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为30岁男性,左颈淋巴结肿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结内瘤细胞呈片巢状,核圆而淡染,中位大核仁,胞质丰富,嗜双色性,呈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分化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肿瘤细胞CD138+、ALK+、CD45RO+、CD4+、Perforin+、CD117+、Kappa+、CD3-、CD20-、CD30-、CD38-、CD79a-、EMA-.FISH检测发现存在ALK基因的易位.患者手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4个周期,4个月后病情进展,仍在继续接受治疗.结论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罕见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睑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例眼睑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患者以眼睑肿物为首发症状,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眼睑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示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中等大小,胞质丰富,呈弥漫性或结节状排列,诊断为眼睑MALT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示2例患者肿瘤细胞均CD20(+),CD79a(+),CD3(-),CD10(-),bcl-6(-),CD5(-),cyclin D1(-),CK(-)。结论 眼睑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与感染有关,目前尚无一致的治疗方案,要避免过度治疗;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G),尤其是其进展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时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 分析1例肺原发性LG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行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CT示双肺多个境界清楚的圆形结节。胸腔镜肺组织活检示:血管周围可见异型细胞浸润,部分细胞体积较小,类圆形,可见散在体积较大细胞,异型性明显,有核仁。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LCA+、CD+20、CD弱+79ax、CD+30、bcl-2+、MUM1+(大细胞)、bcl-6+(大细胞)、Ki-67+(75 %)。原位杂交:EBER+(40 %)。结论 肺原发性LG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该病诊断困难,需与其他类型淋巴瘤、Wegener肉芽肿、结核、浆细胞肉芽肿等鉴别。经形态学、免疫表型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内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激酶阳性(ALK+)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提高对血管内淋巴瘤(IVL)的认识。方法 分析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ALK+ ALCL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41岁。CT示右侧顶枕叶不规则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壁结节及边缘明显强化;磁共振(MRI)示右顶枕叶斑片状不规则异常信号影,累及右侧胼胝体压部,增强扫描呈斑片状不规则强化。血常规示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红细胞压积减少。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实质小血管管腔内多量明显异型性大单核细胞,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核圆形或不规则,可见马蹄形或肾形核,核仁清楚。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LCA(+)、CD3(+)、ALK-1(+)、 EMA(+)、 粒酶B(+)、CD20(-)、CD79a(-)、CD30(-)、CD56(-)、GFAP(-)、AE1/AE3(-)、HMB45(-),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患者手术后8个月死亡,未行放化疗。结论 血管内ALK+ ALCL是IVL的一种罕见亚型,细胞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类似于淋巴结或结外ALCL,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预后差,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分布,排列疏密不一,形态多样。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异型性明显,细胞界限尚清,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胞核大,常呈马蹄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为弥漫细颗粒状,核分裂象较多见。免疫组化显示:CD30表达均阳性, CD20、CD79α、Pax-5表达均阴性,符合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结论掌握间变大细胞瘤淋巴瘤的病理特点,提高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认识,对其避免误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性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结合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例23岁女性患者在半年内先后发生结肠肿瘤和乳腺肿瘤.HE切片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肠壁和乳腺组织,瘤细胞有异型性和核分裂,并伴有显著的梭形细胞特征.免疫表型显示瘤细胞CD45++,CD20++,CD45RO-,CD30-,Vim+,Des-,SMA-,S-100-,CK-,EMA-.患者1年内死于肿瘤.结论:本例梭形细胞变异型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在缺乏免疫组化标记的情况下易误诊为肉瘤或低分化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1例散发性卵巢BL患者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患者,36岁.光学显微镜下BL瘤细胞呈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伴有“星空现象”和多量的核碎片,易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示瘤细胞CD20+和(或)CD79a+、Ki-67+++,bcl-2、TdT和MPO均阴性.结论 BL属高度恶性淋巴瘤,主要应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髓系白血病及非淋巴造血系统小细胞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双侧隐睾患者腹膜后精原细胞瘤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双侧隐睾患者腹膜后精原细胞瘤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的观察.结果: 显微镜下,瘤细胞被纤维组织分隔呈巢状,间质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胞界清楚,胞质丰富透亮,核大规则,核分裂像可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PLAP(++)、CD117(+),CD43和CD45RO淋巴细胞表达阳性,不表达CK(-)、EMA(-)、Vimentin(-)、CHA(-)、S-100(-)、Syn(-)、HCG(-)、AFP(-).结论: 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特别是成年男性,除了要考虑原发性病变,转移癌、淋巴瘤与神经内分泌癌外,还应考虑转移性精原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卵巢原发ENK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EBER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表现为盆腔实性肿物,大体观察肿瘤有纤维包膜,切面灰黄、实性、均质,质地稍韧,部分区域有出血。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生长,多灶区域凝固性坏死,瘤细胞胞体中等至大,胞质丰富,部分胞质透亮,核形态卵圆形、空泡状、不规则、扭曲、折叠,核分裂象散在易见,背景较多散在嗜酸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未见明确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免疫组织学染色示:CD3、CD56、CD2、TIA-1、perfoin、GranzymeB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90%。EBER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结论:卵巢原发ENKL罕见,形态学表现为弥漫生长的胞质丰富、透亮的中等大小为主的细胞,结合细胞毒性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可以诊断,需与分化差的癌、颗粒细胞瘤、高钙血症小细胞癌、髓系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0.
患者1女性,42岁.2011年4月因鼻塞伴额部疼痛来我院就诊,行扁桃体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示:CK-、Vim+、CK56-、CD20+,CD3-、CD79a+、CD43-、CD5-、CD10-、bcl-6-、Mum-1+、CD30-、CD56-、Ki-67+约40%,行各项检查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生发中心型,ⅡA期.给予CHOP-E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第1天,长春新碱2 mg第1天,吡柔比星45 mg/m2第2天,泼尼松100 mg第1天至第5天,依托泊苷100 mg第1天至第3天)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1个周期.复查CT,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