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子亭  张芬 《现代保健》2011,(10):194-196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本的生命现象,贯穿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长、发育、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必然存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种基本形式,增殖与凋亡的动态平衡在维持机体组织器官正常的形态与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有密切关系.肝癌的迅速生长是癌细胞增殖旺盛与凋亡减少的结果.本文就有关中药诱导肝癌细胞的部分研究资料作一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癌症当今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疾病.癌症的死亡率仍然高居疾病死亡的首位。人类探索癌症攻克的行动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裙带菜多糖(UP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和抗肿瘤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UPPS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Bax和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UPPS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发生在UPPS处理24~48h;UPPS处理HepG-2细胞后,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UPPS对HepG-2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可能与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全世界每年新增30万~100万病例。肝癌已居我国癌症的第二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在农村次于胃癌,年死亡率为1.46~4.60/万,平均2.04/万。我国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数约20余万,约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1]。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中药作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因其毒副作用较小,可以稳定或部分缩小病灶,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肝癌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优势。国内外研究者对中药防治肝癌的各种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肿瘤的发生可…  相似文献   

5.
在过量氟所致机体损害的作用机制中,细胞凋亡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氟中毒所致的细胞凋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G蛋白和活性氧(ROS)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探讨维甲酸诱导大鼠肝癌细胞凋亡的血清和癌组织微量元素的变化。收集18例实验组SD大鼠血清和癌组织标品,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Se、Zn、Cu、Fe、Ca、Mg、Mn、Ni含量。结果表明:①血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维甲酸组Zn、Mg、Ni含量低于对照组,Mn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e、Cu、Fe、Ca含量和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肝组织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维甲酸组Zn、Fe、Ca含量低于对照组,Mg、Mn、Ni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Se、Cu含量和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提示,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肝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对癌变过程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由于工农业排污和生活排污日趋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引发藻类水华频繁爆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中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n aeruginosa)、水花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颤藻(Oscilllation aeruginosa)等产生的有毒成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对微囊藻毒素的毒性研究已受到关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具体的毒性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认为,细胞凋亡是毒素发挥其毒性作用的关键所在,因而微囊藻毒素致细胞凋亡的研究是热点之一。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两元腺病毒载体系统,介导bax基因转移至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探讨腺病毒介导转移bax基因抗肝癌的活性。方法:常规方法在293细胞中扩增腺病毒Ad/GT-Bax和Ad/PGK-GV16,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后测定病毒滴度。结果:(1)Bax蛋白表达情况:感染Ad/GT-Bax和Ad/PGK-GV16的SMMC-7721细胞,其在24、48和72小时的Bax蛋白表达量依次为阴性对照细胞的2.5、3.1和3.9倍;(2)PI染色后,感染Ad/GT-Bax和Ad/PGK-GV16的SMMC-7721细胞出现亚二倍体峰,该峰面积占总面积的值在24、48、72小时时依次为31.65%、50.44%和61.81%。结论:两元腺病毒载体系统介导转移Bax基因可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可望成为治疗肝癌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癌组织的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基因的表达并以慢性肝炎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慢性肝炎肝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癌组织细胞(P<0.01),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为51.3%,在对照组中的表达为25%.肝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癌组织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在HCC中,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其发生可能与bcl-2基因调节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肝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默默无闻地承担着代谢、解毒、造血等重要工作。没有健康的肝脏,我们就没法正常生活。2021年开头,音乐人赵英俊、演员吴孟达相继因肝癌去世,一时间,大家谈肝癌色变。事实上,肝癌一直是我们的"大敌"。2019年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肿瘤死因中,肝癌仅次于肺癌,排第二位,死亡人数约34万。2019年浙江省死因监测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是全省居民的第一位死因。  相似文献   

11.
肝癌放疗历史的回顾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在华东地区,以上海为例,2003年肝癌的发生率男性为37.05/10万,女性为14.0/10万,分别居男性和女性肿瘤发生率的第3位和第6位。肝癌的治疗效果差,因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是一种受基因调控的特殊类型的细胞消亡过程,是机体清除多余、变异或癌变细胞的一种主动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型模靶。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存在自发的细胞凋亡,这种凋亡过程受药物、放射线、细胞因子、激素、基因编程等调节。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现有治疗途径如手术、放疗、化疗的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凋亡诱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主要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肝癌细胞分化、影响端粒酶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随着对中药组份的研究,及提取方法的不断改进,必将对肝癌的防治产生巨大的作用。运用现代高科技研究手段,科学化、规范化地研制治疗肝癌的有效中药新制剂,为肝癌综合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表阿霉素和阿霉素对人肝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适量的表阿霉素对人的肝细胞进行相应的培养,同时使用阿霉素也进行同样的细胞培养,用相关的仪器来判断两种药物对细胞凋亡的诱导情况。结果表阿霉素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凋亡的数量大于阿霉素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凋亡数量,而且表阿霉素相对于阿霉素来说,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小。结论表阿霉素这种药物对人体的肝癌细胞的凋亡数量更多,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维甲酸又称视黄酸(RA),是由维生素A即视黄醇在体内氧化成视黄醛,再进一步氧化而成.维甲酸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机体内一定浓度的维甲酸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成熟,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自80年代末,王振义等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对RA与恶性肿瘤防治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RA抗肝癌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方面对近年来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影响。方法: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形态观察检测丹参酮ⅡA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细胞中凋亡抑制蛋白XIAP、凋亡蛋白caspase-3以及PARP蛋白的影响。结果:MTT、细胞形态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成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0.5μg/mL丹参酮ⅡA作用肝癌细胞24 h后,caspase-3前体、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明显下调,活化的caspase-3、剪切形式的PARP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下调凋亡抑制蛋白XIAP,活化caspase-3,促进PARP剪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18.
维生素K3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SOD、GSH、MD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维生素K3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3(2、5、10、20、25μmol/L)以不同的作用时间(12、24、48、72 h)进行诱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Annexin V/PI法)变化;化学显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维生素K3作用48h后肝癌细胞内SOD活性和GSH、MDA含量的变化。结果:5个维生素K3浓度作用肝癌细胞48 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是18.75%,25.80%,38.06%,29.92%,27.68%;除2μmol/L组的SOD活性外,5、10、20μmol/L浓度组细胞内的SOD活性和GSH含量随着维生素K3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而代谢产物MDA含量均明显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0μmol/L和25μmol/L浓度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生素K3作用SMMC-7721细胞48 h后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呈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氧化应激是诱发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9.
王传新 《山东卫生》2006,(12):53-54
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疾病,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就人群的死亡病因而言,肿瘤是西方国家仅次于冠心病。是中国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病因;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按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资料,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人数700万,每年死于癌症人数500万;我国1995年癌症发病人数160万,死亡人数121万,死亡比例之高令人瞠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早期肿瘤病人没有症状,没能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目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我国男女之比为(3~4):1,年龄以40~55岁为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全球肿瘤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每年新患肝癌人数为62.6万,死亡59.8万人,我国肝癌占全世界40%~55%,诊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