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者按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文学家李仲南先生寿高107岁,是"南社"成员中的长寿第一人。李老100岁时,曾站在南京的讲台上作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长寿报告,中途没有喝过一口水,台下的听众无不为老人健康的体魄、敏捷的思维而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正> 在医疗行业工作多年,每每谈及中医领域话 题,总会听到施今墨、李辅仁的名字。此次应读者要求,诚邀李辅仁教授为本刊撰文,交谈间喜获李老一生之座右铭,心中顿感豁然——寥寥数言,呈于读者,李老其人其志,无需赘述,已了然无遗: 医生的医德医术医风是自己的座右铭。应时刻注重实事求是,并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尊古而不泥古。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选  相似文献   

3.
王明洪 《现代养生》2014,(23):38-39
知足常乐是李老“人生三乐”中的第一乐。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如何把这种不良情绪及时排除,李老在这方面修炼得颇为到家。过去,李老的住房条件不佳,单位领导为解决他的住房之忧,提出几处空房让他挑选。李老和老伴儿斟酌再三,选定了浦东三林地区的一套房子。房子虽好,但离市区太远,交通不便。李老自己曾用“白天欢天喜地,夜里怨天怨地”来形容新房。这是因为一到晚上,房子四周就一片寂静,如果生了急病,也没有医院。又因为离市区太远,没有人上门,以至老伴儿说住在这里要“断六亲”。李老虽然对新房的感觉不怎么样,但却乐观地说:“亲戚来往,客客气气。不来不往,开销省点。”  相似文献   

4.
<正>惊悉恩师范文洵先生不幸仙逝,噩耗传来不胜哀悼怀念之至。伏惟先生终生献身于我国营养科学事业,兢兢业业,刻苦治学,造诣深邃,成就卓著,传世大批论著,高风亮节永存,荣获各级嘉奖,深受同行爱戴,哲人其萎,怅惘何堪!在营养学术领域,先生是以国计民生需要为研究方向的一生;以探讨营养资源开发为目标的一生,以锐意创新为我国营养科学大厦添砖加瓦的一生;以坚持严肃严谨学风启迪后人的一生。谨以个人的深刻感受聊陈于此,以慰先生在天之灵,以彰先生传世之风。  相似文献   

5.
很早以前,我就认识本市文艺界的李老。李老年轻时是军区话剧团的编剧,退休多年后依旧神采奕奕:一头银发自然卷曲,再配上牛仔裤和大红T恤,脚踏一辆电动自行车来去如风,真可谓是风度翩翩。除了参加一些老年人组织的活动外,李老还常常和年轻人一起打高尔夫、网球;上QQ聊天、听歌星演唱会,还为报社写些追星文章……他总是对年轻人感兴趣的事儿表现得饶有兴致,活脱脱一个“老顽童”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笔者有幸与李默然老师共进晚餐。现年76岁的李默然老先生,看上去两鬓斑白,但精、气、神好得很,说话声音响亮如钟,底气十足。落座后,李老首先向酒店服务员要了一碟蒜、一碗醋。笔者正暗自猜测,李老开口道出了原委,原来饭前喝生醋、吃生蒜的习惯他已坚持了几十年,是他的养生法门之一。出生在东北的李老说,吃大蒜不仅因为地域习惯,更因为它有种种好处。东北有句俗语:"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大蒜有良好的降低血脂的功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有作用;此外,大蒜的杀菌、消  相似文献   

7.
李老是一位离休老干部,近半个月来感觉吞咽不畅,经过几位专家诊断,都建议他作胃镜检查。李老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听说要作胃镜检查,这下子家里可“炸开锅”了,4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子女分成两派,赞同和坚决反对的比例是3:1,那反对的一票来自于在子女中享有很高威望的大女儿,从事计算机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艺术顾问李九松今年已步入耄耋之年,但精力依然旺盛。舞台上的李老擅演各种小人物的喜剧形象,如《苏州两公差》中的小公差、《孝顺儿子》中的老年痴呆患者等,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其电视系列小品《老娘舅》的收视率在江南一带更是名列前茅,成为东方电视台的名牌节目,而李老也因此被江南  相似文献   

9.
<正>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李光羲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1956年,他因主演新中国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而一举成名。改革开放后,他从歌剧舞台走向歌曲舞台,唱响了激起亿万民众强烈共鸣的《祝酒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歌曲,赢得了首届"金唱片奖"等诸多荣誉。如今,李老已是87岁的高龄,但宝刀依然不老,2015年,他和妻子王紫薇在浙江省老年春晚上同台演唱《牵手》,可见精力之充沛。李老的健康长寿,和他几十年的歌唱生涯及坚持运动、家庭和谐、饮食有节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著名地震构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玶今年已是94岁的高龄。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身陈旧朴素的衣着,李老显得干练而有精神。对于自己的高寿,李老认为:"我想我的高寿应该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尤其是我常年跑野外,走出了一副铁脚板,也走出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大自然就像一把磨刀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  相似文献   

11.
贤岩 《药物与人》2006,19(4):13-13
前些日子,李老的小儿子从他们住的小区搬到新居去了。两个儿子,虽然都在北京,一个在东四环外。一个在西四环外,可老俩口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孤独和寂寞,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只可爱的小京叭——豆豆日夜陪伴着他们。小狗给李老全家带来了欢乐。  相似文献   

12.
翟万银 《浙江预防医学》2020,31(12):1467-38
【目的】 揭示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非学术文章的特点,为我国科技期刊应用此类文章宣传其学术论文提供指导。【方法】 依据30种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的2017年和2018年第1期内容,总结其非学术文章的篇幅、结构、对学术论文的宣传作用。【结果】 不同类型的非学术文章篇幅从50到6000个单词不等,而以100个单词左右和1000个单词左右最为常见;非学术文章大致呈Pizza结构,将学术论文最重要和最关键内容尽量突显于非学术文章的标题、副标题、边空中,或以加大字号等方式突出于正文中;标题一般追求七要点:短、分、亮、重、奇、妙、普;非学术文章必须把握被宣传论文的科学问题,以此吸引读者阅读非学术文章和被宣传的学术论文原文。【结论】 高水平期刊采用非学术文章对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宣传的方法,值得我国科技期刊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李孔定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之一,从医近60年,积验颇丰。李老尤擅长使用草药治疗疑难病症,能认采及使用草药约400余种。李老认为,草药在农村俯拾即得,有“简、便、廉、验”之效。笔者有幸从师李老,现将李老应用草药的经验撷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己丑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驱车京城北郊去探望胡海牙先生。一路心情如春。 胡老生于1914年,绍兴人,现年已实足95周岁,是中国道教协会首任会长、近代道学大家陈撄宁(1880-1969)先生的唯一嫡传弟子,为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胡老1946年于杭州佑圣观正式拜撄宁夫子为师,直至1969年恩师仙逝,相从二十三载,尽得道家仙学学术之真传。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建军80周年前夕,我应《祝您健康》杂志社之约,专程采访了"世纪同龄人"李钟奇老先生。李老自幼习武且长年累月刻苦锻炼并收到良效,所以,我们的话题也就自然从李老的武术生涯谈起。"请问李老,您是多大开始学练武术的,向谁学的,是属于中国武术的哪一个流派?"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相似文献   

16.
年近古稀的李老,前天还在马路弯儿同老友们下棋,看不出有什么毛病,可昨天却因急症住院,做了手术,说是溃疡病穿孔发生了急性腹膜炎,且病情危险。老友们都为之震惊,平时没听说李老有溃疡病啊!这就怪了!其实不怪,隐匿性正是老年人溃疡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其华,1931年参加红军,经历两万五千里长征。曹任东北民主联军军卫生部长、志愿军38军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卫生部部长、第四军医大学副校长和政委、第二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院长。1960年晋大校。并荣获八一、自由独立、解放等勋章。如今,年近90的李老看上去犹如70岁。让我们共同分享李老的16字养生秘诀吧。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翻译家季羡林先生,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读俄、法文。他不仅著作等身,在多个学术领域造诣很深,而且还是寿星,在养生方面有其独到的秘诀。季先生一生精力充沛,身强体健,经常是凌晨四点起床,每天能写上几千字文章,他的那篇四千字的散文《赋得永久的悔》,就是一天创作出来的,速度和效率令人佩服。而这一切,可以说得益于季先生的养生之道。曾经有人问起季先生的养生秘  相似文献   

19.
狂犬病流行现状及免疫预防学术巡回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Francois-Xavier Meslin先生、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研究室Herve Bourhy博士、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医学部总裁Anil Dutta、狂犬病医学总监Jean-Antoine Zinsou一行来到中国,邀请我国狂犬病专家、国家工程院院士俞永新教授、严家新教授、徐葛林博士等专家学者共同召开狂犬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地巡回考察狂犬病防治工作并发表学术演讲。 1.狂犬病在世界各洲的分布:WHO对2000年全球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状况进行了统计,其中北美和欧洲被犬咬伤并治疗的病例为10万以下,狂犬病死亡例数<50例;拉丁美  相似文献   

20.
章太炎使用国学概念的时间很早,且终生未尝或离。不过国学以至国粹在太炎先生那里,是作为革命的一种手段来使用的。晚清国粹派,章太炎、刘师培实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国粹派长期被当作保守派的代名词.而究其实,太炎先生是学者兼革命家,虽在学术上坚执古文家的立场.但于文化于思想于政治却并不保守。只不过他是一个特异的天才,论人论文论学,迥异时流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