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猝死率很高,大约有2/3患者因发病急而来不及抢救死在院外。笔者曾在院前抢救一位因冠心病发作造成呼吸心跳骤停,进行三十分钟的心肺复苏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字符速效救心丸十粒有缓解,家人担心病情变化,准备自行送医院就诊,途中突然面色苍白,周身冷汗,意识不清,呼吸停止,脉搏消失。家属中恰巧有一名参加过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呼救"120"电话,五分钟后笔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急救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抽取2017年11月—2023年1月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接治的13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复苏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5例。参照组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患者,研究组为心肺复苏机复苏患者。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27.69%及有效率为93.85%,高于参照组的10.77%和6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8%,低于参照组的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复苏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较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救治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中使用心肺复苏机,能够提高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7,(9):1358-1360
目的对比心跳骤停临床急救中使用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以探讨更有效的心跳骤停抢救手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骤停患者共106例,应用心肺复苏器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共49例,徒手心肺复苏患者57例。观察采用不同心肺复苏手段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成功所需时间。结果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抢救成功率38.8%,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抢救成功率19.3%,采用心肺复苏器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的患者。结论使用心肺复苏器可提高心跳骤停的抢救成功率,若能解决心肺复苏器的不足,将能够在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正> 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院急症科对院前院后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其中21例抢救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3-82岁,平均45.6岁。临床诊断心肌梗塞4例,有机磷中毒4例,Co中毒3例,淹溺2例,自缢2例,猝死3例,冠心病3例。呼吸心跳停止距心肺复苏开始时间1-20min,平均5.6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早产儿心跳骤停采取心肺复苏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1例)与实验组(n=31例),将采取常规治疗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心肺复苏机治疗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经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心跳骤停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对比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4.18%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肺复苏机治疗应用在早产儿心跳骤停中疗效较为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各项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l例电击伤后心跳呼吸骤停40min患者复苏成功的抢救经历。  相似文献   

8.
从1987年~1996年,我科成功地复苏心跳骤停病人12例,现将复苏体会总结如下。1 迅速判断心跳停止要求在15秒~30秒作出心跳骤停的诊断。心跳骤停的主要征象:(1)神志丧失,呼喊不应,压迫眼眶切迹或针刺入中穴毫无反应;(2)无脉搏,包括触摸颈动脉,股动脉均无搏动;(3)心音消失。若身边无听  相似文献   

9.
宝成 《工企医刊》2007,20(2):44-44
1 临床资料 患者额尔敦木图,男,46岁,旗所在地巴彦库仁镇居民,病人于2006年8月12日下午15点,在自己家牛圈里突然晕倒,由家人发现迅速送到旗人民医院,作者查体病人时,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血压0.  相似文献   

10.
11.
院内心肺复苏成败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影响院内心肺复苏 (CPR)成败的相关因素 ,探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 86例实施院内心肺复苏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分别为 5 3 .8%和9 .4 % ;心跳呼吸骤停 10min以内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CPR、气管插管、电击复律能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 0 1;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虽能提高初期心肺复苏成功率 ,但对后期复苏及提高存活率并无帮助。结论 :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及早电击复律和合理应用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CK、AST、LDH及α-HBDH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血清中NT-proBNP及心肌酶谱表达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0例由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的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采集所有入选者外周静脉血2 ml,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NT-proBNP,DS-301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分级不同(Ⅰ分别为:92.1、146.7、200.8、232.6 pg/ml),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正常体检者对照组(46.7 pg/ml)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包括CK、CK-MB、LDH、以及α-HBDH)与NT-proBNP水平呈相同的上升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NTproBNP、CK-MB、CK、AST、LDH及α-HBDH的表达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同时对心功能有良好反映。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8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患者,对性别、年龄、吸烟(﹥20y)、术前合并糖尿病和慢支炎、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前肺功能(FEV1%)、术中失血、输血、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种类、术后应用呼吸机、术后自控镇痛(PCA)、术后营养支持、病变部位、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18项变量与术后医院感染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感染率为10.62%,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合并慢支炎、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肺功能、术中失血、输血、术后自控镇痛(PCA)和食管上段癌与术后医院感染相关(P﹤0.05,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5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是:术前合并慢支炎、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肺功能和术后PCA(P﹤0.05,χ2检验)。[结论]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慢支炎、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肺功能和术后PCA。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城乡11612人的横断面调查,发现慢支患病率为1.57%,哮喘为0.80%.与慢支有显著联系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被动吸烟和慢支家族史,而与哮喘有显著联系的危险因素为接触枯草尘时有呼吸道刺激反应、城乡差别、过敏反应史和哮喘家族史.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社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心脏外科ICU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归因系数分析。[方法]100例心脏手术病人,采用VSH睡眠质量评分表(Verran and Snyder-Halpern,VSH)和采用改良的ICU环境应激因素评分表(ICUESS)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2d比较,VSH8项指标中睡眠中断、睡眠长度、睡眠潜伏期、睡眠深度、达到休息的程度、醒来方式、主观感觉睡眠质量ICU中的得分均比手术前高(P﹤0.01)。睡眠干扰因素评分表中有14项对睡眠有影响(回归系数﹥1),影响睡眠的因素(回归系数)依次为口渴;鼻腔或口腔内有管道,感到不舒服;没有穿衣服,隐私被暴露;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双手被固定不能随意地挪动;不知道手术是否顺利完成;思念亲人等。[结论]心脏外科ICU病人的睡眠质量差,护理人员应给于充分重视;影响睡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大部分可以通过护理模式的改变来解除或缓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随机检测了2044例孕妇血清IgG抗A、抗B效价,从中检出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491例(占24.02%)。对其中32例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经血清学3项试验诊断为ABO溶血病者16例,并对影响发病的因素及与母亲抗体效价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当母亲抗体效价≥128时,有可能使ABO不合的婴儿受害。  相似文献   

17.
南方某部队肺结核综合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南方某部队肺结核综合防治效果,为制定适合南方部队特点的肺结核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1999年5月-2001年6月,针对南方部队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参照《军队结核病防治方案》,在南方某一部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观察防治效果。同时选择另一未采取综合措施的部队同期结核病患病情况作平行比较。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观察部队,两年后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从157.32/10万下降为78.66/10万;新患结核病登记率从104.88/10万下降为26.22/10万;结核菌阳性登记率从52.44/10万下降为26.22/10万;三个登记率综合防治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对照部队结核病患病情况无显著变化。结论:只要真正贯彻落实《军队结核病防治方案》内容,军队结核病是能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