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脊柱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椎间盘退变被认为是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因~([1-2])。椎间盘由上下软骨终板、胶冻样的髓核组织及外层纤维环构成,其内部细胞营养物质的交换是主要通过软骨终板上营养通道的弥散作用进行~([3])。软骨终板的钙化可导致软骨终板的弥散功能障碍,造成椎间盘无法进行正  相似文献   

2.
Concerning the Modic change of lumbar spinal endplate, the Modic change types, forming cau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ic change and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s have been studied from anatomy,...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腿痛患者肥胖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规律。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腰腿痛就诊于我院脊柱骨科门诊的329例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患者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病史、抽烟史、职业等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其腰痛程度。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BMI值分为正常组(BMI18.5 kg/m~2~24.0 kg/m~2)、超重组(BMI≥24 kg/m~2~28 kg/m~2)及肥胖组(BMI≥28 kg/m~2)。所有患者均已行腰椎MRI检查,采用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分析腰椎每一节段椎间盘。统计分析腰腿痛患者中肥胖对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规律。结果各组患高血压情况:肥胖组26例(40.6%),超重组27例(22.0%),正常组17例(12.0%),肥胖组与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组之间高血压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的比例、抽烟的比例及职业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1~2)节段各组3级椎间盘,肥胖组为20例(31.3%),超重组为33例(26.8%),正常组为26例(18.3%),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L_(1~2)节段的3级椎间盘比例显著增高(P0.05)。L_(2~3)节段中3组之间不同分级的椎间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3~4)节段各组1~2级、4级、5级椎间盘,肥胖组分别为14例(21.9%)、18例(28.1%)、4例(6.3%),超重组分别为41例(33.3%)、27例(22.0%)、2例(1.6%),正常组分别为68例(47.9%)、20例(14.1%)、0例(0.0%),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及超重组L_(3~4)节段1~2级椎间盘比例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L_(3~4)节段4级、5级椎间盘比例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节段各组3级、4级、5级椎间盘,肥胖组分别为14例(21.9%)、28例(43.8%)、18例(28.1%),超重组分别为69例(56.1%)、31例(25.2%)、12例(9.8%),正常组分别为99例(69.7%)、19例(13.4%)、4例(2.8%),L5~S1节段3级、4级、5级椎间盘,肥胖组分别为5例(7.8%)、35例(54.7%)、14例(21.9%),超重组分别为46例(37.4%)、46例(37.4%)、10例(8.1%),正常组分别为74例(52.1%)、35例(24.6%)、3例(2.1%);全腰椎椎间盘中各组3级、4级、5级椎间盘,肥胖组分别为90例(28.1%)、90例(28.1%)、44例(13.8%),超重组分别为240例(39.0%)、120例(19.5%)、34例(5.5%),正常组分别为545例(57.4%)、94例(9.9%)、13例(1.4%),L_(4~5)节段、L_5~S_1节段及全腰椎椎间盘中,3组患者3级、4级、5级椎间盘的比例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肥胖组(3.38±1.24)分,超重组(2.77±0.75)分,正常组(2.63±1.06)分,3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腿痛患者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相关,会加重腰椎间盘退变并可能加重患者腰痛程度。肥胖对下腰椎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大于上腰椎椎间盘。  相似文献   

4.
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s)是一大类RNA结合蛋白,在结构上具有类似性,其大多包含2个RNA结合区域和一个核定位区域,它们参与核酸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选择性剪接、mRNA稳定、转录和翻译调控等生理过程.近年来对hnRNPs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退变 ( 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 ) 和腰椎脊柱旁肌疾病经常同时发生 [1].LDD 是腰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2].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腰痛已逐渐成为导致患者发生病态、活动受限、残疾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逐渐下降是衰老过程的主要特点 [4],由...  相似文献   

6.
<正>椎间盘退行性病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引起慢性腰痛的常见原因,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1-2]。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体无血管、神经的纤维软骨样组织,由内部的髓核、外部的纤维环以及上下软骨终板组成,在维持脊柱平衡、缓冲脊柱机械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吗啡是临床上常用的强效镇痛药,然而长期应用会导致其镇痛效能降低,发生吗啡耐受。以往对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髓神经元敏化等中枢神经元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了神经胶质细胞参与吗啡耐受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解决临床上中重度疼痛治疗中的难点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殊亚型-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肿瘤中发挥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T细胞的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等多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B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其发生是机械和生物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膝关节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膝OA过程中生物力学变化对于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有限元(finite element, FE)建模和分析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和评估膝OA的发展和进展。本综述概述模拟膝关节不同解剖结构退化FE模型(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软骨退变和软骨下骨重塑耦合、半月板肌肉骨骼及前交叉韧带重建FE模型)所涉及的挑战和治疗进展,并对所面临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发现及研究使肿瘤早期诊断及疗效预测成为可能,近年关于CTCs分离富集技术、鉴定方法及分子机制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但仍面临许多困境。本文就CTCs参与肿瘤复发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肠上皮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性在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进入体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漏是指肠道机械屏障功能受损,肠上皮细胞间的细胞旁路途径异常开放,导致肠道通透性升高。肠漏被宣传为可引发多种非肠道疾病及临床症状,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但这种说法缺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夸大了肠漏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客观看待肠漏与疾病的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肠道通透性升高所致的疾病。本综述将从肠道机械屏障与肠道通透性的关系、肠道通透性的检测方法、肠道通透性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论述肠漏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标准术式,但腰椎融合率与临床症状改善率之间不成止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或失稳,导致相邻节段退变.腰椎融合手术所存在的局限性及问题导致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一些新的手术方式,腰椎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腰椎退变疾病的新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有不少临床医师对肿瘤的理解形成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概念,即“肿瘤非良性即恶性”,而病理医师在检查标本后有时诊断为“异型增生,不排除癌变可能”或“重度异型增生,癌变趋向或癌疑”等,临床医师常难对此类诊断正确理解,认为这种诊断无助于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这种对早期肿瘤的简单理解在以往曾引发不少诊治工作中的是非。如何正确理解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是当前病理和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为了理清目前临床上特别是临床医师对癌前病变命名的概念,并在充分理解癌前病变命名的基础上,能果断而有效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本刊特请余心如教授撰写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一文,以帮助读者对这一问题提高认识,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作者从事病理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是一位病理领域的资深专家。本文立论明确,分析清晰,深入浅出,行文流畅,特予刊登,但愿对读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异质性是乳腺癌的重要特征之一。尽管多数研究认为乳腺癌为单克隆起源,但由于发生、发展过程中多次分裂增殖、不断进化,表观遗传、基因组学及微环境改变导致细胞具有不同表型及生物学特征,从而产生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细胞增殖速率、侵袭转移能力及治疗反应性等诸多方面。乳腺癌个体化医疗的精准实施要求考虑到不同分子亚型以及同一个肿瘤组织内不同细胞亚群的存在。就乳腺癌异质性的起源、分类、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和应用,除了临床现阶段常用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fPSA肿瘤标志物的使用外,诸如一些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P504S)、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CA3(DD3)基因等众多新型前列腺肿瘤标志物也应运而生,并且也逐渐在科研甚至临床中使用.众所周知,目前PCa的诊断方法常见的有直肠指检,PSA数值的判定,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肿瘤标志物的选择对PCa的初筛及后续的诊疗计划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对于前列腺恶性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近年来前列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肿瘤异质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一患者体内的肿瘤异质性包括瘤问异质性和瘤内异质性,前者见于不同病灶,如原发肿瘤与转移瘤,后者见于同一病灶内不同细胞之间。肿瘤异质性代表了癌症精准医学领域正在面临的挑战,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通过异质性检测技术发现肿瘤的亚克隆,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望为肿瘤患者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顶椎上椎间盘平面及下椎间盘平面多裂肌萎缩(lumbar muscle atrophy,LMA),脊柱骨盆参数与侧凸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6年1~12月,于我院就诊的ADS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条件进行筛选。通过MRI T_2像对ADS侧凸顶椎上下椎间盘平面LMA进行评估。在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位Cobb’s角(Cobb’s angle,C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连续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偏态分布变量采用Kruskal-Walllis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腰椎不同层面凸侧与凹侧之间LMA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例ADS患者,其中男16例(16.7%),女80例(83.3%),平均年龄(61.5±7.2)岁。ADS患者顶椎位于L_(1~4)的人数分别为8例(8.3%)、32例(33.3%)、40例(41.7%)、16例(16.7%)。顶椎上位椎间盘平面,凹侧LMA较凸侧LMA更加严重(P0.001),顶椎下位椎间盘平面,凹侧LMA同样较凸侧LMA严重(P=0.04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S与LL为正相关(P0.001);PI与LL、SS为正相关(P0.001);PT与LL、SS为负相关(P0.001);顶椎上椎间盘平面凹侧LMA与LL为负相关(P=0.007),凸侧LMA与凹侧LMA为正相关(P0.001);顶椎下位椎间盘平面凹侧LMA与PI (P=0.024)、PT (P0.001)、顶椎上位椎间盘凹侧LMA (P=0.004)、顶椎上位椎间盘凸侧(P0.001)为正相关;顶椎下位椎间盘平面凸侧LMA与PT、顶椎上位椎间盘凹侧LMA、顶椎上位椎间盘凸侧LMA、顶椎下位椎间盘凹侧LMA为正相关(P0.001)。LL与CA呈负相关(B=-0.335,P0.001),PI与CA呈正相关(B=-0.335,P0.001),PT与CA呈负相关(B=-0.558,P0.001)。顶椎上位椎间盘层面凹侧LMA与CA呈正相关(B=3.345,P=0.042),凸侧LMA与CA呈负相关(B=-7.386,P0.001);顶椎下位椎间盘层面凹侧LMA与CA呈正相关(B=12.709,P0.001),凸侧LMA与CA呈负相关(B=-2.441,P=0.021)。结论退变侧凸顶点大多位于L_3椎体。LL和PT与AD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PI与A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顶椎上下椎间盘平面凹侧LMA严重程度与ADS严重程度与呈正相关。顶椎上下椎间盘平面凸侧LMA与AD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下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滑脱椎体骨折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合并滑脱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MRI证实滑脱椎体T:加权像及STIR序列高信号。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骨水泥的注入量。采用Taillard指数评估椎体滑脱程度及术后复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手术前后腰痛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骨水泥的注入量平均(4.2±0.7)ml,手术时间平均为(167±2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08±45)ml,腰痛VAS评分术后1年随访时改善为(4.6±0.2)分,术前Taillard指数平均为(17.6±1.8)%,术后为(8.2±1.3)%,滑脱复位率为53.4%;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骨水泥渗漏及神经血管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均已融合,未发现椎间融合器移位及螺钉松动、断裂、脱出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骨水泥强化下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伴滑脱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水泥的应用增加了椎弓根螺钉把持力,彻底的减压及植骨融合改善了神经刺激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刘良  谢晓冬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3):1982-1985
乳腺小黏蛋白(small hreast epithelialmucin, SBEM)是一种分泌性蛋白, 仅在乳腺及唾液中表达, 可作为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及其治疗的特异性靶标。SBEM在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1%, 在外周血中mRNA水平检出率最高达53.3%, 且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直接相关。SBEM-mRNA与角蛋白19 mRNA(CK19-mRNA)、泌乳素诱导蛋白(PIP-mRNA)及癌胚抗原(CEA)的联合检测, 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微转移的检出率及敏感度和准确度, SBEM-mRNA表达水平变化的检测可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 并对骨髓微转移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和准确性, 且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 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SBE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联合检测的意义及其应用价值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