层人员普遍认可。但对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评价相对较差。经过培训,县级及以上人员能答出80%的测评内容,不到半数的乡村医生能答出50%左右的内容,因此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结论因培训经费、教材不足,教学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培训监督和评估,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强化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消除了培训空白人群和乡村人员有关知识的盲点,师资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基本状况,为制订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和四川省各选择1个人口〉100万的县,对2003~2006年所有在预防接种簿(卡)登记的儿童进行普查。结果留守儿童和流出儿童分别占17.94%和6.05%,主要通过村医获得儿童父母外出信息,儿童出生后父母外出的占51.60%,外出〉10个月的占78.50%,有67.97%春节回家,35.43%的留守儿童去外出父母处,成为当地流入儿童。结论流出儿童虽比留守儿童少,但容易形成免疫空白,是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难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信息来源村医,调动村医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春节期间对返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宣传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福建省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实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于 1999年 7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对全省71个县 (市、区 )的 12 0个村 (居委会 )级计划免疫基层单位进行了调查。随机入户调查了 848名 1997年出生的儿童 ,结果表明 :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91 6 3% ,合格接种率为 84 96 % ;城区和农村 1层、2层、3层不同经济收入层次的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显著性差异 ;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缺乏信息和客观原因 ;在出生后当天或第 2天内及时接种第 1针乙肝疫苗的仅占 43 92 % ,接生地点对及时接种率有影响 ;家长对乙肝疫苗的知识主要是从医生处获得。改善信息传播 ,加强对居民和各级医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及时接种重要性的教育 ,是当前迅速提高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自毁型注射器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评价使用自毁型(AD)注射器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影响,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实施。方法在湖北、安徽省每省随机抽取2个县,分设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小组访谈。结果实验组村医安全注射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为94%、85%和88%;实验组村医安全注射行为正确率好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是83%、81%和73%。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监护人对安全注射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7%和60%(P<0·05)。结论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项目的开展,改善了乡村医生和当地居民安全注射的知、信、行。在AD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应确保AD注射器的质量;正确回收、处理使用过的AD注射器和安全盒;继续加强安全注射知识与正确使用AD注射器技能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2001年出生儿童及其免疫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准确掌握甘肃省基础免疫服务对象,真实反映免疫接种率。方法于2002年8~9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2001年出生儿童免疫接种核实调查。结果调查核实后,全省2001年出生儿童数为312 369人,比原计划免疫系统掌握的出生儿童数增加13.43%,比统计局公布的出生数低5.89%。搜索出以往未报告统计的儿童数36 981人,其中本地户口但漏卡、漏种儿童占28.13%,流动儿童占23.94%,计划外生育儿童占18.51%。对搜索出儿童进行补卡和补种疫苗,共补卡25 283人。调查核实后建卡人数比原建卡人数多9.45%。共接种23 425人,接种数占搜索出儿童数的63.34%。结论为克服漏种、漏报现象,要加强督导,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基层人员尤其是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掌握真实的数据资料;要加强对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计划免疫合理成本,争取各级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经费的投入。方法在实际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估法对计划免疫工作合理成本进行测算。结果山东、湖南、甘肃省每名儿童计划免疫合理成本分别为291.63元、260.85元、274.39元,3个省平均合理成本每名儿童275.62元,全国每年计划免疫合理成本为44.20亿元;乡、村级成本分别占46.41%、23.47%,县、乡、村级计划免疫合理成本合计为233.27元,占总成本的84.63%;合理成本中人员报酬占54.97%,疫苗和注射器具成本占8.22%,计划免疫实施成本占23.01%,后勤保障、设备成本分别占8.60%、5.20%;乡村医生从事计划免疫实际报酬、合理报酬分别为2.74元/剂次、3.84元/剂次。结论合理成本是各级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合理投入的依据;成本大部分集中在县、乡、村级;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上级财政要加大对贫困地区计划免疫经费的支持力度,保证计划免疫实施经费;各级财政要根据乡村医生合理报酬提供预防接种补助经费。  相似文献   

17.
火车旅客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公众对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西客站随机抽取1180名乘客,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公众免疫规划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乘客中,87.6%的人认为打预防针/吃糖丸对小孩有好处,61.0%的人知道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免费的,能够全部说出5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占32.1%;知道儿童出生后24小时内应接种乙肝疫苗的占44.2%。知道出生后1天内要接种卡介苗疫苗的占21.0%。39.0%的调查对象知道接种第一针疫苗后建立预防接种证。64.0%的调查对象知道“接种证需要保留到上小学;60%的对象知道入学、入托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结论公众缺乏免疫规划的基本知识是导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程度与免疫规划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定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对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该人群的疾病规划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刘方  葛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4):450-452
目的:了解外来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与免疫预防服务现状,以及为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问卷调查了1530名外来儿童家长关于免疫预防服务的相关问题。结果:大多数外来儿童家长知道预防接种,并希望通过电视或专业医生了解免疫预防基础知识;有少部分人对免疫预防存在错误的认识;部分免疫预防机构不能给外来儿童提供方便的、令人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结论:要提高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服务质量,就应该实施适合当地外来人口特点的免疫预防管理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外来人口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能够满足外来人口需求的、高质量的免疫预防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六盘水市、安顺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BV1)接种情况,探讨提高HBV1及时接种率措施。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新生儿接种情况、孕妇/婴儿母亲及接生/接种医生乙肝免疫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HBV1及时率医院出生儿童远高于在家出生,县级以上医院高于乡镇卫生院。81.10%孕妇/婴儿母亲做过产前检查,53.79%通过产前检查、67.01%通过村医获得乙肝免疫预防知识,79.51%认为村医口头宣传对自己有效;仅82.30%接生/接种医生知道国家对新生儿HBV1实行"谁接生、谁接种"政策,35.88%知道低体重新生儿不是接种禁忌证,56.94%知道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最易成为慢性携带者,69.86%知道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围产期传播。结论:出生地点是影响新生儿HBV1及时接种的重要因素,提高住院分娩率,做好在医院出生儿童HBV1及时接种,是提高HBV1及时率的主要措施,乡镇级卫生院是院内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的薄弱环节。应加强产前检查医生及村级防保人员的新生儿HBV接种宣传工作,加强对接生/接种医生乙肝免疫预防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