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敏 《健康天地》2010,4(8):27-28
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助产分娩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40例会阴切开术助产会阴部切口感染病例,对其产生的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的办法。结果:高龄、妊娠合并基础性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多、产程时间长、缝合技术不成熟是造成切口感染的原因。结论:自然分娩会阴切开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该针对上述因素预防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娩会阴侧切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1月郑州市中心医院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587例,统计纳入者临床资料、监测侧切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感染23例,感染率3.92%。单因素分析中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生殖道感染、阴道检查、胎膜早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产程分别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BMI、糖尿病、生殖道感染、阴道检查、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是导致分娩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纳入时(T0),感染者白细胞计数(WBC)与未感染者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感染时(T1)、治疗24 h(T2)、48 h(T3)、治疗结束时(T4),感染者WBC、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未感染者。结论严格控制产妇体重、血糖水平以及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减少阴道检查次数、缩短手术及分娩时间,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同时加强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IL-6、TNF-α水平监测,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感染加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耐药因素,为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医院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487例,对产妇切口感染部位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用无菌棉签拭子采集产妇切口深部的分泌物,将收集到的标本立即送检进行接种,对于细菌阳性的再经分纯后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87例产妇中发生切口感染49例,感染率为10.1%;49例感染产妇的送检标本中阳性32例,阳性率65.3%,检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0.4%,革兰阴性菌15株占31.3%,真菌4株占8.3%;从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敏感,阴道加德纳菌对氨苄西林和甲硝唑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83.3%;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二路普雷沃菌均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后,其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操作者的缝合技术、孕妇产程时间过长以及相关卫生、产前教育缺乏等是导致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其中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及孕妇产程是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但真菌感染的情况有所上升,需要高度重视;同时切口感染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相关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其合理、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局部处理,促进患者切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方法]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无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有14个与切口感染有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主要的危险因素:BMI高、伴有生殖道感染、阴检次数多、手术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其OR值分别为:3.124、3.103、2.872、2.232、2.563。[结论]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实施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253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并详细记录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第二产程、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血糖控制情况、术前是否有生殖道感染、是否有胎膜早破等基本情况,同时采集感染产妇的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对引发产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会阴侧切术后,有19例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51%;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28kg/m2、第二产程>8h、术后住院时间>5d、切口长度>3cm、血糖控制不达标、术前存在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产妇切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革兰阴性菌5株,真菌1株。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医务工作者应当熟悉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避免或者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清萍  姜霞  吴穷 《医疗装备》2023,(21):86-88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医院行会阴侧切的395例产妇,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分娩时及分娩后情况。依据产妇产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未感染组(32例)与感染组(363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细菌鉴定试条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395例产妇发生切口感染3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1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产程、胎膜早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是影响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32例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41%(26/41),以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革兰阳性菌29.27%(12/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真菌7.32%(3/41)。结论 会阴侧切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产妇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  相似文献   

7.
车晓萍 《中国保健》2010,(9):133-134
正常分娩过程中,为减轻胎头对盆底组织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加速分娩,避免会阴盆底组织裂伤,常采用会阴侧切术,虽是产科小手术,但存在会阴切口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其耐药因素,为临床治疗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在医院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的产妇487例,对产妇切口感染部位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用无菌棉签拭子采集产妇切口深部的分泌物,将收集到的标本立即送检进行接种,对于细菌阳性的再经分纯后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87例产妇中发生切口感染49例,感染率为10.1%;49例感染产妇的送检标本中阳性32例,阳性率65.3%,检出病原菌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60.4%,革兰阴性菌15株占31.3%,真菌4株占8.3%;从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属对青霉素高度敏感,阴道加德纳菌对氨苄西林和甲硝唑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66.7%,83.3%;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和二路普雷沃菌均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后,其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操作者的缝合技术、孕妇产程时间过长以及相关卫生、产前教育缺乏等是导致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其中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道或肛门检查次数及孕妇产程是自然分娩会阴切开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自然分娩产妇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但真菌感染的情况有所上升,需要高度重视;同时切口感染与多因素有关,需要采取相关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给予其合理、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局部处理,促进患者切口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起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3年7月妇产科经阴道行会阴侧切分娩的1 968例产妇资料,按照感染与未感染,选择切口感染的101例产妇与同时期行侧切切口未感染的100例产妇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1 968例经阴道分娩行侧切切口产妇发生切口感染101例,感染率为5.13%;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感染组产妇,分别为(27.1±1.3)kg/m2、(13.6±5.7)d、(5 697.78±1 548.62)元,对照组分别为(24.1±1.4)kg/m2、(5.1±1.5)d、(2 896.55±648.97)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妊娠并发症、生殖道感染多、产程较长、阴道检查次数过多、胎膜早破、阴道助产血肿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消除影响因素,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253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并详细记录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第二产程、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血糖控制情况、术前是否有生殖道感染、是否有胎膜早破等基本情况,同时采集感染产妇的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对引发产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53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行会阴侧切术后,有19例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51%;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28kg/m2、第二产程>8h、术后住院时间>5d、切口长度>3cm、血糖控制不达标、术前存在生殖道感染、胎膜早破是造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产妇切口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革兰阴性菌5株,真菌1株。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医务工作者应当熟悉妊娠糖尿病孕妇产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做好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避免或者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妊娠糖尿病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和按1:2随机选择的无切口感染会阴侧切210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率为1.23%,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而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能防止切口感染,与切口感染无关(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膜早破、体重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阴检肛查多、缝合技术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498、3.345、4.235、2.285、2.458.结论 及时处理胎膜早破、控制体重指数合理范围内、治疗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根据实际慎重进行、提高缝合技术以预防与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2.
肖华平 《药物与人》2014,(9):309-309
目的:分析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井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侧术中采用会阴侧切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98倒患者中切口感染26例;患者自身有合并症、产程过长、环境污染、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缝合技术不佳、术前准备不充分等均对切口感染的发生较大影响(P〈0.05)。结论:患者自身因素及临床因素均可导致会阴侧切切切口感染的发生,园此临床医师应为患者提供无菌环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并对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导致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50例产妇临床资料,比较切口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产程、体质指数、分娩情况、切开时机、手术者工作时间、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等相关性.结果 会阴侧切产妇1850例合并切口感染50例占2.70%,影响切 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35岁、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检查≥3次、产程≥10 h、体质指数>24.0、急诊分娩、切开时机过早或过晚、术者工作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复杂,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措施减少或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避免高龄妊娠,产前积极治疗合并症,产程减少不必要阴道检查,防止滞产,孕期营养指导将体质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急诊分娩,控制预防性全身应用抗菌药物,选择适当切开时机,提高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产妇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产科顺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3070例,其中行会阴侧切术产妇1214例,统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行会阴侧切术的1214例产妇中发现术后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和分娩次数无显著的相关性,但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体重指数(BMI)、检查次数、助产率、产程分别为(28.8±4.3)、(3.2±1.4)次、45.2%、(13.6±3.4)h,显著高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24.6±3.8)、(1.8±0.9)次、16.35%和(11.2±3.2)h,而切口感染产妇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自然分娩率分别为(102.7±12.1)g/L和54.8%,显著低于非切口感染产妇的(116.4±12.8)g/L和8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BMI、血红蛋白水平、检查次数、助产率和产程是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护有助于减少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GDM孕妇360例,均经阴道分娩和会阴侧切术,收集孕妇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60例GDM孕妇术后会阴切口感染33例,感染率为9.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体质量指数、切口长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是GDM孕妇会阴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共检出病原菌33株,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3.33%和27.27%。结论 GDM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切口长度及血糖控制有关,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高危因素,做好感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足月分娩孕妇460例,孕妇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术分娩,查阅孕妇病例资料,对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术后感染者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获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进行处理,分析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460例足月分娩孕妇实行会阴侧切术后有38例发生术后感染,感染率为8.26%。38例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3.90%,革兰氏阴性菌占52.54%,真菌13.56%。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单因素结果显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与产次、胎膜早破、季节、产程、预防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与产次、胎膜早破、季节、产程、预防使用抗生素关系密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对于会阴侧切分娩孕妇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会阴切口感染,对不同的缝合技术进行探讨。会阴侧切内竖8字缝合术切口愈合佳,感染率极低,住院时间短,大大减轻会阴切口疼痛。产妇乐于接受,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提高产科质量大有好处,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会阴切开术助产分娩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对策,为临床医师在对产妇切口感染的治疗与预防上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行会阴切开术的孕妇3 520例,采集切口感染产妇的标本进行病原学分布、药敏试验及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 520例会阴切开术分娩产妇中,10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8%,共检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中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0,阴道加德纳菌对氨苄西林和甲硝唑高度敏感,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特别是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达71.4%和85.7%;革兰阴性菌对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相对敏感,特别是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发现,年龄>40岁、体质量≥24kg/m~2、合并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4次、胎膜早破以及产程≥8h是导致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详细了解会阴切开术助产分娩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对降低会阴切开术后切口感染率及降低病原菌感染和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根据2010年8月-2011年8月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5914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从各个环节加以预防控制.结果 会阴切口感染60例,感染率1.01%,细菌培养结果主要以粪肠球菌为主,检出28株占46.67%,其次是大肠埃希菌13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分别占21.67%和13.33%;引起会阴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与合并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检肛查过频、缝合技术、产程过长、卫生宣教欠缺等有关.结论 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疾病,阴检肛查根据实际需要慎重选择,及时处理胎膜早破、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技巧、缩短产程,可以有效降低侧切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会阴切口感染147例病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采用会阴切开助产的产妇,由于会阴切口在产后易受恶露及粪便污染而发生切口感染。这不仅影响产妇的休息与饮食,还会导致少乳或无乳情况。故产妇会阴切口感染问题应引起产科工作者高度重视。 北安市医院产科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底,共做会阴侧切术3929例,其中切口感染147例,感染率3.7%。感染者住院天数9~24天。现就切口感染原因做一分析,旨在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