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诊科是医院接诊、抢救急症患者的窗口及转运站,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医疗任务.因进入急诊科救治的患者大多病情急重,涉及到较多侵人性诊断与治疗操作;加上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而难以监控易导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妇产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及有关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农村基层妇产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职业暴露——意外针刺和污染物溅人眼鼻口——的发生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同卷对安徽省两个县的县级和乡镇级卫生机构妇产科所有在岗工作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在137名调查对象中.在工作中发生过由针头或其它锐利器具引起的意外刺伤的人数为78,占57%;在工作中发生过让病人分泌物意外溅人眼鼻口的人数是90,占66%。发生过刺伤或粘膜暴露的人数是107,占78%。在职业暴露的5条补救措施中.选出2条以上的人数是41人.占31%。绝大多数人报告工作场所内没有防护眼镜(93%).也有不少人报告工作场所没有盛废弃锐利器具的专用垃圾桶(27%)。讨论和结论 基层妇产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职业危险。提出5条措施降低卫生人员职业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医院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工作于其中的医护人员成为高危人群中,特别是护理人员周围无时无刻不潜伏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危险因素.妇产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到血液、羊水、分泌物和锐器等,同时产房工作压力大,因而面临职业危害的因素较多,但是很多护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寻求减少职业暴露的对策。方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家医院211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暴露类型、次数,医院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等。结果 职业暴露类型以锐器伤和意外直接接触血液为主,暴露频繁,大部分医院采取防护措施但效果不显著等。结论 应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提倡普及性预防、改进医疗器械、完善和健全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促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85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在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时正确防护率2.4%,接触患者前洗手为64.7%,正确洗手率17.7%,单手回套针帽40.0%,用工具分离针头29.4%,接触污物时戴手套94.1%,护士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正确92.9%.结论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欠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行为,配备防护用品,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健康档案,可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护理人员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其防护管理情况,为制定相关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20个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机构的300名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部分妇产科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63.7%,暴露途径以经皮暴露为主占78.0,暴露时机以手术及手术配合时最多,发生职业暴露时帽子口罩使用率分别为58.5%和35.1%,防渗透隔离衣/围裙、护目镜和靴子的使用率很低,分别为16.0%、8.5%和4.8%.医院级别为二、三级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于一级医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07,P<0.01).中高级以上职称及文化程度高的妇产科医生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属高危人群(χ2分别为15.871、26.483,均P<0.01).结论 北京市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不容乐观,需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培训、管理及督导.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医院对于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物的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戴青梅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护、技的损伤率分别为53.83%、74.06%和37.98%,可见护理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自我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内容问卷调查,分析造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结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达88%,产房助产士在进行会阴缝合操作时针刺率则高达75.0%,接产过程接触体液、血液者达100%。结论: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高,但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能有效避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9.
郭启云 《现代保健》2010,(9):141-142
在医学领域里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多是由于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或者被携带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从而感染了某种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本文针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分析、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供最新和最实用的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技术和信息,以达到正确地预防和治疗职业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降低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威胁,防止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方法]对5例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方式、原因及暴露源进行分析,对暴露源严重程度及暴露级别进行评估,对暴露后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和随访监测1年.[结果]护理人员在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后,经过规范处理,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危险客观存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狠抓制度落实,是降低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法律及医学知识的普及,使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广大患者对自身的隐私权益也逐渐重视。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我国患者隐私立法现状和护理实践中可能侵犯患者隐私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对妇产科护理操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促使妇产科护理工作向规范化发展,减少对患者隐私的侵权行为,实现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探讨护理预防对策.方法 妇产科实施腹部手术切口感染50例作为观察组,按1∶1选择无切口感染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检验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共12项(P<0.05),包括年龄大、体重指数高、夏季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心理准备不充分、主刀医师年资低、急诊手术、切口长、术中失血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是否实施康复教育,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切口感染的5个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高、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心理准备、术后康复教育均不充分(OR=3.72、3.57、3.24、2.98、2.58).结论 妇产科腹部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疾病等不同时期其蛋白质表达不同。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蛋白质表达、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修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预防妇产科会阴部切开感染的方法,并总结其护理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妇产科接受分娩会阴切开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感染情况,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部切开感染2例感染率为4.76%、对照组感染7例感染率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P<0.05);观察组中2例出现感染,其中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照组中7例出现感染,其中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各2例.结论 对会阴切开产妇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切实提高妇产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方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我院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结果: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混合临床教学”、“紧跟医学教育改革,适时引入模拟教学”、“细化培训内容,制定全方位、个性化培训方案”、“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培训体系构建”,等多种举措,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开展科学系统的妇产科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妇产科医疗人才梯队的建设,是适应国家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原因与有效预防、护理对策。方法 2009年4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309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综合护理的研究组进行对比。结果 309例手术患者中共有17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5%,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2.3%、1.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感染预防处理,应遵从入院指导、及时沟通、培养围手术期良好的卫生营养习惯、规范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进行综合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院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后,对医院感染率及对定期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的影响,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选取实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前后的患者各1837例和2382例,主要措施包括专业培训、规范操作、职业防护,比较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控制前、后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01%和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前后医务人员洗手七步法、洗手的指征、手是重要传染媒介及对日常洗手自我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积极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引起妇产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制定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妇产科2010-2013年收治的1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其中31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设为试验组,10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白蛋白、白细胞数、血红蛋白、使用抗菌药物数量及时间等.结果 132例患者中有31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感染率为23.5%,检出多药耐药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41.9%、25.8%;多药耐药菌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术后白蛋白量及术后白细胞数均有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多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OR=1.053)和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OR=1.100)均为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可以减少多药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与分析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选择医院2011年3月,妇产科门诊患者412例,对其处方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4%,其中常见妇产科疾病及妊娠终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0.3%及98.8%;非感染疾病用药占10.2%;联合用药占84.7%;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占97.8%;奥硝唑和甲磺酸帕珠沙星使用频率分别占42.4%和25.5%.结论 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用药无选择针对性,联合用药、用药途径不合理等盲目滥用现象,亟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卫生行政立法,加大处罚、监管及督查力度,同时要加强医德、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后感染应用替考拉宁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后发热体温>38.5℃的患者,抽血行血培养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替考拉宁设为试验组应用万古霉素设为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结果送血培养标本共1126份,检出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63.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2株,占47.2%;革兰阳性菌共31株,占34.8%,主要为肠球菌属1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株分别占16.8%、14.6%;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敏感,应用替考拉宁临床效果佳。结论妇产科手术后感染患者中,革兰阳性菌感染以肠球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为主,应用替考拉宁临床效果佳;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治疗和控制外科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