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与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1988~2000年经厦门口岸出入境的出国劳务人员25900人次进行了HIV感染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者检出8例,总检出率为0.31‰,其中30~40岁年龄组为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87.5%;检出梅毒感染者26例,总检出率为1.01‰,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在20~40岁年龄组的25例,占感染者总数的96.15%。1994年检出首例梅毒感染者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24.5%。〔结论〕厦门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HIV感染均属境外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地区主要来自东南亚。梅毒主要是在国内因性乱感染。说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对阻止其经出入境口岸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深圳口岸1999~2001年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9~2001年经深圳口岸入出境的12931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共检出传染性疾病12190例,检出率为9.43%,其中HBsAg阳性者11613例;梅毒感染者415例;HIV感染者13例;肺结核患者131例。〔结论〕通过了解传染病的感染现状和传播途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防制措施,降低发病率,对控制国际间传染病传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感染状况,掌握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P-ELISA试验初筛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确认,对2003 ̄2005年17 696名经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总检出率为0.27%。梅毒感染者中,以劳务人员和旅游探亲人员为主,男女之比为3.8:1,年龄分布在30 ̄60岁之间,以30 ̄49岁为主,占77.08%,感染途径以婚外性接触感染为主。〔结论〕在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过程中,应加强更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监测水平,尽早控制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梅毒在出入境人员中的感染情况,掌握其流行特点,为传染病监测和积极作好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宁波口岸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检并测定滴度;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进行确认。〔结果〕21183名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表明,检出梅毒抗体阳性81例,阳性率0.38%,其中男性42例,女性39例,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2,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0 ̄49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86.42%,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55.56%,其次为港澳台胞人员,占感染总人数的16.05%。〔结论〕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和口岸从业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是控制梅毒传播和流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卫生检疫执法和卫生保健的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仓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发生情况及其在该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97~2001年从太仓口岸出入境的7082名出入境人员用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梅毒初筛检测,阳性者血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从7082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15例,感染率为2.12‰。〔结论〕加强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对该人群的卫生宣传教育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湛江口岸人群中梅毒的流行动态。〔方法〕湛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从1998年~2001年4月,对11 571名出入境人员和口岸饮服从业人员进行了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检出梅毒感染者50例(男性44例;女性6例),感染率为0.43%。不同职业人员感染率为:交通员工0.34%;劳务人员1.13%;口岸饮服从业人员0.30%;其他人员0.08%。〔结论〕劳务人员、交通员工应作为梅毒感染监测的重点人群;对口岸涉外宾馆的饮服从业人员应结合年度体检工作,加强性病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江西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流行病学分析,从而了解江西出入境人群中梅毒的感染情况,为做好口岸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度江西口岸5737名出入境人员采取静脉血,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并结合对梅毒感染者的年龄、性别、职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年从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35例,梅毒感染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在性别分布中,男性相对女性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为0.73%;在年龄分布中,20~50岁的年龄段的感染者较多,占感染者总数的97.14%;在人群分布中,劳务人员中感染者最多,占感染者总数的71.43%。〔结论〕出入境人群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群,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梅毒的监测,对防治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瑞丽口岸2005年出入境人员先采用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试剂筛查,阳性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最后送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结果〕从2042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177名,总感染率高达8.67%。感染人群职业分布以缅甸籍驾驶员最多;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缅甸籍感染者最多;男性感染者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重点人群要实施重点监测,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分析,了解梅毒在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中的感染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梅毒在口岸地区的流行趋势,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满洲里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采用①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②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进行初筛,对阳性结果使用①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②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同时使用TRUST或RPR法进行滴度测定。〔结果〕共对44892名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进行了梅毒检测,检出梅毒抗体阳性88例,阳性率0.20%,其中男性59例,女性29例,男女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2χ=2.12,P>0.05)。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31~50岁年龄段,占总感染人数的67.05%;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表明商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感染人数的80.68%,其次为外出务工人员,占总感染人数的13.64%。〔结论〕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及口岸从业人员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梅毒等性病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达到从源头上切断梅毒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及趋势,我们对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被检者血清进行梅毒筛查,并用梅毒螺旋体微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0 0 1~2 0 0 3年福州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率为4 .99‰,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3.2 3,P >0 .0 5 )。介于2 1~5 0岁之间的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80 .5 6 %。有婚外性史的感染者约占总感染者的4 7.81%。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感染者无自觉症状。〔结论〕 为了防止梅毒的传播和扩散,必须加强对出入境人群的梅毒监测。除此之外,在人群中开展梅毒筛查工作将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传染病监测工作,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经日照口岸出入境的16994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共监测体检人员16994名,检出各种传染病281例,总检出率为1.65%,位居前4位的传染病为乙型肝炎(HBsAg)阳性235例,检出率为1.38%;抗HCV阳性22例,检出率为0.13%;开放性肺结核16例,检出率为0.09%;梅毒8例,检出率为0.05%;阳性人群在性别、年龄、职业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阳性是日照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针对此类人群制定传染病监测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咨询策略,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口岸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有效地在口岸实施艾滋病防治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1年到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和涉外婚检人员进行了滋病病素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监测人数28405人次,检出HIV感染者4例,检出率为1.41/万;2001年,监测人数28537,检出HIV感染者15例,检出率为5.26/万。2年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32,0.025>P>O.01)。〔结论〕随着出入境人员和口岸流动人员的增加以及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快速增长,开展口岸HIV感染监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口岸HIV感染监测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口岸人群HIV感染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番禺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5年番禺口岸8841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865例,检出率为9.78%,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835例,检出率为9.44%;检出梅毒患者18例;检出率为0.20%;检出开放性肺结核9例,检出率为0.10%;检出HIV抗体阳性3例,检出率为0.03%。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3.545,P>0.05);35~54岁年龄段的传染病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57.34%;港澳台同胞和国际航行交通员工的检出率明显高出其他监测人群,不同监测人群间传染病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2χ=45.377,P<0.01)。〔结论〕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进一步传播。番禺口岸应将港澳台同胞、国际航行交通员工、货柜车司机、劳务人员作为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情况,为今后该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口岸2000~2001年12226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连云港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以劳务输出人员最多,占体检总人数的77.64%。检出传染性疾病334例,总患病率为2.73%。传染病患者其中HB_sAg阳性300例;梅毒17例;活动性肺结核15例;疟疾2例。〔结论〕HBsAg阳性是连云港口岸影响出入境人员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劳务人员、交通员工、口岸饮食服务人员及归国人员是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及活动性肺结核的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莆田口岸2005~2006年10401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10401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传染病2084例,检出率为20.04%;其中男性检出率20.94%,女性检出率17.31%;5类传染病年龄分布各不相同;HBsAg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劳务人员,丙型肝炎、梅毒、活动性肺结核感染率均以公商、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HIV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船员。〔结论〕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以劳务、船员为主体人群,是传染病监测的重点对象。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根据5类监测传染病三间分布的各自特点,明确监测及预防控制的重点,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6.
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掌握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现状,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共监测体检8788人,检出各种传染病509例,总检出率为5.79%,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451例,检出率为5.13%;丙肝抗体(HCV-Ab)阳性为43例,检出率为0.49%;活动性肺结核9例,检出率为0.10%;梅毒6例,检出率为0.07%;艾滋病(HIV)抗体阳性未检出。港澳台胞HBsAg阳性、HCV-Ab阳性和梅毒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3.14%、1.17%和0.26%。劳务人员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最高,为0.17%。〔结论〕HBsAg阳性为常熟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港澳台胞和劳务人员是常熟口岸的重点监测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咨询力度,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控制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安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人员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梅毒、丙型肝炎、HIV抗体检测;对监测人员进行X射线检查。〔结果〕在8300名进行了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中,共计发现各种传染病535例,总检出率为6.45%。其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6.00%;梅毒阳性检出率为0.12%;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2%;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06%;肺结核检出率0.25%。〔结论〕应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群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达到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伊犁口岸1997~2001年出入境人员HIV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伊犁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感染情况。〔方法〕建立HIV初筛实验室,对1997~2001年8月经伊犁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实施HIV感染情况监测。〔结果〕共监测出入境人员18378人次,检出HIV感染者26例,感染率为1.42‰。在检出的26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6.15%,女性占3.85%;从年龄分布来看,20~30岁年龄组人员所占比例最高,为88.46%;从职业分布来看,个体商贩占92.31%,居第1位;感染者中有20例为伊宁市人,占总例数的76.92%,感染者全部为少数民族。〔结论〕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静脉吸毒人员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家庭中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HIV感染情况的监测,防止艾滋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有效地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铁岭地区4836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传染病感染者207例,检出率为4.28%,其中检出HBsAg阳性者160例,检出率为3.31%;检出梅毒23例,检出率为0.48%;检出活动性肺结核23例,检出率为0.48%;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检出率为0.02%。不同监测人群传染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22.65,P>0.05);各年度传染病感染率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12.19,P>0.05)。〔结论〕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国境口岸局与属地局传染病监测体系,铁岭出入境检验检疫应将移民、旅游探亲、劳务以及入境人员作为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方法〕2001年共对经新疆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和在境外居住3个月以上的归国人员23267人次进行了艾滋病监测。〔结果〕检出HIV感染者20例,检出率为0.86‰,是新疆口岸地区HIV感染年检出率最高的1年;其感染途径主要以吸毒为主。〔结论〕这一结果证明,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据统计新疆地区HIV感染率已位居全国第2位,并有迅速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