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回顾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医疗救助发展的主要特点、重要性进行梳理,提出了医疗救助制度未来发展面临筹资、与门诊大病补偿制度衔接、与重特大疾病补偿衔接和建立临时救助机制等挑战,建议加大对医疗救助制度的资金投入,规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障制度及社会慈善等资源的衔接,提高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
慈善医疗救助是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在社会治理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应当对慈善组织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予以重视。在对慈善组织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政策基础、协作模式以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后,提出慈善组织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湖北省A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按病种和按费用救助模式下政策实施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分别于2013和2016年在湖北省A地进行机构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大病患者住院补偿、救助信息和家庭收入情况,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卡方检验分析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实施效果。结果:转为按费用救助模式后,2016年大病救助受益率(13.2%)较2013年(12.2%)并未有效扩大,实际救助力度较低。因病致贫对象政策范围内救助比例和封顶线经调整后均有所下降,使得因病致贫对象救助水平进一步降低。结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后,因病致贫对象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应综合考虑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经济水平,提升重特大疾病救助针对性,适当提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4.
2012年,民政部在全国确定273个试点地区,探索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措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苏州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对特困人群的医疗救助办法,始终秉持"城乡一体,覆盖全民"的理念。该市坚持特惠与普惠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保费救助、实时救助、年度救助、自费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不断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5.
医疗救助制度作为解决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问题的专项救助制度,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托底保障的功能。通过梳理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在资金筹资、统筹层次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并针对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受限困境提出精准动态管理救助对象、调整各级政府筹资结构、加强资金监管、积极引流社会资金、稳步提升统筹层次、探索医疗救助独立待遇清单以及前移救助关口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2012,(9):9-9
近日,民政部下发《关于确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单位的通知》,要求各试点单位合理确定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既可以按照贫困患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确定救助范围,也可以按照其所患病种确定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救助政策是否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提出优化医疗救助政策的建议.方法:以8个地区的医疗救助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情景分析,模拟测算医疗救助政策对不同类型救助对象的兜底效果.结果:当前我国医疗救助仅承担风险保障的有限责任,与兜底功能定位不相符,医疗救助不能充分兜住底线;重特大疾病救助与医疗救助的关系不清,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总体取得了较大发展,救助人次有较大提升,但也存在筹资水平低,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不紧,管理不协调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明确政府筹资责任,提高救助筹资和资金支出水平,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缝衔接,实现医疗救助协调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构建稳定、可持续、制度化的筹资机制是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相关数据资料,从结构、规模、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对我国医疗救助筹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机制的具体改进建议,以期促进城乡医疗救助筹资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界定关乎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和精准性,然而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界定仍缺乏理论和方法依据。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考虑了家庭支付能力,同时灾难性和致贫性卫生支出测量方法不仅反映了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和贫困状态,而且能够反映救助对象的因病致贫广度和深度。因此,基于重特大疾病相对费用理论及其测量方法的因病致贫对象界定思路能够支持我国重特大疾病因病致贫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