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液瓶外盖启封后瓶塞细菌数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脉输液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本院>9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据统计:1990年81%的护士在静脉输液的治疗需花费全天75%的工作时间.本院使用的输液容器为玻璃瓶,玻璃瓶瓶口结构由3个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为橡皮塞、铝盖、硬塑料盖(以下简称为外盖),外盖启封后,铝盖中央部露出橡皮塞(以下简称为瓶塞),针对瓶塞消毒与否的细菌数调查,试验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有关临床护理操作方面的书籍如:《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图解》、《临床护理教程》等。要求葡萄糖输液瓶盖开启后必须消毒再注入药液。而目前原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玻璃瓶装输液已逐步被塑料瓶装代替。塑料瓶装输液除了包装轻便。便于运输。耐挤压。溶液性质更加稳定外,相对于玻璃瓶装还有一个很大改进。它使用了易拉式封口。这一改进使得输液瓶的开启无需借助工具.徒手便能轻松的打开。避免了以往需借助锐器才能将玻璃瓶装输液的铝盖打开和由此造成的其内橡胶瓶塞的污染。但针对这一改进的完整系统实验室研究目前却很少。为了改进不必要的操作步骤,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笔者就这一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现将塑料瓶装输液瓶盖开启后注药前消毒与不消毒2种方法对葡萄糖输液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皮肤消毒剂与不同消毒方式的消毒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临床常用的酒精、碘伏、复合碘和部分洗手消毒液,在受试者手背涂擦,通过消毒区采样,细菌培养,分别对消毒次数、棉签蘸取消毒液的量和皮肤干预措施后消毒效果等比较。结果:3种皮肤消毒剂消毒次数和干预措施后消毒次数污染情况无差异(P〉0.05),用棉签蘸取棉签头1/2以上的消毒液量,其消毒效果最为理想(P〈0.05)。手部清洁处理时,选择湿巾法远远不如洗手和消毒凝胶液的清洁(P〈0.05)。结论:临床上常用的消毒液在进行皮肤消毒时棉签蘸取消毒液的量至少要达到棉签头1/2以上方能达到消毒效果;局部皮肤清洁应选用洗手和消毒凝胶涂擦法,清洁后再消毒可增强消毒效果。且消毒1次即能达到2次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壁式供氧装置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壁式供氧装置的消毒效果。方法对与患者供氧相关的供氧装置各部位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对照比较。结果湿化瓶消毒前合格率为17.14%,消毒后合格率为100.00%;供氧装置金属螺口消毒前合格率为34.29%、消毒后合格率为94.29%;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消毒前合格率为8.57%、消毒后合格率为97.14%,消毒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挂壁式供氧装置从湿化瓶、湿化瓶内的通气管、湿化液、供氧装置金属螺口、供氧金属管道最后到氧气出口,作为一个整体,应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全程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与间断待干两种常规皮肤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在确定何种消毒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消毒及采用肥皂洗手方式干预后的消毒效果。方法受试者分别用连续和间断待干两种方式消毒手背,用肥皂洗手方式干预后,进行1次和2次手背消毒;分别对各组受试者的408个手背消毒区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各组间的消毒效果。结果连续消毒法比间断待干消毒法显著节省时间(P0.05),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此基础上行洗手干预,消毒1次组的污染数显著高于消毒2次组和洗手干预后消毒1次组(P0.05),并显著的高于洗手干预后消毒2次组(P0.01)。结论连续消毒比间断待干消毒法节省时间,效果相同,洗手干预后可显著增强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1.5%、3%过氧化氢、酸性氧化电位水和无菌生理盐水漂洗方法对医用塑料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中的气管内套管进行清洗消毒,对每种方法清洗消毒前后、4种方法清洗消毒前、后内套管的菌落数进行比较。结果 4种方法清洗消毒前内套管的染菌量均较严重,为10 565~11 150CFU/ml,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种方法清洗消毒前后内套管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种方法清洗消毒后内套管的菌落数比较,只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组3 850CFU/ml与其他各组1 225~2 285CF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氧化氢和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减少气管内套管的菌落数效果显著,无菌生理盐水漂洗组可减少菌落数,但无消毒作用,本试验结果建议目前选用3%过氧化氢作为医用塑料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液为佳,理想消毒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的有效时间。方法采用方法:A:紫外线照射;B:草留香纯中药消毒剂熏蒸;C:含氯消毒剂喷雾;D:酸氧化电位水喷雾。在进行传染病房消毒前、消毒后0.5、2、6h,用平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常规培养后进行细菌计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消毒后与消毒前比,0.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A与C比,消毒后2h,P>0.05,方法B消毒后6h,P>0.05;方法D消毒后6h,P<0.05。结论空气消毒是有效的,方法A和C消毒作用时间短,方法B消毒时间可维持2h,方法D最好,消毒后可维持6h,不同的消毒方法,有效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8.
净化机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净化机与紫外线空气消毒效果的优劣。方法:分别于净化机和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后,采用平板暴露法对洁净手术室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采样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结果:手术前30min和手术开始后30min,两种空气消毒法的消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且符合卫生部颁布的Ⅱ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的标准;而手术开始后60min、90min两种空气消毒法的消毒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净化消毒法优于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过氧乙酸与乙醇消毒体温计的效果,以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将发热门诊60例患者体温测量后的60支体温计随机分为对照组、过氧乙酸组、乙醇组各20支,分别用无菌稀释液、0.2%过氧乙酸溶液、75%乙醇浸泡30 min;3组体温计于浸泡消毒前、后取样放人无菌试管内,涂平板,然后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结果 使用后的体温计在消毒前均有微生物污染,通过鉴定均为革兰阳性菌,总共检出微生物菌落1399 CFU/ml,其中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626 CFU/ml,占44.75%,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分别占29.88%、25.37%;消毒后过氧乙酸组、乙醇组的杀灭率为100.00%、98.53%,消毒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消毒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0.2%过氧乙酸消毒体温计效果优于75%乙醇,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院部分重症监护病房使用中的壁式供氧装置墙壁氧气连接口处的带菌情况进行消毒前后的比较,探讨其对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和意义。方法使用0.5%聚维酮碘、500 mg/L爱尔施消毒液消毒,分别为第1组、第2组,于消毒前后采样送检做细菌培养;并取湿化瓶内湿化液送检做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后两组连接口处的带菌率分别为0.5%,聚维酮碘组73.33%和16.67%,500 mg/L爱尔施消毒液组76.67%和26.67%。结论消毒前后壁式氧气连接口处的带菌率有明显差异,消毒前湿化液内的细菌分类与壁式墙壁氧气连接口处的细菌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Ⅲ型安尔碘皮肤粘膜消毒剂稀释液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结膜囊的消毒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的方法,将205例(205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104例)和B组(101例),A组手术前30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1次,5 min后用5%Ⅲ型安尔碘稀释液20 ml加生理盐水60~100 ml冲洗结膜囊,手术开始前10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2次,B组手术前30 min,用0.016%庆大霉素冲洗液冲洗结膜囊,手术开始前15 min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剂点眼3次,其它处理相同。手术当日在清洗处理前、清洗消毒处理后、手术开始前对结膜囊的普通细菌培养。结果洗眼前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7.34%,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3.86%,经统计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洗眼后A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76%,经2检验与洗眼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4%,经2检验与洗眼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5%Ⅲ型安尔碘皮肤粘膜消毒剂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结膜囊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李劲松  杨海  王学良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95-1596
目的了解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动态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选择MKJ-1200型空气消毒洁净器在一间开机作为实验组,一间不开机作为对照组,在开展手术的两手术间同时采用平板沉降法连续采集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并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开机作用0.5 h,除菌率达到66.07%,手术整个过程实验组室细菌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5)。静态测定其杀菌率>90%,作用0.5 h后手术室内空气细菌计数<200 cfu/m3。结论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除菌效果达到国家标准,其空气动态除菌的方法优于静态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棉签蘸取不同量的碘伏消毒液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碘侠消毒液待干时间的比较,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用棉签蘸取不同量的碘伏消毒受试者手背,计算待干时间的差异;对不同受试者消毒区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各组间的消毒效果.[结果]蘸取1/2~2/3棉签长度的碘伏消毒液,其待干时间明显少于蘸取<1/3棉签长度、蘸取1/3~1/2棉签长度和蘸满碘伏消毒液棉签长度的待干时间,在操作节省时间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蘸取消毒液1/3~1/2棉签长度、1/2~2/3棉签长度和蘸满消毒液槔签长度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蘸取1/2~2/3棉签长度的碘伏消毒液从待干时间、杀菌效果方面更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北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02年成立后,取消了紫外线灯的空气消毒。在建立中央空调和控制区域送风量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对无菌室的封闭管理和卫生管理,达到了规范要求的标准。本文将对两年中无菌室空气培养检测情况调查进行分析,以改进无菌室空气消毒方法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临床常用的消毒后用无菌棉签擦干法和常规消毒法的消毒效果,探讨更规范的消毒方法.[方法]在受试者的左右手背采用两种消毒方法,用秒表分别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后分别采样进行污染指数测定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种皮肤消毒法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后用无菌棉签擦干法在消毒时闻上明显快于常规消毒法(P<0.05).但消毒效果远不如常规消毒法(P<0.05),细菌培养阳性率常规消毒法为19.6%,而消毒后无菌棒签擦干法为30.4%.[结论]医疗护理人员实施皮肤消毒时仍需严格执行常规消毒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消毒管理后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卫生部 1991年颁布《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及步骤 ,1997~ 1999年对全县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进行了监测。灭菌器械及物品以检测不到细菌为合格、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的手菌落总数≤ 8cfu/cm2 、手术室、妇产科室内空气菌落总数≤ 2 0 0cfu/m3、紫外线灯辐照度值≥ 70 μw/cm2 为合格。检测结果表明 (附表 ) ,连续 3年各种项目的合格率明显高于管理之前的 1995年监测的各项合格率。 1995年的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灭菌器械、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分别为 47 5 % (13/2 8) ,70 2 % (44 /6 3)、5 0 7%…  相似文献   

17.
氯消毒后饮水的致突变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可控式温热熏蒸空气消毒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取代明火熏蒸的空气消毒方法. 方法采用可控式电温热器盛水、烧杯盛过氧乙酸消毒剂进行隔水传热熏蒸消毒. 结果经过不同空气消毒方法效果比较,消毒前后空气微生物采样监测证明0.5g/m3过氧乙酸温热熏蒸消毒效果好,合格率达100%. 结论过氧乙酸温热薰蒸消毒法适用于医院各类用房的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二氧化氯(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真菌消毒效果,为特殊情况下人员进驻提供安全有效的卫生保障. [方法]用活化后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内空气、物体表面及水库储水消毒.于消毒前后采样检测真菌数,计算杀灭率,观察消毒效果. [结果] 1000 mg/L ClO2消毒液按10 ml/m3剂量即10 mg/m3,对空气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 min真菌杀灭率为93.5%.500 mg/L ClO2消毒液对物体表面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 min真菌杀灭率为96.4%.根据储水量按5 mg/L ClO2对水库储水消毒,消毒后90 d ClO2下降至0.01 mg/L,水中细菌总数、真菌数及大肠菌群均未检出,消毒效果满意. [结论] ClO2消毒液对地下空间真菌杀菌效果好,可达到空气、物体表面及储水消毒一体化,是特殊情况下人员进驻地下空间时的理想消毒剂.  相似文献   

20.
手消毒凝胶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易行的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手段,在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我院在多次质量检查中发现,护士在静脉输液时对手部卫生依从性较差,门诊工作量繁重,不可做到一人一针一洗手,因此自2009年开始采用了手消毒凝胶(洗得宝牌),进行卫生手消毒.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